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验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达标测验题
(时间:100分钟100分)
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是〔〕(2分)
A.气魄〔pò〕扮演〔bàn〕澎湃〔bài〕哽住〔gěng〕
B.哺育〔fǔ〕惩罚〔chéng〕懊悔〔ào〕逼狭〔xiá〕
C.屏障〔píng〕山巅〔diān〕滋长〔zī〕炽痛〔chì〕
D.惨白〔chǎn〕泛滥〔fàn〕镐头〔gǎo〕胡骑〔jì〕
2.以下每项中都有一个错字,请找出来并改正在后面的方格中。
(4分)
A.九曲连环浩浩荡荡气势磅礴高山之颠
B.巾帼英雄从山叠岭自然和谐人心惶惶
C.家谕户晓意味隽永人声鼎沸来势汹汹
D.荒草萋萋绝壁断涯亦复如是妙趣横生
ABCD
3.选出解释有误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当窗理云鬓〔像云那样的鬓发〕雄兔脚扑朔〔动弹〕
B.污秽〔肮脏〕谰语〔好听的话〕
C.炽痛〔热烈而深切〕亘古〔远古〕
D.宛转〔形容鸟声或歌声悦耳动听〕屏障〔像屏风一样遮挡着的东西〕
4.依次填入以下横线处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目前的困难境界,哪能________我们民族生命的前进?我们应该拿出________的精神,高唱着进展的曲调,在这________歌声中,走过这崎岖险阻的道路。
A.阻挡雄健悲壮B.阻抑雄健悲壮C.阻抑强健悲愤5.指出以下句子没有使用比喻的一项〔〕(2分)
A.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
B.这些字帖挂在我们课桌的铁杆上,就好似许多面小国旗在教室里飘扬。
C.人类在历史上的生活正如旅行一样。
D.万里赴戎机,关山度假设飞。
6.以下关于课文分析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黄河颂?是一首反映抗日救亡主题的现代诗,这首诗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并表达中华儿女向她学习的决心。
B.?土地的誓言?是作家端木蕻良在20世纪40年代写于九一八事
变十周年的一篇散文,抒发了作者对沦亡的国土的思念之情。
C.?最后一课?是一篇短篇小说,作者以韩麦尔为主人公,表现了阿尔萨斯人民由衷的悲哀和对侵略者无声的抗议,表现出他们对祖国的恋恋深情。
D.?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是一篇杂文,它以大江大河的流淌比喻历史前行的过程,表现了革命乐观主义情怀和爱国主义精神。
7.开通大戏院有一场文娱演出,你的一位同学给你买了一张票,约你一同去看,不巧你因故不能前往,答复得体的一句是〔〕(2分) A.对不起,你怎么买今晚的票?我正好有事,你另送别人吧?
B.对不起,我正好有事,假如你诚心请我看,就去改换明晚的吧!
C.谢谢你,这场戏,我已经看过了,你自己去看吧!
