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气在重症哮喘患者中的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 1 两组 治疗前后血气分析 比较结果
注: 与治疗前 比较 ,P< . 5 与对照组 比较 , 00 ; P< .5 O 0
2 2 两组临床症状改变 比较 .
从 表 2可以看 出 , 疗前 两组患 治
后 比较差异有 统计学 意义 ( 0 0 ) P< .5 。并且试 验组 改善 情况 显
功能 正常 , 防并 减少了因肝功能 的下降而导致 的并发症发 生。 预
本 文研究 表 明, 单纯 的应用 拉米夫 定对 H V—D A的转 阴 B N
率效果不 明显 , 只有联 合 乙肝 疫苗一 起应用 , 能达 到有效 抑制 才
HB V病毒 复制 的作 用。乙型肝炎疫 苗 的作用机 制是通 过 HBA sg 特异 的 C g D T细胞介导来抑制 H V— N B D A复制 , 从而达到改善机
动性病变得到控制 , 肝功能及组织病理得 到改善 。
以复 制 , 因此 可以在治疗肝炎的时候 , 在病 毒复制的过程 中 , 用 使
拉 米夫定 , 用于病 毒 D A的合 成 , 核苷 类 似物 可 以掺 入进 作 N 而
在我国 的肝炎 治疗 中,V L D临床应用专 家指 出, B A H e g阴性 伴 H V—D A活跃 复制 的 C B患 者 , 程普 遍都 大于 2年 , B N H 疗 对 于完成 1年治疗 仍无 药物反应 者可改 用或者加 用其他 的有效 治
疗 方案。L D疗效较好 , 良反 应也较 少 , V 不 大部分患 者对其 耐受 性 较好 。缺 点是 随用 药时 间的延长患者 发生病 毒耐药 变异 的 比 例增高 , 从而 限制其长期应用 。
参 考 文 献
去, 但却不 能行使 功能 , 合成有 正常功 能的核酸链 , 而使肝炎病 从
注: 与治疗前 比较, P< . 5 与对照组 比较 , 00 ; P< . 5 0 0
3 讨 论
施高 P E E P前应 向患者及其家属说 明使用 目的和注意事 项 , 般 一
12 方法 .
两组患者人 院后 均给予常规治疗 : 持续低 流量 吸氧 ,
《 支气管 哮喘防治指南》 诊断 标准 … 。其 中男 5 , 3 7例 女 3例 年
,
使用 抗感染 、 祛痰 , 解痉挛药物 , 同时适 量补 液以纠正 酸碱平衡 紊
一
39 —
中外 医学研究
21 0 2年 1月 第 1 0卷
HB V—D A复制功能还 可有 效的预 防因拉米 夫定 突然停药 后产 N
【 收稿 日期 】 21 — 1 1 01 1 —0
平 高 水 呼气 末 正压 通 气 在 重 症 哮 喘 患者 中的 临床 观 察
朱建军
平 江县 第一人 民医院( 平江 4 4 0 ) 湖南 15 0
【 摘要 】 目的 探讨应 用高水平呼气末正压通 气治疗 重症 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 年 2月 ~ 00年 1 09 21 2月笔
2 0 ,5 1 ) 2 1 2 2 0 5 2 ( 2 :2 — 2 . .
体的免疫状态 , 逐渐提 高患者 的免疫 能力的功效 。拉米夫定 联合 乙肝疫苗治疗 慢性 乙肝 , 使患 者机体 的免疫 耐受状 态改 变 , 避免 了单纯使用拉 米夫定对肝功能产生 的二次损 害 , 乙肝疫苗 的抑制
计学意义 ( 0 0 ) P< . 5 。并且试验组 的 PC P O a O 、 a 改善显著优 于对照组。试验 组的临床 症状 改善 也明显优 于对照组 , 差异均有统 计学
意义( 0 0 ) P< . 5 。结论 常规 药物 治疗结合 高 P E E P用 于重症哮喘 效果显著 , 高了患者 生活质量 , 提 值得在 临床推 广。 【 关键词 】 正压通 气 ; 重症哮喘 ; 呼吸衰竭 重症支气管哮 喘往往伴 有呼吸衰竭或 呼吸性酸 中毒 , 近年来 无创正 压通气 已广泛应用 于多种 疾病所致 的呼 吸衰竭 , 并取得 较
Hale Waihona Puke 1 资 料 与方 法 对照组仅采用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年龄、 性别、 病程、 加重程度比
20 0 9年 2月 ~ 0 0年 1 21 2月笔 者所在 医 院收治
1 1 一般资料 .
