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隐士的词语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隐士的词语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
--刘安:《招隐士》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左思:《咏史》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
《过故人庄》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阮瑀《隐士》诗词四皓南隐岳,老莱窜河滨。
颜回乐陋巷,许由安贱贫。
伯夷饿首阳,天下归其仁。
何患处贫苦,但当守明真。
孰知富生祸,取富不取贫。
宝玉忌出璞,
出璞先为尘。
松柏忌出山,出山先为薪。
君子隐石壁,道书为我邻。
寝兴思其义,澹泊味
始真。
陶公自放归,尚平去有依。
草木择地生,禽鸟顺性飞。
——孟郊《隐士》强效忘
机者,斯人尚未忘。
——孟郊《怀南岳隐士》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元稹
《寄隐客》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
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元稹《悟禅三首寄胡果》君
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白居易《中隐》今来招隐士,恨不见
琼枝。
——李德裕《访韦楚老不遇》近逢商洛客,知尔住南塘。
草阁平春水,柴门掩夕阳。
随蜂收野蜜,寻麝采生香。
更忆前年醉,松花满石床。
——许浑《寄题南山王隐居
(一作王隐士居)》磻溪连灞水,商岭接秦山。
青汉不回驾,白云长掩关。
雀喧知鹤静,凫戏识鸥闲。
却笑南昌尉,悠悠城市间。
——许浑《题灞西骆隐士》紫府丹成化鹤群,
青松手植变龙文。
壶中别有仙家日,岭上犹多隐士云。
——李商隐《题道静院院在中条山
故王颜中丞所置虢州刺史…写真存焉》行簪隐士冠,卧读先贤传。
——韩偓《南亭》
江寺禅僧似悟禅,坏衣芒履住茅轩。
懒求施主修真像,翻经文是妄言。
出浦钓船惊宿雁,
伐岩樵斧迸寒猿。
行人莫问师宗旨,眼不浮华耳不喧。
——杜荀鹤《题江寺禅和》病后
霜髭出,衡门寂寞中。
蠹侵书帙损,尘覆酒樽空。
池暗菰蒲雨,径香兰蕙风。
幽闲已得趣,不见卜穷通。
——李中《书蔡隐士壁》烟萝拥竹关,物外自求安。
逼枕溪声近,当檐岳
色寒。
药苗应自采,琴调对谁弹。
待了浮名后,依君共挂冠。
——李中《寄庐山庄隐士》
盛府宾寮八十馀,闭门高卧兴无如。
梁王苑里相逢早,润浦城中得信疏。
狼藉杯盘重会面,风流才调一如初。
愿君百岁犹强健,他日相寻隐士庐。
——徐铉《赠浙西顾推官》仙人
好负局,隐士屡潜观。
——张鷟《扬州青铜镜留与十娘》千峰映碧湘,真隐此中藏。
饼
不煮石吃,眉应似发长。
风榸支酒瓮,鹤虱落琴床。
虽斅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贯休《怀南岳隐士二首(一作赠隐者)》
用舍行藏
出处《论语·述而第来七》:“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唯我与尔有是夫。
”
后来成为成语“用舍行藏”(也作“用行舍藏”),用来形容一个人的处世态度。
当为世所用自时,则积极努力地去做;当不为世所用时,则退而隐居起来。
解释:用:任用;舍:不用;行:做事;藏:隐退。
【原文】:子谓颜渊曰:“用之则行,舍之则藏,惟我与尔有是夫!”子路曰:“子行三军,则谁与?”子曰bai:“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
必也临事而惧。
好谋而成者也。
”选自《论语·第七章·述而篇》
【翻du译】:孔子对颜渊说:“用我呢,我就去干;不用我,我就隐藏起来zhi,只有我和你才能做到这样吧!”子路问孔子说:“老师您如果统帅三军,那么您和谁在一起共事呢?”孔子说:“赤手空拳和老虎搏斗,徒步涉水过河,死dao了都不会后悔的人,我是不会和他在一起共事的。
我要找的,一定要是遇事小心谨慎,善于谋划而能完成任务的人。
”
成语解释戢鳞潜翼戢:收敛;潜:隐居。
鱼儿收敛鳞甲,鸟儿收起翅膀。
比喻人退出官场,归隐山林或蓄志待时鹭朋鸥侣指与鹭、鸥为友。
比喻隐居生活避世绝俗避世:隐居不出仕;绝俗:与世间隔绝。
脱离现实生活,不和人们往来。
形容隐居山林,不与世人交往。
一般指消极处世的态度。
长林丰草幽深的树林,茂盛的野草。
指禽兽栖止的山林草野,旧常喻隐居之地。
东山高卧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杜门晦迹晦:隐匿。
关上门,隐匿自己的踪迹。
指隐居起来,不让别人知道自己的踪迹或动态。
杜门绝迹指隐居不出。
高翔远引形容避世隐居。
高蹈远举意为隐居避世。
高卧东山比喻隐居不仕,生活安闲。
轻举远游指避世隐居。
山中宰相南朝梁时陶弘景,隐居茅山,屡聘不出,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人们称他为“山中宰相”。
比喻隐居的高贤。
山栖谷隐在山中栖身,到谷中喝水。
形容隐居生活。
漱石枕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文行出处文:学问;行:品行;出:作官;处:隐居。
旧指文人的学问、品行和对待出仕隐退的态度。
曳尾涂中原意是与其位列卿相,受爵禄、刑罚的管束,不如隐居而安于贫贱。
后也比喻在污浊的环境里苟且偷生。
隐居求志隐居不仕,以实现自己的志愿。
枕流漱石旧时指隐居生活。
遵时养晦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
