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撰写要求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毕业论文撰写要求
二、选题
1、选题原则:应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教学要求,以学生所学专业知识的应用为主,不应脱离专业范围,要有一定的综合性,能达到一定的深度和广度;应注意选择与当前现代化建设和科技发展及本地区、本单位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

有可能的话,应尽量接受企事业单位的实际课题;题目大小应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份量和难易程度以学生在规定时间内经努力能完成为宜;鼓励学术创新,可适当深化和扩展学生所学的知识;鼓励解决现代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2、报审:学生确定初步选题后,由工作站(教学点)汇总报分校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备案。

对选题不符合要求的,分校应及时反馈。

选题一经确定,一般不再作变动。

有特殊情况必须修改的,必须征得指导教师的同意,并及时向分校毕业论文指导委员会汇报并备案。

三、要求
1、凡修完本专业全部必修课程,已修课程学分达到全部课程总学分80%以上,专升本学生还须取得补专课程的全部学分,其它实践性教学环节均已完成并获得相应学分的学生,经申请可参加毕业论文实践教学。

毕业论文为本专业学生必修环节,不得免修。

2、毕业论文的任务量要适中。

毕业论文的写作周期(自确定选题、安排指导教师始,到论文答辩止)不得少于2个月。

3、毕业论文应由学生本人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独立完成。

杜绝一切抄袭、代笔、剽窃等弄虚作假行为。

学生在专科学习阶段所作毕业论文不得直接或变相用作本科学习阶段的毕业论文。

4、毕业论文应做到观点新颖、明确,材料翔实、有力,结构完整、严谨,语言通顺。

5、毕业论文应当具备学术文体的一般特征。

调查报告、工作总结及文学作品等各类非学术文体的文章不能作为毕业论文提出。

6、毕业论文主要内容见“附件1”。

7、毕业论文字数一般不少于6000字,不超过10000字。

8、毕业论文档案
(1)毕业论文档案包括统一的包装、论文正文、经指导教师审定过的论文初稿等内容,必须反映论文写作的真实过程。

(2)封面左上角须印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会计学专业毕业论文”字样。

(3)毕业论文制作成电子文档(由学生提供磁盘)。

应统一采用机打形式,A4纸张,封面标题加粗小二楷体字型,正文小四宋体字型。

附件1:
福建广播电视大学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行款格式要求
为规范开放教育各专业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现对毕业论文(设计)写作行款格式要求如下,成招、高职等专业可参照本要求施行。

一、毕业论文(设计)写作格式要求
毕业论文(设计)的写作由封面、目录、写作提纲、正文(含内容摘要和关键词、正文内容、注释)、参考文献等项目构成。

其中“目录”与“注释”可根据需要使用,其余各项内容均为必备项目。

(一)封面
1、封面左上角有“中央广播电视大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和开放教育试点××专业毕业论文”字样,并用方框加以突出,方框内字体为小五号宋体。

2、标题及作者情况。

封面的“毕业论文(设计)标题名称”字体为小二号黑体加粗;作者情况包括分校(站、点)、学生姓名、学号、指导教师、完稿日期,使用小四号宋体,1.5倍行距。

(二)目录
另起一页。

“目录”项目名称用小二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内容另起一行用小4号宋体。

目录中要标明文章各部分内容的所对应的页码。

(三)写作提纲
另起一页。

“写作提纲”项目名称用小二号黑体加粗,提纲内容使用四号宋体。

(四)正文
另起一页。

正文包括标题、内容摘要及关键词、正文内容、注释(根据需要)。

1、标题:毕业论文标题用小二号黑体加粗,顶部居中排列,上下各空一行;
2、内容摘要和关键词:
内容摘要是对文章内容的简要概述,一般字数为150至300字;关键词应是文章的关键概念、词组,一般在3至5个,最多不超过8个。

中文“内容摘要”起首空两格,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楷体,1.5倍行距;“关键词”另起一行,起首空两格,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内容用小4号楷体,词间空一格;部分专业需要英文内容摘要和关键词的,可自行制定相应格式要求。

3、正文内容:除一、二、三级标题外,文字统一用小4号宋体,每段起首空两格,回行顶格,1.5倍行距;
正文文中标题:
一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4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二级标题:标题序号为“(一)”,用小4号黑体加粗,独占行,末尾不加标点;
三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小4号黑体加粗,若独占行,则末尾不加标点,若不独占行,标题后面须加句号;
四级标题:标题序号为“(1)”,用小4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五级标题:标题序号为“①”,用小4号宋体,其余要求与三级标题相同。

注意:每级标题的下一级标题应各自连续编号。

4、注释(根据需要)
正文中需注释的地方可在加注之处右上角加数码,形式为“①、②……”(即插入脚注)。

“注文”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在正文或注释后面空两行空两格排列;注文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用小4号楷体排列,序号用“①、②……”的形式编排。

引用著作时,注文的顺序为:序号、作者、书名、出版单位、出版时间、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引用文章时,注文的顺序为:序号、作者、文章标题、刊物名、期数、页码,中间用逗号分隔(注:引用网上参考资料的还应注明具体网址,位置放在注文顺序的最后)。

