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蔽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及鼻内镜治疗措施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研究·隐蔽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及鼻内镜治疗措施分析
甘文才
(河北省清河县中心医院 耳鼻喉科,河北 清河 054800)
0 引言
隐蔽性鼻出血就是经鼻镜无法探明出血部位的、剧烈的鼻出血情况,临床经验表明,经鼻内镜可有效探查隐蔽性出血患者的出血部位,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1]。
文中将100 例隐蔽性鼻出血患者纳入研究,均行鼻内镜治疗,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对象来源于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100 例患者,均为单侧鼻腔出血。
包括男性56 例、女性44 例,年龄8-76岁,平均(55.4±6.8)岁。
所有患者均临床资料完整,具有研究价值。
1.2 治疗方法。
对于出血不剧烈的患者,将1%丁卡因混合1%肾上腺素棉片放入到鼻腔之中,完成麻醉。
将鼻腔内陈旧性的血块吸出,使用0°及30°的鼻内镜为患者进行鼻腔内检查。
根据血流情况探寻出血点,之后使用离子射频治疗仪进行治疗,使用双极电凝止血并完成局部的鼻腔填塞。
对于出血较为剧烈的情况,将Flash尿管置入到鼻咽部,注入12 ml 0.9%氯化钠注射液,防止血液流入到口腔内部。
使用非稀释肾上腺素液棉片进行止血。
对于无法立即止血的情况,需要使用吸引器吸出血液,经内镜下烧灼出血点。
对于在就诊期间未见活动性出血的患者,需要经鼻内镜检查,按照鼻中隔前端-总鼻道底部-下鼻甲内侧黏膜-下鼻道前端-下鼻道后穹窿-下鼻甲上缘上颌窦后卤附近-中鼻道-嗅裂区-后鼻孔上缘的顺序逐一进行探查[2]。
如果经过检查后,还没有找到相应的出血点,需要在可疑的位置填充膨胀海绵进行压迫。
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患者鼻腔结构存在异常,需要对患者进行积极的手术治疗,探查出血部位再进行止血。
1.3 临床观察指标。
总结鼻内镜检查对鼻内出血情况探明的情况,总结经鼻内镜检查治疗隐蔽性鼻出血的效果:经过治疗1个月后,患者未再次发生同侧鼻腔内隐蔽性出血的情况则为治愈。
2 结果
经鼻内镜检查,92 例(92%)患者明确出血位置,对出血位置进行局部烧灼,之后在相应位置放置好明胶海绵,从而发挥保护创面的作用。
4 例患者存在严重的鼻中隔偏曲情况,经鼻内镜检查未能探查出血点,均接受急诊手术治疗,探查出血点。
下鼻道后穹窿部出血34 例(34%)、嗅裂区出血35 例(35%)、中鼻道出血22 例(22%)、下鼻道前段出血14 例(14%)、鼻底后段出血4 例(4%),8 例患者未明确找到出血部位,经鼻内镜在可疑出血部位填塞膨胀海绵并在一周后撤出鼻腔填塞。
随访结果显示患者经过治疗后,1个月内未再次发生出血情况。
3 讨论
鼻出血一般被分为鼻腔前部出血和鼻腔后部出血,鼻腔前部出血来源于Little区,鼻腔后部出血来源于Woodruff静脉丛及蝶腭动脉分支。
鼻镜下无法探明明确出血位置的鼻出血为隐蔽性鼻出血,这种情况一般为活动性出血,分为出血期和间歇期。
在出血期内,血流比较剧烈且持续的时间比较长[3]。
间歇期内受到出血后血压下降的影响,出血停顿的时间比较长。
隐蔽性出血一般为动脉血管出血,在本次研究的100 例患者中,有92 例患者经过鼻内镜检查可探明出血位置,下鼻道后穹窿部、嗅裂区、中鼻道是比较集中的出血位置。
也有文献显示老年人隐蔽性出血的位置集中在嗅裂区、下鼻道穹窿、中鼻道后下区、鼻中隔前上区、鼻中隔骨性突起[4]。
虽然在具体位置上有一定的差异,但是集中区域基本一致。
常规方法治疗隐蔽性出血后,对间歇性出血的控制效果不佳。
很多患者经过常规治疗后,表示并未获得理想的止血效果,甚至会承受较大的痛苦。
对于老年患者来说,常规治疗有可能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部分隐蔽性鼻出血患者使用数字造影血管造影栓塞展开治疗,但是这种方案的费用比较高,有些经济条件一般的患者并不愿意采取这种方案进行治疗。
也有研究显示数字造影血管造影栓塞治疗容易引发较为严重的并发症,比如心脑血管疾病、偏瘫,甚至是死亡。
为了提高治愈率和治疗安全性。
我院本次为隐蔽性鼻出血患者经鼻内镜进行治疗。
随着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经鼻内镜为隐蔽性鼻出血的治疗提供了更加可靠的技术途径。
从本次结果可见,100 例患者中,有92 例患者均经鼻内镜找到出血点。
文献指出,经鼻内镜检查时,能够对患者鼻腔内的每一个缝隙进行检查,找到出血点。
之后再
(下转第49页)
摘要:目的探讨隐蔽性鼻出血常见的部位和采取鼻内镜进行治疗的具体措施。
方法将100 例隐蔽性鼻出血患者纳入研究,总结常见的出血部位。
所有患者均接受鼻内镜治疗,总结治疗措施和经验。
结果经鼻内镜检查,92 例(92%)患者明确出血位置。
下鼻道后穹窿部出血34 例、嗅裂区出血35 例、中鼻道出血22 例、下鼻道前段出血14 例、鼻底后段出血4 例,8 例患者未明确找到出血部位,经鼻内镜在可疑出血部位填塞膨胀海绵并在一周后撤出鼻腔填塞。
随访结果显示所有患者经过治疗后,未再次发生出血情况。
结论鼻内镜下治疗隐蔽性鼻出血可有效探明出血位置,治疗效果良好。
关键词:隐蔽性鼻出血;出血部位;鼻内镜;治疗效果
中图分类号:R765.2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13/ki.1671-3141.2018.29.028
