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风工培训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混入了煤尘、岩尘等固体微粒。井下进行采 掘作业和运输过程等工作环节都会产生大量煤尘 、岩尘,井下使用的材料有时也会产生相应排放 尘粉尘,使井下空气中固体微粒含量增加,对人 身安全和健康造成危害
(4)空气的温度、温度和压力发生。地面空气进 入井下后由于空气受压缩和膨胀,会造成温度的 升高和降低,在采掘工作面上于物质氧化发热, 机电设备入热,人员身体放热及爆破作业,使井 下温度升高。在矿井风流中,由于地面和进风井 巷温度的差异,造成进风流空气中水蒸气含量夏 天逐渐增加,冬天逐渐降低。故矿井进风线路上 有冬干夏温的现象。在采掘工作面和回风路线上 ,因气温常年几乎不变,故其湿度几乎常年不变 ,而其相对湿度都接近饱和湿度。由于矿井通风 动力主要来源通风机,形成了进回风井之间压力 差,使地面空气得以进入井下。进入井下的空气 压力与地面大气压力有较大不同,采用压入式通 风的矿井,井下空气压力大于地面空气压力称为 正压通风;采用抽出式通风的矿井,井下空气压 力小于地面空气压力,称为负压通风。
井下空气中二氧化碳的主要来源的:煤、岩、 坑木等物质的氧化,爆破工作、矿井火灾、瓦 斯、煤尘爆炸、人的呼吸、从煤层、岩层中涌 等。《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二氧 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5%;矿井总回风或一翼回风 中二氧化碳浓度不得超过0.75%;采区和采掘工作 面回风流及采掘工作面风流中二氧化碳浓度都 不得超过1.5%。
2、湿度 3、风速
风速也是重要因素因素之一,风速大人体散失的 热量多;风速小,则用热少。井巷的风流速度应 符合《规程》第101条的规定。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要控制空气温度是比较困难 的,调节空气时,一般都从调节温度和风速入手 来发送矿井气候条件。
四、防治矿井有害气体造成危害的 主要措施
《规程》规定:在采掘工作面进风流的瓦斯浓度不得超过 0.5%,在采掘工作面和平采区的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 超过1%,在矿井和一翼的总回风流中,瓦斯浓度不得超 过0.75%。当浓度超过规程值时,原则上应停止工作,撤 出人员,切断电源,查明原因,进行处理。
(7)氨气。氨气是一种无色气体,相对密度是0.6,有浓 烈氨臭味,易溶于水。它能刺激皮肤及上呼吸道而引起咳 嗽、头晕,严重时失去知觉,以至死亡。有爆炸性,空气 中氨气浓度达到16%-27%时遇火爆炸。井下空气中氨的来 源主要有:炸药爆破、矿井火灾及爆炸、有机物的氧化腐 烂部分岩层中涌出等。《规程》规定的最高允许浓度为 0.004%。
(4)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是一种无色气体,相 对密度2.2,易积聚于巷道底部,易溶于水,有 强烈硫磺气味及酸味,有剧毒,能强烈刺激眼 及呼吸道粘膜。矿井二氧化硫主要来源于含硫 矿物的氧化、燃烧,在含硫矿体中爆破以及含 硫矿层中涌出。《规程》规定最高允许浓度是 0.0005%。
(5)硫化氢。硫化氢是一种无色、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 ,对空气的相对密度是1.19,易溶于水有强烈毒性,强烈 刺激眼睛及喉咙。中毒时感到头痛、呕吐乏力,严重时失 去知觉,抽筋直至死亡,硫化氢具有燃爆性,空气中硫化 氢浓度达到4.3%-4.6%时遇火能爆炸。井下硫化氢来源主要 是坑木等有机物腐烂和含硫矿物水化所产生;老空区积水 中可能积存硫化氢,搅动时会放出。有些煤体中也会涌出 硫化氢。《规程》规定硫化氢最高允许浓度是0.00066%。
(1)加强通风。加强通风是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最 根本措施。利用新鲜空气将有害气体稀释到安全浓 度以下并将有害气体排出工作面空间和矿井。(2) 加强瓦斯检查和监测。通过加强对矿井有害有毒气 体的检查和监测,掌握有害气体的涌出规律和涌出 状况,采于针对性措施及时处理积聚的有害气体。 (3)瓦斯抽放。对煤层中存在的大量瓦斯,利用抽 放系统预先抽放出来,使在开采时工作空间的瓦斯 浓度大大降低。对高瓦斯矿井抽放瓦斯是治本之策 。
