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山东省日照市中考语文模拟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基础 (共7题;共20分)
1. (2分) (2017八上·重庆期中) 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
A . 狼籍交御躁热摧枯拉朽
B . 窒息盎然曼延颔首低眉
C . 泄气赋闲建树恹恹欲睡
D . 洗涤葺毛牛犊眼花瞭乱
2. (2分) (2017七上·莒县月考) 下列各句中划线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魏书生老师经常教育大家学习不能囫囵吞枣,应该精益求精。
B . 在学习上遇到困难时,我们应该见异思迁。
C . 小猴子总是担心月亮会掉下来,天天失眠,真是杞人忧天。
D . 路面刚结了冰,学校德育处的老师提醒我们走路要小心翼翼,以免滑倒受伤。
3.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深秋的香山,是人们观赏红叶、登高远眺的好时候。
B . 只有加强对抗性训练,中国足球才有可能走向世界,否则连亚洲也冲不出去。
C . 为了防止类似的事故不再发生,我们一定要采取严密的防范措施。
D . 通过和班主任长谈,使他明白了上课不认真听讲的危害。
4. (2分)将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话,语序排列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它们,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②不妨先渎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③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并且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④最后要学会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凰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⑤还要注意略渎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读精彩的部分和难点部分有利于不断提高欣赏能力。
A . ①②③⑤④
B . ①③②⑤④
C . ③②⑤④①
D . ③②④⑤①
5. (2分)古人在分析姓氏起源时说:“氏于国,则齐鲁秦吴……氏于字,则盂孙叔孙;氏于居,则东门北郭。
”由此推论,司马.司徒等姓氏应源自()
A . 官名
B . 爵位
C . 溢号
D . 行业
6. (6分)(2018·十堰) 古诗词默写,根据上下句或提示填空。
(1)君去沧江望澄碧,________。
(李白《赤壁歌送别》)
(2)汤武偶相逢,风虎云龙,________。
(王安石《浪淘沙令》)
(3) ________,________。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诗经》)
(4)张养浩在《山坡羊·潼关怀古》中,表达对统治阶级残暴的痛恨,对老百姓深切同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
(5)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句与白朴《天净沙·秋》中“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两句写法相同,意境相似。
7. (4分) (2019八下·普宁期末) 阅读下列名著选段,完成下列小题。
朱赫来加快了脚步。
他很想对保尔说几句话,但是忍住了,只是挥了挥手,像打招呼似的。
保尔怕引起黄胡子匪兵的疑心,赶紧背过身,让朱赫来走过去,好像他对这两个人毫不在意似的。
正在时,他的脑子里突然又钻出一个令人不安的想法:“要是我这一枪打偏了,子弹说不定会打中朱赫来……”
那个佩特留拉匪兵已经走到他身旁了。
事到临头,难道还能多想吗?接下来发生的事是这样:当黄胡子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猛然向他扑去,抓住他的步枪,狠命向下压。
刺刀啪嗒一声碰在石头路面上。
佩特留拉匪兵没有想到会有人袭击,愣了一下,他立刻尽全力往回夺枪。
保尔把整个身子的重量都压在枪上,死也不松手。
突然一声枪响,子弹打在石头上,蹦起来,落到路旁的壕沟里去了。
朱赫来听到枪声,往旁边一闪,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往回夺枪。
那家伙转着枪身,扭绞着少年的双手。
但是保尔还是紧紧抓住不放。
押送兵简直气疯了,猛一使劲,把保尔摔倒在地。
即使这样,枪还是没有夺走。
保尔摔倒的时候,就势把那个押送兵也拖倒了。
在这样的关头,简直没有什么力量能叫保尔撒开手里的武器。
朱赫来两个箭步,蹿到他们跟前,他抡起拳头,朝押送兵的头上打去。
紧接着,那个家伙的脸上又挨了两下铅一样沉重的打击。
他松手放开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只装满粮食的口袋,滚进了壕沟。
(1)用简洁的语言说出选段中这一事件发生的前因后果。
并用一句话概括该选段的内容。
(2)朱赫来是一个坚强的红军战士,保尔就是深受他的教育和培养而成长起来的。
选段刻画了他怎样的性格
特点?结合原著分析在保尔成长过程中朱赫来对他的影响。
(3)选段是怎样描写保尔的?主要体现他此时怎样的精神?
