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新疆高一上第一次月考历史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 (2分)奥利地著名经济学家熊彼得提出:“领地国家”和“税收国家”的概念,其中“领地国家”的特征是:在封建制度下,国王的税收有两个,一个是自己领地上的收入,一个是来自诸侯的进贡,国王无权对诸侯领地直接征税。

根据这一定义,中国古代王朝中属于“领地国家”的是
A . 西周
B . 秦朝
C . 唐朝
D . 清朝
2. (2分)使周朝巩固了统治、扩大了疆域的制度是
A . 禅让制
B . 王位世袭制
C . 分封制
D . 宗法制
3. (2分) (2015高一上·无为期中) 在陕西省长安县普渡村出土的编钟,它是周朝贵族在举行祭祀、宴享等活动时使用的主要礼乐器。

周朝制定各种礼乐制度的根本目的是()
A . 作为各级贵族的生活准则
B . 作为维护宗法制、分封制的工具
C . 作为惩罚违礼贵族的依据
D . 作为统治阶级的娱乐享受
4. (2分) (2018高一上·潮安月考) 秦朝统一后确立专制集权制度。

关于下面的“秦朝统治机制示意图”的表述不正确的()
A . 秦始皇开始建立皇帝制度和三公九卿制度
B . 秦朝开始在全国实行郡县制
C . 秦律的颁行说明秦朝是一个完全依法治国的国家
D . 中央机构分工明确,并设置监察部门
5. (2分)追溯中国姓氏的起源,有的以官职为姓,如司马、司徒、司空等;有的以排行为姓,如孟、叔、季等;有的以技艺为姓,如陶、甄、屠等。

据此推理,卫、许、陈等都是
A . 以氏族为姓
B . 以封地(国)为姓
C . 以居住地为姓
D . 以先人的字或名为姓
6. (2分)(2017·浙江会考) 谈到西汉的政权建设,史家常以“汉承秦制”作论。

下列项中能体现该论断的是()
A . 皇帝制与郡县制
B . 郡县制与刺史制
C . 皇帝制与封国制
D . 丞相制与刺史制
7. (2分) (2017高三上·黄陵开学考) 翻阅《汉书·百官公卿表》,对以下两幅图片上官职的记载,你从中能够看到的句子是()
A . 图一:“御史大夫,秦官,银印青绶,掌武事”
B . 图一:“丞相,秦官,金印紫绶,为百官之长”
C . 图二:“太尉,秦官,金印紫绶,掌副丞相”
D . 图二:“太尉,秦官,银印紫绶,掌武事”
8. (2分) 2015年2月19日是农历春节,春节就是农历一月初一。

一月古时本来又叫“政月”,到了秦朝为了避皇帝嬴政的讳,就把“政月”改为“正月”,“正”字的读音也为“征”了。

这说明皇帝制度的主要特征是()
A . 中央集权
B . 神权与王权相结合
C . 独断性和随意性
D . 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9. (2分)(2017·河南模拟) 学者王亚楠指出,“因为有了这一项根本决定,任何贵族就没有‘食土子民’的权能。

经济政治大权集中于一身,他就有无上的富、无上的贵、无上的尊严,‘朕即国家’”。

材料中的“根本
决定”应是()
A . 设立皇帝称号
B . 规定王位世袭
C . 分封子弟为王
D . 推行郡县制度
10. (2分)下列关于秦朝的叙述,不符合史实的是()
A . 郡县长官均由皇帝任免
B . 太尉负责管理全国军事
C . 小篆以外出现了隶书
D . 私学也可以教授律令
11. (2分)(2017·岳阳模拟) 秦代始创传国玉玺。

东汉学者蔡邕说:“玺者,印也。

印者,信也。

”东晋皇帝南渡时,几代皇帝没有传国玉玺,被嘲讽为“白板天子”。

这反映出()
A . 秦代传国玉玺的价值贵重
B . 君权神授的观念深入人心
C . 宗法观念强调嫡长子继承
D . 儒家的正统观念影响深远
12. (2分)我国古代政治制度不断调整与变革,下列措施反映强化中央集权的是
A . “ 于是武王已平商而干.天下,封师尚父(即姜尚)于齐营丘。


B . “别子为机,继别为宗,继祢者为小宗。

有百世不迁之宗。


C .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皆委百司商最,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


