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动机概述——精选推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发动机概述
发动机
第⼀节概述
发动机是将某种形式的能量转变为机械能的机器。

在发动机内每⼀次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都必须经过空⽓吸⼊、压缩和输⼊燃料,使之着⽕燃烧⽽膨胀作功,然后将⽣成的废⽓排出这样⼀系列连续过程,这称为发动机的⼀个⼯作循环。

对于往复活塞式发动机,可以根据每⼀⼯作循环所需活塞⾏程数来分类。

凡活塞往复四个单程完成⼀个⼯作循环的称为四冲程发动机;
活塞往复两个单程即完成⼀个⼯作循环的则称为⼆冲程发动机。

根据所⽤燃料种类区分,常见的有汽油发动机(简称汽油机)、柴油发动机(简称柴油机)和天然⽓发动机。

根据冷却⽅式的不同,发动机可分为⽔冷式和风冷式两种。

按⽓缸数分类,有单缸发动机,多缸发动机。

按⽓缸的排列⽅式来分类,有直列式和V型排列式两种。

有些发动机采⽤增压器以提⾼进⼊⽓缸的空⽓或可燃混合⽓容量,从⽽达到提⾼发动机动⼒性、经济性的⽬的,⼀般称这类发动机为增压式发动机;不采取增压措施⽽靠⾃然吸⽓的叫作⾮增压式发动机。

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主要以油⽥上使⽤最⼴泛的四冲程系列机16SGT天然⽓发动机和⼆冲程系列机DPC为例进⾏介绍。

