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课教案)六年级上册语文《钱学森》 第1课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9 钱学森
本文生动地记述了我国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在美国时,一刻也没有忘记祖国,以及回国后为我国运载火箭和导弹的研制及发射所做出的卓越贡献,赞扬了他时刻不忘祖国的高尚情怀。

课文共7个自然段。

第1自然段讲钱学森乘一艘巨轮在海上航行了15天,终于返回祖国;第2自然段写钱学森在美国留学但时刻不忘祖国;第3、4自然段讲了新中国的诞生使钱学森和十几位在美国的留学生感到格外兴奋,钱学森渴望早日回国;第5、6自然段讲钱学森克服阻挠,在周总理的关怀下,踏上了归国的航程;第7自然段写钱学森回国后,为我国的运载火箭、导弹的研制和发射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课文语言简洁、朴素,通过人物语言,体现人物思想,塑造人物形象。

如:第2
自然段中钱学森在生活富裕和工作条件优越的情况下说的一段话,表现出钱学森时刻想念祖国、一心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第4自然段中钱学森在新中国诞生后的第一个中秋之夜饱含深情袒露心迹的话语,更让读者感受到钱学森那拳拳报国之心。

课文中的插图有助于配合课文的理解。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结合语境理解“广阔无垠、劈波斩浪、魂牵梦绕、眺望、袒露心迹”等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每一部分的内容,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详写与略写的对照,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写作材料的。

3.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前后对比阅读,体会钱学森说的话中含着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深深的爱国之情,并了解他做出的卓越贡献,激起敬佩之情。

4.抓住表示时间的语句感知文章主要是按照时间顺序表达的,能按照时间顺序,把第1自然段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通过对比阅读,感知倒叙写法的表达效果。

【重点】
1.默读课文,联系上下文,前后对比阅读,体会钱学森说的话中含着的思想感情,感受他深深的爱国之情,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写作材料的。

2.能按照时间顺序,把第1自然段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通过对比阅读,感知倒叙写法的表达效果。

【难点】
能按照时间顺序,把第1自然段调整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通过对比阅读,感知倒叙写法的表达效果。

1.读书指导。

(1)初读指导。

可直接揭题,要求学生将课前预习所搜集的关于钱学森生平的资料进行综合,用一段简洁的话介绍给同学们听。

在此基础上,教师设疑:钱学森在美国有那样富裕的生活和优越的工作条件,为什么他会毅然放弃而一心要回国呢?引导学生自读课文。

可以按以下三个要求组织自读:①读准生字的字音,认清字形。

特别要注意生字“额”是第二声,不是第一声,“恳、袒”是前鼻音,“冯、贡”是后鼻音。

②边读边想,读懂主要词语。

可以提出理解词语的建议,如联系上下文解决、查字典、做上标记与同学讨论等,并把课文读通顺,与同学互读检查纠错。

③读懂每一个自然段的意思。

(2)精读指导。

教师在组织学生精读时重点要抓住钱学森的语言进行朗读品味,体会钱学森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可以先要求学生自读课文,画出文中钱学森说的话,并结合上下文想想,钱学森是在什么情况下说的这些话,再组织学生将学习的情况在小组中交流。

品读钱学森的话,重点讨论怎样读,为什么要这样读,旨在使学生从具体的语言文字中领悟钱学森当时的思想感情。

让学生在读中体会、感悟的同时,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进行课外阅读的积极性,以丰富学生对人物的理解,有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课文的内涵。

2.合作探究。

可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后,组织学生就这些问题展开合作探究:文中写留学生劝钱学森,祖国刚解放,没钱,没设备,回去搞科学研究,有困难。

留学生说的是事实吗?钱学森是怎么回答的?他为什么要这么说呢?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进一步体会钱学森报效祖国的满腔热情和强烈的爱国心。

再结合课外资料的补充,特别是他在中国导弹事业上做出的贡献,证明了钱学森实现了自己的理想。

这个过程,要引导学生自主读书、自主思考,更深入地理解课文的内涵。

【教师准备】
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
1.预习课文,自学生字词,了解课文大意。

2.查阅有关资料,了解我国导弹事业的发展情况。

2课时
第课时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结合语境理解“广阔无垠、劈波斩浪、魂牵梦绕、眺望、袒露心迹”等词语并能正确运用。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每一部分的内容,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详写与略写的对照,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写作材料的。

3.默读课文,初步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并了解他做出的卓越贡献。

【重点】
1.学会本课生字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读懂每一部分的内容。

2.简要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通过详写与略写的对照,体会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写作材料的。

【难点】
初步感受钱学森的爱国之情,并了解他做出的卓越贡献。

方法一
1.同学们,进入21世纪,我国各项科技飞速发展,特别是载人航天科技,更是突飞猛进,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先通过一段短片回顾一下。

(播放视频)看后谈感受。

2.当我国取得这些成就的时候,我们不能忘记一个人,若没有他,我们的国家便不会有今天这样的成就。

他就是——出示: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3.这节课我们就继续学习第19课,一起走近钱学森。

