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激励创先进 老有所为争优秀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类激励创先进老有所为争优秀
王大发
湖北宜都市共有离退休干部党组织54个,党员4369名,在创先争优活动中,我们围绕“五好”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四有五好”老干部创建目标,运用“四分法”激励退休党员干部积极参与,立足岗位创先争优。

一、分团承诺,凝聚创争活力
分社区组团。

全市144个村、社区的退休党支部及党小组通过设立党员先锋岗、张贴党员承诺书、集体公开宣誓等形式,组织党员在社区进行“亮牌”承诺,把党员姓名、承诺内容和具体事项进行公示,作出共性承诺,接受群众监督。

分行业组团。

老科协党员重点帮助青年提高技术水平,普及家庭科普知识方面作出承诺;体育协会等社团内的党员,重点在丰富社区精神文化生活方面作出承诺。

如关工委原退休干部黄元成和25 名“五老”网吧监督员组团承诺:对全市60家网吧进行有组织、有领导、有程序的监督管理,净化社会文化环境、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分区域组团。

根据居住地的划分,同属片区的老党员老干部开展组团承诺。

枝城镇老科协在河阳店村蜜柚
精品园去年开展集体承诺:争取专项资金10多万元,引进新品种2000余株,新发展蜜柚500多亩。

年底如期兑现。

二、分项履职,务求创争实效
科学设立贴近本人、本地实际的争创主题和载体,让老党员创有目标、争有方向。

情牵“红领巾”行动。

全市建立157个关工委组织,在社区确定“一岗二室三活动”义工服务主题,即校门前设立护学岗、青少年教育室,心理健康工作室,参与环保宣传、扶贫济困、青少年寒暑假社区活动日等集中活动;退休教师史泰川等到学校和社区举办青少年法律知识讲座,受教育师生、家长达4000余人。

“思源回报”行动。

老促会指导重点老区贫困村纸坊冲村建起了千亩花椒基地,成为“宜昌市思源回报工程基地”;扶持何阳店村建起了400亩蜜柚精品园,被纳入“省市共建思源回报工程基地”项目;邀请高级农艺师到村讲授养殖技术课,邀请市一医院为老区群众义诊。

截止去年年底,市老促会累计募集扶贫基金1042万元。

科技“手把手”行动。

全市各科协、分会共组织了15个“三农”科技服务队,841名会员下乡村进农户,办科技服务联系点34个,科技示范基地30个。

开展科
技培训74场,接受培训6594人,印发技术资料65000份。

“健身到社区”行动。

全市10个乡镇组建村级老年文体组织57个,活动场所245处,老年活动中心17个,参加协会活动的老年人达到了8500余人。

形成了拳剑、舞、门球等9大品牌项目,得到省体委局的充分肯定。

全市有135户被评为“先进文体活动示范户”。

三、分树典型,引领创争深入
全市以开展向杨善洲、刘恨钱等先进离退休干部学习为契机,促进老干部比学赶帮超。

分层树典型。

既注重离退休干部基层支部典型、又注重个人典型,使典型选树更具层次性。

通过层层推介,市关工委分别荣获宜昌市“五老”网吧监督工作先进集体和关工委先进单位称号;黄元成、张昌富分别被中国关工委、宜昌市关工委表彰为先进个人。

分类树典型。

各系统各单位明确典型的创争标准,进行分类评选,使典型选树更具针对性。

去年,全市共评出服务先锋25个,育才先锋30个,奉献先锋30个。

红花套镇老科协副会长张先楷在汶川、玉树大地震中捐赠2000余元。

并将老伴病故报销的3990元医药费捐赠给镇福利院。

出资8200元购买摄影机,深入农户桔园调查防治柑桔大实蝇效果,制成光碟送到农民手中。


先楷的事迹在全市推广。

分单位树典型。

各单位基层党组织注重挖掘离退休党员的先进事迹,及时总结创先争优活动中涌现出来的经验和典型。

全市确立10个离退休干部基层党组织和20多名离退休党员典型,共有230多名离退休干部上了本单位本社区的创先争优光荣榜。

四、分区管理,促进创争长效
按照区域相邻,行业相近、需求相似原则,加强离退休干部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形成创先争优长效机制。

支部管理。

全市在行业系统内建立离退休党支部,一年来共理顺党组织隶属关系3个,建立支部8个,完善和落实3项管理制度。

针对没有条件单独组建离退休支部的单位,继续编入原单位党组织中,和普通党员一样参与创先争优活动,并将离退休干部党建工作纳入单位综合考评。

协会管理。

市老年协会支部分季度召开党员会议,制定民主管理制度,落实“三定”,即定人员、定岗位、定职责。

建立“一册三薄一档案”,即老年人花名册、开展活动登记薄、调解纠纷登记薄、签订家庭赡养协议登记薄、老年人健康档案,以管理促进为老服务工作。

居住地管理。

对居住相对分散的老干部,将党组织
关系就近就地转入村、社区,组建村、社区老干部党支部或党小组,就近参加组织生活。

全市各乡镇探索将离退休党员转入其所居住的村和社区,引导他们建立社会工作站,发挥社会管理作用,去年共28名回村干部被评为各级“和谐中心户”。

(作者系宜都市委常委、组织部长、统战部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