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怎样塑造人物形象
在语文教学中,写作教学是一个难点,尤其是人物的塑造,大家常常觉得难以把握,写出来的人千人一面,没有个性特色,达不到预期的写作效果。

在我们的日常写作中,有90%以上的作文都是记叙文。

大多数都是写人的,那么我们如何塑造人物形象?
我们可以从各个角度对人物进行肖像描写、心理描写、对话描写、行为描写,既能展现人物音容笑貌、言谈举止和衣着服饰等外在形态,也能呈现出人物心理和思想感情等内在活动,从而塑造出丰满而成功的人物形象。

(一)、肖像描写是指用精确、生动、形象的语言描绘人物外形各个方面的特点。

如容貌、服饰、姿态、神情、风度等。

成功的肖像描写不仅能够使人物凸现在读者眼前,而且可以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遭遇,从而揭示人物的性格特征。

下面就肖像描写的特征、方法、民族特色等方面进行分析。

1、肖像描写关键在于以形传神,做到形神兼备。

如:《小巷深处》中“夏天,母亲总会如尊凝固的雕像般执着地守候在一个大大的冰棍箱旁,毒辣的阳光把母亲原已黝黑的皮肤晒得黑里透红,日复一日,竟成古铜似的颜色;因盲眼而被忽略了的手,总是留着黑而长的指甲;身上的衣服早已辨不出色彩来。


这一句描写了母亲的皮肤由黝黑晒成了黑里透红,而后晒成了古铜色.为了能给女儿好一点的生活,母亲总是在阳光最毒辣的地方卖冰棍,这样就可以赚更多的钱,让女儿吃
上荤菜.母亲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都花在了女儿身上,完全忽略了自己,长指甲和唯一的一身衣裳就是最好的证明.这一句的描写悄无声息地将母爱诠释得淋漓尽致.一个母亲的伟大被完全烘托出来,纵使自身残疾,但母爱永远不会残缺.
2、常见的肖像描写方法。

概括起来,在肖像描写上所用的技法一般不外乎三种形式。

即整体的描绘,局部性的描绘和烘云托月式的描绘。

所谓整体式的描绘,是作家对所写人物的全面介绍。

即并不局限于人物的一眼一眉的描摹,而是写出人物的全貌,包括人物的衣着、手脚、神态等等。

例如:鲁迅在《故乡》中对“豆腐西施”杨二嫂的描绘,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没系裙带,两脚张开,像圆规。

所谓局部性的描绘,是作者对所写人物的肖像最有特征性部位的着意描摹。

有点像电影中的特写镜头,最能体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例如:老舍在《骆驼祥子》中对老姑娘虎妞的形象描绘。

所谓烘云托月式的肖像描写,是作家不直接描绘人物,而是通过别人的口述或是言论、行动来曲折地加以表现,这样写不仅省力甚至有时比正面描写的效果更好。

(二)、行动描写。

行动描写是通过对人物的动作的具体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面
貌,思想感情和性格特征的描写方式。

动作描写给读者鲜明的视觉印象使人物形象具体、可感知、生动化。

行动描写指描写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动作,它包括人物的举手投足、跑跳坐卧。

小说家描写人物动作,主要从下列角度进行加工描绘。

要善于抓住表现人物个性的富有特征性的动作。

如七年级语文上册《风筝》第四段中的“抓断、掷、踏遍”等动作描写,表现了“我”的固执,蛮横,仗势,不懂事,出了我的粗暴,以及我深受封建思想毒害.与前文的“我”反对弟弟放风筝相照应,同时也为后文的后悔交代了原因。

描写人物系列动作。

为了充分表现人物的性格,展示各种不同人物的风貌,小说家经常描写人物的一系列彼此相关的动作,来刻画人物形象。

如我国在古典小说中的人物,凡是在人民群众中有深刻影响的,都和他们的行动有关。

《水浒》中一讲到武松,人们便会想到武松打老虎的行动。

他到酒店如何三碗又三碗再三碗喝酒,如何看告示,如何上岗,如何哨棒打,哨棒断后如何用拳头等等,这一系列动作的描写,生动地刻画了武松这个英雄人物的形象。

对人物心态动作的描写。

一个人的内心所想,除了借助语言来表达,也常常借助某些行动加以表达。

表现人物的内心、动作,既可以是幅度很大的举手投足,也可以是下意识的轻微一动。

小说家常常细腻地表现笔下人物这种反映内心思绪的举止动态。

如鲁迅在《祝福》中对祥林嫂的描绘:
“你放着吧,祥林嫂!”四婶慌忙大声说。

她象是受到了炮烙似的缩手,脸色同时变作灰黑,也不再去取烛台,只是失神的站着.直到四叔上香的时候,教她走开,她才走开。

这一回她的变化非常大,第二天,不但眼睛凹陷下去,连精神也更不济了。

而且很胆怯,不单怕黑夜,怕黑影,即使看见人,虽是自己的主人,也总惴惴的,犹如在白天出穴游行的小鼠,否则呆坐着,象是一个木偶人。

不半年,头发也花白起来了,记性尤其坏,甚至常常忘却了淘米,这诸种心态动作表现了祥林嫂深受封建礼教毒害,精神受到摧残后胆怯、卑微、麻木的心理。

(三)、语言描写
语言描写,即对话描写。

语言描写对揭示人物思想,体现人物品德是十分重要的。

语言对话是人物思想性格的反映。

语言对话要求个性化、精彩。

语言对话能使读者从中看出说话者的性格特征即言为心声。

小说家写人物对话时,常常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语言对话要求个性化,人物间的对话要写出人物的深层性格。