二、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
8. (10分)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春游湖
宋•徐俯
双飞燕子几时回?夹岸桃花蘸水开。
春雨断桥人不渡,小舟撑出柳阴来。
(1)
春游湖的夹岸桃花蘸水开的"蘸"用的十分传神,请作简要赏析。
(2)
“小舟撑出柳阴来”一句表现了作者什么心情?
9. (11分)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选段,完成问题。
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
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
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
”
王曰:“善。
”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
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
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1)请用“/”给下面句子断句。
(断两处,不要求加标点符号)
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
(2)解释下列划线词的意思。
①臣之妻私臣________ ②皆以美于徐公________
③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________ ④时时而间进________
(3)汉语中有许多成语来源于古代典籍,至今仍有鲜活的生命力。
上文第二段就有一个这样的成语,它是________。
(4)文中邹忌先以切身经历设喻,再将家事与国事进行比较,最后得出“________”的结论,使得齐王心悦诚服地采纳了他的谏言。
这以后齐王广开言路,修明政治,取得了“________”的成效。
(5)邹忌劝谏齐王取得成功,他的劝说方式对我们今天的语言交际有什么启示?
10. (11分) (2017七下·市中月考)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孔子责政
孔子过泰山侧,有妇人哭于墓者而哀。
夫子式①而听之,使子路问之,曰:“子之哭也,壹②似重有忧者?”而曰:“然昔者吾舅③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夫子曰:“何为不去也?”曰:“无苛政。
”
夫子曰:“小子④识之,苛政猛于虎也!”
【注释】①式:同“轼”,这里作动词用。
②壹:表猜测语气,相当于“好像”之类。
③舅:丈夫的父亲。
④小子:长辈对晚辈的称呼,这里指子路。
(1)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划线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 何为不去也/一狼径去
B . 而曰:“然”/泯然众人矣
C . 苛政猛于虎也/宋君令人问之于丁氏
D . 孔子过泰山侧/及鲁肃过寻阳
(2)
请用三条“/”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然昔者吾舅死于虎吾夫又死焉今吾子又死焉
(3)
本文是怎样巧妙揭露“苛政”的?请用自己的话回答。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11. (9分)阅读下文,回答相关问题。
调好你的“食物钟”
①中学上生物课的时候就听老师讲过“生物钟”。
生物钟是人体的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以24小时为周期,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
但也许你还不知道,人体中除了管理睡觉的生物钟,还有个管理“吃东西”的食物钟。
②食物钟,顾名思义,主要负责调节我们的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
通常情况下,食物钟与生物钟是一致的,日常的运作程序几乎与生物钟保持着同步。
人的大脑、胃和肝等内脏器官中都有感受器,可以接受食物钟传递的信号,这种信号一般被称为“食物相关的生物节律器”。
