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项目年度总结报告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项⽬年度总结报告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项⽬年度总结报告0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宏观环境分析(产业发展分析)
⼆、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
三、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四、2019主要经营⽬标
五、重点⼯作安排
六、总结及展望
尊敬的xxx有限责任公司领导:
由于传统技术的局限性以及我国⽣活垃圾⽔份多和热值低的特性,垃圾的焚烧效率较低,创造的经济价值较⼩。

随着垃圾焚烧发电⾏业
的不断发展,⾏业内企业在充分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的基础上,开发出
适应中国⽣活垃圾成分特点的焚烧技术以及烟⽓处理、渗滤液处理等
相关环保⼯艺技术,提升了垃圾的焚烧效率并创造出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业技术⽔平的不断创新和进步有利于⾏业的进⼀步发展。

城市⽣活垃圾是指在城市⽇常⽣活中或者为城市⽇常⽣活提供服
务的活动中产⽣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活垃
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
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矿等单位的垃圾(⼯业废渣
及特种垃圾等危险固体废物除外)。

城市⽣活垃圾是指在城市⽇常⽣活中或者为城市⽇常⽣活提供服
务的活动中产⽣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活垃
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
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矿等单位的垃圾(⼯业废渣
及特种垃圾等危险固体废物除外)。

在新时期和新的历史条件下,全公司坚定信⼼、求真务实、开拓
进取、砥砺前⾏,加快形成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和发展⽅式,统筹推进企业可持续发展。

⼀年来,⾯对经济下⾏的严峻形势,
公司致⼒于⽌下滑、保运⾏、蓄势能,着⼒夯实核⼼业务发展基础。

⾯对产业转型的紧迫任务,公司致⼒于转⽅式、调结构、提质量,强
⼒推进三次产业优化升级。

初步统计,2018年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2620.79万元,同⽐增长11.69%。

其中,主营业业务垃圾焚烧发电设备⽣产及销售收
⼊为2278.85万元,占营业总收⼊的86.95%。

⼀、产业发展分析
(⼀)产业政策分析
1、《关于进⼀步做好⽣活垃圾焚烧发电⼚规划选址⼯作的通知》
对纳⼊专项规划的⽣活垃圾焚烧发电项⽬,有关部门应依据投资
管理相关规定,加快组织项⽬审批或核准等前期⼿续。

依托全国投资
项⽬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优化审批流程,实现项⽬⽹上申报、并联审批。

要协助项⽬单位抓紧落实项⽬开⼯条件,推进项⽬落地实施。


照谁审批谁监管、谁主管谁监管的原则,进⼀步加强项⽬建设监管,
及时掌握项⽬进度。

2、《“⼗三五”全国城镇⽣活垃圾⽆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和⼈民⽣活⽔平⽇益提⾼,我国城镇⽣活
垃圾清运量仍在快速增长,⽣活垃圾⽆害化处理能⼒和⽔平仍相对不⾜,⼤部分建制镇的⽣活垃圾难以实现⽆害化处理,垃圾回收利⽤率
有待提⾼。

为此,“⼗三五”期间应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继
续加⼤⽣活垃圾⽆害化处理能⼒建设,提升运营管理⽔平,拓展服务
范围,加快垃圾收运处理领域的市场化进程,推进⽣活垃圾源头分类,提⾼资源化利⽤⽔平,最终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害化。

3、《中华⼈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三个五年规划纲要》
健全再⽣资源回收利⽤⽹络,加强⽣活垃圾分类回收与再⽣资源
回收的衔接加快城镇垃圾处理设施建设,完善收运系统,提⾼垃圾焚
烧处理率,做好垃圾渗滤液处理处置建⽴全国统⼀、全⾯覆盖的实时
在线环境监测监控系统。

4、《国家新型城镇化规划(2014-2020年)》
提⾼城镇⽣活垃圾⽆害化处理能⼒。

完善废旧商品回收体系和垃
圾分类处理系统,加强城市固体废弃物循环利⽤和⽆害化处置。

实现
县城具备垃圾⽆害化处理能⼒,按照以城带乡模式推进重点镇垃圾⽆
害化处理,重点建设垃圾收集、转运设施,实现重点镇垃圾收集、转运全覆盖
5、《国务院关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的意见》(国发[2013]36号)
以⼤中城市为重点,建设⽣活垃圾分类⽰范城市(区)和⽣活垃圾存量治理⽰范项⽬。

