矛盾分析法知识点整理复习课程
高考政治专题复习《矛盾分析法》精品PPT课件

13.网络社交平台是信息传播的新型载体,虽然 目前我国的网络社交环境总体上是文明的、健 康的,但也不排除一小部分人设置交往陷阱, 散布虚假信息,传播淫秽、色情、暴力内容, 严重威胁到网络文明和网络诚信。
从矛盾不平衡的角度,分析材料中对网络社交 平台的利弊说明,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道 理?
请判定: 1.矛盾双方是同一性和斗争性 2.矛盾双方的转化是有条件的。 3.承认矛盾的同一性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4.矛盾的特殊性寓于普遍性之中。 5.矛盾基本属性是普遍性和特殊性。 6.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起决定作用。 7.次要矛盾对事物发展不起决定作用。 8.在事物发展过程中,主要矛盾通过次要矛盾起作 用。 9.事物的性质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10。矛盾双方在矛盾统一体中的力量、地位是不 平等的。
11.下列说法体现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 系的有: A 搞好试点。推广先进经验 B 居安思危 C 看问题坚持一分为二 D 唇亡齿寒 E 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 F 树立道德模范典型
12.下列符合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是 A 张冠李戴 B 擒贼先擒王 C 入乡随俗 D 因地制宜 E 眉毛胡子一把抓 F 对症下药 G 到什么山唱什么歌 H 看菜下饭,看人说话
一个小孩子站在马路边大哭,大人问原因, 小孩子说自己有硬币掉进下水道了。大人给 小孩两枚硬币,以为小孩会破涕为笑,没想 到小孩哭得更厉害了。大人纳闷,你为什么 还哭呀?小孩回答,如果那枚硬币也在的话, 我就有三枚硬币了。
A 矛盾是人们主观想象的 B 矛盾双方可以相互转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C 矛盾时时存在
D 矛盾处处存在
矛盾分析法
熟练背诵以下内容
1.矛盾的含义、基本属性, 2.矛盾普遍性的内容和方法论要求 3.矛盾特殊性的内容、表现和方法论要求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5.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含义 、关系 6.矛盾的主次方面含义、关系 7.两点论和重点论是什么? 8.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地位、作用
矛盾分析法知识点整理复习课程

精品文档 唯物辩证法二矛盾: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事事有矛盾 时时有矛盾 2、 矛盾含义、两个基本属性原理及方法论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同一性一 斗争性两个基本属性3、 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① 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 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③ 同一事物事物不同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同一矛盾的 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4、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① 相互区别 ② 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另一方面,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矛盾具有普遍性 *要求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卜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 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的观点 A 矛盾具有特殊性 ③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r 含义不同主次矛盾: 广相互区别V卄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f ①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②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① 是关于事物矛盾冋题的精髓② 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③ 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 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 1地位与功能:②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 、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 *①要分清主次,*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重点厂相互依赖 相互联系彳相互影响 I I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冷义不同 ③同时学会统筹兼顾, 恰当处理次要矛盾矛盾的主次方面: 广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 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 地位与功能: '②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①要分清主次, *②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抓主流对立 统一(斗争性) (同一性).相互联系' 树立创新意识 1、 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① 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 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 特点: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 ③ 实质:扬弃2、 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世界永远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被支配地位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③同时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 方面,要看到次要方面对主要方面的影响①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矛盾分析法原理总结

1、:唯物辩证法认为,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包含着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既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
矛盾即对立统一。
2、:既要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又要在统一中把握对立;既要看到矛盾的这一方,又要看到矛盾的另一方;同时要积极创造条件,促进矛盾双方的相互转变。
、:割裂对立统一关系,离开对立谈统一或离开统一谈对立。
3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具有普遍性,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2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3、:反对回避、否认和掩盖矛盾,遇见矛盾绕着走的做法,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特殊性,是指矛盾着的事物及其每一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2、:要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反对对具体事物不作具体分析,千篇一律地用一种方法解决不同事物的矛盾,反对把理论当成不变的教条,生搬硬套。
1、: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联结:一方面,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另一方面,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
②两者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要求我们要坚持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结合,坚持从特殊到普遍再到特殊的认识方法,做到共性和个性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3、:注意既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普遍性,忽视矛盾的特殊性,看不到事物之间的差别;又要反对只看到矛盾的特殊性,忽视矛盾的普遍性,看不到万事万物的联系1、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占主导地位 ,对事物的发展其决定作用。
方法论:要善于抓住重点 ,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2、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相互依赖、相互影响 ,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方法论:要学会统筹兼顾,恰当地处理次要矛盾。
方法论1、:坚持两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发展过程时,既要看到主要矛盾,又要看到次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既要看到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看到矛盾的次要方面。
坚持重点论,就是在认识复杂事物的过程时,要着重把握主要矛盾,在认识某一矛盾时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要抓主流。
2、:反对形而上学的一点论和均衡论。
坚持矛盾的分析方法(复习知识点)

