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套筒窑试生产情况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套筒窑试生产情况总结报告
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熔剂厂
套筒窑试生产情况报告
1、套筒窑简介
首钢长钢公司搬迁的首钢1#套筒窑,由德国贝肯巴赫公司引进,201*年11月投产,201*年6月停用,在首钢三炼钢使用6年半,停产时间3年多。

套筒窑系统主要包括原料间、窑本体、风机房、成品间、除尘设施、煤气加压站、循环水泵房、变配电等构成。

套筒窑的主要结构为窑体直径8000mm,窑体高49800mm,设立7400mm、18900mm、22800mm、28170mm、35700mm、40300mm、43200mm、46150mm、49800mm等平台,各平台均支撑在外窑皮上;上料由卷扬小车完成;窑上部防护结构内设加料系统;套筒窑主体由外筒和内筒及耐火材料组成,外筒的重要部位配置监视检查内部用的窥视孔和维修检查用的检修孔;28170mm平台上设换热器;上、下燃烧器(各6个)圆周方向均匀分布、上下交错地安装在22800mm、18900mm平台上方外窑皮上;内套筒包括上内筒、中内筒、下内筒三部分,上内筒与换热器相连,中、下内筒由六根立柱支撑于土建钢结构上;6台出灰机圆周方向均布安装在7400mm平台上方窑皮上;窑下方设石灰汇总仓,石灰汇总仓下装设带液压门的电振给料机1台,设窑底溜槽1套。

套筒窑的布置,自上而下分别是预热带、上煅烧带、下煅烧带、石灰冷却带。

石灰石入窑后,按照一定的速度,自上而下穿过上述各带,被烧制成石灰从冷却带排出。

但其在内部构造方面具有鲜明的独特性。

该套筒窑已在首钢三炼钢使用6年半,停产时间3年多,为利旧设备,且与生产能力相关的主要的设施换热器由于停产,达不到原换热效果,实际生产能力预计只能达到70%左右。

2、工程概况
套筒窑工程于201*年3月由首钢长治钢铁有限公司批准立项,201*年
6月开始动工建设,于201*年3月建设完成,201*年45月进行了设备调试。

工程在施工、安装竣工后,按照国家有关规范、标准和生产工艺的要求,对各联锁和报警装置进行了调试,对各设备和管道进行了耐压和严密性试验,电气系统和仪表装置、自动控制系统、联锁保护及报警系统、设备和管道等基本符合规程和设计要求,具备进入试生产条件。

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单位情况项目设计单位单位北京首钢国际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北京首钢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金地通检测技术中心施工单位山西万里达电力开发有限公司北京爱地地质勘察基础工程公司监理单位北京诚信工程
监理有限公司资质证书号A111002693A00840110107016/6(京)建检字第Z017号B31840140106283/3B201*011010700E1110052034/4承揽工程情况初步设计和安全专篇主体工程检测单位火灾报警系统施工地基施工3、试生产情况
在各项检测检验合格;主要负责人、安全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均接受过相应主管部门的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资格证;作业人员经过“四新”安全教育并考试合格等准备工作到位后,编写了试生产方案,于201*年5月27日点火,开始进行试生产。

在试生产期间,严格执行各项安全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同时进行了上料系统联动试车、成品系统联动试车、重负荷试车及带料烘窑等三项工作,所有安全设施与主体生产装置同步试车,机械、电气、仪表等操作人员紧密配合、协调工作,及时做好信息沟通,并做好测定数据的记录。

加强巡回检查,及时发现问题;在出现异常情况时,各项目负责人能组织相关人员研究提出解决方案,难以及时消除并对安全有影响的,则中止运行,将危险因素、有害因素控制在安全范围内。

安全部门每天有专职安全员对消防设施和消防器材、安全防护装置和安
全通道等进行检查,各安全设施符合使用要求,安全通道畅通无阻。

在试生产期间,有针对性的对消防器材和空气呼吸器等应急救援装备的使用进行了培训和演练。

为所有生产作业人员发放了符合国家标准的劳动防护用品,并教育和监督生产作业人员在作业过程中正确使用和佩戴。

在试生产过程中,水、电、气等能源动力介质及各种原、燃料供应正常,基本能满足生产的需要,产品质量基本符合公司产品质量技术标准要求。

4、存在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
(1)液压系统功率不足,在前期的生产中受窑底液压站功率小,流量及系统压力分散量大的限制,导致6台出灰机不能同步工作且最高出灰次数仅为40次,严重影响产量提升,而且由于出灰机的工作不同步,在生产中出现料面高低不平,高低位差达2m左右,造成窑内废气负压气流不平衡,窑内石灰石不能均衡受热,产品质量出现大幅度波动。

