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原理(曹丽娜福大课程使用版本)第12章.ppt

合集下载

通信原理.ppt

通信原理.ppt

数字调频
三、2PSK调制与解调模型
数字调频
四、2DPSK(差分相位键控,相对调 相)
1.产生 码变换—2PSK调制法
第一个码元内信号的初相可任意假设 ak→2DPSK规律: “1变0不变”,即信息代码(绝对码)为“1”时,本码元 内2DPSK信号的初相相对于前一码元内2DPSK信号的未相 变化180°,信息代码为“0”时,则本码元内2DPSK信号 的初相相对于前一码元内2DPSK信号的末相不变化。
模拟调制
AM(AmplitudeModulation)
是常规双边带调幅的简称,这种调节方式广泛应用于中短波调幅广播 AM调制 先在原信号上叠加一个直流信号,以保证信号m(t)+A>0 然后乘上一个高 频的余弦信号,即得到g(t)=[m(t)+A]coswt
AM调制模型
模拟调制
AM(AmplitudeModulation)频谱分析图
模拟调制
AM解调 AM信号可用相干解调和包络检波两种方法解调,若用不同的方法解调, 解调器输出端将可能有不同的信噪比。实际中,AM信号的解调器通常采 用简单的包络解调法,此时解调器为一线性包络检波器,它的输出电压正 比于输入信号的包络变化,
模拟调制
DSB-SC(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 ) 在AM信号中,载波分量并不携带信息,仍占据大部分功率,如果抑载 波分量的发送,就能够提高功率效率,这就抑制载波双边带调制DSBSC(Double Side Band with Suppressed Carrier),简称双边带调制 (DSB)。其时域波形表达式为: Sdsb(t)=m(t)cos ω ct 当调制信号为确知信号时,已调信号的频谱为 Sdsb(ω )=1/2 [M(ω +ω c)+M(ω -ω c)]

《通信原理》课件

《通信原理》课件
《通信原理》PPT课件
在这份PPT课件中,我们将深入探讨通信原理的重要概念和技术。通过精美的 图片和易于理解的内容,帮助您全面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调制解调技 术及其应用,以及信道编码、纠错编码和多址技术。
课程介绍
1 课程内容概述
探讨通信系统基本原理、调制解调技术、信道编码与纠错技术以及多址技术。
讨论传输介质的选择和不 同的编码技术对数据传输 的影响。
调制与解调技术
1 调制技术原理
介绍调制技术的基本原理,包括模拟调制和 数字调制。
2 调制方式与特点
比较不同调制方式的优缺点,包括调幅、调 频和调相。
3 解调技术原理
探讨解调技术的原理和实现方法,包括同步 技术和解调器的设计。
4 解调方法与应用
多址技术
1 多址技术基本原理
说明多址技术在实现多用户并行通信中的基 本原理和应用。
2 分时多址技术
介绍分时多址技术的工作原理和应用领域, 包括时分多址和码分多址。
运营商课程合作
我们的愿景
为运营商培养专业人才,提供 领先的通信技术培训和支持。
课程特色
由资深专家授课,结合实际案 例和实践经验,加深学生对通 信原理的理解。
合作机会
欢迎运营商与我们合作,共同 推进通信行业的发展。
总结
本PPT课件深入浅出地介绍了《通信原理》的关键概念和技术。希望通过这次 学习,您能够全面了解通信系统的原理和技术,并能够应用到实际工作中。
讨论不同场景下的解调方法和实际应用,如 调幅解调、调频解调和调相解调。
信道编码与纠错技术
1 信道编码原理
介绍信道编码的基本原理和作用,以及不同类型的编码方法。
2 奇偶校验及海明码
讲解奇偶校验和海明码的原理,以及如何通过纠错编码提高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通信系统原理PPT课件

