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往日—楚国屈原《九章》原文、译文及赏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惜往日—楚国屈原《九章》原文、译文及赏析
原文:
惜往日之曾信兮①,
受命诏以昭时。

奉先功以照下兮,
明法度之嫌疑②。

国富强而法立兮,
属贞臣而日娭。

秘密事之载心兮,
虽过失犹弗治③。

心纯庞而不泄兮,
遭谗人而嫉之。

君含怒而待臣兮,
不清澄其然否。

蔽晦君之聪明兮,
虚惑误又以欺。

弗参验以考实兮④,
远迁臣而弗思。

信谗谀之溷浊兮,
盛气志而过之。

何贞臣之无罪兮,
被离谤而见尤⑤?
惭光景之诚信兮,
身幽隐而备之。

临沅湘之玄渊兮,
遂自忍而沉流。

卒没身而绝名兮,
惜壅君之不昭。

君无度而弗察兮⑥, 使芳草为薮幽。

焉舒情而抽信兮, 恬死亡而不聊。

独鄣壅而蔽隐兮, 使贞臣为无由⑦。

闻百里之为虏兮, 伊尹烹于庖厨。

吕望屠于朝歌兮⑧, 宁戚歌而饭牛。

不逢汤武与桓缪兮, 世孰云而知之⑨?吴信谗而弗味兮, 子胥死而后忧。

介子忠而立枯兮⑩, 文君寤而追求。

封介山而为之禁兮, 报大德之优游。

思久故之亲身兮, 因缟素而哭之。

或忠信而死节兮, 或訑谩而不疑。

弗省察而按实兮, 听谗人之虚辞。

芳与泽其杂糅兮, 孰申旦而别之?
何芳草之早殀兮, 微霜降而下戒。

谅聪不明而蔽壅兮,
使谗谀而日得。

自前世之嫉贤兮,
谓蕙若其不可佩。

妒佳冶之芬芳兮,
萎母姣而自好。

虽有西施之美容兮,
谗妒入以自代。

愿陈情以白行兮,
得罪过之不意。

情冤见之日明兮,
如列宿之错置。

乘骐骥而驰骋兮,
无辔衔而自载。

乘泛泭以下流兮,
无舟楫而自备。

背法度而心治兮,
辟与此其无异。

宁溘死而流亡兮,
恐祸殃之有再。

不毕辞而赴渊兮,
惜壅君之不识。

注释:
①曾信:曾经被信任重用。

②嫌疑:指法度中含糊不清之处。

③治:治罪。

④参验:比较验证。

⑤被:闻一多《楚辞校补》:“疑此文被为反之讹。

反讹为皮,因改为被也。

‘反离谤而见尤’与《惜诵》‘纷逢尤以离谤兮’语亦相仿。

”离:借为罹,遭也。

尤:
责备。

⑥无度:心中无分寸。

⑦无由:无从。

⑧吕望:即吕尚,本姓姜,因先代封于吕,遂取以为氏。

传说他于未发迹时,曾在朝歌当屠夫,晚年钓于渭水之滨,得文王重用,后助武王灭商。

⑨云:句中语助词。

⑩介子:介子推,春秋时晋国贤臣。

重耳逃亡在外,介子推从行。

后重耳得国,是为晋文公,遍赏从人,而忘了介子推,介子推遂携母逃入绵山。

后文公想起他的功劳,令人上山寻找,不得,于是放火烧山,欲把介子推逼出。

然介子推坚持不出,抱树烧死。

立枯:指抱树站着被烧死。

优游:言德之大。

介子推在晋文公逃亡中,曾割股给文公吃,故称介子推有“大德”。

訑谩(dàn mán):欺诈。

訑:通“诞”。

蕙(huì)若:蕙草和杜若,均为香草。

萎(mó)母:萎:同“嫫”,古代丑妇,传为黄帝次妃。

自好:自以为美好。

衔:勒马口的马嚼子。

此言谓空手驶马。