(板书课题:钱学森) [设计意图]观看视频,直观了解中国航天技术成就,自然引出航天事业发展的奠基人——钱学森。

方法二
1.同学们,在2003年和2005年,我国分别成功发射了载人航天飞船——“神舟”五号和“神舟”六号。

它标志着中国航天事业已经走到了世界的前列。

然而你知道吗,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始终与一个人紧密相关,他就是——导弹之父钱学森。

(板书课题)
2.你了解钱学森吗?请将自己搜集到的资料与大家交流一下。

[设计意图]通过人物介绍,激发学生的崇拜心理,进入新课学习。

一、揭示课题,感知人物主要成就
1.通过课前读书,主要从文中哪些语句我们可以大致了解这个人物?浏览课文,标一标,读一读。

(借助文中语言大致了解人物,并推进学生对主要信息的提取和加工能力)
2.交流:
PPT出示:
①他,就是世界著名的科学家钱学森。

②1934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成为冯·卡门教授最得意的学生和最得力的助手。

③钱学森回国后……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

(1)齐读句子②,你从中读懂了什么?两个“最”字说明了什么?这两个“最”字表达的意思和下文中的哪句话相呼应?(钱学森无论到哪里,都抵得上……) (2)齐读句子③,你能理解“中国导弹之父”的含义吗?能理解“卓越”的意思吗?
(3)把这几句话连成一段话来读,我们就能基本了解这个人物了,此时再读这段话,你觉得该读出怎样的一种情感?(敬佩、尊敬)齐读。

二、朗读,读懂课文内容,通过详写与略写的对照,初步体会文章中表达的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1.出示词语,读一读,积累。

PPT出示:
广阔无垠劈波斩浪眺望魂牵梦绕袒露心迹稳健的步伐宽大的前额优厚的待遇富裕的生活优越的工作条件卓越的贡献
(1)在课文中标出来,联系文中句子看能不能理解它们的意思,提出不能理解的讨论解决。

(注意“袒露”的读音;引导注意“优厚”和“优越”的不同) (2)读课文要注意发现一些新鲜的语言积累,齐读记一记。

2.指名接读课文,注意读正确、流利,争取读出自己对课文的理解。

同时思考,课文除了概括介绍钱学森的贡献,还记叙了哪几件事?
3.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记叙了钱学森的哪几件事情?分别用简要的语言概括出来。

小组讨论交流,集体交流——归国场景;留学在美,不忘祖国;中秋之夜,袒露心迹;回国被阻,五年归来;卓越贡献。

用几句连贯的话简要说说主要内容。

4.在这几件事中你觉得哪几件事写得相对详细一些?(归国场景;留学在美,不忘祖国;中秋之夜,袒露心迹)
引发思考:钱学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有着卓越的贡献,事迹自然很多。

课文中为什么没有把能表现他是如何研制火箭、导弹的事迹详细来写呢?
——默读详写部分的内容,你从中感受到作者是在表现人物的哪一个方面?(对祖国的热爱)
——能不能说说对作者选择写作的材料进行详略处理的想法?这对你的写作有什么启发?(围绕中心选择,能表现中心的要详写,突出主旨)
三、欣赏画面,感受情感
1.课文开头细致描写了一个动人的场景。

谁能读一读,展现出这个场景,让大家都能看到这一幕中的钱学森。

你看到一个怎样的形象?找出描写的语言来。

(四十来岁的中年人;稳健的步伐;宽大的前额;眺望远方;心情激动——这一点要注意引导)
从哪些句子中你能看到人物此时的内心?说说你的理解。

(屈指一算、已经、魂牵梦绕、多么希望)
再来读,既要读出画面,又要读出人物的情感,这样这个画面才会充满了美。

2.出示课后题2,读一读,联系第1自然段,能不能从文中选择合适的词语填一填。

(交流)
如果不用这些词语,仍需要表达这些意思和情感,你能从积累的词语中选择近义词填一填吗?(交流,这也是进一步理解词语和积累词语的过程)
[设计意图]通过朗读和欣赏画面,找出详写与略写的内容,初步体会文章中表达的钱学森的爱国之情。

同学们,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积累了5个生字新词;了解了本课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了主人公的人物形象;通过详写与略写的对照,体会了文章是如何围绕中心选择和组织写作材料的。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

1.听写词语。

前额奔赴富裕诚恳贡献广阔无垠劈波斩浪魂牵梦绕
2.给下列带点的多音字加上正确的读音。

埋藏
..埋.怨
运载.记载.
高兴.兴.奋
3.按课文内容填空。

(1)当时,钱学森享受着的待遇,有的生活和的工作条件。

可是,他。

他说:“我是。

我现在所做的一切,都是在,为的是。

钱学森地说:“我们日夜盼望着的,就是,这一天。

祖国现在是很穷,但需要我们大家。

我们是。


钱学森被誉为“”,他的这些话表达了他的思想感情。

(2)文中引用了一句诗句,请把这首诗完整地写下来:题目:《》,作者是朝,诗
句: , 。

,。

【参考答案】
2.mái cáng mán zài zǎi xìng xīng
3.(1)略(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