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法制乡村建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成立四级调解机构。在每个村民小组设立调解小组,结合辖区 自然寨和宗族的分布状况设立若干个片区调解站,村委设立人民调 解委员会,村“两委”设立重大疑难矛盾纠纷联合调解委员会。
寨碧村 寨“碧四村级“调四解级”调解的” 基的本基本做做法法和和经经验验
2、明确调解人员。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人民调解法》有关规定,通过选举、聘 任等方式,将公道正派、有一定政策水平和法律知识、热心人民调解工作的党员、寨老、 族长、德高望重的长者、村“两委”班子成员列为调解组织的成员,并根据调解员的居住 地分布聘任到调解小组、片区调解站和调解委员会。
寨碧村位于贵州省黄平县旧州镇西南面,距县城28公里,距镇政府所在地3 公里,全村总面积11.36平方公里,辖30个村民小组,7个大自然寨,全村现 有1013户3696人,男性1903人、女性1793人,其中:汉族人口1024人、苗族 人口2640人、其它民族32人,苗族人口占总人数的72.%。寨碧村是黔东南首
2、政治方面,维护村民自治,发展农村基层民主,向人民政府反映村民意见 要求和建议,宣传宪法、法律、法规和国家的政策,教育和推动村民履行法律规 定的义务、爱护公共财产,维护村民的合法权益,教育和引导各民族村民增进团 结、互相尊重、互相帮助。
3、社会方面,调解民间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支持服务性、公益性、互 助性社会组织依法开展活动,推动农村社区建设。
寨碧村“四寨级碧调村解” 的“基本四做级法调和解经”验的
基本做法和经验
寨碧村通过长期实践,探索出村内矛盾纠纷实行小组调 解、片区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和村两委调解的“四级 调解”机制,成功化解村内矛盾纠纷。12年来,全村实现小 事不出组、大事难事不出村的良好书面,全村人与家庭之间、 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人与社会之间、人与组织之间、 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之间形成了自然的和谐,村“两委” 的凝聚力、感召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全村呈现生产发展、 生活宽裕、村容整洁、乡风文明、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 村景象。
(1)调解小组由1至3人组成,设调解小组长1人,原则上由村民小组长担任调解小组长, 另外由本组内各家族族长、有威望的长者或致富带头人组成。
(2)片区调解站由3至5人组成,设片区调解站长1人,片区调解站长由负责或居住在该片 区的村两委班子成员担任,调解站成员由该片区各小组调解组长及群众会议推选产生村民 组成。
“四级调解”制度的实行,改善和加强了乡村治理中基层党组织和村民自治组织是以村民 为主体地位的关键,切实维护和不断增进村民的切身利益。实现了村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 地位,建立健全保障村民自治组织参与村级事务协商、决策的制度,明确民事民议、民事民 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的要求和程序,让广大群众参与乡村振兴的计划讨论和协商。 建立和完善村级重要事项公开、公示的制度,确保村民对村级重要事务的知情权,结合当地 的社会和文化特点,自主讨论、协商制订乡规民约,自我规范和约束村民作为乡村振兴主体 的责任和行为。
法治乡村建 设的作用
从法律规范和乡村治理的实践来看,村民自治的内容广泛丰富,在实施乡村振 兴战略中具有重要作用,可概括为以下方面。
1、经济方面,支持和组织村民依法发展各种形式的合作经济和其他经济,服 务和协调本村生产活动,促进农村生产建设和经济发展,依法管理本村属于村农 民集体所有的土地和其他财产,支持集体经济组织依法开展经济活动,维护以家 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保障集体经济组织和村民、承包 经营各方的合法权益。
5、调解文书制作。调解协议书要载明当事人的基本情况,纠纷的主要事实、争议事项以及各方当 事人的责任,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的内容,履行的方式、期限。 调解协议书自各方当事人签名、盖章或者按指印,人民调解员签名并加盖人民调解委员会印章之日 起生效。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人民调解委员会留存一份。调解小组和片区调解站调解达 成的纠纷协议书,须经村调解委员会加盖印章确认。 6、调解案材例料三 归档。各级调解组织均建立调解工作档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 等材料立卷归档。 (1)调解小组调解达成口头协议的纠纷,只作调解登记;但对于达成有具体义务履行内容的协议, 应制作调解协议,并送人民调解委员会存档。 (2)片区调解站调解纠纷,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达不成协议的,将相关文书一并移送村 调解委员会。 (3)村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应建立调解卷宗档案,卷宗档案材料包括纠纷受理登记表、调解通知 书、调查笔录、调解笔录、当事人主体资格证明、调解协议书、协议书送达回证等。 (4)村联合调解委员会调解纠纷,调解卷宗参照村调委会调解卷宗执行。
4、文化方面,发展文化教育,普及科技知识,促进男女平等,促进村与村之 间的团结、互助,开展多种形式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5、生态方面,经验 实施“四级调
解”机制
寨碧的“四级调解”机制在解决和维护农村社会稳定方面具有积极的参考意义,对于保持 农村和谐稳定,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健康可持续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进一步提高农村 党组织带领广大农民建设和谐乡村的能力和水平,凝聚强大力量,在着力解决“富民”问题 的同时,着重解决“安民”问题。
