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种子是农业生产中最基本的生产资料,是农业科学技术和各种农业生产资料发挥作用的载体,品种推广将成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最重要的手段。

指出我国种子产业化发展中的问题,并就如何树立新观念、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提高科技含量、加快品种体系建设、建立监管完善的市场体系,走好种子产业化发展之路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种子;产业化;问题;对策
种子作为一种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在我国农业生产和国民经济发展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在我国现有经济结构、国家能力等条件下,通过实行种子产业化,可以引导农民走向市场,实现农户小规模生产与国内外种业大市场的对接,能提高种业比较效益,增加农民收入,可利用产业化组织载体吸引金融资本向种子产业流动,增加粮食有效供给,实现种业产前、产中、产后的整体经营,突破农工商部门垄断割据的对立体制,实现农业乃至社会经济全局的整体协调发展。

1存在问题
我国种子产业虽然发展很快,但是与种子产业较发达的国家相比还相当落后,尤其在由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时期,暴露出很多弊端和问题。

1.1产业体制不顺,执法管理薄弱
我国的种子产业带有较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其弊端一是组织上政、事、企不分,“三位一体”的种子机构没有得到根本改变;二是机制上责、权、利分离,产业发展缺乏足够的动力与活力;三是技术上育、繁、销脱节,种子科研与种子生产经营长期分属2个体系运转,体制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种子产业健康发展的最大障碍。

执法管理主要表现为政策法规不完善,未能建立起对种子研究者、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利益、权力与义务进行有效保护与约束的机制;政府管理职能薄弱,执法手段落后,人员经费没有保证,人员素质有待提高;种子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检测监督执法不力。

1.2种子生产水平低,企业机制缺乏灵活性
一是优质种子不多,种子加工设施落后,加工质量不高,有的种子没有经过精选、分级、包衣和包装就推向市场。

二是种子储备设施不完善,贮存能力低,造成种子调节手段乏力,供需失衡,种子缺乏和种子积压现象在不同年份交替出现。

国有种子企业按行政区域设置,主要经营科研单位育成的品种,企业依附性强,专业化协作水平低,一方面经营品种小而全,规模经济水平低;另一方面经营领域专而窄,规避风险能力差,生产要素配置不合理,这种状况极不利于种子企业向多元化、一体化、集团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1.3种子生产经营规模小,科研后劲不足
优良品种是种子产业发展的源泉,只有符合市场需要的品种才能带动和促进种子产业的发展。

随着计划体制的转轨,农业科研单位普遍存在事业费和研究经费不足、人才不稳、手段落后的现象,大量低水平重复研究既浪费了资源,又不利于品种研究的深化,致使研究成果数量少、水平低、突破性成果更少。

2发展对策
2.1深化改革,理顺体制,建立现代化的企业管理机制
要改变现行种子经营管理机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种子及种子产品更加丰富,掌握并经营种子的部门更多,竞争更加激烈,只有采取高新技术和手段,改变以往粗放经营的局面,实施种子集约化生产经营,才能提高市场竞争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

要按照“产权清晰、权责分明、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实行投资主体多元化,建立按劳分配为主的各种分配制度,建立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现代化企业制度。

2.2加强法制建设,完善种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
实施依法治种是促进种子产业健康、有序地竞争发展的现实选择。

加入WTO 后,我们必须遵循市场放开的准则,进一步搞活和强调种子产业的市场经济,要实施种子产业的市场经济,我们需要一个公正、公平交易的市场,要达到公正和公平的市场交易,就必须加强种子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种子法律、法规的立法、执法、护法等法律程序,加强执法力度,认真贯彻和实施知识产权制度和新品种保护条例,维护品种拥有者的权益,调动其围绕市场开展科学研究的积极性。

另外,还要在完善种子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依法治种的同时,理顺种子管理体制,增加执法经费,提高执法装备水平,建立一支高效、廉洁、公正的种子管理队伍,加强培训,提高种子执法人员的素质,规范执法行为。

2.3提高种子企业的竞争力及影响力
在国际竞争的市场条件下,种子企业要结合自身实际,提高知名度和信誉度,营造中国种业知名品牌势在必行。

种子企业面对市场,无论单位大小、所有制性质,都必须严格控制自己经营的种子质量,把质量控制措施落实到每个环节中。

要采取多种多样的手段来提高用户对公司种子的认知。

通过先进的种子精加工技术,可改善种子商品形象,创造出客户认可的名牌产品,不但能使农民降低用种成本,更可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扩大影响力。

2.4实施品牌战略,保护知识产权
在某种程度上,市场经济又是一种品牌经济。

随着改革的深入,种子行业的竞争主要体现在品牌、品种、质量等方面。

其中,品牌是种子的营销载体,也是企业宗旨、产品质量、客户信誉的形象表征,同样的种子,不同的品牌会有不同的价格,这就是品牌效益。

在今后的市场竞争中,没有自己品种的种子企业将很难生存下去,企业要保持旺盛的竞争力,就必须不断地创新品种。

创建种子品牌不光要有新品种,还必须在种子质量、包装、服务、信誉、人才、信息、形象等方面下功夫。

另外,企业品牌和品种品牌一样,同样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它的好坏直接关系到产品和企业未来的发展。

3参考文献
[1] 张峭.中国种子产业化经营的探讨[J].中国种业,2000(1):11-12;2000(2):9-1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