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整理)变速行程问题解题方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变速行程问题解题方法
编辑整理:
尊敬的读者朋友们:
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变速行程问题解题方法)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变速行程问题解题方法的全部内容。
变速行程问题
课程简介:
变速变道问题属于行程中的综合题,用到了比例、分步、分段处理等多种处理问题等解题方法。
对于这种分段变速问题,利用算术方法、折线图法和方程方法解题各有特点。
算术方法对于运动过程的把握非常细致,但必须一步一步来;折线图则显得非常直观,每一次相遇点的位置也易于确定;方程的优点在于无需考虑得非常仔细,只需要知道变速点就可以列出等量关系式,把大量的推理过程转化成了计算.行程问题常用的解题方法有
⑴公式法
即根据常用的行程问题的公式进行求解,这种方法看似简单,其实也有很多技巧,使用公式不仅包括公式的原形,也包括公式的各种变形形式;有时条件不是直接给出的,这就需要对公式非常熟悉,可以推知需要的条件;
⑵图示法
在一些复杂的行程问题中,为了明确过程,常用示意图作为辅助工具.示意图包括线段图和折线图.图示法即画出行程的大概过程,重点在折返、相遇、追及的地点.另外在多次相遇、追及问题中,画图分析往往也是最有效的解题方法;
⑶比例法
行程问题中有很多比例关系,在只知道和差、比例时,用比例法可求得具体数值.更重要的是,在一些较复杂的题目中,有些条件(如路程、速度、时间等)往往是不确定的,在没有具体数值的情况下,只能用比例解题;
⑷分段法
在非匀速即分段变速的行程问题中,公式不能直接适用.这时通常把不匀速的运动分为匀速的几段,在每一段中用匀速问题的方法去分析,然后再把结果结合起来;
⑸方程法
在关系复杂、条件分散的题目中,直接用公式或比例都很难求解时,设条件关系最多的未知量为未知数,抓住重要的等量关系列方程常常可以顺利求解.
例题精讲:
例1.小红和小强同时从家里出发相向而行。
小红每分走52米,小强每分走70米,二人在途中的A处相遇。
若小红提前4分出发,且速度不变,小强每分走90米,则两人仍在A处相遇。
小红和小强两人的家相距多少米?
解: 小红速度不变,则两次从出发到A点相遇时间不变
那么小强第二次就比原来少用了4分钟,就要多走4×70=280米
即同样路程,提速后每分钟多走90—70=20米
小强每分钟90米,从家到A处用时:280÷20=14分钟
小华和小强家相距:(52+70)×(14+4)=2196米
例2.A、B两地间有一座桥(桥的长度忽略不计),甲、乙二人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3小时后在桥上相遇.如果甲加快速度,每小时多走2千米,而乙提前0.5小时出发,则仍能恰在桥上相遇。
如果甲延迟0。
5小时出发,乙每小时少走2千米,还会在桥上相遇.则A、B两地相距多少千米?
解:甲提速而乙速度不变,则乙到达桥上仍然用3小时,那么甲用3-0。
5=2。
5小时甲提速后2。
5小时多走2。
5×2=5千米才到达桥
甲原速度为5÷(3-2.5)=10千米∕小时
乙减速而甲速度不变,则甲到达桥上仍然用3小时,那么甲用3+0.5=3。
5小时
乙减速后3.5小时少走3.5×2=7千米刚好到达桥
乙原速度为7÷(3.5-3)=14千米∕小时
AB相距路程:(14+10)×3=72千米
答:
例3.甲、乙两车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6小时后相遇在C点.如果甲车速度不变,乙车每小时多行5千米,且两车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地点距C点12千米;如果乙车速度不变,甲车速度每小时多行5千米,则相遇地点距C点16千米。
甲车原来每小时行多少千米?
