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中考总复习古诗词曲阅读鉴赏 第4首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2版 突唯《一战通关》 河南中考总复习
2022
语文
第4首
天净沙·秋思
元·马致远
讲解通关 当堂通关
【近10年未考,2022热度:★★★★★】
原文呈现
精准译文
重难点突破
炼字:“枯”“老”“昏”等词营造出一种
萧瑟苍凉的气氛,烘托出游子内心孤
枯藤缠绕着老树,树枝上栖息着
寂愁苦之情。
枯藤老树昏鸦,黄昏时将要归巢的乌鸦。小桥下,
【主旨】这首小令描绘了一幅绝妙的__深__秋__晚__景__图___,后面是题眼,有画龙点睛之妙, __以__景__衬__情___,__情__景__交__融___,渲染了悲凉的气氛,表达了长期漂泊异乡的游子的 __孤__寂__愁__苦___及__思__乡__之__情___。
1. (教材课后题)《天净沙·秋思》中,作者把富有特征的景物直接组合在一起, 营造出特别的氛围。假如你身处其中,面对此情此景,会有怎样的感受? [答案] 这首散曲的语言富有特色,基本上是名词的连排,如同一个个电影镜头展 现,看似松散,实则紧凑,内涵丰富。这些意象的共同处在于衰败、荒凉,缺乏 生气、活力,作者由此写出了“断肠”的凄切心情。 2.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一句的表达作用。 [答案] ①点明了游子思乡的特定时间;②渲染了悲凉氛围;③使全曲情景交融,浑 然一体。

夕阳向西缓缓落 下,悲伤到极点 的旅人还漂泊在 天涯。
内容:前句点出特定时间,“夕阳”照应上文的“昏”字,渲染 了悲凉的气氛;后句直接抒发羁旅愁思,卒章显志。 情感:“断肠人在天涯”是全曲主旨,表明游子的思乡之情; “断肠”二字为全曲之“眼”,形象地抒发了漂泊异乡的游子身 处萧瑟、凄凉之地,因思念亲人而撕心裂肺、肝肠寸断的 感情;结尾直抒胸臆,道出天涯游子之悲。
3. 前三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有什么作用?
[答案] 运用了白描的手法。作者运用大量的名词,如“枯藤”“老树”“昏鸦”“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等,组成了一幅苍凉的深秋晚景图,把漂泊游子的凄苦愁楚之
情烘托得淋漓尽致,抒发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之情。
4. 请从炼字的角度给“古道西风瘦马”中加点的字做批注。
小桥流水人家,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在 内容:选用“枯藤”“老树”“昏鸦”“古道
古道西风瘦马。古老荒凉的道路上,秋风萧瑟, ”“西风”“瘦马”等意象,静景与动景相
一匹瘦马艰难前行。
映衬。将“断肠人”的情感寓于其中,
充分表达了作者漂泊天涯的孤寂愁苦
之情。
续表
原文呈 现
精准译文
重难点突破
夕阳西 下,断 肠人在 天涯。
<zd>
</zd>
[答案] 瘦的不只是马,更暗指马上的人因奔波而消瘦,一个“瘦”字,将游子浪迹
天涯的悲苦表现得淋漓尽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