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性工业涂料涂料常见问题处理PPT学习教案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成因
对策
基层吸收大强,水份快速进入基层
选用优质腻子,或施工透明底漆,视天气 状况也可对基层用水进行适当润湿后施工
施工环境温度太高或基面温度太高,按产品要求环境施工,或用水润湿基层降
导致水份快速挥发
温后施工
施工涂层太薄
按正常厚度施工
施工环境风速太快
在适宜的环境下施工
第12页/共27页
பைடு நூலகம்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3/15遮盖力差
底层水泥或白灰墙面固化不良,碱 涂漆前对含水分的底材进行处理并使之
性高。墙面有碱性物存在。涂
充分干燥,彻底中和墙面的碱性物
漆后将基层封闭,造成水汽不
质。在配置涂料时,选择透气性好
能渗出,形成不平衡状态,导
的乳胶漆或耐碱性好的氯化橡胶粉
致底层中的碱性物质、盐类析
料。
出,使涂膜丧失附着力而脱落。
第25页/共27页
水性工业涂料涂料常见问题处理
会计学
1
一、质量投诉解答流程
第1页/共27页
一、质量投诉解答流程
质量投诉解答流程
1、肯定产品质量(肯定质量) 2、了解详细施工过程(了解过程) 3、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
(分析成因) 4、告知处理或第防2页/共阻27页措施(解决方
质量投诉解答流程 一、质量投诉解答流程
涂料稀释过度,导致涂膜厚度不够,且粘结力差 控制稀释量及涂膜厚度
第14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5/15剥离
剥 离 现象:涂膜附着不良,经少许外力或甚至于根本未经外力,涂膜既呈片
脱落状。
成因 腻子粘结强度过低 被涂物面不洁有油水灰尘。 涂料中渗有油分及水分。 其他化学品的附着所导致。 底层漆与上层漆之涂装间隔太短。
充分搅拌。
第24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15/15泛碱
泛碱
现象:涂料涂于水泥或白灰墙后,涂膜表面局部或大部分区域会出现
火山状的盐碱析出,使该处的涂膜破坏,此种现象称为“泛
碱”。 成 因
对策
底漆施工不到位,出现漏涂
底漆应认真施工不得漏涂
底漆施工时稀释量过大,导致底漆 应严格按照产品说明书对底漆进行稀释 涂膜性能下降
未干底层漆上做上层涂装。
待底层漆干透后再做上层涂装。
基层太湿,不易涂刷。 局部地方漏涂。
干燥基层后涂刷 顺次涂刷,避免漏涂。
第13页/共27页
粉化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4/15粉化
现象:涂膜表面有一薄层粉状物,拭之即掉落无附着力。
成因
对策
涂料成分不佳,配方不良。基层表面未加处理。 选用质好耐紫外光佳的涂料。
对所施涂料吸收不均匀。
喷枪。
第19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10/15涂膜粗糙
涂膜粗糙
现象:涂膜表面有细小颗粒,不细腻。
成因
对策
基层吸收太快,导致流平不良
选用优质腻子,或施工透明底漆,视天气 状况也可对基层用水进行适当润湿后 施
涂料调制时,搅拌不匀或有杂物 混入涂料。
涂料必须搅拌均匀,并过筛将杂物滤净。
水性涂料常见问题处理水性涂料常见问题处理主要内容一质量投诉解答流程二涂料粘度问题三影响涂料涂刷面积的因素四涂层厚度与涂膜质量的关系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一质量投诉解答流程质量投诉解答流程1肯定产品质量肯定质量2了解详细施工过程了解过程2了解详细施工过程了解过程一质量投诉解答流程3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分析成因4告知处理或防阻措施解决方法5平息客户心中的不满平息怨气质量投诉解答流程1肯定产品质量肯定质量生产批量大全国销售无此类问题产生2了解详细施工过程了解过程基层选材腻子种类施工间隔施工环境加水量施工方法3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分析成因一质量投诉解答流程基层问题环境问题施工问题配比问题4告知处理或防阻措施解决方法基层性能改进避开不利环境按正确方法施工按产品说明书配比要求先测试再大面积施工5平息客户心中的不满平息怨气确有质量问题公司会给与处理
影响涂料涂刷面积的因素