D.谢谢你,听说这一场演出很吸引人,但因为我正好有事不能同你分享,实在遗憾。
8.文化常识填空(8分)
〔1〕?黄河颂?选自组诗?________?的第二乐章,词作者是________,曲作者是________。
〔2〕?最后一课?的作者是________国作家________,他的长篇小说代表作品是________。
〔3〕?困难的国运与雄健的国民?写于五四运动之后,作者________,字________,他曾经参加编辑着名杂志?新青年?。
〔4〕?木兰诗?选自________朝郭茂倩编的________,在这部诗集里还有很多名篇,如?________?、?________?等。
9.仿照下面例句,写一句话。
(2分)
例句:思念像一杯苦酒,越陈越苦。
10.根据下面规定的情景,以“风〞为重点,写一段不少于30字的话。
(4分)
情景:冬天早晨风寒冷红肿
二、阅读理解(40分)
〔一〕阅读下面语段,完成11-14题〔14分〕
王翦将兵
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少而好兵,事秦始皇。
秦将李信者,年少壮勇,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卒破得丹,始皇以为贤勇。
于是始皇问李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李信曰:“不过用二十万人。
〞始皇问王翦,王翦曰:“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王将军老矣,何怯也!李将军果①势壮勇,其言是也。
〞遂使李信及蒙恬将二十万南伐荆。
王翦言不用,因谢病,
归老于频阳。
龟信攻平与,蒙恬攻寝,大破荆军。
信又攻鄢、郢,破之,于是引兵而西,与蒙恬会城父。
荆人因随之,三日三夜不顿舍②,大破李信军,秦军走。
始皇闻之,大怒,自驰如频阳,见谢王翦。
曰:“寡人以不用将军计。
李信果辱秦军。
今闻荆兵日进而西,将军虽病,独忍弃寡人乎!〞王翦目:“大王必不得已用臣,非六十万人不可。
〞始皇曰:“为③听将军计耳。
〞于是王翦将兵六十万人,始皇自送至灞上。
王翦果代李信击荆,大破荆军。
注:①果:果断。
②顿舍:停顿。
③为:惟。
11.解释以下加点字的含义。
(4分)
①少而好兵-- ②李将军果势壮勇,其言是也--
③于是引兵而西-- ④李信果辱秦军--
12.以下句中的“以〞与“寡人以不用将军计〞中的“以〞的意义和用法一样的一项为哪一项(2分)
A.尝以兵数千逐燕太子丹至于衍水中B.故临崩寄臣以大事也C.始皇以为贤勇D.扶苏以数谏故
13.翻译以下句子。
(4分)
①王翦者,频阳东乡人也。
②吾欲攻取荆,于将军度用几何人而足?
14.你怎样对待王翦由“谢病〞而重新“将兵〞大破“荆军〞的举动?试结合义段作简要分析。
(4分)
〔二〕阅读下文,完成15-16题。
〔9分〕
上海市一位政协委员近日陪同外籍专家去外滩和新天地游览时发现,那里的餐厅、酒吧普遍只提供英文菜谱和酒水单。
当他建议商家增加中文菜谱和酒水单时,商家却强调,他们的效劳对象主要是外国人。
同行的外籍专家对此事也感到不可思议: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冷落母语,中国如今经济强大了,为什么母语的地位这么可怜?
近年来,来华工作、经商、旅游的外国人越来越多。
但无论是外国人还是中国人,都是中国效劳业平等的效劳对象,中国土地上的餐饮效劳场所不提供中文菜谱是不尊重母语、片曰理解国际化的错误行为。
母语是一个国家外乡文化的集中载体。
令人忧心的是,我们身边冷落母语、轻视外乡文化的现象远不止这些效劳场所。
不少地方的科研人员为了晋升职务、职称,80%以上的精力都用在了“拼外语〞上,出成果无从谈起;国内不少企业以突出外文标识为高档的标志,有些产品干脆假冒洋货只标外文;国外“中文热〞方兴未艾,来华学汉语的
留学生越来越多,国内许多学生甚至在汉语比赛中屡屡败给来华留学生。
2005年6月,复旦大学举办的汉语文字大赛中,第一名得主是一支留学生队伍。
更可悲的事发生在上海最近举行的一次高级口译人才招聘考试中,有的考生竞把“人之初,性本善〞译成“人之初,性都是很关的〞;有的人把“八年抗战〞译成“八年反战行动〞。
当今中国,上大学、读研、读博、求职、评职称,外语都是必考科目,汉语程度反而不是大学必修课,更不是考研、评职称的考察工程。
“为考试而学外语〞的指挥棒,不但使“外语热〞中的急功近利色彩日趋浓重,而且导致了母语被边缘化的危险。
“外语热〞是中国社会融入国际大家庭的必要步骤,但国际化必须建立在外乡文化的根基之上。
15.作者在文中阐述的主要观点是:。
(3分) 16.(1)在文中作者列举了哪些冷落母语、轻视外乡文化的现象?(3分)
(2)你如何理解“国际化必须建立在外乡文化的根基之上’’这句话的含义?(3分)
〔三〕阅读下文,完成17-20题〔17分〕
我把希望挂在橘黄的月上
九月
①发现月亮竟然是橘黄色的时候,我正在南去的路上漫步。
②它就挂在我的前方偏西的天空中,弯弯的,细细的,温顺温暖的样子,令人心生希望。
这个发现让我感动非常:呵,这是个多么温馨的秋夜啊!
