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摘要:高职院校学生在职业认知上存在不足和偏差,在职业价值上重自我和物质价值、轻社会和精神价值,在职业理想上目光短视、缺乏长远职业生涯规划,在职业伦理上对职业道德知而不行。

这些问题的出现既有社会和学校因素,也有家长和学生自身因素。

指出问题和分析原因,是矫正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偏差、帮助学生成功就业的前提。

关键词:服务型政府;地方政府;政府改革;职能转变
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观对学生能否成功就业有很大的影响。

职业教育即就业教育,保障就业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目标。

如何提高高职院校的就业率,真正实现高职毕业生的就业保障是学校的一项十分重要任务。

分析研究高职学生自身的职业观现状,对其加以有效的引导,从而帮助他们形成正确的职业观、准确找到职场中的位置,科学地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理性择业,成功就业,确保他们的职业生涯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为此,笔者近期在珠三角几所高职院校中,就学生的职业观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及走访就业指导教师,从统计和分析结果可以看出,高职院校学生的职业观存在一些较为突出的问题,在总结出这些问题的集中体现上,试图分析出问题背后的原因。

一、高职院校学生职业观存在的问题
通过调查分析可以发现,高职学生的职业观存在的问题集中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从职业认知来看
高职学生在职业认知上,普遍存在着认知不足和认知偏差的问题。

不论是对社会职业状况的认知还是对自我职业素质的认知,都有较大欠缺。

对高职的培养目标不甚清晰,对自己的职业目标定位过高,就业期望值过高。

从调查数据来看,有近1/3的学生对社会职业状况了解很少或基
本不了解。

在对学生的当面访谈中,进一步向学生了解他们对社会职业的分类与性质、与他们专业相关的职业发展前景的认识,大多数学生表现得很茫然。

对于自我职业素质和职业潜能方面的认识,有80%左右的学生认识模糊。

尽管从年龄阶段来看,他们的心理发展已基本成熟,具备了一定的自我评价能力,但对于自己的个性特征适合从事什么职业这个问题,大多数学生表现得十分徬徨。

这必然影响到学生在择业时的适配性。

高职毕业生在就业之后的头两年跳槽频繁,直接与这个因素相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