(2)一氧化碳。一氧化碳是一种无色、无味、 无嗅的气体相对密度0.97,微溶于水能燃烧,当 浓度达到13%-75%时能爆炸,有强烈的毒性。 一氧化碳轻微中毒不头痛心跳耳鸣等病状,严 重中毒会反应迟钝,失去知觉,抽筋直至死亡 。一氧化碳扩要来源是:爆破作业,井下火灾 、瓦斯煤尘爆炸。《规程》规定一氧化碳的最 高允许浓度是0.0024%。
2、压入式通风 将矿井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地面进风井一侧,向矿井用压风 方式风,使整个通风系统在压入式主要通风机作用下,形成 高于当地大气压力的所谓正压通风。因此,在进风侧空气压 力较大,风流集中的条件下,将新鲜空气送往各处。压入式 通风矿井中,控制风流的设施一般都在进风侧安设,这对运 输行人等都不便,不易管理和控制,井底车场及进风井口漏 风大。回风侧空气压力较低,分支风路较多,污风流不易集 中迅速排出井外。在煤矿中又须考虑到若矿井主要通风机亘 古未有因故停止运转时,会使井下气压降低,这会使采空区 或封闭பைடு நூலகம்区内瓦斯涌出量增加,对安全不利。故一般在瓦斯 矿中很少采用压入式通风。但在矿井浅部开采时,由于地表 有塌陷出现裂缝与井下沟通时,为避免从地面吸入空气或从 老空区吸入有害气体,可在开采第一阶段时采用压入式通风 ,当在开采以下各阶段时再改为抽出式通风。
(二)矿井通风方式
据朝见井筒与回风井筒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而言,矿井通 风方式可分为中央式、对角式和混合式三类。
1、中央式通风系统 该系统是指进、回风巷大致位于井田走向中央,但按井筒
在井倾斜方向位置的不同又分为两种。 (1)中央并列式:进风井与出风井均并列置于井田的中
央。如图3-1所示。 中央边界式:进风大致位于井田的中央,出风井大致位于
氮气是无色、无味、无嗅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97 ,微溶于水,不助燃,无毒。但是空气中氮气含 量升高时,会使氧气含量相对降低,会使缺氧区 域人员窒息,井下空气中氮含量增加的主要原因 是井下有机物的腐烂、爆破作业以煤岩层中释放 出的氮气。
地面空气与井下空气的主要区别 (1)氧气浓度减少。矿井空气中氧气浓度减少的
3、抽压混合式通风
在进风井和出风井一侧安设主要通风机,将地机 新鲜空气由压入式主要通风机送往井下,污风由 抽出式主要通风机排出井外。这种通风方法使矿 井通风系统大部分都处于较高的压力影响,但这 种通风方法所需通风设备多,动力消耗也大,当 用风地点与地表塌陷区沟通、漏风大时,可以用 抽出混合式通风来平衡矿内外压力控制漏风。但 煤矿中一般很少使用抽压混合式的通风方法。
1、抽出式通风
将矿井主要通风机安设在地面出风井一侧,对矿井向外抽 出空气,使井下空气处于当地大气压的状况,且由于通风 阻力的影响使回风侧处于高负压,而进风处于低负压的通 风方法在这种情况下,回风流不易向其他处乱窜,可以集 中而迅速地流入回风系统排出井外。此外,在抽出式通风 中通风设施安设在回风侧,不妨碍运输行人,管理简便又 控制可靠,对于瓦斯矿井和有自然发火危险的矿井来讲是 有利的。因为在抽出式通风时,主要通风机一旦停止运转 ,则矿内空气必然要恢复到当大气压力由于压力增高,一 定时间内采空区域封闭火区中瓦斯不易涌出。所以,煤矿 矿井中一般多采用抽出式通风。
第二节 矿井通风系统
一、矿井通风系统
矿井风流由入风进口进入井下,经过各用风场所,然后由 回风并排矿井,所经过的整个路线称为矿井通风系统。矿 井通风系统包含矿井通风方式、通风方法和通风网络三个 方面的内容。
(一)矿井通风方法
矿井通风方法是指矿井主要通风机对井下供风的工作方式 ,可分为抽出式、压入式和抽压混合式三种。
(6)瓦斯。瓦斯是煤矿中从煤岩层内涌出的胳种气的总 称,它是煤的和种伴生气体,主要成分为甲(CH4)。瓦 斯无色、无味、无臭,比空气轻,所以,它常积聚于巷道 顶部、独头上山巷道或冒落的高顶处,它微溶于水,不助 燃也不供呼吸,无毒,但空气中瓦斯含量较大时,因缺氧 会使人窒息。纯瓦斯不燃烧也不爆炸,只有和适量的空气 混合后才有燃烧性和爆炸性。瓦斯爆炸的浓度界限为5%16%。