16SGT发动机是带增压、⽔冷、V型排列的多缸发动机,其作⽤是带动W74型压缩机进⾏原料⽓增压。

吐哈油⽥仅丘陵有该机型。

DPC系列机组在丘陵、鄯善、温⽶等采油⼚都有。

第⼆节四冲程发动机⼯作原理
发动机基本术语
1、上⽌点:活塞顶部距离曲轴中⼼最远处,即活塞在⽓缸内运⾏的最⾼位置。

2、下⽌点:活塞顶部距离曲轴中⼼最近处,即活塞在⽓缸内运⾏的最低位置。

3、曲柄半径:曲轴主轴颈中⼼到连杆轴颈(⼜称曲柄销)中⼼的距离R称为曲柄半径。

4、活塞⾏程:上下⽌点间的距离S。

⼀个活塞⾏程相当于曲轴转动半圈。

所以活塞⾏程的数值等于曲轴主轴颈中⼼到连杆轴颈(⼜称曲柄销)中⼼距离R的两倍,即S=2R。

5、⽓缸⼯作容积(也称⽓缸排量):活塞从上⽌点到下⽌点所扫过的体积。

⽤符号表⽰。

6、发动机⼯作容积:多缸发动机各⽓缸⼯作容积的总和叫发动机⼯作容积,⼜叫发动机排量,⽤符号表⽰。

式中:D—⽓缸直径,cm
S—活塞⾏程,cm.
—⽓缸数
7、点⽕提前⾓:从⽕花塞开始点⽕到活塞运⾏到压缩上⽌点时曲轴所转过的⾓度。

8、压缩⽐:压缩前⽓缸中⽓体的最⼤容积与压缩后的最⼩容积之⽐,称为压缩⽐。

换⾔之,压缩⽐等于⽓缸总容积Va(活塞在下⽌点时,其顶部以上的全部容积)与燃烧室容积V o(活塞在上⽌点时,其顶部以上的全部容积)之⽐。

即压缩⽐ε=Va/Vo.
压缩⽐愈⼤,在压缩终了时混合⽓的压⼒和温度便愈⾼。

燃烧速度愈快。

因⽽发动机发出的功率越⼤,经济性越好。

但压缩⽐过⼤,不仅不能进⼀步改善燃烧情况,反⽽会出现爆燃和表⾯点⽕等不正常燃烧现象。

爆燃和表⾯点⽕可能使机组过热,振动加剧,功率下降,燃⽓消耗量增加等⼀系列现象。

因此,不能过⾼的提⾼压缩⽐。

⼀、基本⼯作原理
四冲程发动机的⼯作循环包括四个过程,即进⽓冲程,压缩冲程,膨胀冲程(作功冲程),排⽓冲程。

为了分析⼯作循环中⽓体压⼒P和相应于活塞不同位置的⽓缸容积V之间的变化关系,我们利⽤发动机循环的⽰功图。

它表⽰活塞在不同位置时⽓缸内压⼒的变化情况,⽰功图中曲线所围成的⾯积表⽰发动机整个⼯作循环中⽓体在单个⽓缸内所作的功。

纵上所述,四冲程发动机经过进⽓、压缩、燃烧作功、排⽓四个⾏程,完成了⼀个⼯作循环。

在这期间活塞在上、下⽌点间往复移动了四个⾏程,相应的曲轴旋转了两周。

另外,为了将这部分残余的废⽓彻底排出⼲净,进⽓门在进⽓⾏程未开始前就提前打开进⽓,称为进⽓门提前开启,排⽓门在排⽓⾏程结束时并未关闭,⽽是在进⽓⾏程中持续⼀段时间才关闭,即排⽓门延迟关闭。

故出现了⽓门重叠⾓。

即进排⽓门同时开启时曲轴所转过的⾓度。

⼆、发动机的主要参数
发动机的主要参数是指其物理结构参数;⼯作性能则指动⼒性、经济性等指标。

1、发动机的结构参数
发动机的⽓缸直径D、活塞⾏程S、曲柄半径R、⽓缸数i、曲轴每分钟转速n 等都是重要的结构参数。

由这些参数决定的发动机排量和压缩⽐ε等都是常⽤参数。

此外,结构参数还有发动机的缸⼼距和V型发动机左右两侧⽓缸中⼼线夹⾓等。

2、发动机的性能参数
为了表证发动机的性能特点和⽐较性能的好坏,并从中找出影响发动机⼯作性能的因素以及提⾼性能的措施,有必要确定⼀些发动机性能的评价指标,及发动机的性能参数。

发动机的⼯作性能指标有动⼒性指标(有效转矩、有效功率,转速等)和经济性指标(燃⽓消耗率)。

有效转矩:发动机通过联轴器对外输出的扭矩称为有效转矩,有效转矩与外界施加于发动机曲轴上的阻⼒矩相平衡。

有效功率:发动机通过联轴器对外输出的功率称为有效功率。

它等于有效转矩与曲轴⾓速度的乘积。

燃⽓消耗率:发动机每发出1KW有效功率,在1h内所消耗的燃⽓质量,称为燃⽓消耗率。

显然,燃⽓消耗率越⼩,发动机经济性越好。

第三节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发动机是⼀部由许多机构和系统组成的复杂机器,现在我们就以16SGT发动机为例,来介绍它的⼀般构造。

为了便于研究,我们将发动机分为三⼤部分六个系统。

三⼤部分分别为:机体、曲柄连杆机构和配⽓机构。

六个系统分别为起动系统、点⽕系统、燃⽓供给系统、增压系统、润滑系统、冷却系统。

这些部分或系统虽然负担着不同的功能、起着不同的作⽤,但⼜是密切关联和互相结合的。

机体组:发动机的机体组由⽓缸体、⽓缸盖、底座、飞轮端壳体、⽔泵油泵端壳体等⼏部分组成,其作⽤是作为发动机各机构和各系统的装配载体,⽽且其本⾝的许多部分部分⼜分别是曲柄连杆机构、配⽓机构、润滑系统、冷却系统的组成部分。

曲柄连杆机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活塞、连杆、带有飞轮的曲轴等,这是发动机借以产⽣动⼒,并将活塞的直线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转运动⽽输出动⼒的机构。

