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心浇灌,静待花开——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技巧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心浇灌,静待花开——初中班主任班级
管理技巧
【摘要】: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国家对人才的渴望越发强烈,而学校作为孕育人才的基地被教育部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初中学生正处于对未知事物充满探索的青春时期,因此学校的教育不单是教师,重点在于育人。

而班主任作为初中班级学生的主要管理人,要首先但此重任,在监督学生学习的同时注重对学生的思想品格的教育,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

因此,本文将立足于班主任对学生的管理与教育,分析如今班主任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给出针对性建议,希望可以为初中班主任的班级管理提供思路。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问题;解决措施
初中的学生处在青春期,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影响,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但是他们的心智还不够成熟,易遭受周围环境中不良因素的诱惑。

所以,该阶段校对学生的素质教育并不能仅停留在语言学习方面,而在于通过对学生进行思维教育,训练学生的思考能力,从而促使学生逐渐具备了明辨是非的基本能力,同时指导学生逐渐形成了合理的思维价值观念,帮助学生抵御外部不良诱惑,从而为其未来生活提供了良好基础。

但是由于中学阶段的学生早已具有思考方法的基本意识,所以学校校长在进行管理工作时要适当运用这些班级的管理技能。

一、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过程时遇到的困惑
(一)班级风气不良
此问题是教师管理班级中一个难处理的问题,首先将初中的学生按阶段进行划分:首先,初一的学生刚刚步入初中的校园,面临着学习环境的变化、交友的问题、学习科目的成倍增加等方面的压力。

由小学学习转入初中,在学习科目明显增加的同时学习难度也随之上升,给学生造成的学习压力增加;同时陌生学习环境的转变,小学同学可能分配到不同班级,因此,小升初的学生还面临着交友
的压力。

对于初三的学生而言,在教师督促学习的紧张学习氛围下,学生逐渐认
识到中考的重要性,承担着期望考入重点高中的压力。

总之,他们的学习不再像
小学阶段般轻松,心理压力随着紧张的学习增加,导致很多同学在忙碌的学习生
活产生一种茫然心理,不明确为什么努力,失去未来发展的方向[1]。

倘如班级中
出现此种不良风气时未得到及时调整,消极的学习氛围可能影响学生的学习状态,茫然的失去目标耽误学生未来的发展。

(二)教育服务的主体不明确
随着新课改的开展,地方教育部门需要把学生转化为课堂教学的主体。

但是
老师们受到了传统教学方法的限制,并没有随课改进行或更新自己的课堂位置,学
生仍然以自己为中心,并以为初中学校就必须采用灌输式教学方法,从而忽视了学
生的思维意识。

所以,校长们在实施现代班级管理模式时,往往不能采取传统式的
包办做法,觉得学生的学习成绩便是一切,从而忽视了学生的主观感觉和日常行为,对学生的评价也较为片面,老师平时和学生之间的交往沟通也不够深入,在班级管
理工作中往往忽视了学生地位,约束学生的行为而不是尊重。

并未随课改进行更
新自己的教学位置,依然以自我为重心,认为初中学生应该采取灌输式教学方法,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意识[2]。

因此,班主任在进行现代班级管理时,不要采用传统
式的包办行为,认为学生的学习成绩就是一切,忽略了学生的主观感受与日常行为,对学生的评判过于片面,平时与学生间的交流沟通不到位,在班级管理中忽
略学生地位,限制学生的行为而非尊重。

初中阶段的学生已经具有独立思考的意识,具有一定的主观能动性,上述传统式的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法不尊重学生
的思想,容易让学生对班主任产生厌烦心理,不愿意配合班主任的班级管理工作。

二、初中班主任进行班级管理时应该采用的方法
(一)明确学生的班级主体地位
初中阶段的学生的心理成熟度还达不到标准,但其已经具备独立思考的意识,他们的心情容易受到外界评价的波动,渴望得到他人的认可。