较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 ( 0 0 ) 具有可 比性。 P> .5 ,
急性重症 哮喘患者 9 0例 , 诊断及分级标 准均符合 2 0 0 3年制定 的
两组 治疗前血 气分析 、 临床症 状 比较 差异 无统计 学意 义( 0 0 ) 治疗后 均得到 改善 , P> .5 , 且差异有 统
者所在 医院收 治的 9 0例重症哮喘 患者 的临床 资料 , 中试验组 4 其 5例 , 用常规 药物 治疗和 高水平 呼气末正压通 气( E P , 照组 4 采 P E )对 5 例 仅采用 常规 药物 治疗。结果
可通过抑 制乙肝病毒复制而减轻肝脏 的慢性 炎症 , 有效 的保障肝 炎防治方案[ ] 中华肝 脏病 杂志,0 0 8 6 :2 39 J. 2 0 , ( ) 34— 2 .
[] 2 姚光弼 , 宝恿, 王 崔振字. 米夫定 治疗慢性 乙型肝 炎病人 的 拉
长期 疗效[ ] 中华肝脏病 杂志,99 7 2 :0—8 . J. 19 , ( ) 8 3
HB V—D A 阴转和对 C 2 N D 5的诱导作 用[ 中华 医院感染学 玎.
杂 志 ,0 5 1 ( 1 :3—3 . 2 0 ,5 1 ) 3 4
[] 5 王健 , 项桂 菊, 自林. 王 拉米夫定对 P MC内 H V—D A的 阴 B B N 转和细胞 因子的诱 导作用[ ] 中华微 生物 学和免 疫学杂 志, J.
毒 的复制终止 。 表 1 两组 患者治疗后 HB V—D A阴转率与肝功能 比较 N ( ) %
[] 1 中华 医学会传 染病与 寄生 虫病 学分会 、 肝病 分会. 毒性 肝 病 拉 米夫定 的药物原理就是模 拟人 体的胞嘧啶 , 其结 构与人 的 天然 的胞 嘧啶结构不一 样 , 只能 作用 于病毒 , 他 而对 人体 没有太 大 的副作 用 』根据长期 的研究 与临床 实验表 明 , 用拉 米夫定 , 应
在结构上模拟核苷 酸的结构和样式 , 但是功 能上却 不能真正 的加
生 的 H V变异情况 , B 提高了药 物的疗效 , 了药物的副作用。 减少
拉米夫定 ( mi dn ,V ) 1 v ieL D 主要在 H V感染 细胞或正 常细 a u B
胞内代 谢生成磷酸盐 , 抑制 H V聚合酶及逆转 录酶活性 , 而阻 B 从 断由m N R A逆转为 D A, N 有效 阻止 病毒 D A的合成 , 肝脏 活 N 使
症状较好缓解可改为 间歇应用 。以后每 E使用 2—3次 , l 每次 2— 3h 。当患者呼吸频率 ≤2 4次 ,a 2 9 % , SO 0 心率 ≤9 > t 0次/ i,H a rnp 值 > . 5 并且在上述指标维持 2 , 73 , 4h后 动脉血 气分析 指标 恢复
正常后 , 可以停用 呼吸机 。
。 。 ≯≯ ≯
乱 。试验组在排 除低血 压 、 严重 心律 失常 等禁 忌证 后加 用无 创 BP P呼吸机辅 助呼吸。患者取半 卧位 , iA 头抬高 3 。采用s~ 模 O, T 式, 频率 1 2 < mn 吸气 压 (P P 从 5—8e O开始 , 4~ 0O/ i, IA ) m H, 逐 渐上调至 1 5c : ; P E 2~1 m H O 高 E P治疗 的原则是 从高到 低逐
好疗效 。笔者所在医院选 取 4 5例重症 哮 喘患者 , 常规 药物 治 在 疗基础 上实施 高水 平 呼气 末 正 压通 气 , 取得 满 意 效果 , 报 道 现
如下 。
龄2 6 1~ 5岁 , 平均 (2 1±67 , 4. . ) 病程 5—3 0年。临床表 现 为端
坐 呼气 , 精神烦躁 , 语不成句 , 大汗淋漓 , 肺部有响亮哮 鸣音 , 呼吸
中外医学研究
21 0 2年 1月 第 1 0卷
第 2期
C I E EA D F R IN ME IA E E R H H N S N O E G DC L R S A C
