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中词语如何理解运用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语文中词语如何理解运用
中考对词语的考查,重在理解和运用:能理解词语在具体语言环境中的含义,正确使用词语。

不考名词术语,不单纯考知识。

从考查内容上看,涉及实词、虚词和成语。

实词和成语的考查通常包括两个方面:
①正确理解词语(包括成语)在具体语境中的意义;②能根据语境正确使用词语(包括成语)。

虚词的考查,重点是关联词语的正确运用。

所考词语既有常用词语,也有部分流行词语,如:“黑马”“豆腐渣工程”。

而成语运用题已逐渐受到重视。

主要题型有:①选择词语使用正确或错误的一项;②选择词语解释正确或错误的一项;
③找出并(或)修改具体语境中使用不正确或不得体的词语;④解释具体语境中的词语。

涉及的语文知识有:①解释具体语境中的词语,需要辨清词语的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②找出或修改具体语境中使用不正确或不得体的词语,需要根据词性、感情色彩、使用范围、对象、语义轻重等区别同义词。

③对关联词语运用,需要正确使用关联词语,不出现搭配错误,不出现位置顺序错误。

④对成语的理解和运用,需要了解常用成语的出处、成语的感情色彩、掌握常用成语的含义。

词语的本义、基本义、引申义和比喻义:
(一)本义是指词语产生时就有的意义。

例如:“兵”的本义是“兵器”。

(二)基本义是指该词的最基本的意义或最常用的意义。

例如:
(1)“兵”的基本义是“士兵”。

(2)“深”:从上到下或从外到里的距离大。

如:“这里的河水很深。

”“那里有一条纵向的很深的峡谷。

”“这个宅院很深。


(3)“实”: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

如:“这是一个实心儿的铁球。

”“河水已经冻实了。


(三)引申义是指由词的本义演变而产生的后起义。

例如:
(1)“老”引申义:陈旧、死亡。

(2)这篇文章很深,初中学生读不懂。

“深”:深奥。

(3)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

“深”:深入。

(4)深谋远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深”:深刻。

(5)他们两人交情很深,无所不谈。

“深”:(感情)厚,(关系)密切。

(6)夜已经很深了。

“深”:距离开始的时间很久。

(7)他是个实心眼儿的人。

“实”:真实,实在。

(四)比喻义是指用一个词的本义比喻另一事物而产生的新的比较固定的意义。

例如:
(1)“风浪”的本义为:水面上的风和波浪。

比喻义为:比喻艰险的遭遇。

如:他是个久经风浪的人,面对着邪恶势力,毫不畏惧,顽强地斗争。

(2)“风雷”的本义为:狂风和暴雷。

比喻义为:比喻气势浩大而猛烈的冲击力量。

如:革命的风雷激荡中原大地。

(3)“传声筒”的本义为:话筒。

比喻义为:比喻照着人家的话说,自己毫无主见的人。

如:他不过是个传声筒,制造谣言的不是他。

(4)“风雨同舟”的比喻义为:比喻共同渡过难关。

如:全国人民与灾区同胞风雨同舟,没有被困难所吓倒,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勇气概。

(5)“烽火”的本义为:古时边防报警点的烟火。

比喻义为:比喻战火或战争。

如:抗日战争的烽火燃烧在太行山上。

(6)“曙光”的本义为:清晨的日光。

比喻义为:比喻已经在望的幸福。

如:经过八年的浴血奋战,中国老百姓终于看到了胜利的曙光。

(7)“冰霜”的比喻义为:神色严肃。

如:他从不苟言笑,神情冷漠,冷若冰霜,谁都不敢接近他。

(8)“赤裸裸”的本义为:形容光着身子,不穿衣服。

比喻义为:毫无遮盖掩饰。

如:殖民者赤裸裸的残酷的掠夺,激起了当地土著民旅顽强的反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