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设计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C。突然起动D.紧急刹车
17。牛顿第一定律是
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C。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
D。是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
四、课堂小结。(3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五、作业
完成动手动脑习题
六、疑惑
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与讨论、分析与概括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学习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解释.
学习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学前准备
长木板、斜面、毛巾、棉布、小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来自生活中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最终滑板车会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
1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
16.我国公安部规定,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那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A。车速太快B。车速太慢
1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1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直接证明出来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三、课堂测试(10分钟)
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同学们思考:静止的物体,如操场上的篮球架,处于什么状态?
那是为什么呢?
总结: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请大家再回头判断下,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否正确?
例题1(用多媒体展示)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进行新课
知识点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任务一
总结前人对运动和力的关系
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德。
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任务二
讨论1.维持运动真的需要力吗?
结论。
任务三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
提出问题1: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
提出问题2:研究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s和水平木板对它的阻力f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设计
下册课题
牛顿第一定律
课型
新授课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设计出一个研究方案.
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从三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怎样的描述?
结论:阻力越,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受到的阻力将非常,速度将减小得非常小车运动的距离就。
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
任务四:牛顿第一定律
推理:如果表面绝对,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这就是伽利略研究实验得到的结论.
2。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12。一位旅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
A.在起跳点之后B.在起跳点之前
C.仍在起跳点D。无法确定
17。牛顿第一定律是
A.是通过斜面小车实验直接得到的结论
B.只是通过理论分析得出的规律
C。是在实验基础上,经过分析推理得到的结论
D。是日常生活得出的结论
四、课堂小结。(3分钟)
1.总结本节课学习内容。
五、作业
完成动手动脑习题
六、疑惑
本节课你还有什么疑惑?
通过观察与实验、探究与讨论、分析与概括等教学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科学探究的精神.
学习重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解释.
学习难点
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
学前准备
长木板、斜面、毛巾、棉布、小车.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环节
导案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5分钟)
教师用多媒体展示来自生活中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为什么最终滑板车会停下来?
D。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不发生变化
1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惯性现象应用的是
A。用手拍打衣服上的灰尘
B。锤头松了,将锤柄在地上撞几下
C.运动员采用助跑跳远
D。骑自行车时为了减速捏车闸
16.我国公安部规定,汽车前排的司机和乘客都应在胸前系上安全带,这主要是为了减轻在下列那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A。车速太快B。车速太慢
13.关于力和运动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B.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C。只有在力的作用下物体才能运动
D.只要有力作用在物体上,物体的运动状态就一定改变
14。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下列说法中哪个正确
A。物体一定处于静止状态
B.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C.物体的运动状态一定发生变化
A.牛顿第一定律可以通过大量的实验直接证明出来
B.物体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做牛顿第一定律
C.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D.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三、课堂测试(10分钟)
1.正在运动着的物体,如果它所受的一切外力同时消失,那么它将
A.立即停下来B.先慢下来,然后再停下来
C。改变运动方向D。沿原来的运动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
请同学们思考:静止的物体,如操场上的篮球架,处于什么状态?
那是为什么呢?
总结: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这就是著名的牛顿第一定律.
请大家再回头判断下,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是否正确?
例题1(用多媒体展示)
关于牛顿第一定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进行新课
知识点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任务一
总结前人对运动和力的关系
1.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德。
2.意大利科学家伽利略。
任务二
讨论1.维持运动真的需要力吗?
结论。
任务三
2.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目的:
提出问题1: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与哪些因素有关?
猜想:
提出问题2:研究小车在水平木板上前进的距离s和水平木板对它的阻力f的关系,你认为应该如何进行?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八章运动和力《牛顿第一定律》导学案设计
下册课题
牛顿第一定律
课型
新授课
姓名
班级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并理解牛顿第一定律.
2.理解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具有初步的观察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和科学想象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思考、交流和讨论,设计出一个研究方案.
学生进行实验,设计表格,记录数据.
从三次实验现象可以得到怎样的描述?
结论:阻力越,小车前进的距离越远.若表面非常光滑,则小车受到的阻力将非常,速度将减小得非常小车运动的距离就。
知识点2牛顿第一定律
任务四:牛顿第一定律
推理:如果表面绝对,物体受到的阻力为,速度不会减慢,将以恒定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这就是伽利略研究实验得到的结论.
2。关于惯性,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运动的物体才有惯性
B。物体运动速度越大,其惯性越大
C.物体惯性的大小与运动状态有关
D。任何物体在任何情况下都有惯性
12。一位旅在匀速直线前进的轮船的甲板上竖直向上跳起,这位旅客的落地点(不计空气阻力)
A.在起跳点之后B.在起跳点之前
C.仍在起跳点D。无法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