通信系统原理PPT课件
(1)按业务不同可分为:电话网、电报网、数据通信网、传真通信网、图像 通信网、有线电视网、IP网、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等。
(2)按信号形式不同可分为:模拟通信网、数字通信网、数字/模拟混合网 等。
(3)按服务范围不同可分为:本地电信网、农村电信网、长途电信网、国际 电信网等。
(4)按传输媒质不同可分为:架空明线网、电缆通信网、光纤通信网、卫星 通信网、移动通信网等。
(5)按交换方式分为:电路交换网、报文交换网、分组交换网、宽带交换网 等。
(6)按网络结构形式不同可分为:网状网、星形网、环形网、总线网等。 (7)按服务对象不同可可分:公用网和专用网,在某种公共网络平台之上,
还可以开展虚拟专用网VPN(Vital Private Network)业务。 (8)按功能不同可分为:传输网、时钟网、信令网、管理网。 (9)按网络层次分:其一纵向分层,可将网络分为应用层、业务网、和传送
模拟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如下图 :
信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信宿
噪声源
第14页/共76页
数字通信系统的构成
数字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编制





信 道




解源

调 器
译 码

译 码
宿
噪声源
数字频带传输系统模型
信源
基带信号 形成器

接收
抽样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滤波器
判决器
信宿
噪声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第15页/共76页

通信原理 课件 ppt

通信原理 课件 ppt
信号与系统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一个系统通常由输入、输出和系统本身组成,而信号 则是通过系统传输的物质。系统对信号具有处理、变换和传输等功能。在通信原理中, 信号需要通过系统进行传输,因此信号与系统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信号的特性和系统
的特性相互影响,决定了通信系统的性能和传输质量。
03
模拟通信原理
模拟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无线电波传播方式
无线电波通过直射、反射、折射 、散射等方式传播,受到地形、 建筑物、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无线电波传播损耗
无线电波在传播过程中会受到空 气阻力、地面吸收等因素的影响 ,导致能量逐渐衰减。
无线电波频段
无线电波根据频率可分为长波、 中波、短波等不同频段,不同频 段的无线电波具有不同的传播特 性和应用场景。
调频的特点
调频信号的带宽较大,抗干扰能力强,能够 传输更多的信息。
调相的特点
调相信号的相位信息可以携带信息,具有较 高的保密性。
模拟通信系统的性能分析
信噪比
误码率
信噪比是衡量通信系统性能的重要指标, 表示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的比值。
误码率是衡量数据传输质量的重要指标, 表示传输过程中出现误码的概率。
带宽效率
抗干扰能力
带宽效率是指通信系统传输速率与带宽的 比值,反映了系统的传输效率。
抗干扰能力是指通信系统在存在噪声和干 扰的情况下,能够正常传输信号的能力。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数字信号调制
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信 号形式,如调频、调相和调幅等

数字信号解调
将已调制的信号还原为原始数字信 号的过程。
通信原理 课件
目录
• 通信系统概述 • 信号与系统基础 • 模拟通信原理 • 数字通信原理 • 无线通信原理 • 通信原理实验与案例分析

通信原理ppt课件

通信原理ppt课件

通信网络协议与体系结构
OSI模型
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将通信 协议划分为七个层次,从上到下 依次为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传输层、网络层、数据链路层
和物理层。
协议栈
协议栈是指协议的层次结构,不 同的协议栈对应不同的应用场景
和需求。
路由协议
路由协议用于在路由器之间传递 路由信息,实现网络的互联互通
多址复用技术可以提高频谱利用率和系统容量,包括频分复用、时 分复用和码分复用等。
多址干扰抑制
多址干扰是无线通信中常见的问题,可以通过多种技术手段进行抑 制,如频域滤波、时域滤波和空域滤波等。
06
通信网络原理
通信网络的拓扑结构
星型拓扑
总线型拓扑
每个节点都直接连接到中央节点,便于集 中管理和控制,但一旦中央节点出现故障 ,整个网络将瘫痪。
抗干扰能力强
数字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易受到噪声和干扰的影 响,能够保证通信质量。
易于存储和传输
数字信号可以方便地存储在数字存储介质上,并 且可以通过数字通信网络进行传输。
数字信号的调制与解调
调制方式
数字调制方式包括振幅调制、频率调制和相位调制等,可 以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选择合适的调制方式。
解调方式
数字解调方式包括相干解调和非相干解调,相干解调需要 使用载波信号,而非相干解调不需要。
连续信号与离散信号
周期信号与非周期信号
周期信号具有重复性,而非周期 信号则不具备。
连续信号在时间或空间上连续变 化,而离散信号则具有间断性。
实信号与复信号
实信号的振幅和相位都是实数, 而复信号则包括实部和虚部。
总结词
信号的分类与特性
确定性信号与随机信号
确定性信号的值可以确定,而随 机信号的值则无法预测。

