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才之路语文课后强化训练十六,专题十四文言文阅读译文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王镇恶,北海郡剧县人。

在五月五日这一天出生,家里人因为传统禁忌有这一天生的男孩妨害父亲,女孩妨害母亲的说法,想把他过继给远房族人。

祖父见到他觉得与众不同,说:“这不是一般的孩子,当初孟尝君在恶月出生却做了齐国的国相,这孩子也将会振兴我们家族啊!”因此给他取名叫镇恶。

广泛阅读各家兵书,议论军国大事,骑马不是他的特长,弯弓射箭也很差劲,但意气纵横,谋略出众,做事果敢,善于决断。

有人把王镇恶推荐给高祖皇帝,到皇帝身边后和他谈话,觉得他非常出众。

高祖谋划征讨刘毅,让镇恶参与军事,加封为振武将军。

派遣镇恶率战船百艘做先锋,昼夜兼行,来到豫章口。

镇恶舍弃船只步行登岸。

每只船上留下一二人,船对面岸上竖起六七面战旗,每杆旗下安放一面战鼓。

告诉留下来的人说:“估计我军将要抵达城下的时候,就擂响战鼓,让人觉得好像后面还有大军的样子。

”又分出一队士兵在后面,让他们烧毁江边码头上的敌船。

镇恶率军一直上前去偷袭敌军占据的城池。

在离城五六里处,迎面碰上刘毅的重要将领朱显之,想去江边码头,朱显之便骑马飞奔而去报告刘毅:“外面有大军,好像从下游逆水而上的,将要到城下了。

”传令关闭各个城门。

镇恶也飞速前进,士卒们攀墙入城,于是趁机打开外城的东门。

镇恶率军入城后就趁风放火,烧外城的南门和东门。

镇恶率领的军人和刘毅手下从南方调来的将士,有的是父子兄弟关系,有的是中表亲关系,镇恶让他们一边战斗一边谈话。

刘毅的军队人心离散。

三更时分,刘毅自缢而死。

镇恶身中五箭,手中所拿的长矛被箭射下,矛杆在手中折断。

高祖将要北伐,调镇恶任咨议参军,领兵做前锋。

出发前镇恶说:“不攻克咸阳,发誓不再渡江而还!”镇恶进入贼境,战无不胜。

敌将姚绍率大军占据险要,深沟高垒而固守。

镇恶孤军远征,后勤补给供应不上,和敌人相持日久,将士缺粮,于是亲自到弘农监督百姓上缴租赋,百姓争相送来米粟,军粮又充足了。

大军驻扎在潼关,谋划进取的方案,镇恶请求率水军从黄河进入渭河。

镇恶到达目的地后,下令将士吃晚饭后,就弃船登岸。

渭河水流湍急,转眼间战船全部被冲走。

镇恶抚慰士卒说:“诸位的亲人和家业都在江南,这里是长安城的北门外,离家万里,而船只和粮食衣物,都已随流水而去,哪还有求生之计呢!只应该拼死一战,可以立下大功,否则,就没人可以活命了。

