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外急救课程在高校开展形式的研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户外急救课程在高校开展形式的研究
随着户外运动和旅游的发展,户外急救的知识和技能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所需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因此,将户外急救课程纳入高校教育体系中,培养学生掌握户外急救知识和技能,提高应急处置水平已经成为大多数高校的必要措施。

一、课程设置
户外急救课程的设置应该根据学生的专业、生活环境和实际需求来制定。

一般来说,户外急救课程可以包括以下方面的内容:
1. 基本急救知识:包括心脏骤停急救、呼吸系统急症、神经系统急症、骨折、烧伤等常见病症和伤害的处理方法。

2. 急救技能:如心肺复苏、止血、包扎、担架制作和使用、紧急求救方式等。

3. 户外环境中的急救:如高山、沙漠、森林等环境下急救的特殊处理方法和应对措施。

4. 配药用药:对于特别的伤口处理要求及身体上的不适,如药物过敏反应及紧急处置。

5. 交通与调度:急救过程中需要协调的事项、如与当地公安联动,地方医院制定搬运方案等事项。

课程根据不同的需求可以分散在一学期的不同时间段内,也可以在某个时间段内进行集中学习。

在课程设置中,高校可以考虑到户外急救技能与学生专业和毕业设计的结合,促进实践技能应用。

二、教学方式
1. 理论课教学:通过讲解幻灯片、PPT等教学手段,对学生进行户外急救知识的介绍与讲解。

2. 模拟实践教学:通过模拟受伤者的场景,在教师指导下,学生操作急救技能,并进行评估。

3. 现场实践教学:包括实地考察、户外实践等形式,通过实际应用掌握急救技能和知识。

4. 团队合作教学:鼓励学生团队合作,模拟实际情况下应对急救情况的协作能力。

5. 综合考核:以考试、考查、考试等形式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进行综合考核,对学生进行评价。

三、教学效果的评价
随着户外急救技能的教学,教学效果的评价也变得至关重要。

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1. 急救技能考核:将学生的学习成果与实际操作进行对比,评估学生的技能应用。

2. 问卷调查: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教学质量的评价和他们的需求和意见。

3. 市场和雇主的反馈:学校可以通过市场和雇主的反馈,了解学生所学的技能和知识是否能够适应实际工作和市场需求。

四、相关政策支持
在推行户外急救课程的过程中,政策的支持非常重要,高校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提高户外急救课程的可贵性:
1. 提高课程的权威性:开设户外急救课程,加强教师的培训和素质提高,增强课程的权威性和可靠性。

2. 建立行业联盟:与相关行业的机构进行合作,建立户外急救联盟,共同推广户外急救课程。

3. 资源整合:加强各种资源的整合,如资源整合,加强课程的知名度和声誉。

总之,户外急救课程在高校开展形式的研究通过课程的设置、教学方式、教学效果的评价和相关政策的支持等方面来建立高效的户外急救技能体系,以满足学生实际需求和市场需求,提高社会的应急处置水平,也是更好地保护身边人身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