舟:朱熹:“舟字疑当作维。

”维:绳子。

辟:通“譬”。

译文:
痛想当年曾受君王的信任啊,
受王命草宪令使政事清明。

继承先王的功业恩惠百姓啊,
修明法度的缺陷和漏洞。

国家富强法度建起啊,
忠臣理事君王安乐自轻松。

国家机密大事放在心上啊,
纵或有过错君王也宽容。

我心地淳朴守口如瓶啊,
于是遭到小人的嫉妒和围攻。

君王从此对我含怒没笑脸啊,
根本不把是非对错来澄清。

小人蒙住君王的耳和眼啊,
挑拨是非造谣生事把君王欺蒙。

你不调查验证就信以为真啊,
不加思考地就把我弃置不用。

你听信小人的一派胡言乱语啊, 怒气冲冲地指责我不义不忠。

忠贞的臣子并无罪过啊,
为什么反遭诽谤受指责?
真是愧对天日啊,一片忠诚反蒙冤, 我还是逃到幽暗之处躲一躲。

面对着沅水湘水的深渊啊,
强忍满腔悲愤自沉江河。

终于身死名也灭啊,
可惜昏君依然昏昏不理解。

君王心无分寸又不明察啊,
使芳草埋没在荒林草野。

我向何处倾诉衷情陈说忠信啊, 宁愿默默死去也决不偷生苟活! 我孤独地被隔绝抛弃在荒漠啊, 致使忠贞之臣啊无从尽忠报国。

听说百里奚曾当过俘虏啊,
伊尹也曾在厨房煮饭烧过火。

吕望曾在朝歌做过屠夫啊,
宁戚也曾半夜喂牛叩角而歌。

如果不遇圣君汤武和桓缪啊,
世上谁又知道他们才能卓绝?
吴王听信谗言不知悔改啊,
伍子胥死后终遭祸。

介子推一片忠心抱树而死啊,
晋文公醒悟后才去追寻搜索。

改绵山为介山并封山禁伐啊,
用来报答介子推的大恩大德。

想起追随自己多年的故旧啊,
便穿起白丧服痛哭不绝。

有的人一片忠信守节而死啊,
有的人欺蒙诈骗而高官得做。

不去考察了解事实真相啊,
只听信小人的一派信口胡说。

鲜花的芬芳和美玉的光泽混合在一起啊, 谁又能清清楚楚地把它们分别?
为什么芳草这么早地凋零啊,
只因薄霜已降而不知防戒。

实在是君王昏昏受蒙蔽啊,
让谗谀小人日益洋洋自得。

小人妒贤自古就是这样啊,
说什么不可佩的是蕙草杜若。

嫉妒美人的风姿秀韵啊,
丑女嫫母搔首弄姿自作风骚。

纵使有西施般的美貌啊,
制造流言斐语取代她的美好。

我希望陈述真情表白心意啊,
竟会获罪真是出乎意料。

我的真情和冤枉日益清楚啊,
就像众星在天空排列着。

跨上骏马放开四蹄飞奔啊,
却没有勒马的缰绳和铁嚼。

乘上竹木筏顺流急下啊,
却没有船桨任水飘。

不遵法度单凭主观去治国啊,
就像上面的譬喻一样危险一样糟。

我宁愿早些死去被水飘走啊,
我担心祸殃再一次来到。

话没说完就投向深渊啊,
可惜这一切君王不会知道。

赏析:
本篇说了一些身后的话,故自南宋以来对它的真伪问题一直争议不休。

宋代的魏了翁、清代曾国藩以及现代学者陆侃如、冯沅君、刘永济等都认为本篇非屈原所作,他们的意见值得重视。

本篇概述了诗人一生的政治遭遇,通过对往事的追忆,再一次申诉了自己的美政理想和建立法度、反对“心治”的政治主张,抒发了诗人的政治理想由于党人的作梗而不得实现的愤慨之情,表达了诗人对美政理想的至死不渝的追求。

全篇词句浅易直露,不假雕饰,感情激切强烈,虽叙事议论成分较重,但仍不失为一首抒情性很强的诗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