(CaO质量在79%90%之间波动)。

改进措施
①当初受开产时间紧的限制,首先根据在线液压系统使用情况,在原基础上增加了液压系统流量同步调节分配装置,根据出灰机位置的远近,进行不同的流量分配,保证了出灰机的同步工作。

②.在201*年9月份购置安装了一工一备,功率30kw的综合液压站,同步对自控程序进行了改进,在实现出灰机达到70次/小时,具备日产500t的基础上实现了液压系统的全自动化控制操作。

(2)煤气热值低的影响
套筒窑正常生产的热值要求为1750kcal。

试生产中实际使用的转炉煤气热值为1600kcal左右,导致生烧过多,出灰温度在200℃左右,最高时可达到250℃,对成品输送设备造成严重高温破坏,严重影响到了产量的提升。

周期产量为日产380吨水平。

改进措施
201*年10月份制定了转炉、焦炉掺混提高热值的方案,10月22日开始技改,11月20日完工,实现了稳定热值1900kcal的目标,同时产量提高
到了日产420吨水平,产品质量CaO稳定在了87%±2的水平。

(3)修配改后空气热交换器填塞严重,制约了冷热空气置换面积,开产前在检查换热器内耐材时发现在线使用的旧换热器没有进行过清理,管束内结垢堵塞严重,经过12天的抢修处理,仅打通了85根管,其余34根换热管束无法清通,受时间限制,只能在开产凑乎使用的同时,定购新换热器,期间生产中每间隔15天就定修12小时,而且受换热面积不够影响,煅烧带温度不能达到技术要求,严重地制约了产量及质量的提升。

在201*年3月4日购回新换热器更换开产到现在,换热效果良好,系统废气余热利用充分,循环气体温度800850℃,二次助燃热风温度420450℃,在6月底实现套筒窑日产500吨达产,煤气消耗也同步实现降低。

5、总结
本次试生产在公司领导的正确领导和广大职工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抓安全、保生产、查隐患,使产量、质量稳步提高,较好的完成了各项指标。

(1)、工艺指标完成情况生产工艺设计合理,制定的试生产方案与现场情况基本符合,生产设备完好,能够完成生产负荷,设备连续运行正常。

(2)、产量、质量指标完成情况试生产初期,日产380吨(平均值)。

CaO指标86%±5,活性度300Hmol;试生产结束时,达产,圆满实现日产500吨目标,CaO指标≥87±2%。

(3)安全工作总结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重点从规程的完善和可操作性、安全防护设施的可靠性、操作人员的熟练程度、岗位人员的应急反应、现场安全警示标志等方面进行检查和完善,对安全隐患及时进行整改,加强对设备的检查和维修,提高职工的操作水平,增强职工的安全意识,并注
重开展应急演练活动,以确保安全生产。

健全班前、班后会和班组安全活动,通过各种形式抓安全、讲安全,真正落实安全责任,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熔剂厂
二一二年六月
扩展阅读内蒙古托克托县蒙丰特钢有限公司60万吨特种无缝钢管工程配套氧气站项目试生产总结报告
内蒙古托克托县蒙丰特钢有限公司60万吨特种无缝钢管工程配套项目制氧站
试生产总结报告
蒙丰特钢201*年4月15日
目录
一、60万吨特种无缝钢管工程配套项目制氧站概况2二、试生产组织机构3三、试车目的3四、试生产主要设备组成3五、试生产依据的原理3六、试车主要过程4七、试车结果及经验教训5八、试生产安全方面8
一、60万吨特种无缝钢管工程配套项目制氧站概况
本项目位于呼和浩特市托克托县工业园区东区内蒙古托克托县蒙丰特钢有限公司厂区内北侧中段。

是由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投资兴建,项目最终规模为年产60万吨特种无缝钢管。

4500Nm3/h氧气站为内蒙古托克托县蒙丰特钢有限公司年产60万吨特种无缝钢管配套项目。

无锡西姆莱斯石油专用管制造有限公司是一家现代化,专业化的大型石油专用管制造企业,是美国纽约上市公司。

公司具有年炼铁110万吨,炼钢140万吨,轧管80万吨,热处理钢管30万吨,油井管深加工50万吨的综合生产能力,产品主要为石油套管、油管、钻杆等,是中国现代化油井管生产基地之一。