加⼤处理设施建设⼒度,提升⽣活垃圾处理能⼒。

提⾼⽣活垃圾处理减量化、资源化和⽆害化⽔平。

到2017年,设市城市⽣活垃圾得到有效处理,确保垃圾处理设施规范运⾏,防⽌⼆次污染,摆脱“垃圾围城”困境
6、《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节能环保产业的意见》(国发[2013]30号)
推动垃圾处理技术装备成套化,重点发展⼤型垃圾焚烧设施炉排及其传动系统、循环流化床预处理⼯艺技术、焚烧烟⽓净化技术和垃圾渗滤液处理技术等,重点推⼴300吨/⽇以上⽣活垃圾焚烧炉及烟⽓净化成套装备。

7、《国务院关于印发⽣物产业发展规划的通知》
因地制宜加快⽣物质发电产业发展。

充分利⽤农林剩余物、沙⽣植物平茬物及灌⽊林、⽣活垃圾、蔗渣、畜禽粪便、有机污⽔等,因
地制宜发展各类⽣物质发电技术,加快⽣物质发电关键设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结合新能源集成应⽤重⼤产业创新发展⼯程的实施,建设适应不同区域特点的⽣物质发电⽰范⼯程,加快制定适⽤于⽣物质发电的分布式发电并⽹标准,建⽴健全⽣物质发电原料收集体系、装备研发和产业化体系及⽣物质发电管理体系。

8、《国务院批转住房城乡建设部等部门关于进⼀步加强城市⽣活垃圾处理⼯作意见的通知》
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

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打破地⽅和⾏业保护,促进公平竞争,⿎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具有⾃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掌握环保核⼼技术和关键技术。

培育⼀批拥有著名品牌、核⼼技术能⼒强、市场占有率⾼、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企业。

9、《关于⽀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投融资政策》
积极⽀持资源循环利⽤企业上市融资。

充分发挥资本市场在发展循环经济中的作⽤,⿎励、⽀持符合条件的资源循环利⽤企业申请境
内外上市和再融资。

在符合监管要求的前提下,⿎励企业将通过股票
市场的募集资⾦积极投向循环经济项⽬。

10、《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意见》(国发
[2005]22号)
积极发展环保产业,加快环保产业的国产化、标准化、现代化产
业体系建设。

加强政策扶持和市场监管,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打破地
⽅和⾏业保护,促进公平竞争,⿎励社会资本参与环保产业的发展。

重点发展具有⾃主知识产权的重要环保技术装备和基础装备,在⽴⾜
⾃主研发的基础上,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努⼒掌握环保核⼼技术和关
键技术。

培育⼀批拥有著名品牌、核⼼技术能⼒强、市场占有率⾼、
能够提供较多就业机会的优势环保企业。

加快发展环保服务业,推进
环境咨询市场化,充分发挥⾏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作⽤。

11、《关于印发推进城市污⽔、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
要求各地区改⾰体制,创新机制,为垃圾处理产业化创造基础条件。

新建的垃圾处理设施应创造条件,积极推向市场,引⼊竞争机制,通过招标选择投资者。

⿎励社会投资主体采⽤BOT等特许经营⽅式投
资或与政府授权的企业合资建设垃圾处理设施。

要将城市垃圾处理经
营权(包括垃圾的收集、分拣、储运、处理、利⽤和经营等)进⾏公开招标。

⿎励符合条件的各类企业参与权的公平竞争。

(⼆)⾏业发展趋势分析
城市⽣活垃圾是指在城市⽇常⽣活中或者为城市⽇常⽣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矿等单位的垃圾(⼯业废渣及特种垃圾等危险固体废物除外)。

2018年我国城市⽣活垃圾产量⼈均1.02kg/⽇,相⽐于美国等发达国家来说来说⼈均产量⼩。

但随着我国城镇化⽔平的提⾼与城镇⼈⼝的增加,城市⽣活垃圾总量不断提升,位于世界前列。

1、⼈⼝增长加快⽣活垃圾处理进程
伴随我国城镇化⽔平提⾼,城镇⼈⼝10年内增速达40.43%,2000年,我国总⼈⼝数为12.67亿⼈,其中城镇⼈⼝为4.59亿⼈,截⾄2018年末,我国总⼈⼝13.95亿,城镇⼈⼝8.31亿⼈,其中城镇⼈⼝占⽐为59.60%,这给城镇⽣活环境带来了极⼤压⼒,尤其是城镇⽣活垃圾的处理。

