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具设计制作》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面具设计制作》选自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美术》(人美版)七
年级上册第十二课。

属于“设计应用”领域的设计课。

本课的设置,改变了以往课程中只侧重于面具的制作技术,而忽视对美术
文化学习的做法,引导学生关注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面具的由来、演变
和不断变化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理解,以及出于这种
理解对面具产生的不同情感、态度和审美习惯。

了解面具的的造型特点、材料
特点,面具表现人物的形象特征和性格特征的常用手法,了解面具与人类、与
社会发展的关系,从而进一步认识面具深刻的文化内涵,“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
认识美术。


面具作为一种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

它从最初对妖魔鬼怪的驱赶、对图腾的崇拜,到对英雄人物的歌颂、对美好生活的向往,面具寄托着人类丰富的情感。

现在面具已不仅仅用于祭祀,而是成为戏剧、舞蹈表演的道具,人们除旧迎新、欢歌劲舞、交流感情时不可缺少的装饰。

本课可以利用当地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

将造型技
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中去。

并且利用学校文化节的主题设计面具,头戴面具进
行表演、联欢等活动。

使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创作带来的快乐,通过活动增进彼
此之间的友谊。

教学现状
本课学习者为初中一年级学生,欣赏能力不强,对于美术的基础认识略懂,学生的潜力很大,有丰富的想象力,思维发展迅速,有利于学生设计创新。


节课是利用简便易找、便于制作的材料,设计制作面具,将造型技法与色彩技
法运用到面具的制作当中。

学生可结合表演活动设计面具,并在活动中展示、
体验、交流面具。

感受创作带来的乐趣。

这也是体现了新课标总目标中的观点。

教学设计思路
新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

本节课我想通过面具的设计制
作活动,让学生了解面具的文化,“在广泛的文化情景中认识美术”,并能进行大
胆创作,提高审美能力、创新能力和综合表现能力,使学生对民间传统艺术的
热爱得到进一步的升华。

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欣赏中外各种面具,通过
直观感受让学生了解国内外面具的由来与演变,激发学生对面具的学习兴趣,
并让他们探究做面具的方法与材料。

为了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再让学生欣赏
不同地域的假面舞、西藏佛教面具和地戏、傩戏面具的图片,组织学生交流讨论,激发学生大胆设计。

接下来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构思设计面具,示范制作
过程。

然后学生小组合作制作面具,老师巡回指导,最后展示、评价作品,表
扬有创意的同学。

为了让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让学生进行面具表演,给他们
充分展现自我的舞台。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面具的演变发展过程,面具的造
型特点及表现形式和制作方法。

2、教学思考:在了解面具制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及合作动手能力。

3、解决问题:通过制作的讲解,使学生能对面具有新的认识,并能用不同
的手法和材料制作更有创意的面具。

4、情感态度:在设计和制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并体验设计、制作的多样性,培养学生的艺术修养和探索精神,且能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重点:了解面具的由来和演变发展的过程,了解不同国家、地域、民族对面具的不同理解,了解面具的设计特点和造型方法。

教学难点:设计出具有新意、艺术效果、独特的面具。

课 时: 1课时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面具实物。

学具准备: 有色卡纸、废旧物品(树叶、羽毛、纽扣、布头、毛线、金属片……)橡皮筋、剪刀、胶水、双面胶等。

教学设计:
一、情境导入
先用课件播放一段“假面舞会”的视频片段。

师:请同学们说说画面中的人物在做什么,他们有什么特点?
生:在戴着面具跳舞……
师:那你们想不想也戴着面具跳舞呢?
学:想!
通过视频,把学生带入逼真的课堂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设计意图:通过视频,把学生带入逼真的课堂情境中,激起学生的情感,设计意图:
使学生的审美情趣得到培养,学习兴趣得到激发。

二、揭示课题
师:那么这节课老师就和同学们一起学做面具。

在做面具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面具的有关知识。

三、引导欣赏
1、欣赏非洲面具
(播放课件)
、欣赏非洲面具(播放课件)
师:同学们看过远古人类的面具吗?
生:见过(或者没见过)
师:那么下面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非洲当地特色的面具吧。

(播放课件) 师:刚才同学们看了这些面具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生:吓人、恐怖、丑陋等
师:我们从哪里看出来这些面具吓人、恐怖呢?
生:造型、外表、色彩等
师:既然这么恐怖,那么原始人为什么还要戴这些恐怖的面具呢?
原来,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疾病、瘟疫和死亡是厉鬼在人体内兴小 结:
结:原来,在远古时代,人们认为疾病、瘟疫和死亡是厉鬼在人体内兴妖作怪,于是就戴上可怖的面具,跳着激烈的舞蹈,向妖魔鬼怪发起反击,以达到驱鬼逐疫的目的。

他们认为的鬼怪的样子是丑陋的、可怖的、凶狠的,于是就将面具制作得比鬼怪更凶残、更狰狞,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起到威吓阻退鬼怪的作用。