”于是身先士卒,众人也知道再也没有退路了,无不奋勇争先。

姚泓的部众顿时溃散,于是攻陷长安城。

姚泓率妻子儿女归顺投降。

镇恶宣扬国家的恩泽,安抚尉问刚刚归降的人,号令恭肃严明,百姓安居乐业。

高祖慰劳他说:“帮助我成就霸业的人,真的就是将军您啊。

”镇恶拜了两拜,感谢说:“这(全仰仗)明公您的威望和诸位将士的努力,我王镇恶有什么功劳啊!”
王镇恶率军去北地,被沈田子杀害,事情记载在《序传》里。

时年四十六岁。

辛雄,字世宾,是陇西狄道人。

他的父亲辛畅,曾做过汝南、乡郡两郡的太守。

辛雄有孝敬长辈的品性他在父亲去世守丧期间,(由于悲伤过度)(人们)几乎都认不出他来了。

清河王元怿担任司空时,征召辛雄作了左曹o(后来)元怿升任司徒,仍授予軎雄左曹的职务。

辛雄办事用心,公平正直,加上他施政办事娴熟精明,事情经过他的裁断,人们没有不心悦诚服的。

元怿常常对人说:“要么没有诉讼,如果有辛雄就有明断的才能。

”历任尚书驾部、三公郎。

当时赶上精简郎官,只有辛雄和羊深等八人被留用,其他人全都被罢官遣送。

当初,廷尉少卿袁翻作为犯罪的人,得到恩准多次上诉,但却难以明辨是非。

(袁翻)于是就上奏控告那些曾经传播风言风语的人,说他们不问是非曲直,就把他陷入罪案,而又完全不加审理。

皇帝下诏到门下、尚书、廷尉那里讨论这件事。

辛雄议论说:“按<春秋》中的道理,断案如果失误,宁可失之于执法不严也不要滥用刑罚。

枉法执法不严会放过一些罪人,而滥用法却会伤害好人。

现在讨论这件事的人不忍心得罪奸邪的官吏,使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让君子和小人、好事和坏事没有区别,这难道就是我们所说的要赏励好人惩办坏人,要情意恳切地同情并体恤他人吗?古代的人只担心审查案件不能精细:没有听说明知道有冤情却不审理的。

”皇帝下诏依从了辛雄的建议。

当时各个地方的盗贼四起,而南寇又侵犯边境,山中的蛮人作乱,孝明皇帝准备御驾亲征,拟先到达荆州。

下诏让辛雄担任行台左丞,与临淮王元玉从东面赶赴叶城;偏将裴衍,从西面打通鸦路。

裴衍拖延时间没有前进,元或的军队已经驻扎在汝水河边。

赶上北沟方面求救,元或因为所部与北沟部队不属同一战区,不想救应他们。

辛雄说:“您在外指挥军队,凡是有利的事就可以做,见到合适的机会就要上前,何必死守战区划分的规定呢?”元玉害怕以后有失误受到指责,要辛雄发给兵符。

辛雄认为皇帝将亲自征伐,蛮夷的人一定心怀恐惧,趁着他们心志不一致,就会无往而不胜,于是辛雄就给元或的军队发了兵符,命令火速前去进击。

贼人听说后,果然自行逃散了。

当尔朱荣进入洛阳,制造了河阴之难时,人心不能安定下来,辛雄躲藏起来没有出来。

孝庄皇帝想让辛雄作尚书,门下上奏说:“辛雄不出现,死活还不知道。

”孝庄帝说:“宁可错在不知他下落时任命他。

怎么能错在他还活着而不任用他呢?”于是发布了授予辛雄度支尚书的文告。

永熙三年,辛雄兼任吏部尚书。

当时皇帝的亲信专横跋扈,辛雄害怕他们的谗言和陷害,不能坚守正道,评论的人很是讥讽他。

孝武帝到南方征讨,辛雄兼任左仆射,留守京城。

永熙末年,兼任侍中。

皇帝逃入关内,齐神武帝到了洛阳,在永宁寺召集朝廷官员们,指责辛雄及尚书崔孝芬、刘廞、杨机等人说:“作为臣子侍奉君王,要拯救危难。

如果处于朝廷之内不谏诤,皇帝外出不陪同随往,平时沉溺于尊宠之中,有事便逃窜躲避,臣子的节义到哪里去了?”于是就杀掉了辛雄。

陈襄,字述古,是福建侯官人。

求学的人都称他为古灵先生。

当时,求学的人正痴迷于雕饰之文,竞相以词彩华丽为高妙。

而先生独立有志于传扬大道,与他的同乡周希孟为友,气质古雅品行高尚,以天下的大计为己任。

听到的人开始都嘲笑他,但先生不为所动,越发坚定地亲身践行,求学的人也渐渐被教化,很多人都向他学习,即使一些桀骜不驯放诞无礼不听
教导的人,在先生门下也不敢失礼。

因为考中进士而被授为浦城主簿一职,蒲城县没有县令,先生代行县令职事,断案开明果决,人们不能以个人私情相求取。

开始兴办学宫,为生员们讲学,追随他学习的生员达五百余人。

部使者安积巡视到浦城县,先生以十事向他陈述,安积认为他说的都对,全都为他办理实施。

升任仙居县令,仙居是个多山的县,百姓不知学习,先生如在浦城一样兴办学宫,为生员们讲学。

学问中有疑难的,能在先生处理公务的间隙,到后院求教。

偶尔巡视县内,遇到山谷中有小学,就停下来为童生们讲解经文。

追随他学习的人渐渐增多。

升任著作佐郎、河阳知县,仙居县之老百姓挤在路上拦着车(舍不得先生离开),(先生)只好下车徒步行走,差点儿不能出境。

当时富弼统率河阳,一见陈襄就厚待他。

先生如在仙居一样兴办学宫,为生员们讲学。

有人在富公面前诽谤他说:“这是赚取年轻人的学费罢了!”富公把这话告诉陈襄,先生说:“反躬自问,正义在我这边,何必怕人家讲坏话!”有人劝先生停止讲学,回答说:“因为这些小人的话,使得生员们最终不能听闻大道。