0爹 l ≯ ≯ 0≯0 簿。 。_≯ ≯。 0 ≯≯_≯鹫 ≯ ≯≯∥ ≯。0∥ ≯ ≯ ≯ 0≯ ≯| ≯嚣 夫定作为治疗 乙型肝炎 的首选药 物。拉米夫 定是 一种合 成 的二 脱 氧胞嘧 啶核苷类 药物 j 它可 以抑 制 HB , V病 毒复制 , 而核糖 核苷酸是合成人体 遗传 物 质 D A和 R A 的原料 , N N N D A和 R A N 实际上就是许 多核苷 酸手拉 手排成 一长 串构成 的。核苷 类似 物
者 明显发绀 和肺 部 响亮 哮 鸣音 发 生率 比较 差异 无 统计 学 意义 ( 00 ) P< .5 。治疗 后 , 组患 者 的临床症 状都 得 到改善 , 疗前 两 治
著优 于对照组 , 差异有 统计 学意义 ( 0 0 ) P< . 5 。
n%) (
表 2 两组临床症状变化 比较
[] 3 王健 , 王瑜 , 江水清.F b对慢性 乙肝 患者抗病毒及 免疫 IN一 调 节作用[ ] 中国药学杂志,0 8 4 ( )2 3— 2 . J. 2 0 ,3 1 :2 2 4
[] 4 王健 , 项桂 菊 , 贾夫洋.F IN—a b对 慢性 乙肝 患者 P MC 内 2 B
验, 检验水准设定 为 00 , 0 0 .5 P< .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2 结果
在 1 2 m H O, 5— 5e 直到 呼吸机 流速 曲线呼气 支下 降速 率增 加 ,
在保持呼气支 曲线 基本 归零后 方可 随潮气量 增加 降低 P E E P水 平及氧浓度 , 氧流量在 3~ / i。在通气初期 , 4Lrn a 医务人员 需根 据患者的治疗反应及外周氧饱和度及时调整 IA P P和 P E 并指 E P, 导患者有规律 的先呼后吸 , 逐渐 适应 。在持续应 用4h , 患者 后 若
级下降 , 先快速增加 P E E P水平并 给予纯氧通气 , E P水平 一般 PE
13 观察指标 .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均要密切观察 患者临床体
征, 有无胸 闷、 气短 、 发绀 、 肺部 哕音 、 等。监测 心 电图、 心悸 心率 , 呼吸频率 、a O 、a 等指标 变化 。 P C :P O 14 统计学处 理 对 本组 资 料采 用 S S 3 0进 行统 计 学分 . P S 1. 析, 并对两两 比较 的资料采用 t 检验 , 计数资料 率的 比较 用 检
2 1 两组血气分析结果 比较 .
从表 1可 以看 出 , 两组治疗 前血
气分析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 . 5 。治疗 后均得 到改善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0 0 ) P< .5 。并且试 验组的 P C P O 改 善 a O 、a : 显著优于对照组 ( 0 0 . P< .5 。 )
第 2期
C I E E A D F R I N M DC LR S A C H N S N O EG E I A E E R H
床 研
乡 。 ≯ 磐 。 多 。 - 叠 !。 。 。 ≯ 多 ∥ ≯ _ 。 0 。 。 。 。 嚣。 0 。 。 。
频率 >3 .mn 脉率 >10 ̄/ i , 0 ̄ / i, 2 m n 有奇脉 ,a O > 5mm H , P C 2 4 g P O < 0n H ,a 0 。将所 有患 者 随机分 为 试验 组 和 a 2 6 l g SO ≤9 % m
对照组 , 4 例。其 中试验组 采用 常规药 物治 疗合并 高 P E , 各 5 E 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