(播放课件)
、欣赏藏戏面具(播放课件)
2、欣赏藏戏面具
藏戏面具以其制作精致,造型独特,成为世界面具艺术中的一朵奇葩。

藏戏面具多采用毛皮制作,造型突出人物的性格。

藏戏面具还特别注意眼神、牙齿的刻画,再加上经常用骷髅做装饰,因而产生摄人心魄的效果。

(播放课件)
、欣赏傩戏面具(播放课件)
3、欣赏傩戏面具
傩戏面具这支独具民族特色和传统个性的民俗艺术之花在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

傩戏面具在造型设计上遵循造型艺术的规律原则,通过对五官的变化和装饰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

其单色面具往往给人以狰狞可恐的感觉,而彩色面具则运用不同的色彩表现人物的性格,表现对这个人物的理解。

设计意图:
用视频、图片的形式,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非洲面具和中国设计意图:用视频、图片的形式,形象直观的向学生展示非洲面具和中国藏戏、傩戏面具的特点,使学生感受原始艺术的独特魅力,并使学生初步确立保护世界文化多样化的思想。

师:我们刚才欣赏了这么多中外独具特色的面具,那么下面请同学们谈谈这些面具的特点是怎样的?色彩是怎样的?
生:造型夸张,色彩以黑白为主,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
古代的人们把面具当作除魔消灾的工具,那么我们现在把面具用来干什么呢?
生:娱乐,装饰,演戏等
4、欣赏现代面具
师:老师今天也带来几个面具请同学们欣赏?
向学生展示直观形象的面具,使他们从这些艺术品中得到启发,设计意图:向学生展示直观形象的面具,使他们从这些艺术品中得到启发,设计意图:
进而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师:请你们也说说自己在电视上和商场里都看到过或者买过哪些面具?你喜欢什么样的面具呢?
设计意图: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忆身边的面具,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通过提问的形式让学生回忆身边的面具,开启学生的发散思维,设计意图:
使学生对接下来的面具制作提供丰富的素材。

5、技法探讨
师:老师刚才的这几个面具同学们都说很有特色,那么我们该如何制作自己比较满意的面具呢?下面就让我们边观察边讨论下列问题:
1、这些面具所用的材料有那些?
2、都运用了哪些制作方法?
3、面具的色彩搭配有什么特点?
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以提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比较,自主寻找面具的制作方法,以提设计意图:
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增强同学之间的合作精神。

四、课堂实践
师:下面就请学生们充分利用手里的材料开始做面具,可以自己一个人做,也可以小组合作,遇到问题可以小组里的同学帮忙,也可以请示老师。

面具做好后,我们就举办一场假面舞会,好吗?
尽量让学生自主想象,自主发挥,自主探讨,发挥学生的主观设计意图:尽量让学生自主想象,自主发挥,自主探讨,发挥学生的主观设计意图:
能动性。

五、巡回指导(背景音乐)
课堂指导时,老师应及时发现学生比较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及时加以解决。

指导原则是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以点带面,注重问题的典型性,要精讲。

背景音乐的加入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且能很好的设计意图:背景音乐的加入能有效的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并且能很好的设计意图:
营造了课堂艺术氛围。

六、自评互评:
请几个学生戴着制作的面具上台介绍自己面具的特点,并摆一个动作,同时也让其他同学评价他的面具。

最后,评出最佳创意奖和最佳表演奖,老师把自己带来的面具奖给学生。

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设计意图:给学生展示自我的空间,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学生的个性。

设计意图:
改变以往教师单独的评价方式,建立“自评+他评+师评”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

七、假面舞会(背景音乐)
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情景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也使得本课设计意图:
设计意图:让学生在良好的课堂情景中体验成功带来的快乐,也使得本课的课堂气氛达到了高潮,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

八、 拓展迁移
1、同学们,你们就是末来的艺术家,一张白纸、几团棉线、一包碎布,乃至一些树皮、木头、席子、泡沫板等废旧物品都是你们手中的材料,只要开动你们的大脑,使用你们的双手,一定能制作出满意的面具艺术,创造出美好的末来。

(课件再展示几幅运用各种材料制作的面具作品,学生观赏)。

(拓展思惟,促进学生进一步探索制作的途径,保持对美术的持久兴趣。


2、此外,同学们以后还可以将自己制作的面具挎在教室或居室进行装饰。

(学以致用,学习与生活相结合)。

教后录
这是在美术新课标实施后的一节实践课,我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始终采用提示和引导的办法,尽量让学生去自主发挥、自主创造。

并通过举办假面舞会的方式,让学生的激情得到最大程度的激发。

因此,学生整节课都充满着激情。

课后,很多学生也向我表示,很喜欢这样的课。

虽然有收获,但也有以下问题:
1、在学生制作面具的过程中,由于水平的差异,已至于有的面具在造型方面和色彩搭配方面不是很理想。

2、学生课堂活动幅度增加,学生课堂活动幅度增加,大大增加了教师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了教师管理的难度,大大增加了教师管理的难度,要想做到“能放能要想做到“能放能收”很不容易。

学生创作热情调动起来了,但过于高涨,总想向大家展示自己的
作品, 总想表现自己,这样不利于课堂纪律的控制。

时间把握不住,有拖堂现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