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
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枕石漱流旧时指隐居生活。
枕山栖谷比喻过隐居生活。
遵养时晦遵:遵循,按照;时:时势;晦:隐藏。
原为颂扬周武王顺应时势,退守待时。
后多指暂时隐居,等待时机。
与世隔绝与社会上的人们隔离,断绝来往。
形容隐居或人迹不到的极偏僻地方。
北郭先生用以指隐居不仕的人。
避世墙东指隐居于市井贩夫之中。
餐松饮涧食松实,饮涧水。
指过隐居生活。
出处殊涂亦作“出处殊途”。
谓出仕与隐居的态度各不相同。
东山之志指隐居的念头。
遁迹藏名犹言隐居不出。
遁迹方外犹言避世隐居于僧道中。
遁迹销声谓隐居不出。
遁身远迹犹言避世隐居。
遁世长往避世隐居而长期不出。
遁世离俗谓隐居而屏绝世俗往来。
遁世遗荣谓避世隐居而抛弃荣华富贵。
遁世幽居见“遁世隐居”。
遁形远世犹言避世隐居。
焚香扫地形容清幽的隐居生活。
高举深藏指避世隐居。
躬耕乐道躬:亲自;道:圣贤之道。
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
指过隐居生活。
海怀霞想唐李白《秋夕书怀》诗“海怀结沧洲,霞想游赤城。
”
本托意仙游。
后以“海怀霞想”谓远游隐居之思。
寄迹山林隐居山林间,不过问世事箕山之节箕山:古代传说唐尧时的隐士许由、巢父隐居的地方。
节:名节,节操。
指归隐以保全节操。
旧时用以称誉不愿在乱世做官的人。
亦作“箕山之志”、“箕颍余芳”。
科头箕踞科头:不戴帽子;箕踞:两腿分开而坐。
不戴帽子,席地而坐。
比喻舒适的隐居生活。
敛影逃形隐藏身形。
比喻隐居不出。
林栖谷隐谓在山林隐居。
亦指隐居的人。
龙蛰蠖屈喻隐居不仕。
语本《易·系辞下》:“尺蠖之屈,以求信也;龙蛇之蛰,
以存身也。
”
鹭约鸥盟谓与鹭、鸥相约结盟。
比喻隐居者的生活。
鸥鹭忘机《列子·黄帝》:“海上之人有好沤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
之至者百住而不止。
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
’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指人无巧诈之心,异类可以亲近。
后以“鸥鹭忘机”比喻淡泊隐居,不以世事为怀。
披发入山谓离开俗世而隐居。
潜光隐耀隐藏光采。
常指隐居。
轻举绝俗犹言避世隐居。
求志达道谓隐居以保全自己的意志,行义以贯彻自己的
主张。
是儒家一种理想的人生观。
语本《论语·季氏》:“隐居以求其志,行义以达其道。
”
散带衡门指退官闲居或过隐居生活。
山林隐逸隐居山林的士人。
即隐士。
山栖谷饮栖息于山中,汲取山谷的泉水来喝。
形容隐居生活。
神武挂冠南朝梁陶弘景“家贫,求宰县不遂。
永明十年,脱朝服挂神武门,上表辞禄”。
见《南史·隐逸传下·陶弘景》。
后以“神武挂冠”指辞官隐居。
望峰息心遥望山峦巍峨而尘念随之平息。
多指遁世隐居。
亦喻知难而止息。
息交绝游停止交游活动。
指隐居。
霞友云朋与云霞为朋友。
谓避世隐居。
岩居川观居于岩穴而观赏川流。
形容隐居生活悠闲自适,超然世外。
岩居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岩栖谷隐指隐居山谷之中。
亦作“岩栖谷饮”。
岩栖穴处指隐居深山洞穴之中。
养音九皋比喻贤才隐居修德。
语出《诗·小雅·鹤鸣》:“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
遗世忘累避世隐居而不为世俗之事牵累。
遗俗绝尘谓超脱尘俗而避世隐居。
隐鳞戢翼龙隐匿鳞甲,凤收敛翅膀。
比喻贤者隐居待时。
因树为屋依树架屋。
喻指隐居乡野。
渔海樵山入海打鱼,上山砍柴。
借指隐居生活。
凿坏以遁谓隐居不仕。
语本《淮南子·齐俗训》:“颜阖,鲁君欲相之而不肎,使
人以币先焉,凿培而遁之。
”
振衣濯足濯足:洗脚。
抖掉衣服上的灰尘,洗去脚上的污垢。
形容放弃世俗生活的荣华富贵,立志在山中隐居。
梅妻鹤子〖解释〗以梅为妻,以
鹤为子。
比喻清高或隐居。
宋·林逋隐居西湖。
1. 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凄凄。
--刘安:《招隐士》
2. .振衣千仞岗,濯足万里流。
--左思:《咏史》
3. 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苏轼:《临江仙˙夜归临皋》
4.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孟浩然:《过故人庄》
5. 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王维:《竹里馆》
6. 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刘禹锡:《陋室铭》
7. 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
--贾岛:《寻隐者不遇》
8. 强效忘机者,斯人尚未忘。
--孟郊《怀南岳隐士》
9. 潜书周隐士,白云今有期。
--元稹《寄隐客》
10. 近闻胡隐士,潜认得心王。
不恨百年促,翻悲万劫长。
有修终有限,无事亦无殃。
慎莫通方便,应机不顿忘。
百年都几日,何事苦嚣然。
晚岁倦为学,闲心易到禅。
病宜多
宴坐,贫似少攀缘。
自笑无名字,因名自在天。
--元稹《悟禅三首寄胡果》
11. 君若欲高卧,但自深掩关。
亦无车马客,造次到门前。
人生处一世,其道难两全。
贱即苦冻馁,贵则多忧患。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白居易《中隐》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