根据⽣态环境部公布的《2019年全国⼤、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
境防治年报》,2018年,200个⼤、中城市⽣活垃圾产⽣量21147.3
万吨,处置量21028.9万吨,处置率达99.4%。

中国200个⼤、中城市中,城市⽣活垃圾产⽣量最⼤的是上海市,产⽣量为984.3万吨,其次是北京、⼴州、重庆和成都,产⽣量分别
为929.4万吨、745.3万吨、717.0万吨和623.1万吨。

前10位城市
产⽣的城市⽣活垃圾总量为6256.0万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总
量的29.6%。

2、预计“⼗三五”期间,垃圾焚烧总市场规模达3120亿
2018年,从各省(区、市)来看,城市⽣活产⽣量排在前三位的
是⼴东、江苏、浙江。

从城市来看,产⽣量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市(984.3万吨)、北京市(929.4万吨)、⼴州市(745.3万吨),前
10位城市产⽣的城市⽣活垃圾总量为6256.0万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总量的29.6%。

从技术路线来看,我国城市⽣活垃圾⽆害化处理的⽅法主要有卫
⽣填埋、垃圾堆肥和垃圾焚烧等。

其中,卫⽣填埋是当前⽣活垃圾的
主要处理⽅式,但其具有占⽤⼟地资源、渗滤液处理成本较⾼、渗漏
风险较⼤等缺点。

《“⼗三五”全国城镇⽣活垃圾⽆害化处理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全国垃圾焚烧处理能⼒达到59.14万吨/⽇,占⽆害化处理
能⼒的⽐例达到54%。

1)根据国家“⼗三五规划”,假设2016-2020
年每年新增7.1万吨/⽇焚烧处理能⼒,项⽬产能利⽤率80%、吨垃圾
处置费60元/吨、吨垃圾发电量280度、上⽹电价0.65元/度、上⽹
⽐例85%,则垃圾焚烧发电运营市场规模将达到1943亿。

2)假设吨垃圾投资额45万/(吨/⽇),则对应2016-2020年每年垃圾焚烧总投资
约320亿。

假设焚烧发电项⽬投资中,⼟建、安装、设备及其它分别
占总投资的⽐例为30%、15%、40%、15%,则2016-2020年垃圾发电⼯
程市场规模为144亿,设备市场规模为128亿,⼗三五期间垃圾焚烧
发电总⼯程就设备市场规模分别为721亿、641亿。

综合考虑⼯程、设备及运营市场,“⼗三五”期间垃圾焚烧总市场规模达到3120亿。

⼆、2018年度经营情况总结
虽然餐余垃圾在⽣活垃圾中占⽐⾮常⾼,但由于热值较低,其单
位质量垃圾中发电量占⽐中仅仅达到10.8%。

⽣活垃圾中热值较⾼的为塑料、纸类和织物等,尤其是塑料,在⽣活垃圾中质量占⽐仅为12.1%,然⽽贡献了发电量的52.3%。

因此,⽬前垃圾种类繁多,回收利⽤效⽤不对等,垃圾分类就变得异常重要。

我国⽣活垃圾处理⽅式有填埋、
焚烧、堆肥等⽅式,⽬前仍以填埋为主。

根据住建部发布的《中国城市建设统计年鉴》中不同垃圾处理⽅式处理的⽣活垃圾量来看,填埋占据了我国⽣活垃圾处理的64%;其次是焚烧处理,占38%。

2018年,从各省(区、市)来看,城市⽣活产⽣量排在前三位的是⼴东、江苏、浙江。

从城市来看,产⽣量排在前三位的是上海市(984.3万吨)、北京市(929.4万吨)、⼴州市(745.3万吨),前10位城市产⽣的城市⽣活垃圾总量为6256.0万吨,占全部信息发布城市产⽣总量的29.6%。

城市⽣活垃圾是指在城市⽇常⽣活中或者为城市⽇常⽣活提供服务的活动中产⽣的固体废物以及法律、⾏政法规规定视为城市⽣活垃圾的固体废物,主要包括居民⽣活垃圾、商业垃圾、集贸市场垃圾、街道垃圾、公共场所垃圾、机关、学校、⼚矿等单位的垃圾(⼯业废渣及特种垃圾等危险固体废物除外)。

