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阴市华西实验学校(中学部)小升初数学期末试卷测试卷(含答案解析)一、选择题
1.甲坐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为(4,3),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6),丙说:“我坐在甲右边一列,乙前面一行.”那么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是()
A.(3,7)B.(5,5)C.(4,6)D.(4,7)
2.把横截面边长为6厘米的方钢,锻打成直径为20厘米、厚4厘米的圆盘,若锻打时耗损为2%,应截多长的方钢?正确的算式是()
A.3.14××4÷(1﹣2%)÷62
B.3.14××4÷(1+2%)÷62
C.3.14××4×(1﹣2%)÷62
D.3.14××4×(1+2%)÷62
3.一个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的比为2∶2∶3,这个三角形是()。

A.锐角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钝角三角形
4.甲、乙两人练习赛跑,甲每秒跑7m,乙每秒跑6.5m,甲让乙先跑5m,设x秒后甲可追上乙,则下列四个方程中不正确的是()
A.7x=6.5x+5 B.7x+5=6.5x C.(7﹣6.5)x=5 D.6.5x=7x﹣5
5.笑笑用小正方体搭成了下面3个立体图形,从()看它们的形状是一样的。

A.正面B.左面C.右面D.上面
6.x、y是两个变化的量,如果x
3(0)
=≠
y
y
,在下面的表达中错误的是()。

A.x与y成正比例关系B.其图像是条直线
C.y=3x D.若x×5,则y×5
7.笑笑用一张正方形纸如下图这样折叠4次,再沿虚线剪一刀,打开后的图形接近圆。

他这样做利用了圆的什么知识?下面说法中最贴切的是( )。

A.圆的周长永远是它的直径的兀倍B.同圆(等圆)中直径是半径的2倍C.正多边形边数越多越趋近圆D.圆是曲线图形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真分数的倒数都大于1,假分数的倒数都小于1。

B.加工101个零件,全部合格,
合格率是101%。

C.一件商品,先降价20%,再提价20%,现价和原价一样。

D.树叶长和宽的比值越大,树叶越狭长。

9.如下图,有一个无盖的正方体纸盒、下底标有字母“P”,将其剪开,展开成平面图形,想想、这个平面图形是()。

A.B.C.D.
二、填空题
10.4
3
时=(________)分
8
25
升=(________)毫升 450克=(________)
千克(填分数)
11.()()
()()
0.759%27:
20
=÷===。

12.a=2×3×5, b=2×5×7,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______),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______)。

13.一个钟表分针长10厘米,时针长8厘米,从2时走到3时,分针所扫过的面积是
__________平方厘米,分针尖端走过的周长是__________厘米;从3时到6时,时针扫过的面积是__________平方厘米。

(π取3.14)
14.在100克糖水中,糖与水的比为1∶4,那么糖水中水的质量是(________)克。

15.在一幅1:17000000的中国地图上,聪聪量得郑州到武汉的图上距离是3cm,郑州到武汉的实际距离是(________)千米;2020年1月26日河南首批援鄂医疗队137人乘坐高铁赶赴武汉,从郑州到武汉乘坐高铁用了2个小时,这列高铁的速度约是每小时
(________)千米。

16.把一个底面周长是18.84厘米、高10厘米的圆柱切成若干等份,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

这时表面积增加了(______)平方厘米,这个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是(______)立方厘米。

17.有三位好朋友都参加了绘画比赛,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绩是17分,第二位与第三位的平均成绩是20分,第三位和第一位的成绩相差______分.
18.为配合“书香进校园”活动的开展,学校决定为各班级添置书柜,原计划用4000元购买若干个书柜,由于市场价格变化,每个价格上涨20元,实际购买时多花了400元。

书柜原来的单价是(_______)元。

19.如图,瓶底的面积和锥形高脚酒杯杯口的面积相等,将瓶子中的液体倒入锥形杯子中,能倒满(________)杯。

三、解答题
20.直接写出得数。

5623-= 1258⨯= 350.4+= 7236÷= 213513613+-=
3035⨯= 2540%⨯= 3.2:0.8= 5 2.36-= 029415÷⨯=
21.下面各题,怎样简便就怎样算. ÷7+×
(15-15×
)×
(+-)×24 7÷[125%÷(4-50%)] ×
+
×
(