如鲁迅在《孔乙己》中写孔乙己与喝酒的人的对话。

孔乙己一到酒店,所有喝酒的人便都看着他笑,有的叫道:“孔乙己,你脸上又添新伤疤了!”他不回答,对柜是说:“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

”便排出九文大钱。

他们又故意地高声嚷道:“你一定又偷了人家的东西了!”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被吊着打。

”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不能算偷……窃书!……读书人的事,能算偷么?”
这段对话描写生动形象地刻画出孔乙己这个深受封建思想毒害而至死不悟,迂腐可笑的下层知识分子的复杂性格。

人物的语言,必须符合人物的身份、个性特征。

不同性格的人,对同一事情的看法、态度不同,所说的话也不一样。

如鲁迅的《阿Q正传》是,描写了不少骂阿Q的话,同是骂阿人,由于各人的身份、地位、性格不同,骂法也不一样。

如当阿Q声称姓赵时,赵太爷满脸溅朱,喝道:“阿Q,你这浑小子……”赵太爷是未庄的老财主,这骂法充满了霸气、老气和土气。

当阿Q向吴妈求婚不成,吴妈又哭又闹,秀才用大竹杠对阿Q边打边骂道:“你反了……!”这骂法与赵太爷大不相同,因为他是个正往上爬的年轻地主,俨然以官场人物自居,所以用的是“官话”,当阿Q自愧不如王胡抓的虱子多,咬得响,而不服气骂了一声,王胡抬起眼轻
蔑地骂道:“癞皮狗,你骂谁?”接着又站起来骂道:“你的骨头痒痒了吗?”这是因为王胡自恃力大身粗,不把对方放在眼是的骂法。

当阿Q和小D来了场不分胜负的“龙虎半”之后,小D因自己与阿Q的力气是“旗鼓相当”的,所以只是骂:“妈妈的,你记着罢……”,当阿Q拧了小尼姑的脸,小尼姑带着哭,骂了一声:“这断子绝孙的阿Q!”小尼姑是个弱女子,没有地位,只能用她认为是刻毒的话来骂。

这些语言都充分体现了不同人物的身份、思想、性格,也体现了他们不同的心理状态。

描写人物语言要善于选取现实生活中的口语、俗语、歇后语等,使人物对话口语化,富有生活气息。

(四)、心理描写
小说家在刻画人物的时候,用心理描写来揭示人物在特定环境中的内心活动的,如感觉、知觉、情感、体验、愿望等。

描写人物不但要表现其外部特征,如肖像、行动和语言对话,还要深入到人物心灵深处,触及内心的奥秘。

人物的语言和动作其实是内心世界的反映和外露,要准确而深刻地刻划人物,塑造形象就要把人物的外部形态与内心世界有机地统一起来。

心理活动的描写方法多种多样,可分为直接剖析和间接心理描写。

直接剖析,是心理描写最常见的方法,由作者直接进行提示、
分析、披露人物的思想,使读者能够直接感到人物在想什么和怎么想。

通常可分为三种情况:
自我倾吐。

其特点是直接倾述内心世界,感情真挚强烈、亲切感人。

如《陈奂生上城》中,高晓声写陈奂生住了一夜招待所,交了五块钱住宿费,心里很不好受的复杂心理,细腻,逼真。

心理独白。

它通过人物自言自语,或是借用日记,书信的形式加以表达,这也是直接袒露人物内心世界常用的方法。

它的特点是往往能显示出人物内心最强烈的思绪或最隐秘的心情。

梦境幻觉。

梦幻是反映人物心理的一种特殊表现方式,它常常是一种尚未有过却可能会有的生活现象的形象化表现。

如叶圣陶的《倪焕之》中有一段写到倪焕之的心理,是这样写的:(新人的轿子来了),绷!绷!绷!三声炮响,焕之突然感觉身体轻起来,不但轻,又象渐渐化开来,有如一朵出岫的云。

他看四周的人宛如坐在上海电车里所见两旁的人一样,而且只是一团一团白里带黄的痕迹,被什么东西激荡着似的往后面流去。

他一毫思想也没有,脑子是空洞洞的只有一颗心脏孤独的亢奋地跳动着。

这幻觉描写体现了倪焕之空虚、孤独、对现实不满的心理。

间接心理描写,是通过一些外在的形式揭示人物的内心世界。

通过景物描写,表现人物心理。

如《故乡》开头对现实目睹的故乡萧条景色的描绘,渲染了沉寂、荒凉的气氛,衬托出“我”的悲凉心情。

中间作为少年闰土活动背景的神异图画,创造了明朗愉快的气氛,烘托了“我”对闰土的爱。

结尾再现记忆中故乡的美丽画面,表现了我对新生活的憧憬。

Welcome To Download !!!
欢迎您的下载,资料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