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一轮总复习 第二单元 西方的政治制度 课时跟踪检测(三)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新人教版高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跟踪检测(三)古代希腊罗马的政治制度
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1.“希腊科学的基础完全是东方的,不论希腊的天才多么深刻,没有这些基础,它并不一定能够创立任何可与其实际成就相比的东西。
……我们没有权利无视希腊天才的埃及父亲和美索不达米亚母亲。
”作者旨在说明( )
A.世界文明的多样性B.希腊文明的包容性
C.东方文明的先进性D.希腊文明的民族性
解析:选B 材料强调的主旨是希腊文明,不是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故A项错误;材料说明希腊文明广泛吸收东方的文明,充分体现了希腊文明的包容性,故B项正确;材料主旨是强调希腊文明,尽管它吸收了东方文明,但东方文明先进性不是材料的主旨,故C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希腊文明对东方文明的借鉴吸收,不是突出希腊文明的民族性,故D项错误。
2.(2017·晋冀豫高三联考)古代希腊社会推崇沟通技巧,一些深谙沟通技巧的演说家往往因此而被推选为首领。
而一些品质败坏的演说家往往会蛊惑人心和破坏某某。
这反映出古希腊( )
A.直接某某的弊端已充分暴露
B.美德是城邦某某制度的核心
C.人品对某某政治有重要影响
D.某某政治为多数暴政所左右
解析:选C “而一些品质败坏的演说家往往会蛊惑人心和破坏某某”表明人的道德品质对某某政治的好坏有重要影响,故C项正确。
3.(2016·某某模拟)约公元前420~前418年在雅典上演的《伊翁的故事》中,剧中男主角把雅典比之为一个“充满恐怖”的城市,用一种小心谨慎的言语解释他宁愿在达尔斐神庄过一种没有友人的奴仆生活,也不愿做一个自由人和一位公子而生活在像雅典这样的地方。
该剧作者意图( )
A.揭露城邦某某信仰自由的缺失
B.表达对雅典政治体制的不满
C.赞美雅典某某政治的黄金时代
D.讽刺雅典社会贫富差距过大
解析:选B 根据关键句“不愿做一个自由人和一位公子”可以判断剧中男主角不愿成为雅典公民,因为城邦政治“充满恐怖”,这体现了雅典某某政治中由于轮番而治、直接某
某等带来的消极影响,故B项正确。
4.(2016·某某质检)十将军委员会是古代雅典的最高军事机构,将军之职按公民自费服役的传统,不仅没有薪饷而且还要自己出资装备一切,十将军始终不搞抽签而只有选举产生,并可连选连任。
十将军委员会( )
A.减轻了公民的经济负担B.便利社会上层掌握要职
C.增加了奴隶主经济负担D.培养了公民的尚武精神
解析:选B 根据“将军之职按公民自费服役的传统”可以得出,公民担任将军之职没有工资,那就无所谓减轻公民经济负担之说,故A项错误;根据“十将军始终不搞抽签而只有选举产生,并可连选连任”可得出B项正确;十将军委员会“不仅没有薪饷而且还要自己出资装备一切”,不可能增加奴隶主经济负担,故C项错误;崇尚尚武精神的是斯巴达,故D项错误。
5.公元前4世纪伯罗奔尼撒战争后,希腊社会发生严重分化,大土地所有者大量兼并土地,小土地所有者大批破产,公民无法自备武装,雅典走向衰落,后来为君主制的马其顿所控制。
这表明( )
A.战争是导致雅典衰败的主要原因
B.希腊某某制度具有局限性
C.小生产者是希腊某某政治的基础
D.某某政治使雅典走向衰败
解析:选C 战争是推动希腊社会发生严重分化的外因,其内部大土地所有者的兼并才是主要原因,故A项错误;在材料中并未涉及某某制度的局限性问题,故B项错误;小土地所有者的破产,导致雅典走向衰落,说明小生产者是影响雅典兴衰的根基,故C项正确;某某政治促使雅典走向衰败与材料“小土地所有者大批破产,公民无法自备武装,雅典走向衰落”不符,故D项错误。
6.近年来,一些历史学家在讨论雅典政治文明时出现了截然相反的观点:有些学者否认雅典存在某某政治,理由是雅典社会的政治权利属于公民集团,而这些人只占居民的少数,妇女、外邦定居者、奴隶都对政治事务没有发言权。
但是一些学者认为,应该把某某国家定义为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国家事务管理的权利,因此,雅典毫无疑问是最某某的国家。
这两种观点( )
A.掩盖了雅典某某政治的阶级实质
B.忽视了雅典某某的时代性
C.有助于还原雅典某某政治的历史真相
D.历史真相不明,难于评价
解析:选B 两种观点的共同错误在于都站在当代的角度,按照当代人对某某政治的理解去评价雅典的某某政治,忽视了雅典某某政治的时代性,即过分贬低和过分美化,故B 项正确。
7.(2016·某某模拟)“用法律保护个人权利,明确所有权归属,这些正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许正基于此,很多学者才把发明公司的荣耀归于罗马人。
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
”(央视大型纪录片《公司的力量》解说词)对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A.罗马法的最大荣耀是保障自由