)×9×17
22.解比例
(1)8x =29(2)x :1.2=74
:5.6 (3)34:1
5=20:x
23.中百超市运来黄瓜和西红柿350千克,其中黄瓜的重量占全部的3
7
,运来的黄瓜多少
千克?
24.买一辆汽车,分期付款购买要另加价6%,如果现金购买可按九五折优惠,李老师算了算,发现分期付款比现金购买另多付7700元,请你算一算,这辆车的原价是多少元? 25.小兰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 ,第二天看了42页,这时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这本书共有多少页?
26.甲、乙两人从A 地去B 地,乙比甲提前2小时出发,甲走了6小时后与乙同时到达B 地,随后,两人同时从B 地出发返回A 地,甲的速度减小了10%,乙的速度提高了30%,当甲还差全程的2
5
到A 地时,乙距A 地42千米。

(1)甲、乙两人从A 地到B 地所用时间的最简整数比是( ); (2)甲、乙两人从B 地到A 地速度的最简整数比是( ); (3)求A 、B 两地的距离。

27.人们都习惯了口渴才喝水。

其实,当大家感到“口干”时已经是身体缺水的信号。

这种“口干”了才喝水的习惯不利于身体健康,所以平时要注意主动喝水,补充水分。

营养学家建议:每日喝水应不少于1500ml 。

明明每天用底面直径6cm 、杯子内高10cm 的圆柱形水杯喝6满杯水。

明明每天的饮水量达到要求了吗?(通过计算回答)
28.我国个人所得税征收2019年1月1日起的实施标准:个人月收入在5000元以下不征收税;超过5000元部分按表征税。

全月纳税所得额(超出5000元部分)
税率
不超过3000元部分3%超过3000元至12000元部分10%
超过12000元至25000元部分20%
……(1)王老师四月份的月收入是6100元,他应缴纳多少元所得税?
(2)在企业担任中层领导的张叔叔四月份缴纳了290元的个人所得税,张叔叔四月份税前收入是多少元?
29.用小棒摆正方形,列表如下:
正方形个数摆成的图形小棒的根数
14
27
310
413
………………
(1)每多摆1个正方形,就增加()根小棒。

(2)摆20个正方形需要多少根小棒?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B
解析:B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第一个数字表示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行.甲坐在第四列第三行,用数对表示为(4,3),乙的位置用数对表示为(7,6),乙坐在每七列,第六行;则丙坐在第甲的右边一列,就是第5列,乙的前一行就是第五行,用数对表示是(5,5).
解:丙坐在第五列第五行,用数对表示是(5,5).
故选B.
点评:本题是考查用数对表示物体的位置的方法.
2.A
解析:A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题干可知,锻造后的体积是原来方钢的体积的98%,由此利用圆柱的体积公式求出这个圆盘的体积,即方钢的98%的体积是:3.14××4,根据百分数的意
义,用这个体积除以98%即可得出方钢的体积,再利用长方体的体积公式可得:方钢的体积÷方钢的底面积就等于方钢的长.
解:根据题干分析可列式为:3.14××4÷(1﹣2%)÷62,
故选A.
点评:此题考查了圆柱和长方体的体积公式以及百分数的意义的灵活应用.
3.A
解析:A
【分析】
用三角形内角和除以总份数求出每份是多少度,再乘最大角对应的份数,求出最大角的度数,再进行判断选择即可。

【详解】
180°÷(2+2+3)×3
=180°÷7×3
≈77°;
最大角是77°,是锐角三角形;
故答案为:A。

【点睛】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根据按比例分配的知识点求出每份是多少度,进而求出最大角的度数。

4.B
解析:B
【分析】
等量关系为:甲x秒跑的路程=乙x秒跑的路程+5,找到相应的方程或相应的变形后的方程即可得到不正确的选项.
【详解】
解:乙跑的路程为5+6.5x,
∴可列方程为7x=6.5x+5,A正确,不符合题意;
把含x的项移项合并后C正确,不符合题意;
把5移项后D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5.A
解析:A
【分析】
根据几何体,从正面所看到的图形,从左面所看到的图形;从右面所看到的图形;从上面所看到的图形,进行对比,即可解答。

【详解】
A.,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侧看到的图形是:,从右侧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B.,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侧看到的图形是:,从右侧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C.,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左侧看到的图形是:,从右侧看到的图形是:,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3个立体图形从正面看到的图形是,从正面看到的形状一样。

故答案选:A
【点睛】
本题考查作立体图形的三视图,能正确辨认从正面、上面、侧面观察到的几何体的平面图形。

6.C
解析:C
【分析】
根据正比例的意义、正比例的图象、比例的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进行解答。