③这是我第二次这样细致地看月了,在今年的秋。
第一次是在秋初的晚上,月亮饱满地洒一院清辉,我的心亦如月色一般清澈。
今天的月与那天的月之形状色彩都有大不同。
它散发着橘黄色的光,在小路的尽头,柔美的小脸对着东方,似乎是盼望,又似乎是毫无心机的站立。
这叫上弦月还是下弦月?对这些我并不甚懂的。
今天的农历是九月初六,寒露时节。
月却是橘黄的,并没有一丝寒冷的样子。
我一下子就喜欢上了它向上的积极的安静,它的状态让我在浓浓的秋愁里心生希望。
④多好啊!还能看月亮,看星星,还可以出去漫步,还可以听歌,品曲,看书,写字,还可以与朋友谈笑。
⑤许久了,我心漂浮着,看不进书,写不下字,觉得一切都是冷淡,对网络也越来越冷。
但今天,看着橘黄的月,我对生活的态度有
些回转了,就像连绵秋雨过后乍放的好天气,温度上升,阳光灿烂。
无论怎样,我还是要保持一个我的。
说服自己去逛街,做护肤,买了亮晶晶的发夹,别在发上,跟个小女孩似的把对生活的热爱写在脸上;又买了夸大的戒指,蝴蝶的形状,振翅欲飞的样子,在光线的折射下熠熠发光。
这生活也可以如此多彩的啊!死气沉沉的脏兮兮的钞票可以换回这样生动活泼熠熠放光的东西,跟天上橘黄色的月一样,让我有片刻的神往了。
⑥打小我就是喜欢小饰品的。
所以如今我少得可怜的爱好里还留有逛小饰品店这项。
扎头发的皮筋,也要选缀满各色珠子的,金黄色,浅紫色,淡蓝色的珠子串起一切,平时不扎头发的时候就套在手腕上,也是得意得很。
手链也喜欢环佩作响的,还喜欢在胸前挂各样的挂链,喜欢耳环耳坠耳玎,喜欢一切亮晶晶带有活力的环佩叮咚的饰品。
我要把对生活的热爱写在脸上,我需要它们来拯救我灰冷的心。
⑦今晚,我把亮晶晶的发夹别于发上,把熠熠发光的蝴蝶套在纤细的无名指上,穿上镶嵌了金色花边的风衣,连脚下的皮鞋都是点缀了小钻的,晶晶亮,到月光下穿行。
这时,不过是晚上七八点钟的样子,寒露,刚好有月亮在。
它如此温顺地照着我和我身上所有能放光的地方,把我的全身染上了一层橘黄,由于小饰品的存在,橘黄愈加
浓郁。
我就带着这橘黄一直走,一直走回家,带到梦里。
⑧③段中“无论怎样,我还是要保持一个我的〞这句话的含义?〔3分〕
19.一篇好的文章,总会有一个好的结尾。
请从语言、内容、构造三个方面说说本文结尾段的优点。
〔5分〕
20.全文通过看橘黄的月色,从而获得了人生的感悟。
请结合你的生活经历,谈谈类似的体验。
〔不少于30字〕〔5分〕
三、作文(30分)
题目:生日
提示:同学们,一年的365天里,藏着许许多多的“生日〞。
有自己的生日、父母的生日、兄弟姐妹的生日、亲朋好友的生日、教师同学的生日,还有党的生日、人民军队的生日、人民共和国的生日、革命领袖的生日……对这些日子,你怀有怎样的情感?你又是怎样度过的?它又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回忆和考虑?当你坐在考场而对“生日〞这样一个题目时,你又涌出了哪些想法?有哪些话要说?请敞开心扉,把你最想述说的人和事,最想抒发的情和意,最想表达的观点和认识写出来,让大家与你分享。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可自拟副标题;③除诗
歌、戏剧外,文体不限;④请不要出现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参考答案
一、1.C 点拨:A项“湃〞应读pài;B项“哺〞应读b?;D项“惨〞应读c?n。
