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写作教学的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之对比研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问题 造成了应用型本科 院校英语专业学 生的“ 先天不 足” 底 : 子薄 , 英语 基本 功偏差 。这 给英语 教学的开展带来 了很 大的
认知 、 元认知过程 和发展潜能进行评估 , 它的主要运行规则就 是根据个体 的认知进展 情况 , 通过 增加其参加 的任务 的难度 同时减少外界重要他人的介入来不 断引导学 习者超越 当前的 水平 , 实现交互和干预 的 目的。研究同时借鉴 了介入式动态 评价 的程序性介入 理念和互动式动态评价 的师生交互思想 , 即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进行有意识 的任务干预 。 基于 上述理论 框架 , 本研 究借助 于 网络英 语写 作平 台 , 运用 过程写作 理念 , 将评 估活动 融入学生 的写作 过程 , 根 并
30 . 7 33 . 7
1 7 1 9
5% 7 6% 3
3_3 4
1 2
4 % 0
对 比表 1 表 2 、 不难 发现 , 2 表 的大部 分数值都 高于表 1 , 这显示 出学生 对动态评 价模 式下 的英 语写作 教学 的积极态 度 。尤其 是对具 体 的写 作环节 , 写前 引导阶段 、 文互 阅 如 作 互 评阶段 , 生 的认 可度更 高一些 ( 学 见第 四项 、 五项 、 第 第六
.
1 3
4% 3
静态 评价模 式 问卷 调查 和开放 式访谈 主要 针对学 生对
此评价模式 的满意度 。3 份有效 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 , 0 学生 对静态评价模式 的态度呈 多元化 。
表 1 英语 写作教学静态评价模式效果调查
调查数据
2 8% 4 0
8 3 % 7
4写前的头脑风暴 和写作策 略指 导很 . 有 必要
本科 院校 的特点 ,借鉴前 人研 究成果 ,探求最适合 自己实 际情况 的评价体 系。研究发现 ,静 态评价 较动态评价而言并不存 在 绝对劣势 ;动态评价在 英语 写作教学 中是 否具 有优 越性和可行性是 由诸 如教学硬 、软环境 、师资力量 、学生素质 等因素
共 同决 定 的 。
[ 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英语写作 ;静态评价 ;动态评价 关键
Vo .5 No 4 1 2 . Ap . 0 2 r 1 2
应 用型本 科 院校英语 写作教学 的静态评价 与 动 态 评 价 之 对 比研 究
孙 秀银
( 州学院外国语 学院 ,安徽滁州 ,2 9 0 ) 滁 3 0 0
[ 摘
要 ]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一直是其课程建设 的难点。解决这 一难题 的方法之 一便是要立足于应用 型
构 性特征 , 评价的是个体认 知结 果 。动态评价 的理论 源泉是 Vy osy g t 的社会 文化 理论 ( oic l riTh oy , k S c ut a o u er )确切 地讲 是 其 中 的 中介 ( dai ) 最 近 发 展 区 (o e o rx l me i o 、 tn zn fpo i ma d v lp n , P 、 支架 (cf lig 等概 念 。它强 调评 e e me tZ D)及 o saf dn ) o 价 过 程 中 的 干预 和互 动 , 注 的是 学 习者 在 经 重要 他 人 关 (i icn tes 指导 和帮 助过后能 实现 的潜在 的认 知发 s nfa to r) g i h
不 同意 ;2 = [ ] 不同意 ;3 = 同意也不 反对 ;4 =同意 ;5 = [1 不 [] [ 3
非常 同意。采用静态评 价的班级发 出3 份问卷 , 1 回收 3 份 , O
出“ 会想 办法让学 生 了解 别人 的水 平 , 比如 相互改作 文什 么
的, 总之不仅仅是被动地写 ……” ( ) 二 动态评价调查结果
展水平 …。
一
图 1 英语 写作教学动态评价结 构图
二 、 究方 法 研
本个 案研究 采用 了调查法 和实证 对 比等研究 方法探求 最 适 合应 用 型本 科 院 校英 语 专业 学 生 的写 作 教学 评 估体
系。在 皖东 某应用 型本科 院校英 语专业 两个班进 行 了一个
学期的写作教学实验对 比。一个班采用静态 评价 , 即运 用统
3 份有效 ; 用动态评 价的班级 发 出 3 份 问卷 , 0 采 0 回收 3 份 , 0 全部有效 。
研究 结论取决于两个 班级学生 的问卷调查数据对 比、 以 及访谈文本数据 。
动态评价调查问卷 的内容更多一些 , 具体数据见表 2 :
表 2 英语写作教学 动态评 价模 式效果调查
。
29 . O 4
.