我们到了一定时间就会饿,就会想吃东西,其实就是食物钟在提醒我们该吃东西了;而吃饱了,食物钟又会提醒我们,你该停止吃东西了!依赖食物钟的调节,我们才有了一日三餐的吃饭习惯。
③近日,加州大学的研究团队发表论文指出,人体有一种叫做PKCγ的基因,这种基因可以协助调控食物钟。
PKCγ基因是怎么调节食物钟的呢?原来,人体内有一种生物钟蛋白BMAL1,PKCγ基因可以结合BMAL1使其结构更稳定,然后共同结合在该蛋白上,促进周期基因和隐色素基因的节律性转录,由此调节人体内的食物钟,进而管理人们吃饭的时间。
④食物钟对人体健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食物钟发生紊乱,健康会受到影响。
研究发现,食物钟紊乱会导致胰岛素紊乱,可能增加糖尿病和肥胖的风险,还与心血管疾病存在一定联系。
但日常的一些生活习惯还是会扰乱食物钟,甚至造成食物钟紊乱。
哪些饮食习惯会造成食物钟紊乱呢?目前,常见的可能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有:不吃早餐、节食、暴饮暴食等。
⑤现在很多年轻人喜欢晚睡晚起,生活毫无规律,早上都不怎么吃早餐。
其实,每天吃早餐是世界卫生组织(WHO)倡导的一种促进健康的行为,但还是常常被人们忽视。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曾对广州、上海和北京三地区城市居民早餐行为进行询问调查。
结果发现,这三地区的居民早餐就餐率在74. 8%~90. 5%之间,35 岁以下的调查对象不吃早餐的人数较多。
大量研究发现,经常不吃早餐会干扰食物钟,也会给健康造成影响。
台湾研究发现,每周吃早饭次数低于一次的人,肥胖的几率更高;哈佛大学研究发现,不吃早餐的人患糖尿病的风险也更高;在儿童心血管健康方面的研究发现,长期不吃早餐还会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
⑥节食,通常在爱美的女士中比较多。
但节食其实不利于减肥,它通常指在短期内会达到减轻体重的目的,而从长期来看,节食减肥会很快反弹甚至使人更胖,这个可能与食物钟紊乱有关系,节食造成饮食紊乱,很多人就不能够很好的控制她们的食量,导致体重减轻后食量反而增加,更容易发胖。
⑦暴饮暴食,主要就是指平时吃东西没有节制,大量进食。
每到节假日,亲朋好友总会聚餐,节假日里大吃大喝是难免的。
但研究发现,节假日暴饮暴食会给食物钟调控基因增加负担,进而可能扰乱食物钟,也会给健康增加隐患。
所以,就算是过节,我们还是最好保持平时的饮食习惯,亲朋好友聚餐时尽量多一些跟感情的交流,而不是只顾着多吃一些美食。
⑧当然,目前关于食物钟方面的研究还很有限,人们所知也很少,还需要继续深入研究。
不过,坚持良好的饮食习惯有利于维持良好的食物钟,让“人体机器”更有效的运行,对健康更是有极大的益处。
(1)
细读第①②段,回答下列问题:
根据第①②段内容,下列对“食物钟”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A . 掌管着生物的“觉醒”与“睡眠”节奏一套复杂的调节机制。
B . 调节我们一日三餐吃饭习惯的器官。
C . 人体内主要负责进食、消化和营养摄取的时间的调节机制。
D . 人的大脑、胃、肝等内脏器官中可以接受信号的感受器。
(2)
第②段中加线词“几乎”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3)
请根据上下文,填入第④段划线出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A . 因为所以
B . 只有才
C . 虽然也
D . 如果就
(4)
第⑤段划线句运用了_______的说明方法,其作用是
(5)
本文围绕食物钟,介绍的内容依次是:① ;
②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以及导致食物钟紊乱的饮食习惯。
从文中看,调好“食物钟”需要坚持的“良好的饮食习惯”包括: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
12. (18分)(2013·连云港)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各题。
不求甚解
邓拓
①一般人常常以为,对任何问题不求甚解都是不好的。
其实也不尽然。
我们虽然不必提倡不求甚解的态度,但是,盲目地反对不求甚解的态度同样没有充分的理由。
②不求甚解这句话最早是陶渊明说的。
他在《五柳先生传》中写道:“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