内蒙古托克托县蒙丰特钢有限公司60万吨特种无缝钢管工程配套氧气站项目于201*年8月28日由呼和浩特市环保局进行环境影响登记表的审批,201*年12月由内蒙古慧博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进行安全预评价,于201*年12月31日由内蒙古安吉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进行了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并出具《安全设施竣工验收评价报告》。

201*年12月1日我公司向呼和浩特市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提出试生产申请,201*年12月5日呼安监危化项目备案批复,同意《内蒙古托克托县蒙丰特钢有限公司60万吨特种无缝钢管工程配套氧气站试生产方案》。

201*年12月5日至201*年3月4日本公司组织了懂技术、懂生产、懂安全的专业技术人员对制氧进行了试生产。

三个月以来的试
生产情况从生产设备的安装、生产岗位人员的配备、生产工艺流程、生产安全设施、安全管理等方面都进行了认真总结,达到了预期安全试生产的目的。

二、试生产组织机构
1、试生产领导小组郑昌胜、朱建国、赵贵龙、陈雪永、韩连胜、刘龚六位同志组成,郑昌胜任领导小组组长
2、运行调度室赵贵龙同志任调度室主任,下设调度员;
3、安全组刘龚任安全组长;
4、技术组贾志勇同任组长,下设技术员;
5、办公室林洪银任办公室主任,下设办事员;
6、操作组王建辉任操作组组长。

三、试车目的
为贯彻国家安全生产方针及内蒙古自治区化工建设项目试生产安全管理规定,保障公司制氧操作人员安全及所有设备正常运行,特进行本此试车。

四、试生产主要设备组成
本次试生产主要包括空气压缩机、后冷却器、预冷机组、油水分离器、纯化器、电加热器、膨胀机、分馏塔、氧气储罐、相关管道阀门、分析仪器、流量计、安全阀、各监测仪表和控制装置等设备、仪器、仪表的单独试车和联动试车。

五、试生产依据的原理
4500Nm3/h型空气分离设备是一套从空气中同时提取氧气、氮
气的空分设备,是一种全低压带有透平膨胀机的新型的工艺流程。

经过纯化的进塔空气在主热交换器中与返流气体换热,被逐渐冷却为饱和空气,并有少量液化,然后进入下塔进行精馏。

精馏就是利用氧、氮沸点不同在分馏塔内进行多次部分蒸发和部分冷凝获得纯氧、纯氮的过程。

下分馏塔的作用是制取液空和液氮。

主冷凝蒸发器的作用是使低压下不同压力的液氧蒸发和气氮冷凝,上分馏塔的作用是获得产品氧气和氮气。

六、试车主要过程1、试开车准备
①对相关员工进行上岗培训,培训合格、熟练掌握本岗位安全操作规程并取得上岗的人员才能上岗。

并按照应急救援预案进行应急演练。

②岗位人员各就各位,各种应急器材布置到位。

③试车前仔细地、彻底地将分馏塔前所有管道系统吹除并试压合格后,再一次按照“加温吹除”的程序加温吹除。

④其它各机组均按操作规程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试启动准备
①检查各接头有否旋紧,各连接管道的气密性是否良好。

②空分塔和膨胀机进、排气管检漏好后,紧好绝热层(试压)。

③检查液面计、流量计、孔板接头是否装错、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校对压力表、温度度是否符合规定。

④开启下列各阀液空节流阀和液氮节流阀、液氧排出阀,打
氦、氖吹除阀、高压空气吹除阀及下塔吹除阀,打开所有分析阀,液面计上、下阀,压力表阀,氧气出口、放空阀和馏分出口阀。

⑤关闭下列各阀;膨胀机进口阀及旁通阀,空气节流阀和所有加温阀;氧、氮成品送出阀。

⑥准备好氮气、氧气分析仪器及导管,装好空气进口和氧、氮馏份出口管上的温度计。

⑦仔细地检查膨胀机进排气阀是否则灵敏,转速表接通电源,分馏塔仪表通电测试是否正常。

2、起动液化
起动液化严格按“起动液化与调整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3、试停车
停车包括正常停车和紧急停车,均严格按照“停车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七、试车结果及经验教训
本次试车公司严格按照“安全是前提,设备是基础,工艺是关键,纪律是保证”的指导原则,不断强化内部管理,狠抓安全和劳动纪律,加强员工业务培训,贯彻岗位责任制,较好地保证了制氧设备运行正常、生产工艺稳定、产品质量合格、产量达产。