6
2 7
2% O
9
8写作过程 中的活动很多 , . 但参与其 中
不觉得 累。
3
.
4 0
1 3
4 % 3
4老师的反馈有时过于简单 , . 期 望更 详细些 。 5 . 我很认真对待每一次写作任
务。
47
9我很认真对待每一次写作任务 。 . l. O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 。
进行 调查 。问卷采用 五分制 L kr sae具 体为 :1 _ 常 iet cl, [] 非
吗? 的回答基 本一致 。他们用诸 如“ 行吧 ! 、谈不 上喜欢 ) 还 ,“ , 吧 ! 、不 喜欢 , 也不能说是讨厌 , ”“ 但 反正就 那样” “ 、说不上来 啊” 等之类 的简短语 句 来表 达 自己 的情绪 和态 度 。 当问及 “ 如果 你是写作老 师 , 你会 怎么上这课 ? , ” 三组学生 的回答 不
尽相 同 : 生用 “ 没想过这个 问题 ” “ 差 从 、我不愿 意 当老师” 之 类 的托 词拒绝 回答 ; 写作 成绩 良好的学 生提 出“ 自己会尽 量 多写 点评 语 , 出不 足 ” 也 就是 问卷 中提 到 的增 加 教师 反 指 , 馈; 成绩优 秀的学 生除 了提 出增加 教师反 馈之外 , 还特别 指
。
3 8 O
.
2 1
7 % 0
调查项 目
1英语写作课这么上可 以。 . 2老师的作用得到 了发挥 。 . 3写作任务难度适 中, 以适 当 . 可 增加难度。
五分 制 同意人 所 占比
均值 31 . 0 3O .3 数 9 6 例 3 % O 2
调查数据 调查项 目 五分制 同意 所 占 均值 人数 比例
三、 果与讨 论 结
( ) 一 静态评价调查 结果
1 . 英语写作课这么上可 以。 2 . 老师的作用得到 了发挥 。 3 . 写作任务难度适 中 , 以适 当增 加难 可 度
。
35 . 3 39 . 7 2本 研究 主要涉及 基 于网络 的英语写作 教学 的动态评 价
的标准化评价方式 , 将学生掌握的英语写作知识和技能量
化, 并在学 期末一 次性呈现 。另一个 班采用 动态评 价 , 利用 网络交互平 台 , 将教师 、 写作任务 、 同伴的干预作用 充分融入 到过程 写作 中 ; 自我评估 、 同伴 评估 、 师评 估交 叉进行 ; 教 并
项 数据 ) 。关 于对老 师的作 用 的认 识 ,0 8 %的学 生认 为老师
6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 。 -
33 . 5
1 7
5% 7
前 四项是针对英语 写作课和教师设 置的 , 两项 的出发 后 点 是学 生 。数据显示 , 前三项 的同意人数都不过 半数 。第一 项 的同意人数虽然没过 半数 , 31 的 五分制 均值表示对此 但 . O 项 持 中立 态度 的人 数 明显多于 不 同意的人数 。在 同意人数 相 同的情 况下 , 第二项 和第 三项 的五分制均 值也不 同, 明 说 有更 多学生不 同意或者 非常不 同意第 三项 , 写作 任务的难度 已经达到 了学生可 以接受 的极 限。三种 数据均 领先 的第 四 项 明确 了学 生们 的期 望 : 老师 的反馈应 更详 细 、 有针对 性 更
文篇 幅 、 思想 内容 、 言表达 、 语 篇章结构 四个 方面进行分项 打 分 。学 生学期末 的考试 成绩取 决于 平时 习作的平 均成绩 及 习作 成绩 的动态曲线。 实验期 间 , 为对 比出静 态评价 和动态 评价 的优劣 , 题 课 组 采用 了课堂 观察 法 、 问卷 调查 、 放式访谈 等 。针 对两 组 开 被试 , 课题组 分别设计 了针对 各 自所采用 的评价方式 的问卷 和访谈 问题 ( 部分问卷题 目重合 )并在学期末 同时对两个 班 ,
nmi Ases n ) a c ssme t与传 统 的静态 评价 进行 实证 对 比 , 以个
案研 究 为依 托 , 以基于信 息技 术 的英语 写作 教学 为实 验平 台, 试图发现哪一种评 价方式最适合应用 型本 科院校英语专 业 的学生 , 最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 的英语写作教学 。
[ 中图分类号] H 1 39
( O 1 y 2 ) 2 1 J 0 6 J
[ 文献标识码 ] A