【详解】
A.x、y是两个变化的量,如果x
y
=3(y≠0)(一定),x与y成正比例,说法正确;
B.正比例关系两种相关的量的变化规律,同时扩大,同时缩小,比值不变,所以正比例图形是一条直线,说法正确;
C.x
y
=3,y=
3
x
;y=3x是错误的;
D.x
y
=3,
5
5
x
y


=3,若x×5,则y×5,是正确的。

故答案选:C
【点睛】
本题考查的知识点较多,要逐步分析,仔细解答。

7.C
解析:C
【详解】

8.D
解析:D
【分析】
根据倒数、合格率、百分数、比的意义逐项分析即可。

【详解】
A.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假分数的倒数等于1,原说法错误;
B.加工101个零件,全部合格,合格率是100%,原说法错误;
C.假设原价是100,先降价20%,是80,再提价20%,则现价是80×(1+20%)=96,即现价是原价的96%,原说法错误;
D.树叶长和宽的比值越大,树叶越狭长,该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D
【点睛】
本题考查一些基础知识,平时注意总结即可。

9.C
解析:C
【分析】
这个正方体纸盒无盖,则展开图中,标有字母“P”的下底没有相对的面,据此逐项分析。

【详解】
A.这个平面图符合正方体展开图1-4-1型,但标有字母“P”的面和第一行左数第三个面是相对的面,不符合题意;
B.这个平面图折叠后有重复的面,不是正方体的展开图,不符合题意;
C.这个平面图符合正方体展开图1-4-1型,且标有字母“P”的面没有相对的面,符合题意;
D.这个平面图符合正方体展开图1-4-1型,但标有字母“P”的面和第一行左数第三个面是相对的面,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C
【点睛】
本题考查正方体的展开图,要熟练掌握正方体展开图的类型并灵活运用。

二、填空题
10.320 9 20
【分析】
高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1时=60分,1升=1000毫
升,1千克=1000克,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
4 3时=( 80 )分
8
25
升=( 320 )毫升 450克=(
9
20
)千克(填分数)
【点睛】
本题考查单位换算,明确级单位换低级单位乘进率,低级单位换高级单位除以进率是关键。

11.12;15;75;36
【分析】
把0.75化为分数形式,0.75=3
4
,然后根据小数、分数、百分数、除法、比之间的关系,
再根据分数的基本性质: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一个不为0的数,分数的大小不变。

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由分析可知:
0.75=9÷12=15
20
=75%=27∶36
【点睛】
本题考查小数、分数、百分数、除法、比之间的关系进行转化。

12.210
【分析】
题目给出了a和b分解质因数的形式,有2、3、5、7这几种质因数, a和b的都有的因数有2和5,其乘积就是最大公因数;最小公倍数需要1个2,1个3,1个5,1个7,其乘积即为最小公倍数。

【详解】
最大公因数:2510
⨯=
最小公倍数:2357210
⨯⨯⨯=
a和b的最大公因数是10,a和b的最小公倍数是210。

【点睛】
求解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除了用分解质因数的方法外,还可以用短除法、辗转相除法等。

13.C
解析:62.8 50.24
【分析】
从2时到3时,分针转动了1圈,求分针转过的面积,就是以分针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面积,利用圆的面积公式S=πr2计算;分针尖端走过的周长就是以分针的长度为半径的圆的周长,利用圆的周长公式C=2πr计算;钟面被分成12个大格,每个大格是360°÷12=30°,又是1小时,从3时到6时就是3小时,时针所走过的轨迹是以时针的长度为半径,圆心角为30°×3=90°的扇形的面积,据此解答即可。

【详解】
10×10×3.14
=100×3.14
=314(平方厘米)
2×3.14×10
=6.28×10
=62.8(厘米)
8×8×3.14×(3÷12)
=200.96×0.25
=50.24(平方厘米)
【点睛】
弄清楚分针时针的运动轨迹,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14.80
【分析】
糖与水的比为1∶4,则水占糖水的,根据按比例分配即可求出糖水中水的质量。

【详解】
100×=80(克)
【点睛】
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解析:80
【分析】
糖与水的比为1∶4,则水占糖水的
4
14
+
,根据按比例分配即可求出糖水中水的质量。

【详解】
100×
4
14
+
=80(克)
【点睛】
掌握按比例分配问题的解决方法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15.255
【分析】
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据此计算出郑州到武汉的实际距离;用郑州到武汉的实际距离除以坐高铁用的时间,计算出高铁的速度。