B.罗马法影响后世公司组织诞生
C.产权保护是公司产生的前提
D.罗马法导致市场经济的形成
解析:选C 材料中具体讲明了罗马法保护财产所有权,是自由交易和市场形成的前提,也是公司产生的前提,根据材料“真正公司时代的到来,还要在人被进一步解放之后”信息判断C项正确。
8.罗马的《十二铜表法》规定:“凡高度达15尺的树木,为使其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其周围须加修剪。
”这表明《十二铜表法》( )
A.倡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B.有效调节了社会矛盾
C.维护了人们的私有财产D.禁止权利滥用的思想
解析:选D 《十二铜表法》是维护贵族利益的产物,本身就是不平等的,故A项错误;材料中强调法律是一种手段,有效调节了社会矛盾则是强调的结果,故B项错误;材料中“阴影不至损害近邻地区”强调的权利,与私有财产无关,故C项错误;一方的树的生长不能侵害近邻的权利,故D项正确。
9.(2017·某某名校联考)古罗马法学家认为,在适用于特定民族的市民法和适用于全人类的万民法之外,还有“自然界教给一切动物的法律——自然法”,“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
这反映了( )
A.罗马法学家追求公平正义的立法原则
B.使用中的罗马法丧失了自然法的精神
C.罗马法不断发展完善为一部自然法
D.天赋人权的思想理念贯穿于罗马法
解析:选A “而奴役是违背一切人都是生而自由的自然法的”说明自然法理念是追
求公平正义,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罗马法学家推崇自然法,故B项错误;自然法不是法律条文,是法律理念,故C项错误;天赋人权是启蒙思想家的思想,故D项错误。
10.菲利普·内莫《罗马法与帝国的遗产》一书中说:“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某某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
”据此可知罗马法的发展是因为( )
A.罗马的扩X与各民族的融合
B.罗马法基本原则获得认可
C.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得到认同
D.奴隶制商品经济不断发展
解析:选A 据材料“如果说,罗马法……能有所创制,那是因为罗马某某国以及之后的帝国乃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多种族’的大国的缘故”可知罗马的扩X与各民族的融合促进了罗马法的发展,故A项正确。
11.(2017·全国名校联考)古罗马万民法“通过公的逐步扩展,实现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在民事法律地位上的平等”。
这说明万民法( )
A.有利于调和社会矛盾B.废除了罗马公民特权
C.促进了某某体制建立D.吸纳了自然法的内容
解析:选A 万民法“通过扩展公,实现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在民事法律地位上的平等”,有利于调节罗马公民与非公民之间的社会矛盾,故A项正确。
12.(2017·中原名校联考)苏联史学家科瓦略夫指出,希腊人是伟大的理论家,崇高的思想方式创造者。
罗马和希腊人不同,他们是生活的伟大建设者。
他们建成了在民族国家之前的—切形式中最完善的强大的国家,他们创造了法律,用来表现发达的国家生活,同时又把它当作国家生活的工具。
材料反映出( )
A.罗马人具有务实的精神B.罗马法对后世影响深远
C.希腊人偏重于某某政治D.希腊某某政治弊端较多
解析:选A 材料主要强调罗马人是生活的伟大建设者,他们创造了法律,用来表现发达的国家生活,说明罗马法是维护国家生活的工具,反映出罗马人具有务实的精神,故A 项正确。
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
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
在征服自然之后,如何在城邦生活中追求自由成为了希腊人的关注点。
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
生。
改革后的雅典公民更珍视自由,宁愿“在某某制度下受贫困,也比在贵族专权统治下享受所谓的幸福好”。
此外由于氏族血缘关系逐步消亡,个人需通过努力,方能获得幸福。
这种变化又使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能“自由地思考这个世界,而不受外界权力的影响来追求真理”。
这样的自由,在苏格拉底之前的哲人就开始大胆地表达了。
——摘编自复旦大学易兰《古希腊人的自由观念》
材料二就总体而言,在中国古代社会,“自由”是被从否定意义上来理解和定位的,即一种与正统思想和正式制度相反的个体态度或行为,具有较强的贬义色彩。
这导致了传统自由思想的内向化发展,从而形成了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即一个人在人际之外、规矩之外、制度之外的自在自得。