(4)加强个体防护。作业工人要熟悉避灾路线,掌 握避灾法,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当发生火灾、 瓦斯突出或爆炸等事故时,按规定正确佩戴自救器 ,按避灾路线迅速撤离。(5)加强盲巷管理。废弃 的巷道要及时封闭。在井下通风不良或不通风的巷 道,往往积聚大量的有害气体在上述地点应设置棚 栏、示警标,人如需进入时,必须先检查有害气体 浓度,在确认安全后方可进入。(6)喷雾洒水降低 有害气体含量。在生产过程中,爆破工产生大量的 炊烟等有害气体,通过喷雾洒水的办法可以有效降 低炮烟浓度。
(8)氢气。氢气是一种无色、无味、无嗅 的气体,相对密度为0.07,是最轻的气体, 难溶于水,具有燃爆性,在空气中浓度达 到49%-74%时遇热源泉可以发生爆炸。井下 空气中氢气主要来源于蓄电池机车的电池
充电过程中所放出的氨气;少量的矿内火
灾区域或矿层内放出。《规程》规定的最 高允许浓度为0.5%。
二、井下空气中常见的有毒有害气 体及安全标准
井下空气中有毒有害气体种类很多,但常见的能 够对煤矿安全生产、人身健康造成危害的有:二 氧化碳(CO2)、一氧化碳(CO)、二氧化氨( NO2)、二氧化硫(SO2)、硫化氢(H2S)、甲 烷(CH2)、氨气(NH2)、氢气(H2)等。
(1)二氧化碳。二氧化碳是无包略带臭味的气体 ,不助燃也不能供人呼吸,略有毒性,易溶于水 ,对人体部分器官有刺激作用,而增强人体呼吸 。浓度过大,会使氧含量降低,引起缺氧窒息。 比空气重,相对密度为1.52,多积存在巷道下部。
三、井下气候条件
井下气候条件上温度、湿度的风速三者综合作用的结果, 为了保证井下人员能正常工作,人体产生的热量与散发热量 的平衡,就必须创造井下适宜的气候条件。 1、温度 温度是气候条件中重要因素之一,温度高低差值影响人体 散的快慢,空气温度过高或过低都会使人身体感到不舒适, 井下适宜温度是15-20℃。《规程》规定:进风井口以下的空 气温度必须在2℃以上,采掘工作面空气温度不得超过26℃ ,超过30℃时必须停止作业。
(3)二氧化氨是一种红棕色气体,相对密度 1.59,易溶于水而生成硝酸,有剧毒,对眼、鼻 、呼吸道及肺有刺激作用引起肺水肿。二氧化 氨中毒会造成咳嗽、胸育、声带痉挛、呕吐、 腹泻、神经麻木,直至死亡。二氧化氨主要来 源天无二日中下爆破作业,《规程》规定二氧 化氨的最高允许浓度是0.00025%。
主要原因为:井下人员呼吸、煤和其他物质的氧 化、坑木腐烂、井下火灾及瓦斯、煤尘爆炸等都 直接消耗了氧气。另外生产中不断产生和煤岩层 不断释放出的各种所体,也相应地降低了空气中 氧气的浓度。
(2)混入了各种有害和爆炸气体。在煤矿井下进 行的许多工作都能够产生有害气体,井下使用的 许多材料也会发生物理化学反应产生有害气体地 下也赋存了大量有害气体在条件适宜时也伟大大 量时报逸出,造成井下有害气体的种类和含量增 加。
井田浅部边界沿走向的中央,。
中央式的布置方式中,矿井通风路线是折返的, 故比其他通风方式的通风阻力大,且阻力变化幅 度也大易使主要通风机工作不稳定,效率低,电 能消耗大。由于风流折返与阻力大,使进、回风 侧间的压力差大、漏风大易引起采空区自燃,但 中央式,尤其是中央并列式基建费用少,建设时 间短,投产快。另外,地面建筑集中,便于管理 。井筒延深工作方便和易实现矿井反风等优点, 这种通风方式适用于煤层倾角大、埋藏较深、井 田范围水大的中小型矿井。
通风工培训课件
彝良县煤矿安全培训中心
王忠 电话:
第一节 井下空气及安全标准
一、井下空气地面空气进入井下后,因发生物理 、化学和煤岩涌出各种成分的气体,其成分种类 将增多,各种成分的浓度也发生变化。尽管井下 空气与地面空气成分不同,但主要成分仍是氧气 和氮气。
氧气是无色、无味、无嗅的,对空气的相对密度 为1.105,是人呼吸的气体中不可缺少的,人体在静 止状态下耗氧量为0.25L/min,在工作时耗氧量为 1-3 L/min。当浓度小于17%时,呼吸困难,心跳 加快;当浓度小于15%时,无力进行劳动;当浓 度小于12%时,会有生命危险;当浓度小于3%时 ,立即死亡。氧能够助燃,易使多种元素氧化。 《规程》规定采掘工作面进风流中氧气浓度不得 低于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