[ 基金项 目] 滁州 学院 2 l 年教学研 究项 目 “ O1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写作教 学的静态评价 与动态评价之对 比研 究” [ 作者简介 ] 孙秀银 ( 9 2 ,女 ,硕士 ,讲师 ,研究方 向为二语写作理论与教学。 1 8 一) 应用 型本科 院校 的生源地 域性 明显 , 且质量 中等 , 学生 的综合 素质偏低 , 很强的上进心 和求知欲的背后隐藏着较 大 的惰性 。就英语专业生 源看 , 长期 以来农村英语教育 的种种
5 . 我喜欢作文互 阅、 互评活动 。
6“+l层级制反馈 和“ .i ” 一稿 一聚焦” 让 我更 了解 自己作 文的优势和不足。
33 . 9
3
.
2 8% 4 O
2 1 7 % 0
8 3
7较同伴的反馈而言 , . 我更盼望得到老 4 师 的反馈 3 O
.
2 5
8 % 3
第 2 卷第 4 5 期 2 1年 4 02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u ! f ag h nUnvri f cec n eh oo y ( o il cecsE io ) o ma o Ch n cu iest yo S in e dT c n lg S ca S ine dt n a i
体 系构建 。动态评 价的理论 基础是 Vy os y g t 的社 会文化 理 k
论 。此理论下 的动态评价运用交互 、 , 介入的方法对个体的
一
1 0 — 9
且 在此班 采用 动态综合评 分标 准 , 细化作 文评改 标准 , 作 从
的 。六位 同学 对第 一个 问题 ( 喜欢 这学 期 的英语 写作 课 你
据学 生不 同阶段 的实 际需要设 计相 应的任务 支持 。具体 的 动态评估活动如 图 1 所示 :
阻力 , 尤其 是在基 于信息技 术 的英语 教学改 革过程 中 , 学生
的被动及其带来的次生问题显得尤为突 出。
_ 在总结 前期研究 不足 的 同时 , 本研究 以教 、 学效果 评估 方式 为切入 点 , 将外语 教育 领域 刚刚兴起 的动态 评价 ( — Dy
一
的作用 得到 了发挥 , 相对 于静态评 价下 的此项数 据来看 , 动 态 评价模 式下教 师 的任 务更重 , 更容易 得到学 生的认 可。 也
从第 三项和第七项数 据看 , 评价模式下 的学生对写作任 两种
务 和教 师反馈 的态度 基本一致 , 都不希望增加 写作 任务的难 度, 都渴 望得 到更 多教 师反 馈 。第八 项数 据值 得研 究 者思 索: 只有 不过半 数 的学 生认 为参与写作 活动 不觉得 累 , 也就 说 明超 过半 数 的学 生认为很 累 。动态评 价模式有 关写 作活 动 的设计初 衷是 : 写作 活动丰富 , 但学生感觉不 到疲惫 , 看来 写作 活动设 计还存在 问题 。第一项 、 九项 、 十项是有 关 第 第 学生对 写作教学模 式的总体 态度 的考察 。与表 1 比发现 , 对 三项数 据略 高于表 1但 显著性不 是太大 , 其是最后 一项 , , 尤 两种评 价模 式下都 有 6 %左右 的学生 认为 自己的写作水 平 O 有 了提高 , 故很难作 出孰 优孰劣的论断。
动态评 价和静态评价是两 种均起源于西方心 理学领域 、
取 向却完全 相反的评 估方式 。静态评价 (t{ ssmet Sai Ases n) c 也 称为标 准化测验 , 测验 工具和过程 都是统 一 的 , 其 标准 化
的 , 数字来 衡量个 体 已经 形成的 能力 用 有很强 的量化 和结
认知 、 元认知过程 和发展潜能进行评估 , 它的主要运行规则就 是根据个体 的认知进展 情况 , 通过 增加其参加 的任务 的难度 同时减少外界重要他人的介入来不 断引导学 习者超越 当前的 水平 , 实现交互和干预 的 目的。研究同时借鉴 了介入式动态 评价 的程序性介入 理念和互动式动态评价 的师生交互思想 , 即教师在与学生的互动过程中进行有意识 的任务干预 。 基于 上述理论 框架 , 本研 究借助 于 网络英 语写 作平 台 , 运用 过程写作 理念 , 将评 估活动 融入学生 的写作 过程 , 根 并
30 . 7 33 . 7
1 7 1 9
5% 7 6% 3
3_3 4
1 2
4 % 0
对 比表 1 表 2 、 不难 发现 , 2 表 的大部 分数值都 高于表 1 , 这显示 出学生 对动态评 价模 式下 的英 语写作 教学 的积极态 度 。尤其 是对具 体 的写 作环节 , 写前 引导阶段 、 文互 阅 如 作 互 评阶段 , 生 的认 可度更 高一些 ( 学 见第 四项 、 五项 、 第 第六
.