2018年xxx有限责任公司实现营业收⼊2620.79万元,同⽐增长11.69%(274.35万元)。

其中,主营业业务垃圾焚烧发电设备⽣产及销售收⼊为2278.85万元,占营业总收⼊的86.95%。

2018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根据初步统计测算,2018年公司实现利润总额646.77万元,较去年同期相⽐增长119.74万元,增长率22.72%;实现净利润485.08万元,较去年同期相⽐增长62.97万元,增长率14.92%。

2018年度主要经济指标
三、区域内⾏业及市场分析
⽬前,区域内拥有各类垃圾焚烧发电设备企业747家,规模以上企业
28家,从业⼈员37350⼈。

截⾄2018年底,区域内垃圾焚烧发电设备产值163302.97万元,较2017年143689.37万元增长13.65%。

产值前⼗位企业
合计收⼊68465.83万元,较去年60407.47万元同⽐增长13.34%。

2018年区域内垃圾焚烧发电设备企业实现⼯业增加值76778.80万元,同⽐2018年68066.31万元增长12.80%;⾏业净利润16147.17万元,同⽐2017年14631.36万元增长10.36%;⾏业纳税总额34966.92万元,同⽐2017年31170.37万元增长
12.18%;垃圾焚烧发电设备⾏业完成投资47185.57万元,同⽐2017年39535.46万元增长19.35%。

区域内经济发展持续向好,预计到2020年地区⽣产总值6000.02亿元,年均增长8.51%。

预计区域内垃圾焚烧发电设备⾏业市场需求规模将达到
245533.91万元,利润总额63843.99万元,净利润25439.28万元,纳税18514.92万元,⼯业增加值88416.20万元,产业贡献率18.62%。

区域内垃圾焚烧发电设备⾏业市场预测(单位:万元)
四、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
(⼀)不断推进⾼质量发展
国际经验表明,在⼯业化早期阶段,实现⾼速增长相对容易,⽽从中等收⼊阶段向⾼收⼊阶段的过渡中,发展的难度明显增⼤,只有少数经济体能成功跨越这⼀关⼝。

我国经过长期努⼒,经济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历史性变⾰,形成了世界上⼈⼝最多的中等收⼊群体,但同时也⾯临不少困难和挑战。

推动⾼质量发展,正是我国跨越关⼝、攻坚克难、应对挑战的⼀
剂“对症良药”。

(⼆)进⼀步促进节能清洁发展
⼯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能源资源消耗的主要领域,⾯对国家战略任务和约束性指标要求、⼯业转型升级的内在需要以及国际竞争的巨⼤压⼒,“⼗三五”期间⼯业节能任务更重、压⼒更⼤、要求更⾼。

必须从战略和全局的⾼度,充分认识做好⼯业节能⼯作的重要性、艰巨性和紧迫性,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幅提⾼能源利⽤效率,突破资源环境瓶颈制约,促进⼯业发展⽅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资源综合利⽤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推动资源利⽤⽅式根本转变、⼤⼒节约集约利⽤能源资源、发展循环经济的有效⼿段,是落实⼯业绿⾊发展要求的坚实保障,也是解决⼯业领域资源不当处置与堆存所带来的环境污染和安全隐患的治本之策。

深⼊推进资源综合利⽤,将有⼒地促进经济发展从低成本要素投⼊、⾼⽣态环
境代价的粗放模式向创新发展和绿⾊发展双轮驱动模式转变,能源资源利⽤从低效率、⾼排放向⾼效、绿⾊、安全转型。

“⼗三五”时期经济建设和⽣态⽂明建设要协调推进,资源综合利⽤在其中发挥着必不可少的重要作⽤,要加⼤⼯业资源综合利⽤⼒度,持续推动循环经济发展。

⼯⼚是制造业的⽣产单元、实施主体,绿⾊⼯⼚是实现转型升级的发展之路。

2016年9⽉国家⼯信部⾸次提出建设绿⾊制造指标体系,开展绿⾊⼯⼚、绿⾊园区、绿⾊产品、绿⾊供应链管理等⽰范创建⼯作。

经过各省努⼒,⽬前已经完成两批四百余家国家级绿⾊⽰范评价认定,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良好⽣态环境是⼈和社会持续发展的基础,⽣态环境保护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事业。