D . “都省握天下之机,十省分天下之治”
13. (2分)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中认为:“汉代的选举,是由封建贵族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唐代的公开竞选,是由门第特殊阶级中开放政权的一条路。

”这表明汉唐选官制度()
A . 增加了官吏人才来源
B . 扩大了官吏权力范围
C . 完善了官员选拔程序
D . 加强了思想控制程度
14. (2分)近年来,日本右翼势力编纂的历史教科书中强化了天皇意识,宣扬天皇“万世一系”,是神在人间的代表。

从历史上看,对天皇神化开始于()。

A . 日本从氏族部落向国家过渡时期
B . 大和国家统一日本后
C . 大化改新时期
D . 明治维新时期
15. (2分) (2015高一上·株洲期中) 五代以来君主七朝八姓,赵匡胤“黄袍加身”建立北宋后的百余年间,未发生类似的现象。

一般认为,北宋统治体制的变革是重要原因。

下列各项中能全面反映其体制变革的一项是()
A . 采用文官取代武将任地方长官
B . 从中央到地方实行财政军分权
C . 降低将官地位,疏远将兵关系
D . 削弱相权另设枢密院管理军事
16. (2分) (2016高三上·吉林模拟) 《贾谊·治安策》载:“欲天下之治安,莫若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力少则易使以义,国小则亡邪心。

”贾谊这一主张后来发展成为()
A . 继承周朝的分封制
B . 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
C . 汉武帝颁行推恩令
D . 汉武帝的“附益之法”
17. (2分)《汉书•武帝纪》载:元朔二年,“春正月,诏曰:‘梁王、城阳王亲慈同生,愿以邑分弟,其许之。

诸侯王请与子弟邑者,朕将亲览,使有列位焉。

’于是藩国始分,而子弟毕侯矣。

”从中可以得到的信息是
A . 汉武帝废除了分封制度
B . 分封制强化了西汉的统治
C . 梁王和城阳王为西汉最后的封王
D . 汉武帝推行推恩令政策
18. (2分) (2017高一上·诸暨月考) 《国史大纲》载“张居正为相(内阁首辅),……太仓粟支十年,太仆积貯至四百万。

及其籍没,家资不及严嵩二十之一。

然能治国,不能服人。

法度虽严,非议四起”。

“非议四起”主要是由于()
A . 自身不正贪污腐化
B . 不善理财入不敷出
C . 世俗日下嫉贤妒能
D . 阁臣弄权不合制章
19. (2分) (2015高二上·云南期中) 有学者认为中国古代历史的发展是以一个否定另一个,螺旋式的发展模式。

如夏商西周确立了封建大一统,那么春秋战国诸侯争霸吞并就是对夏商西周体制的否定。

形成了中国古代历史的第一个正一反一合阶段。

而隋唐、宋、元又构成了第三个正一反一合阶段。

元代的行省制相当于其中的“合”。

据此理论可以得出行省制()
A . 实现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有机结合
B . 主要着眼于加强中央集权
C . 巩固了元朝的统治、扩大了疆域
D . 是对秦以来郡县制的否定
20. (2分) (2019高一下·荆州月考) 秦朝中央官职设三公九卿。

其中九卿有奉常,掌宗庙礼仪;郎中令,掌宫殿警卫;卫尉,掌宫门警卫;太仪,掌御用车马;廷尉,掌刑法……少府,掌山海池泽之税及皇帝的生活供应。

由此可见,秦朝中央官制的特点是()
A . 分工明确,彼此牵制
B . 垂直管理、分层管理
C . 服务皇权,家国同治
D . 选贤举能,唯才是用
21. (2分) (2017高二下·南沙月考) 《读通鉴论》曰:“两端争胜,而徒为无益之论者,辨封建者是也。

□□□□,垂二千年而弗能改矣。

”句中省略处应填入()
A . 分封之制
B . 郡县之制
C . 郡国并行
D . 行省制度
22. (2分)(2016·西城模拟) 有学者认为,北宋前期的中枢机构设置体现着“权力制衡”的精神。