1 3
4% 3
静态 评价模 式 问卷 调查 和开放 式访谈 主要 针对学 生对
此评价模式 的满意度 。3 份有效 问卷的分析结果显示 , 0 学生 对静态评价模式 的态度呈 多元化 。
表 1 英语 写作教学静态评价模式效果调查
调查数据
2 8% 4 0
8 3 % 7
4写前的头脑风暴 和写作策 略指 导很 . 有 必要
本科 院校 的特点 ,借鉴前 人研 究成果 ,探求最适合 自己实 际情况 的评价体 系。研究发现 ,静 态评价 较动态评价而言并不存 在 绝对劣势 ;动态评价在 英语 写作教学 中是 否具 有优 越性和可行性是 由诸 如教学硬 、软环境 、师资力量 、学生素质 等因素
共 同决 定 的 。
[ 词] 应用型本科院校 ;英语写作 ;静态评价 ;动态评价 关键
Vo .5 No 4 1 2 . Ap . 0 2 r 1 2
应 用型本 科 院校英语 写作教学 的静态评价 与 动 态 评 价 之 对 比研 究
孙 秀银
( 州学院外国语 学院 ,安徽滁州 ,2 9 0 ) 滁 3 0 0
[ 摘
要 ] 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英语专业写作教学一直是其课程建设 的难点。解决这 一难题 的方法之 一便是要立足于应用 型
构 性特征 , 评价的是个体认 知结 果 。动态评价 的理论 源泉是 Vy osy g t 的社会 文化 理论 ( oic l riTh oy , k S c ut a o u er )确切 地讲 是 其 中 的 中介 ( dai ) 最 近 发 展 区 (o e o rx l me i o 、 tn zn fpo i ma d v lp n , P 、 支架 (cf lig 等概 念 。它强 调评 e e me tZ D)及 o saf dn ) o 价 过 程 中 的 干预 和互 动 , 注 的是 学 习者 在 经 重要 他 人 关 (i icn tes 指导 和帮 助过后能 实现 的潜在 的认 知发 s nfa to r) g i h
不 同意 ;2 = [ ] 不同意 ;3 = 同意也不 反对 ;4 =同意 ;5 = [1 不 [] [ 3
非常 同意。采用静态评 价的班级发 出3 份问卷 , 1 回收 3 份 , O
出“ 会想 办法让学 生 了解 别人 的水 平 , 比如 相互改作 文什 么
的, 总之不仅仅是被动地写 ……” ( ) 二 动态评价调查结果
展水平 …。
一
图 1 英语 写作教学动态评价结 构图
二 、 究方 法 研
本个 案研究 采用 了调查法 和实证 对 比等研究 方法探求 最 适 合应 用 型本 科 院 校英 语 专业 学 生 的写 作 教学 评 估体
系。在 皖东 某应用 型本科 院校英 语专业 两个班进 行 了一个
学期的写作教学实验对 比。一个班采用静态 评价 , 即运 用统
3 份有效 ; 用动态评 价的班级 发 出 3 份 问卷 , 0 采 0 回收 3 份 , 0 全部有效 。
研究 结论取决于两个 班级学生 的问卷调查数据对 比、 以 及访谈文本数据 。
动态评价调查问卷 的内容更多一些 , 具体数据见表 2 :
表 2 英语写作教学 动态评 价模 式效果调查
。
29 . O 4
.