知识结构
事物都是一分 为二的(3个)
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事物的矛盾各有各的特点
坚持矛盾 的分析方 法
(18个考点)
对具体问题具 体分析(6个)
具体分析和解决不同的矛盾 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关系
善于把握重点 和主流(9个)
办事情要善于抓住重点 看问题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2.矛盾普遍性的含义(B) P89
即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之中(事事有矛盾),矛盾贯穿 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时时有矛盾)。
3.矛盾普遍性原理的方法论意义(C) P91
首先,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 揭露矛盾。 其次,还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止片 面性。
4.矛盾特殊性的含义(A) P94
1.正确理解矛盾的含义(B) P86
事物自身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有关系叫做矛盾。 简言之,矛盾就是对立统一。所谓“对立”,是指矛 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属性、趋势,又叫“斗 争性”。所谓“统一”,是指矛盾双方相互吸引,相 互联结的属性、趋势,又叫“同一性”. “同一性”,有如下两种情形: 第一,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相互依存,一方的存在 以另一方的存在为前提,双方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 第二,矛盾双方依据一定的条件相互转化。
14.矛盾主次方面的相互关系(B) P110
(1)矛盾的主次方面是对立统一的,它们相互排斥, 又相互依赖. (2)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
15.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的方法论意义(C) P111
矛盾主次方面相互关系原理要求我们看问题既要全 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分清事物的主流与支 流对于我们认清形势,正确估计工作中的成绩与缺点, 处理好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看 问题分清主次,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矛盾的次要方面, 因为矛盾双方是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并在一定条件 下可以相互转化。
9课复习哲学部分--矛盾分析法

2、矛盾的普遍性原理
【原理内容】:矛盾具有普遍性,矛盾存在于一 切事物中,并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即事事有矛盾,时时有矛盾。 【方法论】: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盾, 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坚持用全面的、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注:考试时这一哲理可以这样表述:
(1)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分析矛 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2)矛盾就是对立统一,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我们要 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问题。
A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我们发展经济的最终目 的,也是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和推动经济发 展方式转变的重大取措。必须坚持改善民 生和扩大内需的内在统一,更加注重围绕 保障和改善民生来谋划发展,把增加居民 消费作为扩大内需的重点,通过保障和改 善民生促进经济结构优化、增强经济发展 拉动力。 结合材料,运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说明 经济发展与改善民生的关系。(8分)
Hale Waihona Puke • 答案: (1)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辩证统一 的,二者相互联系。特殊性离不开普遍性,总要 服从这类事物的一般规律。(4分) • (2)马克思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的一般特征、本 质及其发展规律,这对于各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发 展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因此,在中国建设社会 主义,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4分) • (3)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在不同的发展阶段有不 同的特殊情况,这是矛盾的特殊性。因此,要立 足于本国的实际,从我国的国情出发,使社会主 义现代化建设具有中国自己的特色,并在实践中 创造新的理论。(5分) • (4)所以,既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又要 谱写新的篇章。(4分)
第十二课
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观点 联系的观点(第七课) 发展的观点(第八课) 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矛盾的观点(第九课)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第3课矛盾分析法复习课件 旧人教