我深以为耻。

”越发尽力讲学。

时问一长富公也越发认为他很优异,等到富公拜相后,就举荐陈襄为太常博士,召试秘阁校理,不久任祠部判官。

不久以祠部员外郎的身份担任常州知州,又如在河阳一样兴办学宫,为生员们讲学。

常州河运水渠淤塞拥堵太湖,太湖积水不能向北流人到长江,因而成为吴地民田的灾害。

先生根据水渠的宽度,对应民田之亩数,分摊交给百姓疏通,渠的深度和宽度都有规定,不到一月就修成,于是挖开望亭的古堤,而太湖的积水就能北流长江,农田水患得以解除。

调任司封员外郎,担任开封府推官。

将要离任时,在国库中得到杂收的无名钱数百万,于是用来偿还多年来拖欠的官府租税。

王安石执政推行新法,先生极力谏言青苗法不便利。

王安石想把先生贬出京城,但皇上不许。

荆公深恨不已。

蒋济,字子通,楚国平阿人。

建安十三年,孙权率兵围攻合肥。

这时,太祖的大军正在攻打荆州,军中发生了瘟疫,只有派遣将军张喜一个人带领一千骑兵,加领汝南的士兵来解合肥之围。

蒋济于是秘密禀报刺史,假称得到了张喜的书信,说前来救援的步兵骑兵共有四万人,现在已到雩娄。

孙权相信了,立即烧毁围城的营阵就撤离了,合肥城因此得以保全。

后来任命蒋济为丹阳太守。

有一个人诬告蒋济是谋叛主要策划人,太祖听说后,说:“蒋济难道会做这种事!如果做了这种事,那我是不了解人了。

这一定是愚蠢的老百姓故意扰乱,道听途说罢了。

”征召蒋济担任丞相主簿西曹属。

关羽带兵围攻樊城和襄阳。

太祖认为汉献
帝在许都,离关羽的军队比较近,想要迁都。

蒋济劝阻太祖说:“刘备、孙权,表面关系亲近,实际上却各有打算,关羽军事上得势,这是孙权一定不希望看到的。

可派遣人去游说孙权,劝他在后面偷袭关羽,许诺割让江南来赐封孙权,这样樊城的围困就自动解除了。

”太祖按照他的话去做。

孙权听了后,立即带兵向西偷袭公安、江陵。

关羽于是被孙权擒获。

文帝即位,蒋济从京城出来,担任东中郎将。

文帝问他说:“你所看到的天下风俗教化好不好?”蒋济回答说:“没有听到其他的好话,只听到要亡国的话罢了。

”文帝显出愤怒的神情,并问他其中的原因,蒋济都一一地回答,于是文帝的怒气消解了。

明帝即位,蒋济升为中护军。

当时中书监、令专有大权,蒋济上疏说:“大臣权力太大,国家就有危险,左右的人太受宠幸,皇上就会受蒙蔽,这是自古以来最大的警诫啊。

”明帝下召表扬说:“刚直的大臣,是国君所仰仗的。

蒋济文武兼备,任职勤劳,极尽节操,每有军国大事,当场有提出建议的奏议,对朝廷忠诚,做事奋发努力,我非常欣赏他的勇敢。

”景初年间,对外征战频繁,国内大建宫室,长期分离的人很多,并且连年饥荒,谷物匮乏。

蒋济上疏说:“陛下正当发扬前人的事业,光大先帝遗留下来的功业,实在还未到高枕无忧地治理的时候。

”凡是要役使老百姓时,一定要在农闲时候,不能耽搁他们耕作的时间。

那些想建立伟大功业的国君,先要估计老百姓的能力并安抚他们的疾苦。

”明帝下诏表扬说:“如果没有护军,我听不到这样的话。


齐王即位,蒋济升迁为太尉。

这时,曹爽专政,丁谧、邓颺、等随意改变法律法规。

凭着跟随太傅司马宣王屯兵洛水浮桥,诛杀曹爽等人的功劳,加封为都乡侯,邑七百户。

