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一地理必修一第四章第二节 山地的形成(第二课时)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山地的形成》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创设情境导入】恐龙灭绝──火山爆发说
意大利著名物理学家安东尼奥-齐基基最近提出,造成恐龙大绝灭的原因很可能是大规模的海底火山爆发。

齐基基教授认为,白垩纪末期,海洋底发生了一系列大规模的火山爆发,从而,影响了海水的热平衡,并进而引起了陆地气候的变化,因此影响了需要大量食物维生的恐龙等动物的生存。

他的理由是,现代海底火山爆发对海洋和大气产生的影响是众所周知的,只是其影响程度比起6500万年前发生的海底火山爆发的程度小多了。

齐基基教授认为,过去,科学界对海底火山爆发的情况了解得很少,现在需要对这种严重影响地球环境的现象进行深入的研究。

他举例说,格陵兰过去曾经生长着茂密的植被,但是当全球性的海洋水温平衡变化以后,寒冷的洋流改变流向后经过了格陵兰,从此把这个大大的岛屿变成了冰雪覆盖的大地。

这是海洋水温平衡变化对气候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典型实例。

海底火山活动是影响海洋水温平衡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

因此,齐基基教授认为应该将海底火山的大规模爆发引起的海洋水温平衡变化作为研究恐龙绝灭问题的一个重要参考因素。

那么火山又是何方神圣,竟能如此厉害的让称霸一时的恐龙遭受灭绝呢?(导入火山)
一、火山
【导学与自主探究】
请大家认真阅读教材P75页内容,结合学案分析思考下列问题。

(一)火山的结构与组成(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二)火山喷发物
问题设置:
火山有哪些组成部分?其喷发物都有哪些?
总结归纳(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火山主要由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等组成;火山喷发时主要喷发物有水蒸气等气体、火山灰等固体、熔岩流等液体。

【导学与自主探究】(情境创设、协作交流、课件展示)
(三)火山分类
火山可分为死火山、休眠火山和活火山三类。

1.死火山是指那些保留火山形态和物质、但在人类历史时期和现今从未活动过的火山,这类火山在世界上的分布最广泛。

大同火山群是我国第四纪火山群之一,是中国著名第四纪火山群。

已知有30余座,分布在山西省大同市、县和阳高县境内,集中于4区域:西区指爪园与西坪北地区。

南区是桑干河以南。

北区系大同市以北的山。

根据火山外部形态特征,可分为4类:一是穹窿状的,由玄武岩组成,没有火山口,如孤山和峨毛疙瘩等。

二是壳状的,由玄武岩组成,如肖家窑头火山和大辛庄火山等。

三是半圆形的,系火山喷发物沿山前裂隙喷出,依山坡流动而成。

四是马蹄状的,由玄武岩流、火山碎屑互层组成,火山形成后,流水切穿火山口,形如马蹄状,如东坪山,金山等。

上述除马蹄形火山已被冲沟切穿外,其余的仅在锥体四周有窄浅的沟谷,说明火山地貌还处于侵蚀初期。

2.休眠火山是指人类历史时期有过活动、但现今处于“休眠”状态的火山,休眠火山随着地壳的变动会突然喷发。

富士火山于日本本州岛中南部,第四纪形成的复合火山,是日本最大的火山之一,海拔3776米,体积约870立方千米。

日本富士火山最初爆发时期为第四纪后期,形成古富士火山(见
图)。

当时的喷出物广布于山麓地带,喷出物主要是玄武岩质火山渣及火山灰等。

古富士火山喷发的后期有大量的熔岩流溢出,约在1万年前火山活动近于停止状态,进入休眠期。

在5000~6000年前,火山再次活动,在古富士火山体上形成了圆锥形层状火山,称新富士山。

最近一次喷发在1707年。

3.活火山则是指那些现今仍在活动或预期可能再次喷发的的火山。

目前,世界上的活火山约有500余座。

基拉韦厄火山(Kilauea Volcano)位于美国夏威夷岛东南部。

海拔1222米,是世界上最年轻,也是最活跃的一座火山。

每天几乎都有数十万立方米岩浆从岛上的火山口内喷出。

基拉韦厄火山是世界上活动力旺盛的活火山,至今仍经常喷发。

山顶有一个巨大的破火山口,直径4027米,深130余米,其中包含许多火山口。

整个火山口好像是一个大锅,大锅中又套着许多小锅(火山口)。

这里曾长期存在着一个世上最大的岩浆湖,面积广达10万平方米,通红炽热的岩浆一般有十几米深,在湖中翻滚嘶鸣,仿佛一炉沸腾的钢水。

在湖的边缘部分,经常产生暗红色的桔皮,它们堆积起来就像一捆捆绳子,桔皮有时破裂后再倾倒沉入白热的岩浆中。

这种种惊心动魄的景象,称得上是大自然中的奇观。

(四)火山活动带来的影响
问题设置:
我们经常听到有关火山喷发给人们带来灾难的故事和新闻,火山真的是一无是处吗?
归纳课件展示:
1.消极影响:
火山喷发的火山灰和熔岩流,常常破坏田园、建筑,污染大气,有时引起地震等。

2.积极影响:
能带来丰富的地热、温泉、肥沃的火山灰土和硫磺等资源,许多火山地区已成为旅游和疗养胜地。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情境创设:
播放《天路》和《山路十八弯》导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问题设置:
(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表现在哪些方面?
(二)山地第地区修筑公路的原则是什么?
归纳总结:(互动交流、协作思考、课件展示)
(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公路为主。

2.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山区交通运输线一般在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

3.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延伸的方向──迂回前进,呈之字形。

(二)山地地区修筑公路的原则
要尽量避开地形、地质、水文条件复杂的地段;应尽量靠近居民点、少占耕地,尽量使交通量最大;在陡坡上迂回前进,呈“之”字形。

【课堂小结】
本节课我们主要认识了火山的基本结构及其带来的影响;研讨了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和建设原则。

【板书设计】
第二课时
一、火山
(—)火山的结构与组成
(二)火山喷发物:
(三)火山分类:死火山、休眠火山、活火山
(四)火山活动带来的影响
二、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一)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1.影响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以公路为主。

2.影响交通运输线路的分布:山区交通运输线一般在山间盆地或河谷地带。

3.影响交通运输线路延伸的方向──迂回前进,呈之字形。

(二)山地地区修筑公路的原则。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