《通信原理》课件

《通信原理》课件

互联网通信技术及应用
互联网通信技术
01
介绍互联网通信技术的发展历程,包括TCP/IP协议、路由器、
交换机等关键技术的特点和作用。
互联网通信网络
02
介绍互联网通信网络的结构和组成,包括局域网、城域网、广
域网等不同网络的特点和应用。
互联网通信应用
03
介绍互联网通信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电子邮件、即时通讯、
通信协议的标准化组织
国际电信联盟(ITU)
是全球最大的电信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全球电信标准。
Internet工程任务组(IETF)
是负责制定互联网标准的组织,包括TCP/IP协议族和其他互联网相关标准。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是一个全球性的专业组织,负责制定电气和电子工程领域的标准,包括通信协议标准。
在线视频会议等。
感谢观看
THANKS
信源
产生需要传输的信息,如话筒 、摄像头等。
信道
传输信号的媒介,如无线电波 、光纤等。
信宿
接收并使用信息的设备或人, 如扬声器、显示器等。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利用导线或光缆传输信号,如电话线、光纤 等。
模拟通信
传输连续变化的信号,如调频广播。
无线通信
利用电磁波传输信号,如手机、卫星通信等 。
数字通信
01
通信协议的分层结构是指将通信 协议划分为不同的层次,每个层 次都有特定的功能和协议规范。
02
常见的分层结构包括OSI七层模 型和TCP/IP四层模型。
OSI七层模型包括物理层、数据 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会话 层、表示层和应用层。
03
TCP/IP四层模型包括网络接口层 、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

通信原理--绪论 ppt课件

通信原理--绪论  ppt课件

➢模拟信号: 信号参量取值连续
➢数字信号: 信号参量取值离散
信息
:消息中蕴含的有效内容。
ppt课件
9
三者关系
内涵
信息
传输
消息 载体
表现形式
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Q&A
ppt课件
10
① 模拟信号 和 数字信号:
ppt课件
11
② 消息 ~ 电信号的转换:
t
➢ 话筒(声音传感器)把声音转变成音频信号; ➢ 数字终端把符号转变成数字信号; ➢ 摄像机把图像转变成视频信号; ➢ 热敏电阻(温度传感器)把温度转变成电信号。
ppt课件
43
配套辅导教材:
➢ 整理知识 ➢ 梳理关系 ➢ 剖析难点 ➢ 强化重点
归纳结论 引导主线 解惑疑点 点击考点
曹丽娜 编著
樊昌信 国防工业出版社
ppt课件
44
谢谢!
ppt课件
45
曹丽娜可靠性?headline?headlinetext有效性性能指标模拟通信数字通信?传输带宽?输出信噪比?频带利用率?差错概率矛盾关联互换36ppt课件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通信工程学院课件制作
课件
ppt课件
1
第1章
绪论
通信原理(第7版)
樊昌信 曹丽娜 编著
ppt课件
2
精品资料
• 你怎么称呼老师? •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
ppt课件
38
1.5.1 数字通信系统的有效性指标
与进制数 有关吗 ?
RB
1 Ts
与信源统计 特性有关吗 ?
例如:1秒内传输1000个码元,则 RB =1000 Baud