如果班主任在管理
班级时一味采用传统式教育方法,容易使学生产生厌烦心理,不利于后续管理工
作的正常开展。

但是仍有部分教师持有教师应该为课堂主体的观点,认为教师在
教学过程中不需要考虑学生的想法,要按照自己的节奏进行。

因此在教师的实际
教学工作中,不适用学生的教学方法可能导致学生跟不上课堂节奏,造成教师的
课堂教学效率低下。

因此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尊重学生的观点,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有助于教学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教
师在总结班级内部注意事项时,可以在总结后由学生补充,或让学生先提出自己
的观点,教师最后进行事项总结。

在班级中的决策方面,可以转教师独断于班级
投票,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班级的管理与建设,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在培养学生能
力的同时有助于高效教学工作的开展。

(二)与学生间加强交流与沟通
新课改的背景下要求教师的教学方法要因人而异,学生的智力因素、思维方
式等均有所差异,针对学生间存在的差异,不同的学生具有不同的性格,比如有
些善于表达而有些学生比较内向。

对于不同性格的学生班主任应该选择尊重,而
非抹杀,呵护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将不同的管理方式结合。

例如,有些学生的思
维能力弱但实际操作能力强,此时教师布置模型设计作业鼓励学生发扬自己的长处,成绩不是检验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班主任在做班级管理工作时应该积极探
索学生身上存在的闪光点,并对其加以鼓励与引导。

同时,班主任在进行工作的
过程中可以加强与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将自己与学生间的关系转变为朋友,深
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

例如,班主任可以每周开展一次座谈会,就是线下邀请
几位同学聊天,让学生说说自己近期的学习情况,是否遇到了什么问题的困扰。

班主任与学生间的聊天在拉近师生间距离的同时可以帮助班主任了解班级状态,
及时发现班级中的潜在问题,帮助学生进行心理疏导。

班主任应鼓励当学生遇到
问题时可以向自己寻求帮助,针对学生遇到的情况给出针对性建议,在尊重学生
隐私的同时帮助学生排忧解难,打造良好的班级氛围,便于后续教学工作的顺利
开展。

(三)构建和谐的班级环境
针对学生刚由小学升入初中,因周围环境的变化以及学习压力的增大,学生
难免会出现焦虑的情况,学习、交友等方面的心理压力较大,不利于班主任进行
班级的管理。

因此,针对学生身上存在的此类问题,以及班风不够良好的现状,
笔者认为班主任应该用心去浇灌学生,用自己对学生的爱心打造和谐的班级氛围。

班主任在进行班级管理时要学会调动群众的力量,每个班级均有40名之上的学生,每个学生都有各自的问题,单靠一个人的力量难以全面顾及,此时班主任可
以与各科任课教师合作,分组进行,分析学生间存在问题的异同点,具有针对性
的给出解决措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打造和谐的班级环境,塑造良好班风。

(四)为学生树立榜样
青春期的学生存在叛逆心理,可能对班主任的管理方式不满意,不听从班主
任对班级的管理。

在这样的情况下,榜样意识会发挥更为重要的作用[3]。

对于基
础相对薄弱的学生而言,他们的目标与榜样在日常生活中可以对其起到引导作用,帮助他们规范自己的行为,在提高成绩的同时提升自己的思想道德修养。

而对于
成绩优异的学生而言也是一种心智方面的锻炼。

不过榜样并不是固定的,基础薄
弱的同学有了进步理应得到表扬,而基础雄厚的学生出现问题时按规矩惩罚。


过奖罚分明的管理方法引导学生改正自身错误,提升自我的思想道德修养,真正
发挥自己的榜样作用。

结束语:初中班主任并不单单是学生学习中的督促者,它也是学生成长过程
中的引领者。

初中阶段的学生对事物已经具有独到见解但心智还不够成熟,因此
教师要采取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与学生间的交流与沟通工作、打造和谐的
班级氛围以及为学生树立榜样等措施,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在提高学生知识掌
握水平的同时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修养,为他们未来生活的发展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刘明光,刘晓琴.浅析中学班级量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学周
刊,2022,3(3):179-180.
[2]程森凤.初中班级管理工作中沟通技巧的合理应用[J].散文百
家,2021(12):222.
[3]孟蕾.初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沟通技巧分析[J]. 教育艺术,2021(2):45.。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