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二各国经济体制的创新与调整.doc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4课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建立
【课程标准】1、了解俄国国内战争后苏维埃政权面临的形势,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

2、列举“斯大林模式”的主要表现,认识其在实践中的经验教训。

【学习重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的内容及其意义,斯人林体制表现及其评价。

【学习难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新经济政策转变的必要性;如何评价斯大林模式。

【知识梳理】
二、斯大林经济体制:
1、确立:
1924年一30年代中期,经过_______ 和__________ ,实施了国民经济发展_________ , 取消___________ ,到20世纪30年代屮期,苏联确立了新的经济体制。

2、表现:
(1)所有制形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管理体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管理手段: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对斯大林体制的评价:
⑴积极:这种经济体制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突出成就。

①形成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基本上实现了工业化。

②1937年,苏联的工业生产总值跃居欧洲第一位、世界第二位,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⑵消极:这一经济体制导致了一些弊端。

①国民经济比例失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诞牛的社会主义国家大都照搬这种体制。

・、填充下血表格,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和新经济政策
第17课苏联的经济改革
【课标要求】概述从赫鲁晓夫改革到戈尔巴乔夫改革的基本历程,认识社会主义改节的复杂性、艰巨 性和曲折性。

【重点】掌握赫鲁晓夫、勃列口涅夫改革和戈尔巴乔夫改革的背景、内容及影响。

【难点】理解戈尔巴乔夫改节与苏联解体的关系。

【情境导入】
1986年在苏联流传的一则笑话。

这则笑话把苏联比作一列因铁轨己到尽 头,
无法继续前进的火车。

每个领导人都以H 己的方式处理这场危机:斯人 林下令把司机和列车员枪决;赫鲁晓夫则为他们平反;勃列日涅夫把窗帝拉 上并命令左右摇动列乍,造成列车正在运行的假象;戈尔巴乔夫则拉开窗帘, 把身子探岀窗外大声喊道:“前血没有铁轨了,前血没有铁轨了!”
有人说:赫鲁晓夫改革把苏联搞乱了,勃列FI 涅夫改革把苏联搞僵了, 戈尔巴乔夫改革把苏联搞垮了。

为什么会岀现以上的现象呢? 【课堂探究】
探究一从1953年开始,苏联政府采取一系列农业措施,刺激农民的生产积极性,收到了良好的 效果。

19531958年间,农业产量平均增长率达6. 8% ,农民年收入从平均每户150美元增加到600 美元。

19541960
年,在农业人口减少了 1100万的情况下,农业产量仍明显增加。

在工业方面,尽管赫鲁晓夫推行的改革并不成功,但苏联工业仍然保持了较高的增长势头。

1951-1965年,苏联工业的年平均增长率达10. 7% ,钢铁、煤炭和石油等重要战略物资的产量都逐年 增加。

军事科技水平继续保持国际领先地位:1954年,建立起世界上第一座原子能发电站;1957年,研 制出世界上第一枚洲际导弹;同年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入造地球卫星送入太空;1961年,第一艘载人 宇宙飞船也成功上天。

依据材料回答,赫鲁晓夫改革期间,苏联取得了哪些成就?
1954年的粮食总产量达到8560万吨,其中来自开垦地的产量为3720万吨。

但是由于开垦前对 那里的
土壤和气候条件未进行科学的分析,大规模的开垦破坏了广阔草原上的植被,从1955年到1960 年,已有几十万公顷土地被风沙侵蚀。

1962年夏季东部干旱,风化侵蚀波及了几百万公顷。

仅在巴夫 洛达州一地就有
150万公顷土地被风“刮走了"。

——1964年莫斯科版《处女地地区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
这段材料反映岀赫鲁晓夫改革的什么问题?
斯人林墓碑 黑白相间毁誉参半
以上材料说明在勃列口涅夫改革中存在什么问题?造成了怎样的影响?
探究三"他摆弄这个国家,就像家庭主妇摆弄卷心菜一样。

他以为只要把外面的烂叶子剥掉,就会有里边的好心子,他不停地剥下去,一直到剥光为止。

"
一位前苏联杂志主编这样讽刺戈尔巴乔夫思考:苏联经济改革的目的就是要打破斯人林模式,为什么戈尔巴乔夫打破了斯人林模式,其经济体制改革却仍然遭到了失败?
你同意大多数俄罗斯人的看法吗?为什么?
《解体之后:告诉你一个真实的俄罗斯》
如今俄罗斯的GDP增长得并不如预期,但人们谁也不愿意共产党重新组阁恢复社会主义道路。