影响涂料涂刷面积的因素有很多,与基层的平整度及吸收能力、施工方法、 施工环境、损耗、施工人员控制及涂料的质量等影响到涂料的涂刷面积。 1、基层的平整度:基层平整涂料施工时涂膜容易均匀面积大,反之小; 2、基层吸收能力:基层吸收能力大施工的出涂膜厚面积越小,反之大; 3、施工方法:一般情况下喷涂面积>滚涂面积>刷涂面积>批(刮)涂面积 (施工均匀的容易度依次下降);另外相同施工方法不同的施工工具也有 影响,如无气喷涂比空气喷涂面积大,短毛滚筒比长毛滚筒面积大; 4、施工环境:湿度大干速慢面积大,反之小;温度度干速快面积小,反之大; 风速大干速快面积小,反之大; 5、损耗:与被涂料形状、面积、施工人员控制、施工方法等有关,损耗小面积 大,反之小; 6、施工人员控制:因不同施工人员施工熟练程度,施工习惯不同而不同。
龟裂、裂纹
现象:裂纹常发生在上一层涂膜,龟裂则常发生在下层涂膜或基底。 两者现象均是在涂膜上生成线状、多角或不定状裂纹,通常龟 裂与裂纹会相随而生。
成因
对策
涂料上、下系统不合。涂料系统不匹配。调整涂料系统间的相容性。 (如弹性底、中配套普通面漆)
下层涂膜未干即行上涂。
让下层涂膜干固后再行上涂。
涂装时,一次施涂过厚。 气温低于施工成膜所需温度(5℃)
基层吸收大强,导致成膜物质大 量渗入基层(多为腻子)
选用优质腻子或增加底漆施工次数
乳胶型或水溶性涂料在低于最低 在规定施工温度上进行涂刷施工,水性
成膜温度下施工。
涂料5°C以下不能施工。
第17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8/15起泡脱皮
起泡脱皮
现象:涂膜隆起成泡或破裂成皮。
成
因
对
策
施工前基层清理干净,选用与基层及涂料
对策 保证腻子处理的墙面结实,不掉粉 清理被涂物面后再涂装。 清理工机具、作废涂料。 清理所粘化学酸碱盐类。 待底层漆充分干燥后再涂上层漆。
封底漆的硬度过大,涂膜表面光滑,使 注意底漆和面漆的配套,应选用附着力
底漆和面漆的结合力较差。
和润湿性好的底漆。
第15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6/15气泡
喷涂时,空气压力过高。
调整适当之喷涂压力。
油漆经强劲搅拌后,不待混入空气泡消 不做激烈搅拌。油漆经搅拌后
失即予涂装。
待气泡消失后再涂装。
第16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7/15涂层疏松
涂层疏松
现象:涂层松软,轻拭即去
成
因
对
策
基层养护时间过短,含水率大, 达到养护时间再进行涂料施工。 碱性较大
第9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 策
第10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1/15脱白
脱白(掉粉、脱粉)
现象:涂料施工后,用手触摸会有白色粉未粘在手上,常见内墙涂料 出 现此现象。
成因
对策
兑水过量,导致成膜不良
按产品要求施工
涂料干燥时间不够
待涂料充分干燥后测试
基层吸收大强,导致成膜物质大量渗入 基层(多为腻子)
1、肯定产品质量(肯定质量) 生产批量大、全国销售、无此类问题产生
2、了解详细施工过程(了解过程) 基层选材(腻子种类)、施工间隔、施工环境、加水量、施工方法
3、分析质量问题产生的可能原因(分析成因) 基层问题、环境问题、施工问题、配比问题
4、告知处理或防阻措施(解决方法) 基层性能改进,避开不利环境,按正确方法施工,按产品说明书配比 (要求先测试再大面积施工)
调整涂料施工粘度,选用配套的稀释剂。
选用的毛刷过小,或刷毛过硬, 或毛刷保管不善,使刷毛不 齐或干硬。
要选用大小和刷毛硬度合适的毛刷;涂 刷动作应轻巧,用完后,应洗净, 妥善保管;刷毛不齐的毛刷尽量不 用。
刷痕处理
用细砂纸轻轻打磨平整,除净浮灰,再 涂刷一遍涂料。
第21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12/15龟裂
5、平息客户心中的不满(平息怨气) 确有质量问题,公司会给与处理;索取生产批号,告知公司会一同测 试
第3页/共27页
二、涂料粘度问题
第4页/共27页
涂 料 粘 度 概 念: 涂料外观的一个性能指标,反应涂料的 稀稠度 ,习惯 上也称 作为“ 涂料厚 度”或 “涂料 厚不厚 ”
市 场 反 应 问 题: 粘度低,或是涂料不够厚。
第7页/共27页
四、涂层厚度与涂膜质量的关系
第8页/共27页
四、涂层厚度与涂膜质量的关系
涂层厚度与涂膜质量的关系
涂料施工过厚或过薄对漆膜质量都有影响,施工时一 次涂膜过厚容易引起开裂、桔皮等现象,如果漆膜过薄 则易出现产品不遮底、丰满度差,易褪色等现象。一般 来说,涂料的湿膜厚度保持约 200 微米、干膜厚度约 65 微米即为标准漆膜厚度,施工时可分 2~3 次涂刷,折算 成涂刷面积大约为 5平方米/公升(注:基材表面平整, 平涂工艺)。对色漆来说,适当增加漆膜厚度有利于提 高涂料的保色性。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11/15刷痕
