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透镜成像规律重要知识点总结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凸透镜成像规律知识点总结
1.实验:使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同一高度上(也可说出使烛焰和光屏的中心在凸透镜的主光轴上)
这样做的目的是:使烛焰的像成在光屏中央。

实验中,所需的测量工具是刻度尺。

2.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应用:
图像记忆:
f<v<2f,倒立缩小实像v=2f,倒立等大实像
v>2f,倒立放大实像,不成像正立放大的虚像3.成实像时,像与物的位置关系:上下颠倒,左右颠倒(将物体旋转180°,即为所成像的样子),如“”光源所成的实像应该是“。

这也意味着像和物的移动方向是相反的,物体向上移动,像就向下移动,物体向左移动,像
就向右移动。

但是透过凸透镜看钟表,秒针的像与秒针一样仍然是顺时针方向转动。

4.实像都是倒立的,与物体在透镜两侧,能用光屏接收;虚像都是正立的,与
物体在透镜同侧,用光屏接收不到。

注意:这里面所说的倒立和正立是相对
..............
实物而言的
.....。

实像和虚像的相同点:都可以用眼睛看到,也都可以拍照。

5.实验所选取的光源可以是烛焰也可以是F形光源,而F形光源的优点:⑴环保;⑵稳定;⑶便于探究像与物的关系。

而蜡烛的优点:取材方便。

6.光屏作用:判断像的虚实。

若光屏由方格纸板制成,光源也嵌在方格纸板上,目的是:便于比较像与物的大小关系。

7.像成在光屏的上部。

可以向上调节光屏或蜡烛,或向下调节凸透镜。

(注意
..
方法的应用
.....)
8.一倍焦距分虚实(正倒):一倍焦距处是实(倒立)像与虚像(正立)的分界点,即u>f成实像;u<f成虚像;u=f不成像。

9.二倍焦距分大小:二倍焦距处是成缩小像与放大像分界点,即u>2f成缩小的实像;u<2f成放大实像;u=2f成等大的实像。

10.①v<u,成倒立缩小实像;
②v>u,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③v=u,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记忆时注意规律)
11.透镜损坏一部分或被遮挡一部分,仍能成完整的像,只是成像变暗,因为透过光线减少,折射光线就少了。

12.若在实验时,在光屏得不到像,可能的3大原因有:
⑴保持蜡烛,凸透镜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①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焦点上;
③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④像成在光具座以外的位置。

⑵保持光屏,凸透镜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蜡烛,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①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放在焦点上;
③蜡烛放在一倍焦距以内。

⑶保持蜡烛,光屏位置不变,无论怎样移动凸透镜,在光屏都得不到像,原因:①烛焰,凸透镜,光屏三者中心不在同一高度;②蜡烛与光屏之间的距离小于4倍焦距(即u+v<4f)。

13.当u+v>4f时,光屏两次成像,u+v=4f时,光屏一次成像,u+v<4f光屏不成像(成虚像)。

14.物像具有同向移动性(物向右,则像也向右;像向左,则物也是向左),像与像距具有同增同减性。

(像距增大,则像变大;反之像变小,则像距变小)。

15.无论成虚像还是实像,物体离焦点越近,像越大。

16.物体在二倍焦点以外运动时,v物>v像,s物>s像;物体在一倍焦距到二倍焦距之间运动时,v物<v像, s物<s像
16.光源在焦点上时,光屏无像,光屏来回移动都会出现一个大小不变的光斑。

17.测凸透镜焦距的方法:⑴平行光会聚法;⑵成倒立等大实像u=v=2f;⑶物体离凸透镜足够远(u>10f)f≈ v
18.由于各种单色光的偏折程度不同,红光的偏折程度最小,所以用红光测的焦距最大。

19.在物距不变时,凸透镜的焦距越大,所成的像越大(反之也成立,在物距不变时,所成的像越小,凸透镜的焦距越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