解析:画面情境中明明是一只逼真的烟斗,而文字却说“这不 是一只烟斗”。画面中的形象和文字所表述的意思刚好相反, 所以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属于自相矛盾。其他关系都不 成立,故A正确。
29.当我们面对这幅画的时候,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
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象的关系。下
列叙述正确表达两者关系的有
(2)要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 分法,防止片面性。
依据
①两分法、两点论是全面地着问题 的观点。即一分为二的矛盾分析方 法。
毛泽东在《矛盾论》中告诫我们,不 可“只知其一,不知其二”,不可搞“单 打一”;周恩来同志告诫我们切不可偏听 偏信,他说“一个人如果听不到不同的意 见,就等于只有一只耳朵了,生两个耳朵, 就是要听两种不同的意见。”
第三、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 盾不存在。
2、矛盾具有客观性 含义
请同学们在看漫画的时候思考图中的人犯 了什么错误?
图中的人害怕面对现实,而且采取一种回避的 方法,他否认了矛盾的普遍性和客观性。
3.方法论意义——正确对待矛盾
(1)、要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 观性,并敢于揭露矛盾
依据
前提
有人说:最大的问题,是认为没有问题
A这是从向草原要经济效益到从草原要生态效益的 变革
B随着时间的深入,人们的认识也在不断变革
①艺术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
②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③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
④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B
解析:艺术作品作为一种主观表现形式是建立在一定的客观原 型基础上的,①错误。但艺术作品并不仅仅是对原型的摹写和 机械反映,它带有作者的审美、想象等主观色彩,④错。②③ 正确,应选B。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

矛盾分析法(矛盾的观点)专题一、研究的理由1、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矛盾分析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是科学思维方法的核心内容。
矛盾的观点、矛盾分析法在唯物辩证法中的地位决定了它在高考命题中占有重要的地位。
2、在唯物辩证法中,联系的观点和发展的观点都可以统一到矛盾的观点上来。
3、从学生情况来看,此专题是学生掌握和运用的难点,特别是对立统一规律、矛盾特殊性的三个层次、主次矛盾和矛盾主次方面的区别等。
二、知识的储备(基本原理及方法论)1、矛盾就是对立统一——在对立中把握统一,在统一中把握对立,坚持两点论、两分法、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2、矛盾是普遍存在的(具有普遍性)——坚持两分法、用矛盾(全面)的观点看问题。
3、矛盾具有特殊性(事物的矛盾具有各自的特点)——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①不同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把握不同事物的矛盾特点;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各有不同的特点——把握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③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把握事物矛盾双方各自的特点。
4、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的辩证关系原理内容: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特殊性也离不开普遍性。
两者在不同场合可以相互转化。
方法论:遵循认识秩序(特殊—普遍—特殊);掌握科学的工作方法(抓典型,解剖麻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把普遍真理与具体实践相结合(坚持一般号召和个别指导相结合);建设有中国的特色社会主义。
5、主要矛盾对事物的发展起决定作用——善于抓重点,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次要矛盾又会影响主要矛盾的解决——要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矛盾的解决。
6、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取得支配地位的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看问题既要全面,又要善于分清主流和支流。
7、矛盾发展具有不平衡性——要坚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的统一。
三、考查方式及答题方法(一)单选题(略)(二)主观题【题型特点】先给出一个重大的社会现象,要求运用所学哲学知识,谈谈对这一现象的认识,或者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和措施。
高中政治课件-矛盾分析法复习

综合运用
事 物 是 一 分 为 二 的
NEXT
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
对立: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什么是矛盾
统一: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 正确理解和把 既指事物内部,又指事物之间 握矛盾的含义 不能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矛盾是普 遍存在的
矛盾的 普遍性
正确对 待矛盾
例五)“民以食为天,粮以土为本”。农业问题 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问题。回答:
(4)今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要求 各级政府切实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北京 市政府结合本市的实际,决定将五环和六环之间 原准备占用的基本农田从绿化带规划中退出,维 持其农田现状,相应的绿化面积通过加强山区造 林来补足,以此提高北京的林木覆盖率。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重要性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行
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具 体 分
二者是辨 相互联结 证统一的 不同场合可以变化
析 矛盾普遍性与
学会科学的认识方法和工作方法
特殊性的关系 重大意义 坚持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各国
具体实践相结合
NEXT
基本概念
1.矛盾的含义(理解) P 82 2.对立和统一的含义(识记) P 82 3.矛盾的普遍性含义(理解) P 83—84 4.两分法和一点论(理解) P 88 5.矛盾的特殊性含义(识记) P 90 6.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理解) P 94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敢于承 认和揭露矛盾
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 止片面性
事物的矛 矛盾特殊性含义
盾具有各
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
对 具
矛盾分析法复习课