配⽓机构:配⽓机构包括进⽓门、排⽓门、挺柱、推杆、摇臂、凸轮轴、以及凸轮轴正时齿轮。

其作⽤是使可燃混合⽓及时充⼊⽓缸并及时从⽓缸排出废⽓。

起动系统:起动系统包括起动马达及其附属装置,⽤以使静⽌的发动机起动并转⼊⾃⾏运转。

点⽕系统:点⽕系统的功⽤是保证按规定时刻及时点燃⽓缸中被压缩的混合⽓,其中包括磁电机、点⽕控制开关、低压导线、点⽕线圈、⾼压导线、点⽕提前⾓控制器以及接线盒等。

燃料供给系统:主要包括燃⽓压⼒调节阀、起动燃⽓阀、运⾏燃⽓阀、计量阀、燃⽓注
⽓阀等元件。

其作⽤是根据转速、负荷的⾼低适时适量的供给⽓缸燃⽓,以供燃烧。

(⼀)机体组
发动机的⽓缸体(见图6-1)是发动机的基础件,上半部分是⽓缸,发动机的四
个⼯作过程都是在⽓缸内进⾏的;由于⽓缸⼯作表⾯经常与⾼温、⾼压的燃⽓相
接触,且有活塞在其中作⾼速往复运动,所以必须耐⾼温、耐磨损、耐腐蚀。

为了保证⽓缸表⾯能在⾼温下正常⼯作,必须对⽓缸和⽓缸盖随时加以冷却。

16SGT 发动机采⽤的是⽔冷却法,⽓缸周围和⽓缸盖中均有⽤以充⽔的空腔,称
为⽔套。

⽓缸体和⽓缸盖上的⽔套是相互连通的。

为了提⾼⽓缸表⾯的耐磨性,可以从材料、加⼯精度和结构等⽅⾯来考虑。

但是,
如果缸体全部采⽤优质耐磨材料来制造,将造成材料上的浪费,因为除了与活塞
配合的⽓缸壁表⾯外,其余各部分的耐磨性要求并不⾼。

所以采⽤了镶⼊缸体内
的⽓缸套,形成⽓缸⼯作表⾯。

这样,缸套可⽤耐磨性较好的合⾦钢制造,⽽缸
体可以⽤价格较低的普通材料制造。

(⼆)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的功⽤,是把燃⽓压⼒作⽤在活塞顶上的⼒矩变为曲轴的转矩,以
向压缩机输出机械能。

曲柄连杆机构的主要零件可分为两组:活塞连杆组、曲轴
飞轮组。

其⼯作条件的特点是:⾼温、⾼压、⾼速和化学腐蚀。

⼀、活塞连杆组
活塞连杆组由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等机件组成。

如图7-1所⽰。

1. 活塞
1) 功能与⼯作条件
活塞的主要作⽤是承受⽓缸中⽓体压⼒所造成的作⽤⼒,并将此⼒通过活塞销传
给连杆,以推动曲轴旋转。

活塞顶部还与⽓缸盖⽓缸壁共同组成燃烧室。

飞轮端
⽓缸体
前端
⽓缸螺栓前端图6-1 ⽓缸体螺栓密封条
⽌推⽡凸轮轴⽡
定位销密封条压盖
图7-1 活塞连杆组件
2、活塞环
1) 功能与⼯作条件
活塞环包括⽓环和油环两种。

⽓环的作⽤是保证活塞与⽓缸壁间的密封,防⽌⽓
缸中的⾼温、⾼压燃⽓⼤量漏⼊曲轴箱,同时还将活塞顶部的⼤部分热量传导到
⽓缸壁,再由冷却⽔带⾛。

油环⽤来刮除⽓缸壁上多余的机油,并在⽓缸壁上铺涂⼀层均匀的机油膜,这样
既可以防⽌机油窜⼊⽓缸燃烧,⼜可以减⼩活塞、活塞环与⽓缸的磨损和摩擦阻
⼒。

此外,油环也起到封⽓的辅助作⽤。

⽓环所起的密封和导热⼆⼤作⽤中,密封作⽤是主要的,因为密封是导热的前提。

如果⽓缸密封性能不好,⾼温燃⽓将直接从⽓环外圆表⾯漏⼊曲轴箱,此时不但
由于⽓环和⽓缸密封不严⽽不能很好地散热,相反地⽓环外圆表⾯还接受附加的
热量,最后必将导致活塞和⽓环烧坏。