6
2 7
2% O
9
8写作过程 中的活动很多 , . 但参与其 中
不觉得 累。
3
.
4 0
1 3
4 % 3
4老师的反馈有时过于简单 , . 期 望更 详细些 。 5 . 我很认真对待每一次写作任
务。
47
9我很认真对待每一次写作任务 。 . l. O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 。
进行 调查 。问卷采用 五分制 L kr sae具 体为 :1 _ 常 iet cl, [] 非
吗? 的回答基 本一致 。他们用诸 如“ 行吧 ! 、谈不 上喜欢 ) 还 ,“ , 吧 ! 、不 喜欢 , 也不能说是讨厌 , ”“ 但 反正就 那样” “ 、说不上来 啊” 等之类 的简短语 句 来表 达 自己 的情绪 和态 度 。 当问及 “ 如果 你是写作老 师 , 你会 怎么上这课 ? , ” 三组学生 的回答 不
尽相 同 : 生用 “ 没想过这个 问题 ” “ 差 从 、我不愿 意 当老师” 之 类 的托 词拒绝 回答 ; 写作 成绩 良好的学 生提 出“ 自己会尽 量 多写 点评 语 , 出不 足 ” 也 就是 问卷 中提 到 的增 加 教师 反 指 , 馈; 成绩优 秀的学 生除 了提 出增加 教师反 馈之外 , 还特别 指
。
3 8 O
.
2 1
7 % 0
调查项 目
1英语写作课这么上可 以。 . 2老师的作用得到 了发挥 。 . 3写作任务难度适 中, 以适 当 . 可 增加难度。
五分 制 同意人 所 占比
均值 31 . 0 3O .3 数 9 6 例 3 % O 2
调查数据 调查项 目 五分制 同意 所 占 均值 人数 比例
三、 果与讨 论 结
( ) 一 静态评价调查 结果
1 . 英语写作课这么上可 以。 2 . 老师的作用得到 了发挥 。 3 . 写作任务难度适 中 , 以适 当增 加难 可 度
。
35 . 3 39 . 7 2本 研究 主要涉及 基 于网络 的英语写作 教学 的动态评 价
的标准化评价方式 , 将学生掌握的英语写作知识和技能量
化, 并在学 期末一 次性呈现 。另一个 班采用 动态评 价 , 利用 网络交互平 台 , 将教师 、 写作任务 、 同伴的干预作用 充分融入 到过程 写作 中 ; 自我评估 、 同伴 评估 、 师评 估交 叉进行 ; 教 并
项 数据 ) 。关 于对老 师的作 用 的认 识 ,0 8 %的学 生认 为老师
6我的写作水平有了提高 。 -
33 . 5
1 7
5% 7
前 四项是针对英语 写作课和教师设 置的 , 两项 的出发 后 点 是学 生 。数据显示 , 前三项 的同意人数都不过 半数 。第一 项 的同意人数虽然没过 半数 , 31 的 五分制 均值表示对此 但 . O 项 持 中立 态度 的人 数 明显多于 不 同意的人数 。在 同意人数 相 同的情 况下 , 第二项 和第 三项 的五分制均 值也不 同, 明 说 有更 多学生不 同意或者 非常不 同意第 三项 , 写作 任务的难度 已经达到 了学生可 以接受 的极 限。三种 数据均 领先 的第 四 项 明确 了学 生们 的期 望 : 老师 的反馈应 更详 细 、 有针对 性 更
文篇 幅 、 思想 内容 、 言表达 、 语 篇章结构 四个 方面进行分项 打 分 。学 生学期末 的考试 成绩取 决于 平时 习作的平 均成绩 及 习作 成绩 的动态曲线。 实验期 间 , 为对 比出静 态评价 和动态 评价 的优劣 , 题 课 组 采用 了课堂 观察 法 、 问卷 调查 、 放式访谈 等 。针 对两 组 开 被试 , 课题组 分别设计 了针对 各 自所采用 的评价方式 的问卷 和访谈 问题 ( 部分问卷题 目重合 )并在学期末 同时对两个 班 ,
nmi Ases n ) a c ssme t与传 统 的静态 评价 进行 实证 对 比 , 以个