【详解】
3÷=51000000(厘米)=51
解析:255
【分析】
实际距离等于图上距离除以比例尺,据此计算出郑州到武汉的实际距离;用郑州到武汉的
实际距离除以坐高铁用的时间,计算出高铁的速度。

【详解】

1
17000000
=51000000(厘米)=510(千米),510÷2=255(千米),所以,郑州到武
汉的实际距离是510千米,这列高铁的速度是255千米每小时。

【点睛】
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比例尺等于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

16.282.6
【详解】
把圆柱切成若干等份后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长方体的两个侧面,都是长方形,长是圆柱的半径,宽是圆柱的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面积再乘2.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
解析:282.6
【详解】
把圆柱切成若干等份后拼成的近似的长方体,表面积增加了长方体的两个侧面,都是长方形,长是圆柱的半径,宽是圆柱的高,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计算出面积再乘2.近似的长方体的体积就是圆柱的体积。

17.6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和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进而两数相减即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
根据“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
解析:6
【解析】
【分析】
此题考查平均数的意义和求法,解决此题关键是先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和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进而两数相减即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
根据“第一位与第二位的平均成绩是17分”,可求出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根据“第二位与第三位的平均成绩是20分”,可求出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再用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减去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即可求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的分数;列式计算即可.
【详解】
第一位与第二位的总成绩:17×2=34(分),①
第二位与第三位的总成绩:20×2=40(分),②
②﹣①,可得第三位与第一位的成绩相差:40﹣34=6(分);
答:第三位和第一位的成绩相差 6分.
故答案为:6.
18.200
【分析】
每个价格上涨20元,实际购买时多花了400元,用多花的钱÷上涨的价格,可以求出原来计划买的数量;
然后再用原来的总价÷数量就可以求出原来的单价,即4000÷20。

【详解】
400
解析:200
【分析】
每个价格上涨20元,实际购买时多花了400元,用多花的钱÷上涨的价格,可以求出原来计划买的数量;
然后再用原来的总价÷数量就可以求出原来的单价,即4000÷20。

【详解】
4000÷(400÷20)
=4000÷20
=200(元)
【点睛】
本题关键是明确多花的钱÷上涨的价格,就是原来的数量,然后再根据总价÷数量=单价,进行解答。

19.6
【分析】
如图,将瓶子中的液体看成相等的两部分,这两部份都与圆锥形高脚杯等底等高,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进行分析。

【详解】
3×2=6(杯)
【点睛】
本题考查了圆柱
解析:6
【分析】
如图,将瓶子中的液体看成相等的两部分,这两部份都与圆锥形高脚杯
等底等高,根据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柱体积是圆锥的3倍,进行分析。

【详解】
3×2=6(杯)
本题考查了圆柱和圆锥的体积,圆柱体积=底面积×高,圆锥体积=底面积×高÷3。

三、解答题
20.33;1000;35.4;2;113;
1050;10;4;2.64;0
【分析】
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比与除法的关系解答。

【详解】
33 1000 35.4
解析:33;1000;35.4;2;113;
1050;10;4;2.64;0
【分析】
根据整数小数分数加减乘除法的计算方法和比与除法的关系解答。

【详解】
5623-=33 1258⨯=1000 350.4+=35.4 7236÷=2 213513613+-=213-100=113 3035⨯=1050 2540%⨯=10 3.2:0.8=3.2÷0.8=4 5 2.36-=2.64 029415÷⨯=0
【点睛】
直接写得数时,注意数据特点和运算符号,细心解答即可。

21.;;
10;;
;48
【详解】
略 解析:
213;78; 10;2209
; 4817;4812
【详解】

22.(1)36;(2)0.375;(3)
【详解】
(1)解:
2x=8×9
x=72÷2
x=36
(2)解:x :1.2=:5.6
x=2.1÷5.6
x=0.375
(3)解:
解析:(1)36;(2)0.375;(3)【详解】
(1)解:
2x=8×9
x=72÷2
x=36
(2)解:x:1.2=:5.6
5.6x=1.2×
x=2.1÷5.6
x=0.375
(3)解:
x=
23.150千克
【详解】

