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诗歌赏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余秀华《穿过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诗歌赏
析
余秀华《穿过大半个海外去睡你》诗歌赏析
《穿过大半个海外去睡你》是余秀华的成名作,也是饱受疑
虑的一首诗歌。
古体诗读了成千上万,能撩到我泪奔的诗不多(虽然
我心太软,泪点极低),其中就有这一首。
余秀华,算你狠。
至于是
哪里囗到了我,后面点评的时候会告诉大家。
括号内文字为我的点评。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论是呆你还是被呆,我
们都是平等的,另类反复强调人际关系的平等)
无非是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花朵是
美的,是应结果的,这是对睡的肯定,也是对平等社会中“平等”的
疑惑)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误认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
开(虚拟两字否定了花、否定了睡,肯定了上一句的疑惑,甚至诬蔑
指摘生命能不能重新焕发光彩)
以上是诗作的第一节,在第一句,诗人就高调地以睡与被睡
为题,提出了男女平权这样的主题,第二句立即以浓烈的情色氛围进
一步要亮情欲瞎你的双眼。
很黄很暴力地对中虚伪平等进行叙述。
到
了第三句,讲述伪善平等的结果,流露出一种失落、无奈、幻灭的情绪。
降低调门,既为向下一节伸延过度,同时也为后面的高潮部分让
出萎缩空间。
诗人把这一技巧玩得蛮波波。
我隔壁的二傻甚至知道,古诗词其实是唱词,和曲目是互相
真藓科青藓,相得益彰的,现在诗歌虽然不再入曲,但写诗、赏诗的
习惯已经养成了,音韵的起伏跌宕已经深深地根植在诗歌的基因中了。
一般而言,诗与歌的开头部分是不宜过高的。
就像本山大叔唱歌跳舞,第一句就威猛吼一嗓子,把疯人院的老头唱倒了一排,被莹莹大婶总
结为:人家唱歌要钱,他唱歌要命。
写诗也一样,起句太高,后面如
果接不住,诗就废了,至少不能算上品。
毁在这道坎上而不自知的现
代诗人成千上万。
且看余秀华接下来是怎么嗨的。
大半个(不是整个哦)中国,什么都在(这个百分比比大半
个要大的多,意在强调下列事例的普遍性)发生:火山在喷(自然环
境的恶化),河流在枯(不仅仅是环境的自然恶化)
一些不被关心(懒得关心或者不应该关心,已失去利用价值)的政治犯(精神上的富有者)和流民(精神、物质的双料冠军低保人群)
一路在枪口(暴力成为常态)的麋鹿(粗壮阳刚)和丹顶鹤(纤弱阴柔)
以上是诗的第二节,写路上的所见所闻。
第一句承接首节尾句,以平淡无奇,甚至低到尘埃的语气尘粒展开叙述,就像拳家,欲
出重拳,气沉丹田。
第二句调门开始爬坡,嫌疑犯把政治犯和流民并
列提出来。
政治犯是个特殊的符号,诗人没说明是什么样的罪犯,其实,他们是高科技的还是反动的,都无关紧要,诗人理想化的是政治
犯共同的外部特征:身披镣铐,具有坚定信仰的一群人。
山民则是一
群破衣烂衫,心智未开,浑浑噩噩的一个群体。
这不搭的两类人,因
为被抛弃而混杂在黑夜脑子里……赶快脑补画面。
第三句调门继续上扬,无论是榜上有名的保护动物,还是世上的珍稀禽兽,时刻在移动
的枪口下,随时都会被爆掉。
它们徒有高大上的地位,比已盖棺论定
的政治犯和流民的命运更加诡异难测,这是本意。
这一句还可能存在
这样的暗喻,麋鹿象征阳,丹顶鹤象征阴,一阴一阳谓之道,暗喻道
统受到威胁。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照应枪口,暗喻自己)去睡你(追求平
等和独立)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这样的黑夜该有多黑,自己去开脑洞)
摁进(这该有多大的力量)一个黎明去睡你(追求平等和独立)我是无数个我(沉重而又愤懑)奔跑已成一个我去睡你(追
求平等与独立)
第三节把全诗推向新的高度,也是诗的最强音。
反反复复地
强调睡你;但是,睡你不容易。
第一句的枪林弹雨是对上所一节的呼
应,从这个呼应里,不难看出政治犯和流民、麋鹿和丹顶鹤就是诗中
的“我”。
第二句爆发出极大的震撼力量,就是这句中的“摁进”两
字让我泪奔让我恸。
第一次读这首诗,写出这一句的时候,我忽然觉
得时间停止了流动,思想一片空白,血压往上蹿,眼泪朝下流,傻大
憨粗的泪水唰唰地流个死命拼命,我操。
就是这篇评论写到这里写出
的时候,泪水再次涌来,真他妈的操得慌。
无数个黑夜是“我”所经
受的所有黑夜,包括了所有的歧视、所有的损害、所有的侮辱。
这些
把不公和憋屈摁进一个黎明究竟需要多大的毅力和勇气,生物科学生