③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要自觉站在最 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抗震救灾始终坚持以人为本, 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 断和价值选择。
情景二
汶川地震中温家宝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通过本课的复习,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的观点看问题的 意识,能自觉运用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原则分析现实问 题,坚持用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认识方法认识事物。
1、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是什么?实质与核心 是什么?
矛盾观点、矛盾规律即对立统一规律。 2、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前提是什么?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 3、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是什么?
“多难兴邦”,深刻揭示中华文化的底蕴,阐 释了这个民族的不屈精神,地震让我们整个民 族觉醒,让我们整个国家的凝聚力空前提升。 是的,四川地震,让中华民族塞翁失马!
从温总理所引用的四个字“多难兴邦”中, 你能体会到什么哲学道理?
2021/6/16
请你找茬
①规律是客观的,但人们在规律面前并不是无能为 力的,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利用规律,改造客 观世界。汶川地震的发生,人们充分发挥主动能动 性,共同抵抗灾害。
解决问题
分析、认识问题
别 关键 词
重点、中心、关键、 主流、方向、大局、性质、 突破口、重中之重、 主体、实质、优势等 突破口、第一要务,基 本,根本
拓展引申:
当前党内形势总体上是好的,但也存在腐败问题。 解决腐败败问问题题,,要要标标本本兼兼治治,,预预防防为为主主。。
运用主次矛盾、矛盾主次方面原理分析材料
②联系是普遍的,是客观的,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 题。地震的救灾过程体现了我国不屈精神,关系到 整个民族的团结与凝聚力。
矛盾分析法复习课PPT文档共19页

15、机会是不守纪律的。——雨果
41、学问是异常珍贵的东西,从任何源泉吸 收都不可耻。——阿卜·日·法拉兹
矛盾分析法复习课
11、战争满足了,或曾经满足过人的 好斗的 本能, 但它同 时还满 足了人 对掠夺 ,破坏 以及残 酷的纪 律和专 制力的 欲望。 ——查·埃利奥 特 12、不应把纪律仅仅看成教育的手段 。纪律 是教育 过程的 结果, 首先是 学生集 体表现 在一切 生活领 域—— 生产、 日常生 活、学 校、文 化等领 域中努 力的结 果。— —马卡 连柯(名 言网)
42、只有在人群中间,才能认识自 己。——德国
43、重复别人所说的话,只需要教育; 而要挑战别人所说的话,则需要头脑。—— 玛丽·佩蒂博恩·普尔
44、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 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
高二政治哲学第三课矛盾分析方法复习课件 人教版

深刻理解党的“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的战略思想 书本P93
1、全国“两个文明”建设先进单位——江苏省张家 港市要求该市的领导都要坚持“两手抓”,主管经济 工作的领导,要关心精神文明建设;主管精神文明 建设的领导,也要关心经济工作。 从哲学上看,这样做是由于( ) D ①矛盾的两个方面既是对立又是统一的 ②既要按客观规律办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③不同的矛盾要用不同的方法解决 ④矛盾普遍性的要求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矛盾特殊性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原理归纳: 不同的事物的矛盾具有不同的特点。同一事 物的矛盾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具有不同的特点, 事物矛盾的双方各具有不同的特点 方法论: 所以只有对具体的特点进行具体的分析,才能 把事物区分开来,并找到特殊矛盾的特殊解决方法,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反对“千篇一律”、“一刀切”、“一风吹”
承认矛盾的普遍性、客观性,敢于承 认和揭露矛盾
善于全面分析矛盾,坚持两分法,防 止片面性
NEXT
事物的矛 盾具有各 对 自的特点
矛盾特殊性含义 不同事物的矛盾有不同的特点 表现 同一事物的矛盾在不同发展阶段特点不同 事物矛盾的双方各有其特点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含义 重要性 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具 体 问 题 具体分析和解 进 决不同的矛盾 行 具 体 分 析 矛盾普遍性与
复
习
什么是矛盾
对立:互相排斥,互相斗争
统一:互相依存,互相转化 对立和统一不可分割
事 物 是 一 分 为 二 的
矛盾就是 对立统一
正确理解和把 既指事物内部,又指事物之间 握矛盾的含义 不能与逻辑矛盾混为一谈 矛盾的 普遍性 矛盾是普 遍存在的 正确对 待矛盾 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 矛盾贯穿于每一事物发展过程的始终
高中政治 哲学常识 第3课矛盾分析法复习课件 旧人教版