解析:150千克
【详解】

24.70000
【解析】
【详解】
7700÷(1+6%-95%)=70000(元)解析:70000
【解析】
【详解】
7700÷(1+6%-95%)=70000(元)25.180页
【解析】
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那么看的页数就是总页数的;把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二天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它对应的数量是42页,由此用除法求出总页数.本题
解析:180页
【解析】
【分析】
已看的与未看的页数之比是2:3,那么看的页数就是总页数的;把总页数看成单位“1”,第二天看的页数是总页数的(﹣),它对应的数量是42页,由此用除法求出总页数.本题的关键是找出单位“1”,并找出单位“1”的几分之几对应的数量,用除法就可以求出单位“1”的量.
【详解】
= ,
42÷(﹣),
=42÷ ,
=180(页);
答:这本书共有180页.
26.(1)3∶4(2)12∶13(3)120千米
【分析】
(1)由题意可知,甲从A地到B地用了6小时,乙从从A地到B地用了6+2=8(小时),据此写出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的最简整数比即可。

解析:(1)3∶4(2)12∶13(3)120千米
【分析】
(1)由题意可知,甲从A地到B地用了6小时,乙从从A地到B地用了6+2=8(小时),据此写出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的最简整数比即可。

(2)把A地到B地的距离看作单位“1”,则A地去B地,甲的速度是1
6
,乙的速度是
1
8

两人同时从B地出发返回A地,甲的速度减小了10%,则甲的速度是1
6
×(1-10%),乙
的速度提高了30%,则乙的速度是1
8
×(1+30%),据此表示出甲、乙两人从B地到A地
速度的最简整数比即可。

(3)当甲还差全程的2
5
到A地时,说明甲已经行驶了全程的
3
5
,根据第二问求出的甲、
乙两人从B地到A地速度的最简整数比,也就是甲乙所行的路程比,据此求出乙行的路程,根据分数除法的意义,求出A、B两地的距离。

(1)甲、乙两人从A地到B地所用时间比是6∶(6+2),化简得:3∶4。

(2)由分析可知甲、乙两人从B地到A地速度比是1
6
×(1-10%)∶
1
8
×(1+30%)化简
得:12∶13。

(3)乙行驶了全程的(1-2
5
)÷12×13=
3
5
÷12×13=
13
20
两地相距42÷(1-13
20

=42×20 7
=120(千米)
答:A、B两地相距120千米。

【点睛】
此题属于百分数、比和分数除法的综合应用,认真分析题目中的数量关系,能够表示出甲、乙的速度,并明确甲乙的速度比就是两人行驶是的路程比是解题关键。

27.6ml>1500ml 能达到
【解析】
【详解】

解析:6ml>1500ml 能达到
【解析】
【详解】

28.(1)33元
(2)10000元
【分析】
(1)根据纳税的规定,个人月收入超出5000元的部分,应按相应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先求出王老师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部分,再对照表格乘相应的税率即可
解析:(1)33元
(2)10000元
【分析】
(1)根据纳税的规定,个人月收入超出5000元的部分,应按相应的税率缴纳个人所得税,所以先求出王老师月收入超过5000元的部分,再对照表格乘相应的税率即可解答;(2)根据张叔叔四月份缴纳的个人所得税以及各段最高交税金额,判断张叔叔个税税率,根据张叔叔所交个税,计算其超出部分的工资,然后加上5000元即可。

【详解】
(1)6100-5000=1100(元)
1100×3%=33(元)
答:王老师应缴纳33元所得税。

(2)3000×3%=90(元)
(12000-3000)×10%
=9000×10%
=900(元)
90<290<900
张叔叔应交的税率为10%
(290-90)÷10%
=200÷10%
=2000
张叔叔的收入为:5000+3000+2000=10000(元)
答:张叔叔四月份税前收入是10000元。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从统计图表中获取信息,关键根据个税税率与超出不征税范围的钱数计算。

29.(1)3;
(2)61根
【分析】
由列表可知,摆1个小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摆2个小正方形需要(4+3)根小棒;摆3个小正方形需要(4+3+3)根小棒;摆4个小正方形需要(4+3+3+3)根小棒……
解析:(1)3;
(2)61根
【分析】
由列表可知,摆1个小正方形需要4根小棒;摆2个小正方形需要(4+3)根小棒;摆3个小正方形需要(4+3+3)根小棒;摆4个小正方形需要(4+3+3+3)根小棒……
摆n个小正方形需要4+(n-1)×3根小棒;把n=20代入含有字母的式子计算出结果即可。

【详解】
(1)每多摆1个正方形,就增加( 3 )根小棒。

(2)分析可知摆n个小正方形需要4+(n-1)×3=3n+1根小棒
当n=20时
3n+1=3×20+1=61(根)
答:摆20个正方形需要61根小棒。

【点睛】
分析列表找出图形变化的规律,并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规律是解答题目的关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