刷痕
现象:刷涂时,涂膜不平,硬固后留有刷毛痕迹。
成因
对策
基面不致密,吸收太快,导致涂 膜粘度迅速上升,无法流平
选用优质腻子,或施工透明底漆,视天 气状况也可对基层用水进行适当润 湿后施
毛刷材质差,施涂技巧差。
慎选良质毛刷并提升技巧。
涂料的施工粘度过高,而稀释剂 挥发速度太快。
粘 度 与 涂 刷 面积的 关系: 高粘度不易涂刷均匀,面积小,必 须加大 兑水量 才能施 工出理 想的面 积,低 粘度更 易涂刷 均匀, 面积大 ,适量 兑水就 能施工 出理想 的面积
二、涂料粘度问题
涂料粘度问题
第5页/共27页
三、影响涂料涂刷面积的因素
第6页/共27页
三、影响涂料涂刷面积的因素
原因分析: 早期涂料粘度普遍偏高,油漆工使用已 习惯, 且认为 粘度高 涂刷面 积会更 大。
公 司 水 性 涂 料产品 粘度状 况: 比早期涂料产品粘度更低,但并不是市 场上粘 度最低 的产品 。应处 于市场 产品的 中下粘 度(只 是粘度 低,并 不是有 效成份 少) 。
低 粘 度 的 优 势: 1、可减少加水后的搅拌时间,有 利于施 工; 2、可减少施工时盲目加水,确保 最终涂 膜的质 量(致 密度, 有效成 份含量 ); 3、开罐状态更好; 4、保证质量的同时,流平性更好 ,手感 更细腻 。
施工环境不洁,有灰尘、沙粒飘 落于涂料中,或施涂工具上 粘有杂物。
刮风或有灰尘的环境不宜进行涂饰施工, 施工工具应注意清洗,使之保持干净。
基层面不光滑,或灰尘、沙粒等 基层不平处应用腻子填平,用砂纸打磨平
未清除干净。
滑,清除粉尘后再涂刷涂料。
粗糙处理
可用砂纸打磨光滑,然后再刷一遍涂料。
第20页/共27页
遮盖力差(透底、透色)
现象:虽然施涂数道涂料,但却未能达到希望的色泽,仍然露出素材或底材的颜色。
成因
对策
涂料底、面涂色泽配合不当。
底色用浅色或接近面涂颜色。
涂料调合、混合稀释不当(加水过量)。充分搅拌、不可过度稀释。
涂膜厚度不足。 被涂物边角形状影响。
施涂适当厚度的涂膜。
针对各种形状采用适合的涂装方 法。
气泡
现象:涂膜内含有气泡,或破泡后留下的痕迹。
成因 腻子不良,内含气孔。 施工方法不当,未及时收料处理 加水过量,导致涂膜太薄而无法流平 涂料与被涂物面温差过大。
对策 小心作业,腻子填充应完整。 铺料后及时收料处理 按产品要求施工 减少涂料与被涂物面温差。
涂料粘度过高或一次厚涂。
调整粘度或薄涂多次。
成因
对策
脚手架遮挡部位在重新喷或辊涂 被脚手架遮挡部位在重新喷涂或辊涂时要
时,涂布量和色调可能与大
认真操作,涂布量不少于规定数量,
面不同。
尽量使用同一批料。
喷涂或辊涂时不是一次到分格线,喷涂或辊涂时尽量一次完成到分格线,间 间隔时间太长,导致干搭接。 隔时间不能太长。
喷涂不均匀,造成表面粗糙不同,喷涂工人应有喷枪操作经验,能熟练运用
基层浮灰未清除干净,腻子粘结
粘结性好的腻子。
性差,易粉化。
使用溶剂型涂料时,基层含水率 检查基层含水率,在规定含水率以下才能
较高。
施工。
涂料层间的附着力差。
调整底、中、面涂料的配套性。
第18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9/15杠影
杠影(接头印)
现象:一般土建搭设脚手架离墙太近所造成涂料施工困难,导致墙面 出现脚手架阴影。
适量涂布,不可一次过厚。
确保施工后24小时内气温超过5℃, 且空气湿度小于80%
第22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13/15砂纸 纹
砂纸纹
现象:从涂层表面能见底层打砂痕迹。
成因
对策
打磨使用的砂纸粒度大。
选用适当细度的砂纸打磨。
涂料施工厚度不够
施工适当厚度的涂膜
涂层干燥不彻底就进行打磨。 涂层干燥后应冷却至室温再打磨。
第23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14/15分色发
花
分色(发花)
现象:涂层表面颜色深浅、色相不一致,呈斑纹状。
成因
对策
稀释剂用量过多,或不当。
使用规定的稀释剂,不做过度稀 释。
底漆稀释过度,导致基面吸收不 一
底漆应按产品说明使用
漆膜厚度不匀,产生漏底。漏涂 均匀涂刷
泛碱
重新施工低漆及面漆
涂料稀释时搅拌不匀。
选用优质腻子或增加底漆施工次数
涂膜厚度不足。
施涂适当厚度的涂膜。
未干底层漆上做上层涂装。
待底层漆干透后再做上层涂装。
涂层粉化(常见外墙涂料)
重新施工底漆及面漆
基面泛碱导致的假像(常见外墙涂料) 重新施工底漆及面漆
第11页/共27页
五、质量问题成因及对策 2/15施工干速快
施工干速太快
现象:施工过程中涂膜快速失水,导致无法使膜膜施工均匀。
谢谢各位!!!
第26页/共2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