A
解析:画面情境中明明是一只逼真的烟斗,而文字却说“这不 是一只烟斗”。画面中的形象和文字所表述的意思刚好相反, 所以形象与文字含义之间的关系属于自相矛盾。其他关系都不 成立,故A正确。
29.当我们面对这幅画的时候,图形与文字共同组成的 这幅画又启发我们思考艺术作品与现实对象的关系。下 列叙述正确表达两者关系的有 ①艺术作品是不依赖原型的主观创造 ②艺术作品体现了对原型的摹写与创造的统一 ③艺术作品是对原型的审美再现 ④艺术作品应不断追求更逼真地反映原型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CD
题(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春季招生考试政治(京皖蒙 卷)) 题目 19、“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的这句话说明了 这样的一个哲学道理(不定项选择) A、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B、理性认识源于感性认识 C、事物会在一定条件下向相反的方向转化 D、认识需要有一个过程
C
(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政治广东卷) 12.历览古今多少事,成由谦逊败由骄。从哲学上 看,这表明……( ) A.矛盾无时不在,矛盾无处不有 B.矛盾对立面的相互转化必须具备一定条件 C.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 D.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
D
解析:本题考查矛盾的知识,考核学生的判断分析能力。材 料中的观点说明想到了不利因素产生了有利的结果,这是矛 盾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选D。观点中没有说明转化 的原因,AB不能体现,C观点错误,人不能改变规律。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政治广东卷(新课 程)) 23.目前,废旧家电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污染。其实, 经过分门别类、集中处理后,废旧家电可以变成铜、 铁、铝和塑料等资源。这表明 A.矛盾是普遍存在的 B.看问题要抓住事物 的主要矛盾 C.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 D.矛盾双方依据一定 的条件相互转化
高二政治 哲学常识 第三课《矛盾分析法》复习课课件课件 旧人教版

第三, 人们不易觉察的矛盾,不等于矛盾不存在。
13
“没有矛盾就没 有世界”蕴涵了 什么哲学道理?
矛盾是普遍 存在的
14
自然界的 各种运动 形式
机械运动 物理运动 化学运动 生命运动
都包含了矛盾
15
存在着矛盾
生产力与 生产关系
关系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5.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6.矛盾主、次方面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7.重点论和两点论相统一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N8EXT
1、矛盾原理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
就是事物自身 所包含的既对立又统一的
关系,即对立统一。
【方法论】 第一,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看
【方法论 】 首先,它要求我们要承认矛盾
的普遍性与客观性,敢于承认矛盾、揭露矛
盾。 其次还要善于运用一分为二的观点分
析矛盾,解决矛盾,坚持两分法,两点论,
反对一点论。
12
理解矛盾普遍性要注意几点:
第一,不能把“普遍性”理解为每一事物同周围其他 各种事物之间都有矛盾。(只有在一定条件下它们共 处于一个统一体中,才构成矛盾关系)
(普遍性) (特殊性)
“从 群 众 中 来, 到 群 众 中 去”
(从特殊到普遍) (由普遍到特殊)
“解剖麻雀”、“抓好典型”
从特殊性发现普遍性进一步 有效指导相关个别的发展
34
5、主、次矛盾的辨证关系及其方法论意义
【原理内容】唯物辩证法认为,在复杂事物之 中,存在着许多矛盾,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过程 中处于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主要矛盾和次要 矛盾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矛盾分析法复习》PPT课件