《通信原理》说课PPT课件

《通信原理》说课PPT课件
《》说课
一、课程作用与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资源 三、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 四、微观教学设计
通信:人与人或人与自然之 间通过某种行为或媒介进行 的信息交流与传递。
课程任务
《光纤通信》
《程控交换》
《移动通信》
《数据通信》
通 信 原 理
《高等数学》 、 《网络信号与系统》、《通信电子线路》
课程定位与目标
一、课程作用与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资源 三、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 四、微观教学设计
课程内容的选取
选取思路: 人才培训目标、教学大纲 基础性、先进性、系统性 前续、后续课程内容的衔接
信道与噪声 模拟调制系统
基础:电路、 频谱、信号分析知识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信号的频带传输 模拟信号的数字传输
企业评价手段
写在最后
成功的基础在于好的学习习惯
The foundation of success lies in good habits
22
谢谢聆听
·学习就是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努力去干, 是为一个目标去 战胜各种困难的过程,这个过程会充满压力、痛苦和挫折
Learning Is To Achieve A Certain Goal And Work Hard, Is A Process To Overcome Various Difficulties For A Goal
MIMPS教学法
ZTE中兴
教学手段: 现场教学的方法 1、>4课时 2、学习小结 充分利用现有教学资源 1、教材体系 2、国家级的实验、实训室 3、网络资源
一、课程作用与目标 二、课程内容与资源 三、学情分析、教学设计与实施 四、微观教学设计
微观教学设计

《通信原理详尽》课件

《通信原理详尽》课件
调相广播是指采用调相方式进行无线电广播的方 式。调相广播具有传输距离远、覆盖范围广等特 点。
调频广播与调相广播的比较
调频广播在音质、抗干扰能力和覆盖范围等方面 表现优于调相广播,因此在现代无线电广播中占 据主导地位。
04
数字通信原理
数字信号的特性
离散性
确定性
数字信号在时间上和幅度上都是离散的, 取值一般为二进制形式(0或1)。
信息源
产生原始信息的设备,如麦克 风、键盘等。
信道
传输信号的媒介,如无线电波 、光纤等。
目的地
接收并使用信息的设备或人。
通信系统的分类
有线通信
利用物理线路进行信号传输, 如电话线、光纤等。
无线通信
利用电磁波进行信号传输,如 手机、无线路由器等。
卫星通信
利用卫星作为中继站进行信号 传输。
数字通信
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如数 字电视、数字电话等。
信号的特性
幅度、频率、相位等。
信号的频域分析
傅里叶变换、频谱分析等。
信道的分类与特性
信道的分类
01
有线信道与无线信道、对称信道与非对称信道等。
信道的特性
02
带宽、容量、噪声等。
信道的衰减
03
随距离、频率等因素变化的信号衰减。
信号在信道中的传
信号传输方式
调制传输、基带传输等。
信号在信道中的Biblioteka 真由于信道特性引起的信号失真。
远程控制
通过无线或有线通信技术,实现 工业设备的远程监控和操作。
物联网
将各种传感器、控制器与互联网 连接起来,实现智能化监控和管
理。
自动化生产线
利用通信技术实现生产线的自动 化控制和数据传输。

《通信的基本原理》课件

《通信的基本原理》课件
模拟通信的优点是实现简单、成本低,适用于传输语音、电视等连续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通常包括信源、信道编码器、调制器和传输介质等部分,其中调制器将数字信号调制到载波信号上,以便在传输介质中传输。
数字通信的优点是抗干扰能力强、传输质量高,适用于传输数据、图像等离散信号。
数字通信是通过离散的数字信号传输信息的方式,其信号状态代表了信息的内容。
《通信的基本原理》ppt课件
CATALOGUE
目录
通信概述信号与信道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调制技术通信协议与标准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01
通信概述
通信是信息传输、处理和共享的过程,通过各种媒介和手段实现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保障信息传递的准确、及时、安全,促进人类社会的交流和发展。
目的
定义
目的地
信息传递的终点,可以是个人、组织或系统。
06
通信技术的发展趋势
5G通信技术是当前通信领域的主流技术,具有高速率、低时延、大连接等优势,为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提供了强大的支持。
5G通信技术采用了毫米波频段、大规模天线技术、网络切片等先进技术,实现了更高的传输速率和更低的时延,为各种应用场景提供了更好的服务。
5G通信技术的应用场景非常广泛,包括智慧城市、智能制造、远程医疗、虚拟现实等,为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调制的实现
02
调制的实现通常需要使用调制器,该设备将低频信号(基带信号)输入到调制器中,通过调制器将低频信号转换为高频载波信号。在数字调制中,通常使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实现调制过程。
调制的参数
03
调制的参数包括调制指数、载波频率、带宽等。调制指数决定了信号的失真程度和抗干扰能力;载波频率决定了信号的传输速度和传输效率;带宽决定了信号的传输容量和传输质量。