解:甲原速度与乙提速速度比为12:(30-12)=2:3
甲提速与乙原速度比为(30—16):16=7:8
乙提速后甲到相遇点占全程的2/5
甲提速后到相遇点占全程的7/15
两相遇点相距28千米,占全程的7/15-2/5=1/15
全程为28×15=420千米
甲乙原速度和为420/6=70千米/小时
甲原速度为(70+5)*2/5=30千米/小时
乙原速度为70—30=40千米/小时
答:
例4.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5小时后相遇在C点。
如果甲速度不变,乙每小时多行4千米,且甲、乙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点D距C点10千米;如果乙速度不变,甲每小时多行3千米,且甲、乙还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则相遇点E距C点5千米.
问:甲原来的速度是每小时多少千米?
解:甲原速度与乙提速速度比为10:(20—10)=1:1
甲提速与乙原速度比为(15—5):5=2:1
乙提速后甲到相遇点占全程的1/2
甲提速后到相遇点占全程的2/3
两相遇点相距15千米,占全程的2/3-1/2=1/6
全程为15×6=90千米
甲乙原速度和为90/5=18千米/小时
甲原速度为(18+4)/2=11千米/小时
乙原速度为18-11=7千米/小时
答:
例5.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出发,相向而行(不一定同时出发),甲骑自行车,乙步行。
两人在距A 地500米处第一次相遇。
甲继续走到C地后发现忘带东西,于是将速度提高一倍,立即返回A地,并在距A地400米处追上乙。
甲到达A地后不作停留立即前往B地,在距A地300米处与乙第二次相遇,最后两人同时到达目的地。
那么BC两地相距多少米?
解: 设500米处为D点
依据题意甲提速后甲乙速度比为(100+300+300):100=7:1
全程长度为300+300*7=2400米
甲从D到C与C到D的速度比为1:2,时间比为2:1此段总时间与乙从D向A走(100—100/7)米的时间相等,
DC长度为:(100-100/7)/3*7=200米
BC长度=2400-500—200=1700米
答:
例6.甲、乙两人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沿环形跑道匀速跑步.如果出发时乙的速度是甲的2。
5倍,当乙第一次追上甲时,甲的速度立即提高25%,而乙的速度立即减少20%,并且乙第一次追上甲的地点与第二次追上甲的地点相距100米,那么这条环形跑道的周长是多少米?
解: 开始甲乙速度比为2:5
他们在距离起点行驶环形跑道2/(5—2)=2/3的位置追上
后来速度比为甲:乙=5:8
第二次相遇在第一次后的5/(8-5)=5/3的位置即两次相遇点距离为全周1/3
周长为100*3=300米
答:
例7.甲、乙二人在同一条圆形跑道上作特殊训练:他们同时从同一地出发,沿相反方向跑,每人跑完第一圈到达出发点后立即回头加速跑第二圈,跑第一圈时,乙的速度是甲的速度的三分之二。
甲跑第二圈的速度比第一圈提高了三分之一,乙跑第二圈的速度提高了五分之一,已知沿跑道看,从甲、乙两人第二次相遇点到第一次相遇点的最短路程是190米,问这条跑道长多少米?
解: 第一次相遇点距离甲起跑点占全程的3/5
甲到头时乙跑了全程的1÷3×2=2/3
甲转头而乙未转头的速度比为2:1
乙到转头点时甲距离乙全程1/3
都转头后的甲乙速度比为5:3
相遇点距离甲起跑点1/3×3/8=1/8
两相遇点距离占全程的3/5—1/8=19/40
跑道长190÷19/40=400米
答:
例8.甲、乙两名运动员在周长400米的环形跑道上进行10000米长跑比赛,两人从同一起跑线同时起跑,甲每分钟跑400米,乙每分钟跑360米,当甲比乙领先整整一圈时,两人同时加速,乙的速度比原来快四分之一,甲每分钟比原来多跑18米,并且都以这样的速度保持到终点.问:甲、乙两人谁先到达终点?