回顾试生产阶段的工作,可以概括为三个特点一是开车顺利。

72小时开始出产品,且质量合格;二是总体安全稳定。

工艺、设备运行正常、工艺稳定,未发生安全事故;三是生产装置达产达标。

试车期间主要技术数据结果
1、型号4500Nm3/h型
2、加工空气量25000Nm3/h(20℃、0.5325kPa)
3、产品气量氧气含氧量≥96%,4500Nm3/h
氮气含氮量900ppm,11000Nm3/h
4、出塔压力启动压力0.6MPa正常运行压力0.61MPa
5、出塔压力氧气0.03MPa
氮气0.012MPa
6、电耗0.65KW/m3氧
7、冷却水消耗3t/h
8、起动时间72小时(其中吹除24小时)试生产经验教训总结
气体分离工作,处在极冷的温度下,设备生产过程是在有压力和低温的情况下进行,如对安全工作不注意,便会随时发生事故,因此设备操作人员对安全必须特别注意。

本次试生产总体顺利,但也出现了某位员工岗位操作不熟练等问题。

为杜绝安全隐患发生,我们对本次试生产的经验教训总结如下
1、凡参加气体分离工作的人员,必须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2、凡工作人员对空分操作技术未掌握,不准独立操作和管理
机器、设备。

3、工作人员在拆装绝热物(碳酸镁或珠光砂)时应戴口罩和
防护眼镜。

4、凡在压力下工作的容器应定期做水压试验,按劳动部受压
容器规范处理。

5、厂房内保持清洁,禁止吸烟,不准有油滴落在地上,特别
是分馏塔四周1米以内。

6、不准在压力下拧法兰结合螺母。

7、在工作时绝对不准堵塞门口。

8、防火用具必须经常保持完好,并放置在适当的地方。

所有
工作人员均应学习防火安全知识。

9、在设备中绝对禁止修理和焊接工作,如此项工作必须进行,
需停车并办理动火作业证后方可进行。

10、在空分设备、机房周围20米以内不准进行焊接工作,特别
是乙炔气焊。

11、凡与氧接触的机件及使用工具,绝对禁止被油脂所污。


压机、膨胀机使用的工具不准与分馏塔使用工具混淆。

12、未经化验确定性能的润滑油不准使用。

13、各个压力表均应良好,并需具有铅封。

14、各机组的转动部分,在运转过程中不准任意调整或修理,
必须进行时应停车。

15、在使用闸刀电开关时,应戴橡皮手套,不准在开关上堆放
东西。

16、分馏塔在开车前和停车后,应仔细进行加温吹除。

17、分馏塔在修理前,必须先进行加温吹除。

18、分馏塔各节流阀在开启或关闭时应缓慢。

19、如分馏塔内压力突然下降,应即降低压力,停止空压机运
转,检查原因。

20、各压缩机皮带轮应加上安全罩壳。

21、从分馏塔内放液体时,应注意有燃烧危险,不准把液空、
液氧乱放在地上,更不允许沾污油脂。

22、制氧站内应备有“二氧化碳”灭火器和“砂桶”。

23、不得用旋紧调节螺母的方法来消防安全阀漏气。

24、膨胀机在发生冻结时,不准用硬物敲击,因材料在低温下
变成脆性,易损坏。

25、氧压机的高压部分,要特别注意气缸润滑水及冷却水不能
断。

八、试生产安全方面
制氧站在这三个月的试运行期间,安全、生产管理制度齐全,人员配备到位,培训教育扎实,特殊工种全部持证上岗,公司领导亲自值班检查调度,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分班现场督查。

本项目自试生产以来未发生任何安全事故及环境事故和生产事故。

无论从工艺技术、工艺设备和安全设施方面,运行正常、平稳可靠,符合国家规范要求,具备进入正常的生产运营状态。

内蒙古托克托县蒙丰特钢有限公司201*年4月15日
友情提示本文中关于《套筒窑试生产情况总结报告》给出的范例仅供您参考拓展思维使用,套筒窑试生产情况总结报告该篇文章建议您自主创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