通信原理课件

通信原理课件
჉೵੏လܹᆓ 6RXWKZHVW -LDRWRQJ 8QLYHUVLW\ -4-
ɴҷỞֵॳˊ ciple of Modern Communications
ഀ߻ຬ(Twisted Pair)
A twisted pair consists of two insulated copper wires, typically about 1 mm thick. The wires are twisted together in a helical form, just like a DNA molecule. Twisting is done because two parallel wires constitute a fine antenna. When the wires are twisted, the waves from different twists cancel out, so the wire radiates less effectively.
჉೵੏လܹᆓ 6RXWKZHVW -LDRWRQJ 8QLYHUVLW\ -5-
ɴҷỞֵॳˊ Principle of Modern Communications
ઝఘඔྑ
0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ࢻ௲഻໰੦੦੦੦೴೴ჾჾৢёᄉ‫ݯ‬ԁથથથથᆓᆓຟຟ‫ؠ‬໰໰ူԸԸ໰໰‫ݮݮ‬ၻၻ೭ۜۜႎᄥᄥۜۜӛӛϏϏۤಒຂຂԅԅҎҎ೴೴ࢻහහ೴೴೛೛ᆓᆓёᆓᆓຂ((ຂԸԸ12))ྑҎҎහහᄥᄥௐ೛೛((ຂຂ12))((හහ12))((12))
ԛసჃ ໰ԁူႎಒ
Chapter 3 Channel and Noise
3.1 3.2 3.3 3.4 3.5 3.6
‫ۺ‬໰໰഻໰໰ϵԁԁϵԁԁ໰ԅԅ໰ԅԅԁՇ೴ԁަఘඋ࿌༰උ໿२໿ۤ੦໿ႎ‫דރ‬໸‫ރ‬ಒୣफୣճճ໰໰ۜۜҎҎ೛೛ԅԅ࿵࿵ູູ

第12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

第12章 现代通信原理与技术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张辉 曹丽娜 编著第二版)
传输过程中出现1个错误,则接收到的码组可能是“01”或“10”。 由于“01”和“10”两种编码是禁用码组,因此我们可以判定接收到
的码组出现了错误。同样,若发送端发送的是“11”编码,如果码组
在传输过程中出现1个错误,则接收到的码组也可能是“01”或 “10”,我们也可以判定接收到的码组出现了错误,从而实现了检测 错误。通过这种简单的重复编码就可以实现对码组中一个错误的 检测。但是这种编码不能实现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错码进行检测, 也不能纠正错码。
机性,接收端送给用户的正确数据信息也是随机到达的,因此 不适合实时数据传输;
(6)当信道干扰增大时,数据传输中错误增多,这将导致系
统通信效率降低。
第12章 差错控制编码
检错重发系统称为自动要求重发
ARQ(AutomaticRepeatreQuest)系统。图12-1是检错重发差错 控制系统的组成框图。检错重发系统有三种主要工作方式: 发送等候(SWARQ)工作方式、连续工作方式和混合工作方 式。连续工作方式又可分为退N或往返重发N方式(GBNARQ) 和选择性重发方式(SNARQ)。
第12章 差错控制编码
图12-1 检错重发差错控制系统的组成
第12章 差错控制编码
发送等候(SWARQ)工作方式是一种简单的检错重发方
式,其工作过程如图12-2所示。图中1,2,3,…是发送的数据 组;ACK是接收数据没有错误的应答信号,请求发送端发送新 数据组;NAK是接收数据中出现错误的应答信号,请求发送端 重新发送前一数据组。由图12-2可以看出,发送端每发送完 一个数据组都要等待接收应答信号。若应答信号是ACK,则 发送新数据组;若应答信号是NAK,则重新发送前一数据组。 这种检错重发方式简单、易于实现,并且误码率可以做得很 低,适用于半双工通信及数据网之间的通信。