牢牢树⽴绿⾊发展理念,守住⽣态⽂明红线,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我们就⼀定能实现“⽣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的发展⽬标,给⼦孙后代留下天蓝、地绿、⽔清的美好家园,为中华民族赢得永续发展的光明未来。

(三)抓住机遇实现产业转型升级
发挥市场机制,转变政府职能。

紧紧围绕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着⼒加强供给侧改⾰,提⾼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统筹使⽤经济、法律和政策⼿段,加强对产业的引导
和规范,促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

实施负⾯清单管理,进⼀步消除制
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性障碍,不断激发和提升市场主体的发展活⼒。

五、2019主要经营⽬标
2019年xxx有限责任公司计划实现营业收⼊524.158万元,同⽐
增长20%。

六、重点⼯作安排
2019年xxx有限责任公司将重点推进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项⽬实施。

(⼀)产业发展政策符合性
由xxx(集团)有限公司承办的“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项⽬”主要从事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项⽬开发投资,符合产业政策要求。

(⼆)项⽬选址与⽤地规划相容性
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项⽬选址于xx新兴产业⽰范基地,项⽬所占⽤地为
规划⼯业⽤地,符合⽤地规划要求,此外,项⽬建设前后,未改变项⽬建
设区域环境功能区划;在落实该项⽬提出的各项污染防治措施后,可确保
污染物达标排放,满⾜xx新兴产业⽰范基地环境保护规划要求。

因此,建
设项⽬符合项⽬建设区域⽤地规划、产业规划、环境保护规划等规划要求。

(三)“三线⼀单”符合性
1、⽣态保护红线: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项⽬⽤地性质为建设⽤地,不在主导⽣态功能区范围内,且不在当地饮⽤⽔⽔源区、风景区、⾃然保护区等⽣态保护区内,符合⽣态保护红线要求。

2、环境质量底线:该项⽬建设区域环境质量不低于项⽬所在地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有⼀定的环境容量,符合环境质量底线要求。

3、资源利⽤上线:项⽬营运过程消耗⼀定的电能、⽔,资源消耗量相对于区域资源利⽤总量较少,符合资源利⽤上线要求。

4、环境准⼊负⾯清单:该项⽬所在地⽆环境准⼊负⾯清单,项⽬采取环境保护措施后,废⽓、废⽔、噪声均可达标排放,固体废物能够得到合理处置,不会产⽣⼆次污染。

(三)项⽬选址
xx新兴产业⽰范基地
(四)项⽬⽤地规模
项⽬总⽤地⾯积10818.74平⽅⽶(折合约16.22亩)。

(五)项⽬⽤地控制指标
该⼯程规划建筑系数57.26%,建筑容积率1.56,建设区域绿化覆盖率7.83%,固定资产投资强度175.61万元/亩。

(六)⼟建⼯程指标
项⽬净⽤地⾯积10818.74平⽅⽶,建筑物基底占地⾯积6194.81平⽅⽶,总建筑⾯积16877.23平⽅⽶,其中:规划建设主体⼯程10773.81平
⽅⽶,项⽬规划绿化⾯积1322.14平⽅⽶。

(七)节能分析
1、项⽬年⽤电量418872.17千⽡时,折合51.48吨标准煤。

2、项⽬年总⽤⽔量4063.89⽴⽅⽶,折合0.35吨标准煤。

3、“垃圾焚烧发电设备项⽬投资建设项⽬”,年⽤电量418872.17千
⽡时,年总⽤⽔量4063.89⽴⽅⽶,项⽬年综合总耗能量(当量值)51.83吨标准煤/年。

达产年综合节能量20.16吨标准煤/年,项⽬总节能率
29.71%,能源利⽤效果良好。

(⼋)环境保护
项⽬符合xx新兴产业⽰范基地发展规划,符合xx新兴产业⽰范基地
产业结构调整规划和国家的产业发展政策;对产⽣的各类污染物都采取了切实可⾏的治理措施,严格控制在国家规定的排放标准内,项⽬建设不会对区域⽣态环境产⽣明显的影响。

(九)项⽬总投资及资⾦构成
项⽬预计总投资3544.81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848.39万元,
占项⽬总投资的80.35%;流动资⾦696.42万元,占项⽬总投资的19.65%。

(⼗)资⾦筹措
该项⽬现阶段投资均由企业⾃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