胡适认为,这种“自由”只能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而始终没有认识到政治自由的重要性。
所以和现代自由所强调的权利、机会与能力的统一相比,心性自由是一种束缚的、空想的、形式的自由。
——摘编自寇东亮《中国传统自由概念与心性自由
的思想辩证》
(1)依据材料一指出作者观点,并结合雅典某某政治改革的史实加以说明。
(9分)
(2)依据材料一、二,指出古希腊与古代中国“自由”的差异。
结合所学知识,试分析造成二者差异的社会因素。
(16分)
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一中“古希腊人的‘自由’是随着社会历史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发展的”和“在雅典,一系列的政治改革应运而生”两句话概括观点;结合所学,列举梭伦改革和克利斯提尼改革中给予或扩大自由的内容进行说明。
第(2)问,根据材料一“雅典人认识到个体存在的价值,人的主观能动性与主观判断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和材料二“独特的心性自由思想”和“达到内心的自我安慰”等关键句比较差异;其原因,从政治上来看中国是专制制度,古希腊是某某政治,从经济上来看,中国是封闭的小农经济,古希腊则是工商业繁荣,从思想上来看,中国受到较多封建思想的禁锢,古希腊则受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
答案:(1)观点:古希腊人的自由随社会发展而变化(雅典某某政治改革推动自由的发展)。
说明:如梭伦颁布的解负令缓和了平民与贵族矛盾,使债务奴隶获得人身自由;财产等级制和公民大会打破了氏族贵族的专权,使公民获得了政治自由;克利斯提尼用十个地域部落取代四个血缘部落,扩大了公民的政治自由;某某政治激发人的能动性与自信,有利于思想的自由与人文主义的发展。
(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2)差异:古中国:心性的自由(内心精神的自由)。
古希腊:政治和思想的自由。
因素:政治上:中国专制制度的压制;希腊某某政治促进了自由的发展。
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有利于实现心性的自由;希腊工商业经济的繁荣有利于自由观念的发展。
思想上:中国封建正统思想的禁锢;古希腊人文主义思想的熏陶。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
——《十二铜表法》
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
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
——《查士丁尼民法大全》
材料二(在马克思看来)法作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
在特定的社会阶段,法很可能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的生产关系,如此,法便成为特定生产关系这个“真实”表面的“面具”,只能歪曲地反映“事实”。
——李静《罗马法之歌——马克思与维柯的一场“对话”》
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关于罗马法的观点进行探讨。
(12分)
解析:首先从材料二中提取观点,即“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然后对此观点持赞同和不赞同的态度,如果是赞同,则结合罗马历史分两部分论证,第一部分论证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从罗马某某国早期的公民法和帝国时期的万民法角度论证,第二部分证明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从罗马法的实质角度进行论证。
答案:材料二认为,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
罗马法在某某国早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X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在帝国时期则适用于罗马统治X围内一切自由民,主要调整财产关系和经济纠纷。
但在奴隶社会这个特定的社会阶段,这些“法”只能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不能反映所有人的状况,由此甚至会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
罗马法即便能反映奴隶社会的剥削实情,也不过是“歪曲”地间接反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不能真正体现。
(若学生对材料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论证充分,亦可酌情给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