3. 活塞销
活塞销的功⽤是连接活塞和连杆⼩头,将活塞承受的⽓体⼒传给连杆。

活塞销在⾼温下承受很⼤的周期性冲击载荷,润滑条件较差,因⽽要求有⾜够的
钢度和强度,表⾯耐磨。

活塞销检修时,应检查它的外径尺⼨,与连杆衬套的配合间隙、与活塞销孔的配
合间隙都在规定范围内,不能超标。

4、连杆
1) 基本结构与功能
连杆的功⽤是将活塞承受的⼒传给曲轴,并使得活塞的往复运动转变为曲轴的旋
转运动。

连杆承受活塞销传来的⽓体作⽤⼒以及其本⾝摆动和活塞组件往复运动时的惯性⼒。

这些⼒的⼤⼩和⽅向都是周期性变化的。

因此,连杆受到的是压缩、拉伸
活塞环组件
活塞销
活塞总成
卡簧连杆总成

连杆上⽡垫
定位销
连杆下⽡
连杆螺栓连杆衬套润滑油流向
和弯曲等交变载荷。

连杆由⼩头、杆⾝和⼤头(包括连杆盖)三部分组成。

连杆⼩头与活塞销相连。

⼯作时⼩头与销之间有相对转动,因此⼩头孔中要压⼊减磨的衬套。

为了润滑活塞销与衬套,在⼩头和衬套上有机油孔和集油槽。

(三)、曲轴飞轮组
曲轴飞轮组主要由曲轴和飞轮以及其他不同作⽤的零件和附件组成。

1. 曲轴
1) 功能与⼯作条件
曲轴是发动机中最重要的机件之⼀。

它承受从活塞经过连杆传来的⼒,并由此造成绕其本⾝轴线的⼒矩,在发动机⼯作中,曲轴受到旋转质量的离⼼⼒,周期性变化的⽓体压⼒和往复惯性⼒的共同作⽤,使曲轴承受弯曲与扭转载荷,为了保证⼯作可靠,因此要求曲轴具有⾜够的刚度和强度,各⼯作表⾯要耐磨⽽且润滑良好。

1) 基本构造
曲轴的构造如图7-2所⽰,主要由三部分组成:曲轴的前端(或称⾃由端);若⼲个曲柄销和它左右两边的曲柄,以及前后两个主轴颈组成的曲拐;曲轴后端(或称功率输出端)。

图7-2 曲轴组件
曲轴的曲拐数取决于⽓缸的数⽬和排列⽅式。

直列式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等于⽓缸数;V型发动机曲轴的曲拐数等于⽓缸数的⼀半。

因此,16SGT发动机的曲拐数就是8个。

按照曲轴的主轴颈数;可以把曲轴分为全⽀撑曲轴和⾮全⽀撑曲轴两种。

在相邻的两个曲拐之间,都设置⼀个主轴颈的曲轴,称为全⽀撑曲轴;否则称为⾮全⽀撑曲轴。

16SGT 为V型排列,⼜为全⽀撑曲轴,因此主轴颈数为9个。

1. 曲轴扭转减振器
曲轴是⼀种扭转弹性系统,本⾝具有⼀定的⾃振频率。

在发动机⼯作过程中,经连杆传给连杆轴颈的作⽤⼒的⼤⼩和⽅向都是周期性变化的,这种周期性变化的激⼒作⽤在曲轴上,引起曲拐回转的瞬时⾓速度也呈周期性变化。

由于固装在曲轴上的飞轮转动惯量⼤,其瞬时⾓速度基本上可看作是均匀的。

这样,曲拐便会忽⼉⽐飞轮转得快,忽⼉⼜⽐飞轮转得慢,形成相对于飞轮的扭转摆动,这就是曲轴的扭转振动,当激⼒频率与曲轴的⾃振频率成整数倍关系,曲轴扭转振动便因共振⽽加剧。

