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试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2020年九年级化学上学期教学质量评估试题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题序第一题第二题第三题第四题第五题总分
得分
答案
6.懂得一些燃烧与爆炸的基本常识可以避免一些危险事故的发生。

下列图标与燃烧和爆炸无关的是
7.鉴别下列各组物质,其操作不正确的是
A.软水和硬水:滴加肥皂水 B.氧气和二氧化碳:滴加澄清石灰水
C.铁片和银片:观察颜色 D.二氧化硫和氢气:闻气味
8.医用热敷袋使用时要轻揉,袋内的反应可看作是铁粉、空气和水相互作用,产生氢氧化亚铁[Fe(OH)2],最终转化为氢氧化铁[Fe(OH)3]。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热敷袋放出的热量是由化学反应产生的
B.热敷袋中的铁粉与水在未使用时要分别密封保存
C.上述含铁物质中铁元素的化合价有0、+2、+3
D.总反应为2Fe+O2+3H2O=2Fe(OH)3
9.右图表示地壳中元素的含量(质量分数),图中y区域代表的元素是
A. Si B.Fe C. O D.Al
10.下列是几种粒子的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② ③ ④
A .①和②属同种元素
B .②属于稀有气体元素
C .①和③的化学性质相似
D .④属于金属元素
11.最近,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制作防火涂料的新工艺。

该涂料是用含有淀粉的植物性废料加
工成的无色糊状物。

发生火灾时,这种涂在房屋楼板表面的涂料就会转变成一种黑色物
质,覆盖在楼板表面,起到防火的作用。

转变成的黑色物质能防火的原因是
A .隔绝了空气
B .可以燃烧
C .改变了楼板的着火点
D .清除
了可燃物
12.下列各组物质,不能直接相互转化的是
A .CO 2、H 2CO 3
B .CO 2、CaCO 3
C .CO 2、Ca(OH)2
D .CO 、CO 2
13.下列实验能够直接用于验证质量守恒定律的是
14
A .水的电解
B .将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倒入盛有铁钉的烧杯中
C .向少量的H 2O 2溶液中加入MnO 2固体
D .加热一定量KMnO 4固体
二、填空题(本大题包括5小题,共21分)
15.(4分)请写出相应的化学符号:
(1)生石灰中的金属元素 ;(2)3个亚铁离子 ;
(3)4个甲烷分子 ;(4)氯酸钾中氯元素显+5价
D
B C A g 0 氧气质量 g
2 1
0 生成气体质量t H 2 O 2 0 固体质量 g 0 固素体的中质氧量元 g。

16.(3分)在点燃条件下,A和B反应生成C和D。

反应前后分子变化的微观示意图如下所示。

请回答以下问题:
(1)4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填图中字母)。

(2)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17.(4分)水是人类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

(1)下图①和②是两个简易净水装置。

若对某河水水样进行初步净化:使用装置①时,应沿慢慢向漏斗中倾倒河水,并注意液面始终要低于滤纸边缘;使用装置
②时,活性炭的作用是(填序号)。

A.沉淀 B.消毒 C.吸附 D.使硬水软化(2)下图③是自然界水的循环示意图。

针对水蒸发过程的几点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B.水的化学性质保持不变
C.水分子没有发生改变 D.水的物理性质保持不变
① ② ③
18.(5分)图a是铯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图b是铝原子结构示意图,图c为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X、Y、Z代表三种不同元素。

(1)由图a可知,铯元素的原子核外电子数为,图中的132.9表示铯元素的。

(2)图b方框内的数字是;该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电子,形成稳定结构,其离子符号为。

(3)有关图c的说法,正确的是(填序号)。

A.原子序数:Z >Y B.核外电子数:X = Y C.Y和Z同处于第二周期19.(5分)如图是为探究物质燃烧条件设计的实验(热水
的温度超过白磷着火点)。

请写出磷燃烧的化学方程
式。

(1)在不改变装置、不增加试剂的前提下,使锥形瓶
B内的白磷燃烧起来,最简单的操作方法是:。

(2)该实验主要探究的燃烧条件是。

三、(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0.(7分)A~F是初中化学中几种常见的单质或化合物,已知A是大理石的主要成分,常温下B、C、E为气体,且B是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一种重要原料;D、F均为无色液体,都由两种相同的元素组成,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表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已略去)
(1)B的名称是___ ___,F的化学式是。

(2)C物质属于__________(选填“单质”或“化合物”)。

(3)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实验室用A制取B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
②若E→B的反应现象之一是黑色变成红色,则化学方程式是。