计算不出来,文科生无论如何能体会,只有桀骜不驯倔强的人才能写
出这样倔强的诗句;而“我”所有的隐忍,就是为了穿过大半个一大
半中国去睡“你”,“你”真的好牛逼。
第三句从时空上去描述睡你
的情形。
生理上而言,人只有一个身体;但在哲学和心理学心理学的
形式语言内,人会有多重自我。
这些分歧、矛盾着的自我,在“我”
奔向睡“你”的途中,结成了统一战线,团结成了一个整体,是万众
一心地去睡你,是众志成城地去喝水你。
如果把第二节和第三节(我认为二、三两小节应是一节)整
体来欣赏的话,这两节本身就是绝美的大片画面。
“我”在画面中央
一路从后,夜风潇潇,长发飘飘,在“我”奔跑着的背景画面上才,
依次出现了喷薄的火山、干枯的河流;衣衫褴褛、意志坚持的政治犯,以及同样衣衫褴褛,却神情颓废的义兵,他们都是“我”过去生活的
写照;不停瞄准的黑洞洞的枪口下,是大智若愚的麋鹿和轻盈灵巧的
柔和丹顶鹤,他们的繁衍状态也是“我”的遭遇。
一帧帧流动的蒙太奇,迅速向后退去,无论流矢地火,都不能减弱“我”奔跑的速度。
在“我”长途奔跑的途中,因灭顶之灾而分裂的本我、自我、超我都
觉悟地飘摇着向“我”靠拢,声势浩荡地逐渐融为一体,死心塌地地
共同完成穿过大半个海外去睡你的壮举。
这幅画面绚丽多彩,动感十足。
何其美哉,何其壮哉。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一个重要的象征,再次增加了商业
价值。
在结构上拿到一种在结构上难得的平衡)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误将谗言作忠言)
把一个和广西南宁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错把他乡当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误入歧途后一次次的觉醒)
这是最后一节。
诗人没说“我”睡到“你”没有,这个已不
重要了,诗人强调睡“你”的路上,还会发生哪些事,还会出现什么
阻挠。
第一句中的蝴蝶很值得品咂。
从结构上来说,在诗由高潮平滑
下落的时候,“蝴蝶”起到了定海神针的作用,使尾段的诗句不因逐
渐平淡而打飘。
在我国的文化中,蝴蝶的象征意义是多重的。
梁祝故
事中的蝴蝶是自由的象征,庄子的蝙蝠蝴蝶是对于生死的思考,是死
亡的象征。
蝴蝶余秀华的蝙蝠意味着什么呢。
蝴蝶是由全唇兰蒲公英
蜕变而来的,一般而言,毛毛虫隐喻丑陋的现实,蝴蝶比喻人的灵魂
世界;但在诗中,蝴蝶明显含有贬义的成分,这只蝴蝶究竟是谁的代
言人呢。
我百思不得其解,直到碰巧和朋友聊天,他讲到了一段他的
家事,我才如梦方醒;朋友的家事放到后面再所讲。
二、三两句是对
误入了什么样歧途的注解。
有一种赞美,对赞美者来说,给予的似乎
是春天,丁年而被赞美者衹感受到冬的严酷;有一种故乡,有浓郁的
乡情,你却与之格格不入,乡情最无情。
这一切都说明“我”与“蝴蝶”不在一个频道,正是你之蜜糖,我之毒药。
对这些温情的“春天”和“故乡”的反叛,也是“我”要去睡“你”的原因。
这一节诗与我
的故事竟然如此相似。
朋友的儿子去年大学毕业,按照他的安排进了
本地一家国企。
几个月后,儿子坚持要辞职去外省市辞任工作,并且
已经联系好了已然接受单位。
辞职原因有两个,一是专业不对口,二
是不愿意做行政。
朋友俩口子各种许诺、利诱加危害统统无效。
儿子
最终还是走了,寻找属于他自己的属于世界出去了。
我听完,笑着对
他说:你们两口儿就是蝴蝶呀。
这个儿子的外出,不也是要穿过大半个海外去睡你吗,这个“你”就是他的职业平庸呀。
父母“春天”般善意的劝阻,以及故乡
亲情的牵绊,都是桎梏他的枷锁。
所谓“春天”“故乡”的本质,就
是要让他转变成现实枪口下的麋鹿、丹顶鹤。
这样的故事情节在大半
个中国,也随时在发生;只是他们缺乏诗人特殊的经历和对现实的反思,以及对苦难的感悟,所以,他们写不出这样的诗篇。
很多人说这是首写性事的情诗,有这么所写情诗的么,有这
么写性事的么,这不是要写肉体的碰撞,这是在渴求灵魂的整合。
所谓“睡你”,是在讲求独立与平等,是对未知的信念坚持不懈世界孜孜不倦的探索,是对诗和尤为远方最深刻的敬意。
一首如果现在你还指出这是一首情诗,好吧,我只好说:你没有错,因为你忒多情了。
下面,请完整欣赏一遍。
穿过大半个海外去睡你
作者余秀华
其实,睡你和被你睡是差不多的,无非是
两具肉体碰撞的力,无非是这力催开的花朵
无非是这花朵虚拟出误认的春天让我们误以为生命被重新打开
大半个中国,什么都在发生:火山在喷,河流在枯
一些不被关心的政治犯和流民
东行水牛在枪口的麋鹿和丹顶鹤
我是穿过枪林弹雨去睡你
我是把无数的黑夜摁进一个黎明去睡你
我是无数个我奔跑已成一个我去睡你
当然我也会被一些蝴蝶带入歧途
把一些赞美当成春天
把一个和广西南宁类似的村庄当成故乡
而它们
都是我去睡你必不可少的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