蒋济上疏说:“太傅独自决断,想出高明的计谋,陛下彰显他忠心和节操,罪人伏法,这是国家的福气。

分封、宠爱、庆贺、赏赐,一定要给予有功之人。

现在,说到谋划我事先并不知道,说到打仗并不是我亲自统率的。

”坚决地推辞,齐王不答应。

这一年蒋济死了,皇上给他的谥号是“景侯”。

郭逵,字仲通,他的祖先自邢州徙居洛阳。

康定年间(1040),他的兄长郭遵在对敌作战中阵亡,朝廷因此录用他做三班奉职,隶属于陕西的范仲淹麾下。

范仲淹勉励他读书学习。

当时正讨论夺取灵武城的事,郭逵说:“此地遥远,粮草供应不上,而且此城很大而我方士兵不多,攻夺灵武看不出对我们有利。

”不久,泾原人任福攻打灵武时全军覆没,人们都佩服郭逵的先见之明。

陈执中任京东安抚使时,奏请调郭逵任驻泊将。

陈执中曾与宾客助手谈论当代名将,他们都推崇葛怀敏。

郭逵说:“葛怀敏这样的人太容易对付了,有一天必会坏了朝廷的大事。

”陈执中听后开始很生气,过了几天问道:“你凭什么了解葛怀敏不是名将而会败坏了朝廷的大事呢?”郭逵说:“侥幸取胜,好大喜功,有勇无谋,因此可以断定。

”陈执中叹道:“你真的精通军事啊,葛怀敏已经兵败了。

”任真定兵马监押。

保州士兵叛乱,田况派郭逵前往招抚叛军。

郭逵与叛乱的侍其臻曾经同为范仲淹部下,他骑马飞驰到保州城下,用旧时佩戴过的紫袋让侍其臻看。

侍其臻识得此物,便与同党韦贵、史克顺等都来拜见,并邀请郭逵登城。

见过之后,郭逵向他们申明利害,众人有的疑惑不决,说:“若投降,恐怕也不免死罪。

”郭逵便请用自己做人质,于是叛军开城门投降。

郭逵因功升任阁门祗候、环庆兵马都监。

庞籍镇守河东时,使郭逵权知忻州。

契丹人来要求天池庙一地,庞籍不能决定,把此事推诿给郭逵。

郭逵寻访到一个太平兴国时的旧木椟,证明此地本为宋国土地,于是发
文书回答契丹,契丹人羞愧地服输。

种谔接受西夏人嵬名山的投降,夺取绥州,西夏人因此杀了杨定。

朝廷讨论因为边境战争正在兴起,想要放弃绥州。

郭逵说:“敌人已经杀了王朝的官吏,而如今又抛弃绥州不守,太示弱了。

而且嵬名山举族来投奔,又将怎么处置呢?”后来西夏又要用塞门、安远两寨来交换绥州,朝廷同意。

郭逵说:“这正是当年秦国许楚国商於六百里的计策,若不先交出二寨,就不可能给绥州。

”并派部下赵禼、薛昌朝同西夏使者谈判。

西夏使者只讲寨基,赵禼说:“二寨北面,原还有三十六堡,而且以长城岭为分界线,西平王祥符(1008—1016)时所写的文书如今还在。

”西夏使者惊讶得答不上话来,因此取消了换地的要求。

郭逵为人慷慨,喜欢军事。

神宗曾向他询问孔明八阵遗法,他回答说:“用兵打仗没有固定的阵形,此八阵也只不过是奇正相生的一种兵法罢了。

”于是为皇帝讲述详情。

在延安时,派人以八阵法教练士兵,长期没有成效。

郭逵便选择几十名熟习号令和屯营扎寨的校官,使每一个人教练一队士兵,很快便练成了。

他尤其善于使用偏将,让各人自己报说所擅长的技能,闲暇时间就翻阅查看,所以临阵作战都能使他们充分发挥各自的技能。

去世时,皇帝为他停止上朝一天,追赠他为雄武军节度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