这将使发动机功率受到损失,正时齿轮或链条磨损增加,严重时甚⾄将曲轴扭断。

为了削减曲轴的扭转振动,
在曲轴前端装有扭转减振器。

如图7-2所⽰。

2. 飞轮
飞轮是⼀个转动惯量很⼤的圆盘,其主要功能是将在作功⾏程中输⼊于曲轴的功的⼀部分储存起来,⽤以在其它⾏程中克服阻⼒,带动曲柄连杆机构越过上、下⽌点,保证曲轴的旋转⾓速度和输出转矩尽可能均匀,并使发动机有可能克服短时间的超载荷。

飞轮外缘上压有⼀个齿环,可与起动马达的驱动齿轮啮合,供起动发动机⽤。

飞轮上还刻有发⽕正时记号和⾓度,以便校正发⽕时间和调整进排⽓门间隙时⽤。

⽐如当飞轮上的1/8位置与⽓缸体壳体上的指针相对应时,表明1号缸或8号缸处于压缩上⽌点,就可对1号缸或8号缸的进排⽓门间隙进⾏调整。

(三)配⽓机构
1、概述
发动机配⽓机构的作⽤,是按照每⼀⽓缸所进⾏的⼯作循环和点⽕次序的要求适时打开或关闭进、排⽓门,使新鲜可燃混合⽓或空⽓进⼊⽓缸,并将燃烧后的废⽓及时从⽓缸内排出。

并且,配⽓机构在⼯作时,还必须保证发动机在压缩⾏程和⼯作⾏程时⽓缸的密封性。

2、配⽓机构的基本构造
发动机配⽓机构⼯作的基本原理是:发动机运转时曲轴齿轮通过正时齿轮带动凸轮轴旋转;当凸轮的凸起部分顶起凸轮跟踪器和挺杆时,摇臂产⽣摆动并由摇臂头推压⽓门杆的尾部,克服⽓门弹簧的弹⼒将⽓门打开,随着凸轮轴的转动,当凸轮凸起部分逐渐离开凸轮跟踪器时,⽓门在弹簧的作⽤下⼜重新恢复关闭状态。

发动机转动时,凸轮轴通过曲轴带动正时齿轮旋转。

凸轮轴转动由凸轮推动凸轮跟踪器使挺杆向上运动。

推动摇臂球头螺钉,摇臂套在摇臂轴上,摇臂运动迫使⽓门向下开启。

这时⽓门弹簧被压缩,当凸轮轴继续转动,凸轮凸起部分离开凸轮跟踪器时,⽓门在⽓门弹簧的弹⼒作⽤下关闭。

3、配⽓机构的零件和组件
配⽓机构由⽓门组和传动组两⼤部分组成。

其中,⽓门组主要是指⽓门装配组件,主要功能是密封⽓缸并在传动组件的驱动下适时开启或关闭。

转动组件的作⽤是将曲轴的旋转运动转化成能够使⽓门开闭的往复运动,并且确定按配⽓相位的要求打开或关闭⽓门。

(四)起动系统
起动风
马达转飞轮转曲轴转
(五)点⽕系统
⼀、组成
点⽕系统主要包括磁电机、点⽕提前⾓控制器、点⽕接地开关、压⼒开关、低压
导线、⾼压线圈、⾼压导线、⽕花塞以及接线盒等。

⼆、点⽕过程
⼀旦盘车开始,飞轮开始旋转,磁电机就开始⼯作,仪表盘上的控制信号传⾄压
⼒开关,压⼒开关⼯作使点⽕接地开关断开,从⽽使电信号通过磁电机传⾄低压
导线,低压导线将低压信号送⾄⾼压线圈,变压后经⾼压导线传⾄⽕花塞,⽕花
塞在瞬间产⽣⾼压⽕花放电。