2.A项“颠--巅〞;B项“从--丛〞;C项“谕--喻〞;D项“涯--崖〞。
3.B 点拨:“谰语〞意为“没有根据的话〞。
4.B 点拨:三组词语分别是同义词,注意区分不同点。
5.D 点拨:本项是对偶。
6. C 点拨:主人公还有小弗郎士。
7.D 点拨:注意说话的语气,要尊重别人。
8.〔1〕?黄河大合唱? 光未然冼星海〔2〕法都德?小东西? 〔3〕李大钊守常〔4〕宋?乐府诗集? 孔雀东南飞陌上桑点拨:文学常识是学习考察的重点,应记住作者、作品、生活的时代或国别、代表作,称谓等。
9.略点拨:使用比喻手法,句式一致。
10.略点拨:要突出“风〞这一重点。
二、〔一〕11.①好:喜欢,喜欢;②是:对〔正确〕;③引:率
领,带着;④辱:使……蒙受耻辱〔羞辱〕。
点拨:注意古今异义字及词类活用等情况。
12.D 点拨:解答此类题,应准确掌握例句中的“以〞的用法,然后再逐项分析。
13.①王翦是频阳东乡人。
②我想攻取〔攻打〕楚国,在将军看来打算用多少士兵才够(足够)?
点拨:①句注意“……者,……也〞这一句式,这是一个判断句。
②句注意关键词语。
14.王翦的托病是因为秦王轻信李信的话疏远自己,自己是迫不得已告老还乡。
当荆兵每天向西进军时,国难当头,王翦义无反顾,重新带着军队攻打荆军,表现了王翦不计个人恩怨,以国家利益为重的品格。
〔二〕15.国际化首先要尊重母语。
点拨:注意搜寻关键词语和句子,答复要全面。
如答“国际化必须建立在外乡文化的根基之上〞或“任何一个国家都不允许冷落母语〞都不准确。
16.〔1〕效劳业只提供英文菜谱;晋升职务、评职称必考外语;产品只用外文标识;许多学生不重视汉语学习,汉语比赛比不上留学
生。
点拨:注意从文中搜集信息即可解答。
〔2〕外乡文化、母语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一个民族独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底。
丧失外乡文化、母语也就谈不上国际化。
点拨:注意结合上下文理解其含义。
〔三〕17. “橘黄〞一指月光的颜色;二指作者内心温馨的感受。
表达了作者由对生活的冷淡变得热爱,重新感觉到了生活的多彩,激起了对生活的追求。
点拨:理解“橘黄〞的双重含义,意思对即可。
18.作者生活中经受了挫折,心漂浮着,看不进书,写不下字,觉得一切都是冷淡,对网络也越来越冷。
但看着橘黄的月,对生活的态度有些回转了。
(或由对生活的冷淡,又回到了原来热爱生活的我。
) 点拨:抓住句子,结合全文理解。
19.语言上:作者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自己通过看月获得的人生感悟。
内容上:深入地提醒了文章的主旨。
〔或提醒了作者内心对生活已充满了希望的心境。
〕构造上:照应了文章的题目,总结了全文,使文章构造完好。
20.例如:八月十五,一轮圆月高挂中天,仰望苍穹,星汉茫茫,
宇宙浩渺,唯有一轮明月,如此亲切,如此优雅,如此爽朗,如此朦胧,只见月亮上的桂树枝繁叶茂,隐约可见吴刚抡斧,因为他的工作,天空不再寂寞,在吴刚极其艰巨的努力面前,人间的一切无聊和苦闷就显得微缺乏道了,一切痛苦和烦恼都显得无所谓了。
点拨:要能因境生情,表达出“一切景语皆情语〞,表达通顺,体验独到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