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法治乡村建设 ——以黄平县旧州镇寨碧村为例
01 寨碧村基本情况
03
02
法治乡村建设的作用 04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并要求“加强农村 基层基础工作,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这 既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内容,又是对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 能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部署。我国1982年公布实施的宪法规定,农村 按居民居住地区设立的村民委员会是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村民委 员会组织法》规定,农村村民实行自治,由村民依法办理自己的事情, 发展农村基层民主,维护村民合法权益。由此可见,乡村治理体系建 设的根本遵循应是实现村民自治,而法治则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前 提和重要保障,赖以发挥我国农村所承载的五千多年中华优秀传统文 化优势和作用的德治,无疑是实现村民自治的重要基础和重要内容。 村民自治在我国宪法和法律中的明确提出,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在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探索乡村治理所取得的重大成果。
通过在农村推广寨碧经验,着力加强乡村治理、提高治理能力、提升服务水平、促进 社会稳定,实现生态美、村容美、庭院美、生活美、心灵美,人与人和谐、人与自然和谐、 人与社会和谐、人与组织和谐、经济发展与民族文化传承和谐的“五美五和谐”总体要求。
对照寨碧“十二倡导十二反对”的“和谐乡村”标准,借鉴寨碧经验,进一步提高认 识,增强信心,凝聚力量推进“和谐乡村”建设。目前城乡协调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实施乡 村振兴战略是时代的呼唤,当前,深化农村改革一系列新政策已陆续出台和实施,加快推进 和完善涉及行政管理、公共服务、经济发展、社会管理等重大内容的村民自治制度和乡村治 理体系应该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重大任务,也应该是各级政府、有关部门的共同责任。
(3)村调委会由3至7人组成,设调解主任1人、副主任1至2人。调委会委员由村民会议或 者村民代表会议推选产生;主任、副主任由调委会委员会议推选产生。
(4)村联合调解委员会由5至9人组成,设主任1人,副主任1人,成员由村 “两委”班子 成员及各片区调解站站长等组成,村支部书记任主任,村主任任副主任。
3、调解纠纷依据。以法律、法规政策为准绳,以《村规民约》为依据,充分尊重当地民风习俗和 当事人意愿,通过说服、疏导等方法,促使当事人在平等协商基础上自愿达成调解协议。 4、调解纠纷程序。纠纷发生时,先由纠纷地调解小组受理调解,对调解不成功的纠纷,由调解小 组组长签署意见后移交片区调解站调解;片区调解站受理纠纷后,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原纠纷调解 小组组长原则上参加),达成协议的制作简易协议书,达不成协议的,由调解站负责人签署意见后 移交村调案例解三委员会调解;村调解委员会受理纠纷后,在深入调查取证的基础上,组织双方进行调解, 达成协议的制作调解协议书,达不成协议的移交村联合调解委员会调解。村联合调解委员会受理纠 纷后,综合调解小组、片区调解工作站、调委会意见,组织双方进行调解(调解小组组长、片区调 解工作站负责人、调委会负责人等原则上参加,同时,视纠纷调解的难易程度,邀请司法所、法庭、 综治办、国土所、林业站、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参加指导调解,形成互动,以事 说法。),确保达成协议,并制作调解协议书,达不成协议告知当事人通过诉讼处理。
寨碧村 基本情

批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农村远程教育示范村、贵州省党员教育短期实践培训
基地以及贵州省民族村寨建设示范点。
2006年以来,寨碧村通过推
改革开放以来,寨碧村人靠党的富民政策,靠勤劳智慧,不仅解决了温 行“四级调解”,达到了村民 饱,而且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全村经济总收入、 自治、民主决策、自我管理、 村级集体经济、农村人均粮食和人均纯收入逐年增长。几年来,先后被各级 自我教育、自我服务,实现了 党委和政府授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 全国美德在农家活动“示范点”、 小事不出组、大事难事不出村 “ 全国法制示范村”、“全省先进基层党组织”、“全省五好基层党组织”、 的目标。寨碧村呈现出生产发 “全省文明村”、“贵州省卫生村”、“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省级示范 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 单位”、省妇联授予“示范妇女之家”、“全州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州 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 基层组织示范基地”“全州民族团结模范集体”、“全州五好村党支部”、 新农村新气象。实践证明,寨 “全州新农村建设示范村、“全州卫生村寨”、“全州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碧村“四级调解”机制的经验 全州农村“十佳”党建示范点、“全县先进基层党支部”、“全县五好党支 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部”、“全县五好基层党组织”等50多个荣誉称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