(六)燃⽓供应系统
⼯作过程如下:
(七)增压系统
⼀、概述
为了提⾼发动机的功率,采⽤对空⽓加压的⽅式,使空⽓量增多,相应的增加燃⽓
注⽓量,从⽽增加进⼊⽓缸的燃料混合⽓的数量,来增加⽓缸压⼒,提⾼发动机的实际⼯作效率。

⼆、结构及⼯作原理
利⽤发动机排出的废⽓来驱动涡轮旋转,涡轮通过轴带动压⽓机旋转,提⾼空⽓压
⼒的装置,称为废⽓涡轮增压系统。

涡轮增压器主要由压⽓机和涡轮机两⼤部件组成。

涡轮机利⽤发动机排出的废⽓能量转变为机械功。

压⽓机则是利⽤涡轮输出的机械功,来增压空⽓的压⼒,然后送⾄⽓缸内,以达到增压的⽬的。

涡轮增压器的组件主要包括废⽓进⽓蜗壳、喷嘴环、涡轮转⼦、轴承、轴、压⽓叶
轮、导风轮、扩压器、压⽓机壳等⼏⼤部分(轴是增压端和膨胀端各⼀件)。

当进⼊涡轮的废⽓流量越⼤,则涡轮的转速越⾼,所产⽣的功率也就越⼤。

另外,涡轮增压器也需要润滑油润滑,冷却液冷却,冷却液来⾃于夹套⽔系统,从夹套⽔泵出⼝引⼊,冷却后回夹套⽔回⽔管线。

在进⼝涡轮增压器上,润滑是靠压⼒润滑的,从发动机润滑油汇管上引⼊,润滑后直接回曲轴箱。

在国产涡轮增压器上,润滑是⼀个独⽴的系统,轴承和轴的润滑是靠轴端⾯的⼩吸管吸油来润滑的。

润滑油也不同于发动润滑油,需要单独补充和更换。

除此之外,它⾃⾝还有⼀套密封系统,来⾃压器机的密封空⽓经过通道流⾄涡轮转⼦的密宫式密封,降低了轴向平衡⼒,阻⽌了废⽓进⼊平衡室和轴承箱室,也防⽌了油的腐化。

(控制流量与压⼒)(控制时间与流量)
图11-1 燃⽓供应系统图
其⼯作过程是:
(⼋)润滑系统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好⽐⼈体的⾎液循环系统,供给各摩擦件润滑、散热、清洁所需
的机油,其⼯作状况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发动机的正常运⾏和使⽤寿命。

⼀、润滑系统的作⽤
润滑系统的作⽤是把⼀定流量和压⼒的清洁润滑油不断地送到各零件的摩擦表⾯,
对摩擦表⾯起润滑、冷却、清洁、密封等作⽤。

1. 润滑作⽤
发动机的⽓缸壁和轴⽡都是经过精密加⼯⽽成,表⾯⼗分光滑,但⽤显微镜观察,仍显
出凹凸不平的现象。

这种凹凸不平现象就会产⽣摩擦,润滑油可以在摩擦表⾯形成⼀层
稳定的润滑油膜,将摩擦零件表⾯膈开,使原来⾦属之间的摩擦变为液体的粘性摩擦,这就使磨损⼤⼤减⼩。

2. 冷却作⽤
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缸壁、活塞及轴⽡等摩擦零件所产⽣的热量不可能完全靠冷却
系统来吸收。

在发动机内循环的润滑油,流经零件表⾯时,可带⾛零件的热量,再回到
油底壳,受到周围空⽓的冷却,再经过润滑油换热器时,进⼀步进⾏冷却。

3. 清洁作⽤
润滑油在发动机油底壳与各零件之间循环时,能带⾛摩擦件所附着的炭粒、⾦属屑、泥
沙等细⼩颗粒。

在润滑油经过油过滤器时受过滤⽽沉积,使润滑油保持清洁。

4. 密封作⽤
润滑油能使⽓缸壁与活塞、活塞环之间的间隙产⽣油膜,这样不仅能减少⽓缸壁与活塞
的摩擦,油膜也能消除它们之间的间隙,防⽌燃烧⽓体以及压缩⽓体泄漏,起到密封作
⽤。