大家相信俄罗斯人会有一个美好的民主的资本主义未来。

况且政府将三分之一的财政支出,用于教育、医疗、救济等社会领域的。

从而建立和维持了一套完善的社会福利体系。

让退休、失业、儿童、学生等等弱势人群,也扎扎实实地分享到经济增长的成果。

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数据,2010年,中国人均GDP四千美元左右。

同年俄罗斯的人均GDP在10, 521美元左右,目前俄罗斯还是一个发展中国家,距离发达国家为期不远。

一个人均GDP4000美元的国家竟然会把一个人均10,521美元的国家叫做"穷国〃,而且很多书刊继续把俄罗斯的转型和变革当作反面教材并自我陶醉。

苏联解体20来年了,但是对戈尔巴乔夫这个已经是风烛残年老人的争论与评价却从未中断过。

梅德韦杰夫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宣布,颁给他象征俄罗斯最高荣誉的〃圣安德烈勋章〃,表彰他在前苏
联末期担任国家领袖时所做出的贡献,标志着俄国政府对他罕见的承认。

经过20年的反思与冷静,已有51佐右的民众对他作出了正面的评价。

2011年3月2日戈尔巴乔夫80岁的生日,俄罗斯民间出现了自发的"感谢戈尔巴乔夫"运动。

一些居民区的街头大型广告牌上还贴出了很多写有"感谢戈尔巴乔夫!”的大幅广告。

戈氏开启了俄国走向政治民主和市场经济之路,当今俄国的民意也承认戈尔巴乔夫带给他们的进步,人们有了言论、集会、结社、信仰和迁徙的自由,有了选择国家领导人、维护自己利益的政治权利,有了拥有财产的权利,没有人愿意再回到原来的模式。

第15课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
【课程标准】
1、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认识罗斯福新政的历史背景。

2、列举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认识罗斯福新政的特点,探讨其在资木主义自我调节机制形成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罗斯福新政的内容、特点和影响。

【教学难点】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罗斯福新政的实质
【知识梳理】
一、经济大危机
1、原因
(1)根本原因: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之间的固有矛盾)(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原因:o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概况
(1)过程:
①时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爆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范围:美国首先爆发,扩大到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④表现: 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__
(2)特点:①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 :④______________
3、影响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提高,阻止外国商品进入本国市场;
实行____________________ ,让本国商甜打入别国市场。

导致世界经济进一步陷入混乱,加深危机,国际关系FI趋恶化。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空前严重的经济危机使得人们对整个产生了怀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些国家开始泛
滥,摇摇欲坠。

二、罗斯福新政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①经济危机爆发,胡佛政府的政策加剧了危机。

②1933年富兰克林•罗斯福就任总统。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指导思想:国家经济。

2、内容:
(D金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o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农业:o
(4)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社会:实行o
4、核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评价: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质: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彩响:①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3)局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三、凯恩斯主义
1、背景:经济人危机的爆发使 ___________ 的经济理论受到质疑。

2、内容: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对付经济危机的办法是o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政府必须放弃自由放任主义,o
3、地位: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经济学的观念,它的提出被称为“________________ ” o
第16课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调整
【课标要求】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家为例,分析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教学垂点】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和福利国家的有关内容。

【教学难点】资本主义自我调整的原因和结果。

【知识梳理】
(3)经济调整的表现
(一)国家对经济的大力干预
1、背景:二战后,发达国家吸取 _________________ 的教训,放弃了_________ 的传统,接
受_____________ ,釆取了_______________ 对经济进行大力干预的政策。

2、措施: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代表:________ )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典型代表:_____________ L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典型代表)。

3、特点:不同的国家政府T预经济的重点有所不同。

4、影响:(1)积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2)消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企业经营的调整
3>人民资本主义
1、 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随着 _________ 的发展和 ____________ 的扩大,成为发达国家经济的主体。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表现:股票不再只为 __ 拥有,呈现的趋势。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彩响:起到了________________ 的作用,反映了的趋向。

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手中。

•经营者革命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背景:企业牛产 _____ 的增加和的FI益复朵,要求企业经营者具有很髙
的__________ 才能和 ______________ 知识。

2、 _______________ 表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退出了经营第一线,而由专门的
和_____________ 从事经营。

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彩响:
(三)福利国家的岀现: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
1 .前提(背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社会福利资金的组成内容:由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 __________ 三部分组成。

3.特点: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②福利种类多:主要包括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_ 和____________ 等;
③ _________________ , ____________ 受惠多。

4.实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积极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消极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o
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调整的影响
1、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世纪50-60年代,发达国家进入了经济高速增长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避免了像1929—1933
年那样大的世界经济危机的出现。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73年黄金时代结束,发达国家出现“
”现象,被迫调整政策,减少_________________ ,
出售_______________ ,削减_________________ ,凯恩斯主义也失去了在经济学中的主流地位。

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