左表反映了什么 问题?
3、矛盾双方的特 点各不相同
右表说明了什么问题?
答案:矛盾双方在不同的发 展阶段上具有不同的特点
抗日战争
中方 日方
防御阶段 相持阶段 反攻阶段
防御 进攻 相持 相持 进攻 溃败
你能分析出以下矛盾双方的不同吗?
教
学
启发与传授,处 于主导地位。
领悟与接受,处于 主体地位。
“教”方 挥动教鞭、指点迷津、和 蔼慈祥、谆谆教诲、呕心沥血,知 识渊博,以三尺讲台演绎一生事业。
问题:在这个故事中狼和鹿之间是一种什么关系?这种关 系对驯鹿的正常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矛盾:斗争性 “ 宇宙中各个部分都可以分为相 互对立的两半:地分为高山和平原, 水分为淡水和咸水······气候分为冬 和夏、春和秋”,“没有那些非正义 的事情,人们也就不知道正义的名
字”。
——赫拉克利特
矛盾:同一性 “天下事有难易乎?为之,则难者 亦易矣;不为,则易者亦难矣。人 之为学有难易乎?学之,则难者亦 易矣;不学,则易者亦难矣。”
正确理解和把握矛盾的含义
矛盾双方的对立和统一,始终是不 可分割的 首先:统一离不开对立 其次:对立离不开统一
结论:没有对立就没有统一; 没有 统一就没有对立。无论离开对立还是 离开统一,都不能成其为矛盾
注意区分辩证矛盾和逻辑矛盾
a.逻辑矛盾是指人们在叙述或回答问题时 出现的首尾不一、互相“打架”的现象。
矛盾的主要方面 矛盾的次要方面
社会主义经济
1、认为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规定的。
事物的性质主要的是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2、事物的性质只由矛盾的主要方面规定的.
楚王左顾右盼,眼花缭乱,想天上,又贪 地上,一时慌了神。结果,一只野兽也没有猎 到。
高二政治矛盾分析法复习23页PPT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韩非
高中政治课件-矛盾分析法复习共22页

谢谢!
40、人类法律,事物有规律,这是不 容忽视 的。— —爱献 生
21、要知道对好事的称颂过于夸大,也会招来人们的反感轻蔑和嫉妒。——培根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切节省,归根到底都归结为时间的节省。——马克思 24、意志命运往往背道而驰,决心到最后会全部推倒。——莎士比亚
高中政治课件-矛盾分析法复习
36、如果我们国家的法律中只有某种 神灵, 而不是 殚精竭 虑将神 灵揉进 宪法, 总体上 来说, 法律就 会更好 。—— 马克·吐 温 37、纲纪废弃之日,便是暴政兴起之 时。— —威·皮 物特
38、若是没有公众舆论的支持,法律 是丝毫 没有力 量的。 ——菲 力普斯 39、一个判例造出另一个判例,它们 迅速累 聚,进 而变成 法律。 ——朱 尼厄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唯物辩证法二
矛盾:
1、矛盾的普遍性原理及方法论
事事有矛盾
矛盾具有普遍性要求承认矛盾、分析矛盾,勇于揭露矛盾,积极寻找正确的方法解决矛盾
时时有矛盾
2、矛盾含义、两个基本属性原理及方法论
①矛盾就是对立统一。
②同一性矛盾双方既对立又统一,由此坚持两点论、两分法一分为二的观点
斗争性两个基本属性推动事物的运动、变化和发展
3、矛盾的特殊性原理及方法论
①不同事物有不同的矛盾
②同一事物在发展的不同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的矛盾矛盾具有特殊性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③同一事物事物不同矛盾各有其特殊性同一矛盾的①是正确认识事物的基础
两个不同方面各有其特殊性②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4、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①相互区别
;
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理论依据
③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学会科学的工作方法
5、主次矛盾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含义不同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
相互区别支配地位,起决定作用①要分清主次,
主次矛盾:地位与功能:②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②集中力量解决主要矛盾,抓重点
从属地位,不起决定作用
相互依赖③同时学会统筹兼顾,
相互联系相互影响恰当处理次要矛盾
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6、矛盾的主次方面辩证关系原理及方法论
含义不同①主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居于
矛盾的相互区别支配地位,起主导作用①要分清主次,
主次方面:地位与功能:②次要矛盾在事物发展中处于
被支配地位抓主流
③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对立(斗争性)③同时学会统筹兼顾,不能忽视次要相互联系统一(同一性)
树立创新意识
1、辩证否定观与创新意识
①含义:是事物自身的否定,即①做到不唯上,不唯书,只唯实。
自己否定自己,自己发展自己
②特点:是发展的环节,是联系的环节②既尊重书本知识,尊重权威,又立足实践,解放思想
③实质:扬弃实事求是,与时俱进,不断实现理论和实践的创新与发展
2、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与创新意识
世界永远处于不停地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过程中,因此,
辩证法对现存事物①
①既有肯定同时又有否定,现存事物必然灭亡相符合的成规陈说,敢于破除落后的思想观念
②事物的存在具有暂时性
③辨证法不崇拜任何东西,对现存事物既有批判又有继承,②注重研究新情况,善于提出新问题,
在继承中又有所创新,其本质是批判、革命和创新敢于寻找新思路,确立新观念,开拓新境界精品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