5. 缓冲减振作⽤
⽓缸内可燃性压缩⽓体燃烧时,⽓缸内的压⼒急速增⾼,相当好⼏吨的载荷突然加在活
塞、活塞销、连杆、曲轴和它们的轴⽡上,使活塞销、曲轴、连杆轴⽡瞬间受到相当⼤
的冲击,由于油膜就象⼀层绒⽑垫⼀样放在轴⽡之间,使这种冲击的⼀部分消耗在润滑
油膜中,起到缓冲减振作⽤。

6. 防腐作⽤
发动机在间歇运转时,尤其在低温情况下⼯作,⼤量的⽔分与燃烧后产⽣的氧化硫变成腐蚀性很强的硫酸,腐蚀机件。

⽽润滑油循环时,能冲洗带⾛硫酸,防⽌了硫酸对机件
的腐蚀。

另外,由于⾦属表⾯有润滑油,使⾦属不与空⽓中的⽔分和有害⽓体接触,有
效的防⽌了氧化。

⼆、润滑系统的组成
废⽓ (燃烧) (除尘)
新鲜空⽓空⽓过滤器
(增压) 涡轮增压器 (冷却) 空冷器
(控制压⼒)
空⽓蝶阀
空⽓汇管燃烧室内 (膨胀作功)
涡轮增压器消⾳器
⼤⽓
发动机的润滑系统主要是为发动机各运动部件摩擦副提供合格的润滑油。

润滑系统⼀般由油箱、主油泵、辅助油泵、油冷器、油滤器、调压阀、管线、贮油罐等部分组成,图13-1所⽰。

1-主油泵2-辅助油泵3-调压阀4-油冷器5-油滤器6-油箱7-主轴承8--曲柄、连杆机构9-活塞、缸套10-凸轮轴⽡11-摇臂、配⽓机构12-调速机构13-链条、传动机构14--贮油罐
(九)冷却系统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作⽤是:使发动机在各种⼯况下能够维持正常⼯作温度,以避免发动机运动零件过热⽽损坏。

冷却系统的组成与⼯作原理
冷却系统主要由⽔泵、冷却器、风扇、节温器、冷却⽔管线、机组内部的⽔腔等组成。

在增压发动机上还有中冷器和废⽓汇管内的⽔腔。

⽔泵是强制循环系统的主要部件,它的作⽤是:提⾼冷却⽔的压⼒能头,以实现强制循环冷却的⽬的。

其⼯作原理是:叶轮在泵轴的带动下⾼速旋转时,叶轮中⼼的冷却⽔在叶轮的带动下⼀起旋转。

⽔在离⼼⼒的作⽤下,沿着叶⽚流道从叶轮的中⼼向外流动,然后从叶⽚的端部被甩出,进⼊泵壳,由于流道⾯积逐渐扩⼤,部分动能转换为压⼒能,使压⼒上升,最后,从排出管中排出。

同时,在叶轮的中⼼,由于⽔被排出,叶轮中⼼部分造成低压区,与吸⼊液⾯的压⼒形成压⼒差,于是液体不断地被吸⼊,并以⼀定的压⼒排出。

冷却器⼜称为空冷器,它是冷却系统中的重要部件之⼀。

它的作⽤是将冷却⽔发动机受热零件所吸收的热量,通过空⽓散发出去,来降低冷却⽔的温度,保障发动机在适宜的温度下⼯作。

风扇的主要作⽤是:通过增⼤冷却器的空⽓流速,提⾼其散热能⼒。

中冷器的作⽤是⽤来冷却增压后的空⽓,使得进⼊⽓缸中的空⽓密度增加,⽤来提⾼发动机的功率,以改善发动机的经济性和热负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