(五)参考文献
所引用参考文献如果是著作,应包括编者(或著作人)、著作名称、出版社、出版日期;如果是期刊文章则应包括所引用的文章作者、文章名、期刊名、期刊日期;如果是网上资料,则应包括作者、文章名、网址、日期。

“参考文献”项目名称用4号楷体加粗,在正文或注释后面空两行顶格排列;参考文献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用小4号楷体排列,序号用“1、2……”的形式编排,引用著作和引用文章时的注文顺序同注释。

二、打印与装订
毕业论文(设计)统一用A4纸打印(毕业论文全文应连续页码,从目录开始编写页码)及左侧装订。

装订内容及顺序包括:1、封面;2、目录;3、写作提纲; 4、正文、注释及参考文献。

附:毕业论文写作格式范例(开放教育试点法学本科)
(小五号、宋体)
情势变更原则初探
(小二号、黑体加粗)
分校(站、点):
学生姓名:
学号:
指导教师:
完稿日期:
(宋体、小四号字,1.5倍行距)
情势变更原则初探
目录
(项目字体为小二号、黑体加粗,内容字体为小四号、宋体)
写作提纲 (1)
内容摘要 (2)
关键词 (2)
正文 (2)
一、绪论 (2)
二、本论: (2)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依据 (2)
(二)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及法律效力 (3)
(三)情势变更原则与相关法律规则的辩析……………………………()(四)完善我国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思考………………………………()
三、结论……………………………………………………………………()
注释 (10)
参考文献 (11)
情势变更原则初探
写作提纲
(项目名称:小二号、黑体加粗;提纲内容:四号、宋体)
一、绪论
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现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立法中予以规定或在司法实践中予以认可,而我国现行法律尚未
有关情势变更的直接规定。

本文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二、本论:(文章的主干,要点)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依据
1、情势变更原则含义及沿革
2、情势变更原则的理论依据
(二)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及法律效力
1、情势变更原则的适用条件
2、适用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效力
(三)情势变更原则与相关法律规则的辩析
1、情势变更与不可抗力规则
2、情势变更与显失公平规则
(四)完善我国情势变更原则的法律思考
三、结论(用1-2句话阐述)
情势变更原则初探
李宏
(标题小二号、黑体加粗,作者小四号、宋体)
【内容摘要】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对于维护合同当事人的合法权益,维持市场道德秩序,平衡合同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关系,消除履行合同中因情势变更所产生的显失公平具有重要意义。

情势变更原则虽然在我国现行法律中未明确规定,但其与现行法律所规定和倡导的诚实信用原则一脉相承,诚实信用原则应作为情势变更原则的一项基本理论依据。

除此之外,情势变更原则与不可抗力规则、显失公平规则既有联系和相似之处,同时又有许多根本的不同。

完善我国的情势变更原则立法,规范适用情势变更原则,倡导合同当事人诚实交易,合理承担风险,是我国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所应长期努力的目标。

【关键词】情势变更原则适用不可抗力显失公平
(项目名称四号、楷体加粗,内容字体为小四号、楷体)
(正文)(小四号、宋体,标题黑体)
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法的一项重要原则,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才逐渐确立起来的,现已为世界上许多国家在立法中予以规定或在司法实践中予以认可,而我国现行法律尚未有关情势变更的直接规定。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逐渐完善,情势变更原则作为合同法上的一项重要制度,越来越显其重要;同时,由于情势变更原则所涉及的理论复杂性和各国在司法实践中的差异,有必要从理论和实务两个方面对此进行探究。

一、情势变更原则的基本内涵及理论依据
1、情势变更原则含义及沿革
情势变更原则是指合同成立后,作为合同关系基础的情势,由于不可归责于当事人的原因,发生了非当初所能预料的变化,如果仍坚持原来的法律效力将会产生显失公平的结果,有悖于诚实信用原则,因此,应当对合同的法律效力作相应的变更乃至合同解除的一项法律原则[1]。

情势变更原则实质与功能在于消除
合同因情势变更所产生的不公平后果,平衡当事人之间的利益,维护社会公平和商品安全交易。

这一原则的确立与发展经历了一个长期的过程。

(下略)
________________
注释:
①苏惠祥:《中国当代合同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231页。

②、③同上,第300页。

④郑玉波:《民法实用》,中国法制出版社,1969年3月第1版,第109-111页。

(下略)
(项目名称四号、楷体加粗,在正文后面空两行空两格排列;
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用小四号楷体排列)
【参考文献】
1、苏惠祥:《中国当代合同法论》,吉林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第1版,第175页。

2、郑玉波:《民法实用》,中国法制出版社,1969年3月第1版,第15页。

3、徐国栋:《民法基本原则解释》,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年2月第1版,第20页。

4、崔建远:《新合同法原理与案例评释》,吉林大学出版社,1999年3月第1版,第108页。

(下略)
(项目名称四号、楷体加粗,在注释后面空两行顶格排列;
参考文献内容另起一行空两格,用小四号楷体排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