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第一单元【第七课时】《减法》(练习课)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学设计 - 第一单元【第七课时】《减法》(练习课)
一. 教材分析
《减法》(练习课)是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中的一个重要内容。
本节课
主要让学生通过各种练习,巩固和提高减法的运算能力,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材中提供了丰富的练习题目,包括算式填空、连线、绘图等,形式多样,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 学情分析
一年级的学生已经学习了加法,对减法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在实际操作中,部
分学生可能对减法的运算规则理解不深,运算速度较慢,准确性有待提高。
此外,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学习能力、动手能力、理解能力等方面都有所不同。
三.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理解减法的运算规则,熟练地进行减法运算,解
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通过各种形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
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
自主学习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
1.重点: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2.难点:减法运算的准确性,以及在不同情境下运用减法解决问题的关
键。
五. 教学方法
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各种实际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减
法的运算规则。
2.游戏教学法:运用趣味性的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
参与度。
3.分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
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
1.教材、课件:准备北师大一年级下册数学教材和课件。
2.练习题:准备各类练习题目,包括算式填空、连线、绘图等。
3.教学工具:准备黑板、粉笔、实物投影仪等。
七. 教学过程
1.导入(5分钟)
利用趣味性的故事或游戏,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
通过课件展示减法的运算规则,让学生初步理解减法的基本概念。
3.操练(10分钟)
让学生进行各类减法练习,包括算式填空、连线、绘图等。
教师巡回指导,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
4.巩固(10分钟)
运用游戏或竞赛等形式,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巩固减法运算。
5.拓展(10分钟)
设置实际情境,让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引导学生相互讨论、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6.小结(5分钟)
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减法运算的规则和关键点。
7.家庭作业(5分钟)
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8.板书(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方便学生回顾和复习。
教学过程总计:50分钟
1.教师应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程度的学生给予适当的指导。
2.在练习过程中,教师应及时发现并纠正学生的错误,提高学生的准确性。
3.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
导学生运用减法解决实际问题。
4.教师应注重课堂氛围的营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
度。
在本次《减法》(练习课)的教学设计中,我试图通过情境教学法和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问题,也积累了一些经验。
一、课堂反思
1.情境教学法的运用
在导入环节,我通过一个趣味性的故事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但发现部分学
生在听故事时过于兴奋,难以集中注意力。
针对这一问题,我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将故事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
在后续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减法时,兴趣更浓,理解也更深刻。
2.游戏教学法的运用
在操练环节,我设计了一些有趣的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练习减法。
但发现部
分学生在游戏中过于注重玩耍,忽视了减法练习。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我在游戏中加入了竞争机制,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减法,提高练习效果。
3.分组合作学习的运用
在拓展环节,我学生进行分组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减法解决问题。
但发现部分小组在讨论时,意见不统一,导致解决问题的效率较低。
针对这一问题,我指导学生如何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教学内容的巩固
在小结环节,我通过板书总结了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
但发现部分学生
在课后复习时,对于板书内容记忆不深。
为了加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巩固,我在课后布置了适量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二、课堂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其解决办法
1.问题:学生在情境中过于兴奋,难以集中注意力。
解决办法:将故事与数学知识紧密结合,引导学生逐步进入学习状态。
2.问题:学生在游戏中过于注重玩耍,忽视减法练习。
解决办法:在游戏中加入竞争机制,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运用减法。
3.问题:学生在分组合作学习时,意见不统一,导致解决问题的效率较
低。
解决办法:指导学生进行有效沟通和合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问题:学生对板书内容记忆不深,课后复习效果不佳。
解决办法:在课后布置适量的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
三、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
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合理设计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知识,提
高练习效果。
3.注重分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
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加强课堂板书的运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方便学生回
顾和复习。
5.适量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后复习效
果。
总之,在本次《减法》(练习课)的教学设计中,我通过情境教学法、游戏教
学法和分组合作学习等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他们的参与度。
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但通过及时调整教学策略,解决了这些问题。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四、作业设计
1.设计理念
作业设计应注重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在设计作业时,我
力求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作业内容
(1)算式填空:设计一些与生活实际相关的算式填空题,让学生运用减法解
决实际问题。
(2)绘图题:让学生绘制一些与减法相关的图形,如阶梯图、线段图等,帮
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减法运算。
(3)实际问题解决:设计一些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减法进行解答。
3.作业布置
(1)在课后及时布置作业,让学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2)作业难度要适中,既要让学生能够独立完成,又要有一定的挑战性。
(3)鼓励学生创新,允许学生有自己的解题方法。
4.作业反馈
(1)在下一节课开始时,及时收缴作业,进行批改。
(2)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及时给予反馈,指出学生的优点和需要改进的
地方。
(3)针对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和辅导。
五、专家点评
1.点评内容
专家对本节课的教学设计进行了详细的点评,认为教学设计紧密结合了学生的
实际生活,教学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专家也指出,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关注和指导。
2.点评建议
(1)进一步加强情境教学法的运用,让学生在情境中感受和理解减法的运算
规则。
(2)合理设计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知识,提高
练习效果。
(3)注重分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高
解决问题的效率。
(4)加强课堂板书的运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方便学生回顾
和复习。
(5)适量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后复习效果。
六、改进措施
1.进一步加强情境教学法的运用,将数学知识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结
合,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合理设计游戏教学法,让学生在游戏中自然而然地运用所学知识,提
高练习效果。
3.注重分组合作学习的指导,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提
高解决问题的效率。
4.加强课堂板书的运用,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和关键点,方便学生回
顾和复习。
5.适量布置课后练习,让学生在练习中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课后复习效
果。
6.在今后的教学中,注重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
高教学的针对性和效果。
总之,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实际需求和兴趣,教学方法多样,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改进教学方法,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高教学效果,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同时,我也将认真听取专家的建议和点评,不断调整和优化教学策略,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