通信原理课件

通信原理课件
View • Matlab • Opnet • ACOLADE • Advanced Design System
参考资料-1
• 《现代通信原理》 曹志刚 钱亚生编 清华 大学出版社 1992年
• 《信息传输原理》 欧阳长月主编 北京航 空航天大学出版社 1995年
• 《通信系统-电子通信中信号与噪声引论》 A.B.卡尔逊著西安交大出版社 1992年
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2
基本概念-3
通信系统-1
通信系统-2
通信系统-3
参考资料-2
先修课程
• 高等数学 • 概率论与随机过程 • 信号与系统 • 随机信号分析 • 通信电子线路
实验与考试
• 考试:统考笔试,50% • 平时、课堂练习及Project: 50%
一些建议
• 上课时思维紧跟老师积极思考 • 记住概念 • 知道物理含义及其关系 • 注意假设和条件 • 阅读参考资料 • 方法比结果更重要 • 多做习题 • 学会使用仿真工具
信宿
噪声
概率论与统计 率失真理论 信源编码 密码理论
信号处理 调制理论 信道编码
随机过程 伪随机序列
信号处理 解调理论 差错控制编码 滤波理论
教学方法简介
• 重点在概念和原理介绍 • 课堂学习和课外自学结合 • 采用Systemview、Matlab、Opnet等软件
辅助理解 • 实验验证(软件与硬件结合)
课程简介
• 课程内容简介 • 涉及的相关理论 • 教学方法简介 • 所需软件 • 参考资料 • 平时考核与考试
课程内容

发送

设备
信道 噪声
接收 设备
信宿
涉及的相关理论
电磁场与电 波传播理论

通信原理(全套1162页PPT课件)

通信原理(全套1162页PPT课件)
108/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09/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0/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1/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2/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3/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114/104
2.4 信號通過線性時不變系統
201/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2/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3/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4/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5/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6/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7/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8/128
3.2 模擬角度調製
209/128
249/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0/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1/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2/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3/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254/128
3.4 *角度調製系統的抗雜訊性能
62/104
2.1 確知信號
63/104
2.1 確知信號
64/104
2.1 確知信號
65/104
2.1 確知信號
66/104
2.1 確知信號
67/104
2.1 確知信號
68/104
2.1 確知信號
69/104
2.1 確知信號

通信原理教程PPT

通信原理教程PPT

噪声
发送端 接收端
34
通信的主要性能指标
适应性 有效性 经济性 可靠性 标准性
模拟通信的有效性
数字通信的有效性
模拟通信的可靠性
数字通信的可靠性
被传信号 的有效频带
是否 充分利用 信道资源
(数码率) 码元 传输速率
(传信率) 信息 传输速率
解调器 输出 信噪比
调制制度 增益G
误码率 Pe
误信率
35
1.3.4
绪论
数字通信原理
1
课程定位
是电信类专业的一门重要专业基础课程, 也是
该专业的一门核心主干课。 是“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研究生入学考试课。
《通信原理课件》
2
课程目标
掌握通信系统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 基本技术和系统性能分析方法;为本领域 的进一步学习和研究奠定基础。
《通信原理课件》
3
教 材
9

1.1

通信的发展
烽火台

光信号的应用--- 最简单的二进制数字(光)通信
11
1838年 莫尔斯--有线电报
“上帝创造 了何等的奇迹 !”
塞缪尔· 莫尔斯 (Samuel Finley Breese Morse,1791-1872)
12
贝尔(1847-1922)美国电话发明者
13
数字通信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一般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
1、可靠性:指系统传输消息的质量问题 2、有效性:指系统传输消息的速率问题 3、经济性:指系统的成本问题
4、适应性:指系统适用的环境条件
5、标准性:指系统的接口、各种结构和协
议是否合乎国家、国际标准。
36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
n
n
n n i ci x G( x) ci xi ai x i a(i 1) x (i 1) a1 x 1 i 1 i 0


