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师教学生作弊,为啥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往今来,考试似乎成了人们对实现美好生活愿望的一种重要途径。

对考生而言考试是自我检查、自我诊断的方式。

真实的结果更有利于提高对自我的认识。

而重大考试的结果往往与重大的利害得失相关联。

但是,因其录取名额限定,所以,作弊就应运而生。

这是不公平竞争、更是损人利己的表现。

对有些人来说这又是考验其道德底线的一种途径。

所以,考试与考试作弊就相伴相生,如影随形。

也成了社会的一种“时尚”。

当然了,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就必须付出百倍的努力。

“十年寒窗苦,一朝登仕途,鲤鱼跃龙门,锦程展鸿图。

”这也是众多学子们最最希望看到的结果。

而谁又愿意把多年苦读的岁月付诸东流呢?
考试作为衡量学生学习水平的唯一标准的时代已经过去,综合素质的考核才能体验一个人的真正实力。

笔试,口试,面试多方面结合后,使我们更能了解考生的全面情况。

可是,某些场合下,笔试是最方便、最直接的。

同时,也是作弊机会最大的。

时下,正值学生们考试的时节。

决定人生命运的高考,初中升高中考试,小学升初中考试,无不让每个学生和家长牵肠挂肚。

可是,再神圣的考试也存在着弊端。

每年都会发现有高考作弊的事件出现。

究其原因,大都是利益惹得祸。

对于那些成年人来说,这种错误只能说是明知故犯的。

于是,我们就会质问那些人,你们通过这种方式得到的利益能心安理得么?因为,这是一种道德沦丧的表现,进一步来说,这种考试作弊的做法也直接违背客观原则和公平原则,否定了正义的存在。

是为人所不齿的。

而对于涉世未深的小学生来说,作弊却只是简单的意识。

因为孩子小,单纯得很,心理素质也不是很强。

再有,如今的教育规定对小学升初中来说,政策很宽。

所以,小学生们对升学没有太大的负担。

但是,高的分数对他们来说也是再好不过的。

可是,有一种现象却让人摸不着头脑。

就是有部分小学老师教唆学生如何在考场上作弊的事情。

现就身边发生的事谈一谈。

绥化。

靖宇。

小学5。

3班班任高圆圆(化名)老师在考前教学生如何在考试时相互抄袭。

方式一,所谓的“顺卷”;方式二,传统的“传条”(主要是优等生传给差等生。

老师按照考场的地形,给每个学习好的学生摊派两个差生,实行“帮扶”);方式三,“铺张浪费”(把卷子平铺在桌面上,方便旁边的学生看);更绝的是老师在考试时的一招,姑且叫它“下马威”吧。

监考老师都在时,班任老师来了,对学生说:“如果有人抢卷子,就到楼下2。

1班找我”。

监考老师无言。

又似乎给学生吃了一颗定心丸。

考试如愿以偿。

老师、学生皆大欢喜。

事情真的就算结束了么?对于小孩子来说却只是一个“打小抄”的行为。

他们知道这是不对的。

但是,家长在指责老师的错误行为时,孩子们却极力的为老师辩护,有种怕老师的意思。

难道这里还有蹊跷?
慢慢的,我们知道老师的这种做法的目的。

归根结蒂都是为了自己的利益。

或者说这是市场竞争的一种结果。

老师要想在学校、在家长、在学生心里有一席之地,最重要的是让所属班级学生的考试成绩说话。

因为成绩的好坏直接影响老师的前程命运。

原来,学生视分数为命根,老师也一样。

故此,老师不惜牺牲学生们童真的心灵为代价,把自己在小学几年来的荣誉毁在了一场考试当中。

这真的不值。

难道这不也是道德底线崩溃的表现么?虚伪在充斥着这些人的心理。

最后的下场将是可耻的。

如此的教育方式我们怎能接受得了,因为孩子是祖国将来的建设者。

诚信是时代的必须。

娇揉造作的做法难道不会影响孩子将来的发展么?我们渴望真实、真诚的教育。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可不是学习“下三烂”手段的地方。

我们恳求还给孩子们一片真挚的感官世界吧。

因为,幼小的花苗只有在美丽的净土里才能茁壮成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