21.(8分)某化学实验室废液缸里的废液含有CuSO4、ZnSO4、FeSO4,将废液直接排放既造成浪费,又造成污染。

小红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废液处理,实验过程如下:
(1)用磁铁吸引的目的是;滤液1和滤液2中含有一种相
同的物质(水除外),该物质是。

(2)写出该流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加入过量锌粉后:(写出一个即可);
②加入足量稀硫酸后:。

(3)若所加锌粉量不足,则滤液1中的物质(水除外)可能是(选填字母
..)。

A.ZnSO4和FeSO4 B.ZnSO4和CuSO4
C.CuSO4和FeSO4 D.ZnSO4、CuSO4和FeSO4
四、(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1分)
22.(12分)通过一个学期的化学学习,相信你已经初步掌握了实验的有关知识。

请结合
图示回答问题:
(1)写出图中标示的仪器名称:①,②。

(2)向装置D、E中分别加入两种试剂都可以制得氧气,两个反应中用到的同一种试剂是(写化学式),该试剂的作用(填“相同”或“不同”)。

写出用装置E
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3)右图装置既可以用于排空气法又可以用于排水法收集气体。

无论瓶
内装满空气还是装满水,收集气体时,制得的气体都从b端进入,该气体
A B C D E F G H
是 (填序号,下同)。

A.O2 B. CO2 C.H2
该装置中用的广口瓶与收集气体的集气瓶都有磨砂部分,所不同的是集气瓶的磨砂部分位于。

A.瓶底内壁 B.瓶口边缘 C.瓶颈内壁 D.瓶底外壁
(4)实验室用装置E制取二氧化碳时,收集装置通常选用。

如用注射器C替换长颈漏斗,优点是。

(5)用托盘天平称量食盐的质量,还需用的仪器是上图中的(填字母)。

有如下操作:①将游码移到零刻度;②调节平衡螺母直至平衡;③称量一个小烧杯的质量;④称量食盐和烧杯的质量总和;⑤记录。

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可以重复)_____ ___ 。

23.(9分)蔗糖是我们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时间过长会变成黑色。

【提出问题】你是否想过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做出猜想】小明猜想蔗糖中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收集资料】小明、小红在图书馆查到以下资料:
(1)蔗糖属于有机化合物,有机化合物一般可以燃烧,受热易分解,这属于有机化合物的_____ 性质(填“物理”或“化学”)。

(2)化学反应的本质是分子分裂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新分子,新分子构成新的物质。

因此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_____ _(填“变多”、“不变”或“变少”)。

(3)铜丝在加热条件下能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色固体氧化铜。

【设计实验】小明、小红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红:用右图装置进行实验(夹持和支撑装置略去)来测定蔗糖
的组成。

先用酒精灯在玻璃管铜丝处加热,使之反应后,同时不
断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再将酒精灯移至蔗糖处进行加热。

【现象与结论】
小明实验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红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管中蔗糖处留下黑色的固体,内壁有水珠。

结论:蔗糖是由___ ___三种元素组成的。

【反思与评价】
小明实验中烟灰可能起____ __作用;
小红的实验过程中,先对铜丝进行加热,目的是,
实验时反复推拉注射器活塞的作用是。

两个实验方案中你会选择哪一个?的(填“小红”或“小明”),原因
是。

五、(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15分)
24.(5分)人体缺乏维生素C(简写为Vc)就会患坏血病。

右图所示是某Vc含片的包装。

试求:
(1)Vc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2)1个Vc分子中共有个原子,Vc中C、H、O元
素的质量比为 (填最简比)。

(3)Vc中碳元素质量分数为 (结果
精确到0.1%,下同)。

(4)若每日服用 2片含片,即可满足每日摄入 500mg
维生素C的需要。

则含片中Vc的质量分数为。

25.(10分)已知某金属粉末中除含有Fe外还含有一定量的Cu,
为测定其中Fe的质量分数,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展开了如下的
实验探究。

取20g该金属粉末,把100g稀硫酸平均分成5份依次加入,
充分反应后,过滤出固体,将其洗涤、干燥、称量。

实验过程中
得到的部分数据与图象如下:
(1)分析以上数据可知,上表中n的值为;
(2)该金属粉末中Fe的质量分数为;
(3)第三次加稀硫酸时,完全反应后共生成的氢气质量是多少? (结果保留三位小数) -----如有帮助请下载使用,万分感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