令 h( x) ci x i ai x i a(i 1) x (i 1) a1 x 1 得:
三、基本的关系式 ① 递推方程
因此,一般说来,对于任意一个输入ak,有
默认为模2和
) an c1an1 c2an2 cn1a1 cn a0 ci ani (模2
i 1
n
ak ci ak i
i 1
n
称为递推方程
它给出移位输入ak与移位前各级状态的关系。按照递推方程 计算,可以用软件产生m序列,不必须用硬件电路实现。
4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例:下图中示出一个4级线性反馈移存器
移位后,由a3和a0模2相加 产生新的输入。 移位15次后又回到初始状态 (1, 0, 0, 0)。
若初始状态为全0,则移位 后得到的仍为全0状态,应避 免这种情况。 任何4级反馈移存器产生的 序列的周期最长为15 。
n i 1
13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n ci x i G( x) h( x) i 0
特征方程
f ( x) G( x) h( x)
n
f ( x) ci x i
i 0
n
在 h( x) ci x i ai x i a(i 1) x (i 1) a1 x 18Βιβλιοθήκη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② 特征方程(特征多项式)
ci的取值决定了移存器的反馈连接和序列的结构,故ci是一个 很重要的参量。现在将它用下列方程表示:
f ( x) c0 c1 x c 2 x c n x ci x i 称为特征方程
2 n i 0
n
式中xi仅指明其系数(1或0)代表ci的值,x本身的取值并无 实际意义,也不需要去计算x的值。例如,若特征方程为
3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12.2 伪随机序列
一、基本概念

什么是伪随机噪声? 具有类似于随机噪声的某些统计特性,同时又能够重复 产生的波形。
优点:具有随机噪声的优点,又避免了随机噪声的缺点 如何产生伪随机噪声? 由周期性数字序列经过滤波等处理后得出。
m序列:最长线性反馈移位寄存器序列的简称。它是由带线 性反馈的移存器产生的周期最长的一种序列。
n
i ( i 1) 1 ci x ai x a(i 1) x a1 x ak x k i 1 k 0 n i
12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G( x) ci x (ai x a(i 1) x
i i i 1 n ( i 1)
k 0
上式称为母函数 。
10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递推方程 特征方程
母函数 递推方程、特征方程和母函数就是我们要建立的 3个基本关系式。下面的几个定理将给出它们与 线性反馈移存器及其产生的序列之间的关系。
11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四、重要定理:
【定理12.1】 f ( x) G( x) h( x) 式中,h(x)为次数低于f(x)的次数的多项式。
i 1


中,
若a-1 = 1,则h(x)的最高次项为xn-1;若a-1= 0,则最高 项次数 < (n – 1),所以h(x)的最高项次数 (n – 1)
通信原理
1
通信原理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2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引言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在数字通信技术中都 是十分重要的。正交编码不仅可以用作纠错 编码,还可以用来实现码分多址通信,目前 已经广泛用于蜂窝网中。伪随机序列在误码 率测量、时延测量、扩频通信、密码及分离 多径等方面都有着十分广泛的应用。
a1 x ) ci x i G( x)
1 i 1
n
移项整理后得:
n n i 1 ci x G( x) ci x i ai x i a(i 1) x (i 1) a1 x 1 i 1 i 1


i 因为c0 1,即 1 ci x c0 x ci x ci x ,代入上式得: i 0 i i 1 i 1 i 0
f ( x) 1 x x 4
则它仅表示x0,x1和x4的系数c0=c1=c4=1,其余的ci为0,即 c2=c3=0。
9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③ 母函数
将反馈移存器的输出序列{ ak}用代数方程表示为

G ( x) a0 a1 x a 2 x 2 a k x k
【证明】 G( x) ak x k
k 0

递推方程
n k i i ci ak i x x k 0 i 1

i k i ci x ak i x i 1 k 0 n
ak ci ak i
i 1
6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二、一般的线性反馈移存器原理方框图
图中各级移存器的状态用ai表示,ai = 0或1,i 为整数。
反馈线的连接状态用ci表示,ci=1表示此线接通(即参加反馈); ci=0表示此线断开。
反馈线的连接状态不同,就可能改变此移存器输出序列的周期p。
7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5
第12章 正交编码与伪随机序列
n级反馈移存器最多有2n 种 状态,去掉全“0”状态
由上例可见,一般来说,一个n级线性反馈移存 器可能产生的最长周期等于(2n - 1)。 我们常常希望用尽可能少的级数产生尽可能长的 序列。我们将这种最长的序列称为最长线性反馈 移存器序列,简称m序列。 反馈电路如何连接才能使移存器产生的序列最长, 这就是本节将要讨论的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