下列各项可以作为佐证的是()
A . 设立内阁负责奏章票拟
B . 派遣通判监督地方长官
C . 开创三省六部管理体制
D . 设枢密院分理全国军务
23. (2分) (2019高一上·大名月考) 考古学家在考察西周时期长江流域楚文化时发现,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存在一致的礼乐文化因素,如青铜礼乐器、相似的墓葬制度,以及基本相同的文字系统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楚文化与中原文化完全相同
B . 分封制实现了王室对地方的直接控制
C . 分封制推动了文化的交流与认同
D . 西周强化了君主专制权力
24. (2分)《朱子语类》云:“唐制:每事先经由中书省,中书做定将上,得旨,再下中书,中书以付门下。

或存未当,则门下缴驳,……若可行,门下又下尚书省,尚书但主书撰奉行而已。

”对此理解有误的是()
A . 体现三省分权制
B . 完善中央监察机制
C . 减少行政决策失误
D . 分割相权加强皇权
25. (2分) (2016高一上·平阴月考) “铁券”(下图),民间俗称“免死牌”,始于汉代,是封建帝王颁发给功臣、重臣的一种带有奖赏和盟约性质的凭证。

这种现象()
①反映了君主专制空前强化的趋势②表明封建特权与君主专制紧密相连③说明君主专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④使君主专制下的法律制度受到挑战
A . ①④
B . ②③
C . ①②
D . ③④
26. (2分)清朝官员俸禄极低,一品官年俸才180两,官吏贪腐严重。

雍正时实行“耗羡归公”,即征收赋税时“每两加耗羡五分”,从中提取“养廉银”,其数目远超官员正俸,督抚大吏每年可得一二万两。

这说明清朝()
A . 借惩治贪腐增加官吏俸禄
B . 各级官吏的腐败已到了无可救药地步
C . 注重制度建设以澄清吏治
D . 增加俸禄是杜绝官吏贪腐的最佳途径
27. (2分)(2016·长沙模拟) 根据下面示意图判断,它最有可能反映的是()
A . 北宋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
B . 元朝的行政制度改革
C . 明朝调整中央和地方官制
D . 清朝的国家机构设置
28. (2分) (2017高二下·赣州期中) 西汉后期,外戚多担任大司马辅佐朝政,其权力在丞相之上,皇帝左
右之臣如侍中、中常侍等职位也常由外戚担任。

东汉和帝以后,这些职位逐渐由宦官专任,桓帝时由外戚担任的侍中不再留居禁中(皇帝所居宫内),中常侍则处侍中之任。

这从实质上说明()
A . 皇帝依靠外戚抑制丞相权力
B . 借助了外戚势力以巩固统治
C . 皇帝与外戚的矛盾逐渐加深
D . 宦官擅权严重威胁君主统治
29. (2分)如图,服饰是一个时代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具体体现。

图5到图7是明太祖命制并颁行全国的三种男子帽式,你从中得到的确切信息是
A . 朱元璋关心民众生活
B . 朱元璋鼓励发展纺织业
C . 明朝极力加强专制皇权
D . 明朝百姓服饰都有统一规范
30. (2分)戊戌变法运动的失败证明了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但它给后来的奋斗者提供的最重要的历史经验是()
A . 可以走日本明治维新之路
B . 可以走俄国农奴制改革之路
C . 丢掉改良幻想,应用暴力手段推翻清朝
D . 可以走法、美革命之路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0分)
31. (10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材料“晋自中兴以来……公(刘裕)既作辅,大示轨则,豪强肃然……公至江陵,下书曰:“凡租税调役’悉宜以见户为正……时民居未一,公上表,“于是依界土断”。

(土断指居民不分侨旧,以现居地为准,一律编入正式户籍。

)……永初元年(420年)六月,即皇帝位,国号为宋,诏曰:“往者劫科峻重,今王道惟新,政和法简,可一除之。

”辛酉,“蠲租布二年”,二年三月,“州置将不得过五百人,吏不得过五千人”。

又下诏:“博延胄子,陶奖童蒙,选备儒官,弘振国学。

”后刘义隆继位,改元元嘉……斯固盛也。

——摘编自《宋书·武帝本纪》《宋书·文帝本纪》
(1)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裕在称帝前后的治国措施与政策。

(2)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对刘裕治国措施与政策进行评价。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共30题;共6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21-1、
22-1、
23-1、
24-1、
25-1、
26-1、
27-1、
28-1、
29-1、
30-1、
二、综合题 (共1题;共10分)
31-1、
31-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