”人们往往只抓住他说的前一句话,而丢了他说的后一句话,因此,就对陶渊明的读书态度很不满意,这是何苦来呢?他说的前后两句话紧紧相连,交互阐明,意思非常清楚。
这是古人读书的正确态度,我们应该虚心学习。
③而读书的要诀,全在于会意。
如果根本不读书或者不喜欢读书,那么,无论说什么求甚解或不求甚解就都毫无意义了。
因为不读书就不了解什么知识,不喜欢读也就不能用心去了解书中的道理。
一定要好读书,真正把书读进去了,越读越有兴趣,自然就会慢慢了解书中的道理,这才有起码的发言权。
对于这一点,陶渊明尤其有独到的见解,所以他每每遇到真正会意的时候,就高兴得连饭都忘记吃了。
④这样说来,陶渊明主张读书要会意,而真正的会意又很不容易,所以只好说不求甚解了。
不求甚解目的在于劝戒学者不要骄傲自负,以为什么书一读就懂,实际上不一定真正体会到了书中的真意,还是老老实实承认自己只是不求甚解为好。
此外,还告诉我们读书不要固执一点,咬文嚼字,而要前后贯通,了解大意。
这两层意思都很重要,值得我们好好体会。
⑤在读书不求甚解方面,古人的确有许多成功的经验。
诸葛亮就是这样读书的。
据王粲的《英雄记钞》说,诸葛亮与徐庶、石广元、孟公威等人一道游学读书,“三人务于精熟,而亮独观其大略”。
看来诸葛亮比徐庶等人确实要高明得多,因为观其大略的人,往往知识更广泛,了解问题更全面。
⑥当然,这也不是说,读书可以马马虎虎,很不认真。
观其大略同样需要认真读书,只是不死抠一字一句,不因小失大,不为某一局部而放弃了整体。
而对那些经典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会觉得开卷有益。
(选自《燕山夜话》,有删改)
(1)
请简要分析第③段的论述思路。
(2)
阅读第④段,概括“不求甚解”的两层含义。
(3)
第⑤段中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何作用?
(4)
你是否赞同作者“不求甚解”的读书观?为什么?
四、语言表达及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8分)
13. (5分)(2017·杭州模拟) 根据下列对话,代901班学生会主席申雪拟一篇广播稿。
(不超过100字)
团委书记:昨晚《朗读者》中,我们杭州小说家麦加给他18岁儿子的一封信被称为《朗读者》开播以来最重磅的一枚催泪弹。
申雪:是啊,麦加几次哽咽,聆听者董卿也泪光闪烁,台下的“90后”、“00后”直接哭了……
团委书记:这个节目挺好的。
听说我们杭州“第十一届西湖读书节”也快开幕了。
申雪:要不我们学校借此机会也开展一个这样的朗读活动?
团委书记:好主意。
这样的比赛可以提高学生的朗读理解能力,传递情感,熏陶感染学生。
你是学生会主席,那拟广播稿和播报的事你去落实一下。
申雪:那内容范围具体要求是什么?
团委书记:可以是个人成长故事,也可是传世佳作,要求吐字清晰,感情真挚,能读出文字背后的价值。
申雪:怎么报名?截止到什么时间?
团委书记:由各班班长将参赛者名单上报到你那里,截止到3月28日吧,4月8日正式进行比赛。
申雪:好的,我这就去准备。
14. (3分)学校准备组织开展一次全校性的读书活动。
请你给这次活动命一个名,以体现活动主题;并就怎样开展这次活动活动给组委会提两点建议。
五、写作 (共1题;共5分)
15. (5分) (2017九上·南开期末) 日月与星星同行,天空更显美丽璀璨;小鹿与溪水同行,身后留下欢声一片。
成长的路上,与父母同行,我们的生活充满幸福与温馨;与书籍同行,我们的思想变得容智而深刻;与困难同行,我们的内心更多份坚韧和拼搏……
请以“与你同行”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2)文体不限(诗歌、戏剧除外)(3)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参考答案
一、基础 (共7题;共20分)
1-1、
2-1、
3-1、
4-1、
5-1、
6-1、
6-2、
6-3、
6-4、
6-5、
7-1、
7-2、
7-3、
二、古诗文阅读 (共3题;共32分)
8-1、
8-2、
9-1、
9-2、
9-3、
9-4、
9-5、
10-1、
10-2、
10-3、
三、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27分)
11-1、
11-2、
11-3、
11-4、
11-5、
12-1、
12-2、
12-3、
12-4、
四、语言表达及综合性学习 (共2题;共8分)
13-1、
14-1、
五、写作 (共1题;共5分)
15-1、
第11 页共1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