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春五年级数学下册四长方体二第2课时体积单位教案北师大版2020032413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2课时体积单位(1)
教学目标
1.了解体积单位有立方厘米、立方分米、立方米。
2.能够根据生活中的常识和已有的经验,建立运用体积单位的实际能力,具有解决物体体积问题的正确方法和思路。
3.学生想探究问题,愿意和同伴进行合作交流;乐于用学过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相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难点
能够进一步有效地建立体积的空间观念;初步感知体积单位的大小。
教学准备
1立方米、1立方分米、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我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学过哪些面积单位?学生纷纷回答,教师对回答得好的同学进行表扬和鼓励。
那么体积单位是什么呢?
二、自主探究
1.教师出示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教具,学生观察后让学生感受1立方厘米物体的大小。
教师提问学生,你有什么样的方法理解这个物体大小,然后交流各自的想法。
说出:棱长是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 cm3。
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立方厘米的物体。
2.教师再出示1立方分米和1立方米的正方体教具,让学生交流各自的看法。
说出:棱长是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 dm3。
让学生说出周围大约是1立方分米的物体。
棱长是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记作1 m3。
3.学生动手操作。
(1)用橡皮泥切出一个体积是1立方厘米的正方体。
拼一拼,2立方厘米、5立方厘米、10立方厘米分别有多大。
(2)用硬纸板做一个体积是1立方分米的正方体。
(3)用米尺在墙角处搭出一个1立方米的空间。
4.说一说:哪些物体的体积大约是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把体积单位与生活中熟悉的事物联系起来,感受1立方厘米、1立方分米、1立方米的实际意义。
三、课堂练习
1.完成教材P39练一练第1题。
先让学生独立尝试,再进行交流,特别是读法的交流。
2.完成教材P39练一练第2题。
目的是让学生了解生活中一些常见物体的体积,增强学生对体积、容积单位实际意义的理解。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有什么感受和体会?(学生回答)
五、板书设计
体积单位(1)
棱长为1厘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厘米,记作1 cm3。
棱长为1分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分米,记作1 dm3。
棱长为1米的正方体,体积是1立方米,记作1 m3。
附:什么样的考试心态最好
大部分学生都不敢掉以轻心,因此会出现很多过度焦虑。
想要不出现太强的考试焦虑,那么最好的办法是,形成自己的掌控感。
1、首先,认真研究考试办法。
这一点对知识水平比较高的考生非常重要。
随着重复学习的次数增加,我们对知识的兴奋度会逐渐下降。
最后时刻,再去重复学习,对于很多学生已经意义不大,远不如多花些力气,来思考考试。
很多老师也会讲解考试的办法。
但是,老师给你的办法,不能很好地提高你对考试的掌控感,你要找到自己的一套明确的考试办法,才能最有效地提高你的掌控感。
有了这种掌控感,你不会再觉得,在如此关键性的考试面前,你是一只被检验、被考察甚至被宰割的绵羊。
2、其次,试着从考官的角度思考问题。
考官,是掌控考试的;考生,是被考试考验的。
如果你只把自己当成一个考生,你难免会惶惶不安,因为你觉得自己完全是个被摆布者。
如果从考官的角度去看考试,你就成了一名主动的参与者。
具体的做法就是,面对那些知识点,你想像你是一名考官,并考虑,你该用什么形式来考这个知识点。
高考前两个半月,我用这个办法梳理了一下所有课程,最后起到了匪夷所思的效果,令我在短短两个半月,从全班第19名升到了全班第一名。
当然,这有一个前提——考试范围内的知识点,我基本已完全掌握。
3、考前5天一般是考生心理最为紧张的时刻,因此在这段时间应
该注意调整好自己的心态。
在此期间,而直接导致考生在这段时间出现紧张情绪的原因有三个方面:首先,来自于自身。
例如,在临近考试时大量做题会使自己感觉到问题越来越多,造成自我压力过大,心理上不能承受,产生紧张。
加重思想上的负担。
对于全体考生来说,调整心态要重点注意以下四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要调整好复习的方法。
不要耗费时间做大块成套的试题,因为这时候自己掌握的知识就像临近饱和的溶液,不可能会有太多的增加。
应该多做一些提纲挈领的工作,例如查看教材中的重点内容和公式,看读书笔记,翻阅以往的试卷,对前后知识进行穿线;要多熟悉历年考试的题型,要反复看,对这些题做到熟悉掌握,题型会使自己在考前的心情平静下来;应该重点做好知识的查缺补漏,看过去一些大型考试的错题记录,强化对知识进行回顾,找出过去常出现的错误,清楚地知道错在哪里;还应该学会转变思维方法,过去出现的重点错误和一些不应该出现的错
误往往是由于思维定式造成的,只有在思维方法上发生转变才能从根本上避免这类错误。
要调整好生活节律。
此时,除了要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之外,还应该自觉地、有目的地整好自己的学习时间。
不要晚上来了精神,到了白天就犯困。
应该使头脑清醒的时段出现在白天,这样才能调整好、准备好临考的精神状态。
要使自己保持一种平静心、竞争之心和自信之心。
紧张型的同学,要采用一些科学的方法来减缓对考试的紧张情绪。
例如做一些自己感兴趣的事,不要对考试有太高的要求,给自己留有一定的回旋余地。
这样反而能考出好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