解:甲领先1圈,需要:
400÷(400—360)=10分钟
此时,
甲剩余10000-400×10=6000米
乙剩余6000+400=6400米
甲还需:6000÷(400+18)=14又74/209分钟
乙还需:6400÷[360×(1+1/4)]=14又2/9分钟<14又74/209分钟
所以乙先到达终点
答:
9某学校学生计划乘坐旅行社的大巴前往郊外游玩,按照计划,旅行社的大巴准时从车站出发后能在约定时间到达学校,搭载满学生在预定时间到达目的地,已知学校的位置在车站和目的地之间,大巴车空载的时候的速度为60千米/小时,满载的时候速度为40千米/小时,由于某种原因大巴车晚出发了56分钟,学生在约定时间没有等到大巴车的情况下,步行前往目的地,在途中搭载上赶上
来的大巴车,最后比预定时间晚了54分钟到达目的地,求学生们的步行速度.解:大巴车空载速度为1千米/分,满载为2/3千米/分
因为大巴车晚到学校56分钟,假设学生没走,到达目的地也应该晚56分钟,实际提前2分钟,却大巴到达学校时学生已经走了56分钟.
大巴车提前2分钟的路程2/3×2=4/3千米实际是由大巴车的速度差完成的.
即大巴车追上学生用的时间为4/3÷(1-2/3)=4分钟
学生走的路与大巴车追的路程相同:4×1=4千米
学生走的总时间为56+4=60分钟=1小时
学生的速度为4÷1=4千米/小时
答:
10两个班的小学生要到少年宫参加活动,但只有一辆车接送。
第一班的学生做车从学校出发的同时,第二班学生开始步行;车到途中某处,让第一班学生下车步行,车立刻返回接第二班学生上车并直接开往少年宫。
学生步行速度为每小时4公里,载学生时车速每小时40公里,空车是50公里/小时,要使两个班的学生同时到达少年宫,第一班的学生步行了全程的几分之几?(学生上下车时间不计)
解:学生与汽车的速度比分别为1:10及2:25;
设一班步行点为A点,学校到A点的距离为1;
一班到达A点时二班走了1/10;
二班与汽车相遇走的路程为(1—1/10) ×2/27=1/15;
汽车此时距离A点路程为9/10-1/15=5/6;
一班从A点向前走的路程与二班的路程相同也为1/15
汽车追击路程差为5/6+1/15=9/10
一班又走了路程为9/10÷(10—1) ×1=1/10
一班走的总路程为1/15+1/10=1/6
全程为1+1/6=7/6
一班步行走了全程的1/6÷7/6=1/7
答:
巩固练习:
11小张开车从甲地到乙地送货,从乙地返回甲地时的速度是去时速度的3倍,所用时间减少了40分钟.小张送货时,从甲地到乙地用了多少分钟?
12上午8点整,甲从A地出发匀速去B地,8点20分甲与从B地出发匀速去A地的乙相遇;相遇后
甲将速度提高到原来的3倍,乙速度不变;8点30分,甲、乙两人同时到达各自的目的地。
那么,乙从B地出发时是8点多少分?
13甲、乙两人分别从A、B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他们相遇时,甲比乙多跑90米。
相遇后,乙的速度减少50%,甲到B后立即调头,追上乙时离A地还有90米,那么AB两地的之间的距离是多少?
14甲、乙两人同时从环形跑道的同一点出发,同向而行,甲以相同的速度跑了3圈,乙第一圈的速度是甲速度的二分之一,第二圈速度是甲的1。
5倍.第三圈跑完后,与甲同时到达终点,乙第三圈的平均速度是甲的多少倍?
15甲车以每小时160千米的速度,乙车每小时20千米的速度,在长为210千米的环形公路上同时、同地、同向出发.每当甲车追上乙车一次,甲车减速三分之一而乙车则加速三分之一.问在两车的速度刚好相等的时刻,他们分别行使了多少千米?
16丁丁和乐乐各拿了一辆玩具甲虫在400米跑道上进行比赛,丁丁的玩具甲虫每分钟跑30米,乐乐的玩具甲虫每分钟跑20米,但乐乐带了一个神秘遥控器,按第一次会使丁丁的玩具甲虫比原来速度的10%倒退1分钟,按第二次会使丁丁的玩具甲虫以原来速度的20%倒退1分钟,以此类推,按第N次,使丁丁的玩具以原来的速度的N×10%倒退1分钟,然后再按原来的速度继续前进,如果乐乐在比赛中最后获胜,他最少按多少次遥控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