案研 究 为依 托 , 以基于信 息技 术 的英语 写作 教学 为实 验平 台, 试图发现哪一种评 价方式最适合应用 型本 科院校英语专 业 的学生 , 最适合应用型本科院校 的英语写作教学 。
[ 中图分类号] H 1 39
( O 1 y 2 ) 2 1 J 0 6 J
[ 文献标识码 ] A
[ 基金项 目] 滁州 学院 2 l 年教学研 究项 目 “ O1 应用型本科院校英语写作教 学的静态评价 与动态评价之对 比研 究” [ 作者简介 ] 孙秀银 ( 9 2 ,女 ,硕士 ,讲师 ,研究方 向为二语写作理论与教学。 1 8 一) 应用 型本科 院校 的生源地 域性 明显 , 且质量 中等 , 学生 的综合 素质偏低 , 很强的上进心 和求知欲的背后隐藏着较 大 的惰性 。就英语专业生 源看 , 长期 以来农村英语教育 的种种
5 . 我喜欢作文互 阅、 互评活动 。
6“+l层级制反馈 和“ .i ” 一稿 一聚焦” 让 我更 了解 自己作 文的优势和不足。
33 . 9
3
.
2 8% 4 O
2 1 7 % 0
8 3
7较同伴的反馈而言 , . 我更盼望得到老 4 师 的反馈 3 O
.
2 5
8 % 3
第 2 卷第 4 5 期 2 1年 4 02 月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 ( 社会科学版 )
J u ! f ag h nUnvri f cec n eh oo y ( o il cecsE io ) o ma o Ch n cu iest yo S in e dT c n lg S ca S ine dt n a i
体 系构建 。动态评 价的理论 基础是 Vy os y g t 的社 会文化 理 k
论 。此理论下 的动态评价运用交互 、 , 介入的方法对个体的
一
1 0 — 9
且 在此班 采用 动态综合评 分标 准 , 细化作 文评改 标准 , 作 从
的 。六位 同学 对第 一个 问题 ( 喜欢 这学 期 的英语 写作 课 你
据学 生不 同阶段 的实 际需要设 计相 应的任务 支持 。具体 的 动态评估活动如 图 1 所示 :
阻力 , 尤其 是在基 于信息技 术 的英语 教学改 革过程 中 , 学生
的被动及其带来的次生问题显得尤为突 出。
_ 在总结 前期研究 不足 的 同时 , 本研究 以教 、 学效果 评估 方式 为切入 点 , 将外语 教育 领域 刚刚兴起 的动态 评价 ( — Dy
一
的作用 得到 了发挥 , 相对 于静态评 价下 的此项数 据来看 , 动 态 评价模 式下教 师 的任 务更重 , 更容易 得到学 生的认 可。 也
从第 三项和第七项数 据看 , 评价模式下 的学生对写作任 两种
务 和教 师反馈 的态度 基本一致 , 都不希望增加 写作 任务的难 度, 都渴 望得 到更 多教 师反 馈 。第八 项数 据值 得研 究 者思 索: 只有 不过半 数 的学 生认 为参与写作 活动 不觉得 累 , 也就 说 明超 过半 数 的学 生认为很 累 。动态评 价模式有 关写 作活 动 的设计初 衷是 : 写作 活动丰富 , 但学生感觉不 到疲惫 , 看来 写作 活动设 计还存在 问题 。第一项 、 九项 、 十项是有 关 第 第 学生对 写作教学模 式的总体 态度 的考察 。与表 1 比发现 , 对 三项数 据略 高于表 1但 显著性不 是太大 , 其是最后 一项 , , 尤 两种评 价模 式下都 有 6 %左右 的学生 认为 自己的写作水 平 O 有 了提高 , 故很难作 出孰 优孰劣的论断。
动态评 价和静态评价是两 种均起源于西方心 理学领域 、
取 向却完全 相反的评 估方式 。静态评价 (t{ ssmet Sai Ases n) c 也 称为标 准化测验 , 测验 工具和过程 都是统 一 的 , 其 标准 化
的 , 数字来 衡量个 体 已经 形成的 能力 用 有很强 的量化 和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