本文引用格式:甘文才.隐蔽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及鼻内镜治疗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9):47+49.
机进行手术治疗后,观察组发生率为5.0%,对照组的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老年人比较多发的一种实质内出血,一旦发病后,会对心脑肾的功能产生一定的影响,严重时可导致器官功能的衰竭,必须要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3-4]。
有学者研究发现,该病主要是因为在长时间血压较高的病情下,动脉血管的内皮细胞受到严重的损害,需要对血管壁进行修复,向管腔凸出,形成了血管瘤[5]。
此外,长期血压较高的患者,体内的胆固醇会向血管壁聚拢,血管壁机制肿胀,粘附在血管壁内膜上,必须要对其进行血肿清除,缓解患者的症状[6]。
随着我国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微创手术被广泛应用到临床上,且该手术方法取得的效果显著,因为该手术方法治疗后不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创伤,手术过程安全性较高,术后患者恢复较快;但是有的学者认为,不同的手术时机对于疗效影响不一,有部分学者认为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周围组织造成的继发性损害,但是有的学者认为,如果太早进行血肿清除会导致患者再出血[7]。
本次试验的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时机采取手术治疗后,观察组的有效率为92.5%,对照组的有效率仅仅为80.0%,观察组的疗效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并发症的发生率为5.0%,对照组的为12.5%,与翟景光[8]等人的研究结果一致,说明早期进行手术治疗更加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康复以及减少并发症的出现。
综上所述,早期进行手术治疗,可以减少并发症,提高治疗的效果,可以在今后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治疗过程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赵礼彬,曾琴.不同手术时机治疗与高血压脑出血
患者术后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关系研究[J].河北医学,2015,44(12):1959-1962.
[2] Ito M, Kuroda S, Sugiyama T, et al. Transplanted bone
marrow stromal cells protect neurovascular units and ameliorate brain damage in stroke-prone spontaneously hypertensive rats[J]. Neuropathology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Japanese Society of Neuropathology, 2012, 32(5):522.
[3] 阿布都克尤木·阿布都吉力力,麦麦提依明·托合提,帕热
哈提江·依孜木,等.不同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性基底节区出血的疗效对比研究[J].中华神经外科杂志,2017,33(4):354-357.
[4] 杨利超,赵中甫,杨琼琼,等.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
血效果对比评价[J].中外医疗,2016,35(20):36-38.
[5] 张俊,宣宏飞,谢仁龙,等.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不同手术时机
治疗与术后发生再出血及近期疗效的关系研究[J].中华全科医学,2014,12(4):551-553.
[6] Gu B, Zhao YC, Yang ZW, et al. HindIII polymorphism
in the lipoprotein lipase gene and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 in the Chinese Han population[J]. J Stroke Cerebrovasc Dis,2014, 23(6):1275-1281.
[7] Thilo F, Suess O, Liu Y, et al. Decreased expression
of transient receptor potential channels in cerebral vascular tissue from patients after hypertensive intracerebral hemorrhage.[J]. Clinical & Experimental Hypertension, 2011, 33(8):533.
[8] 翟景光,李涛,王卫亚,等.不同手术时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
疗效及对预后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8(4):118-119.
(上接第47页)
结合离子射频治疗仪、双极电凝来对出血点进行烧灼,从而发挥止血的作用。
8 例患者经鼻内镜未探明出血位置,医生凭借临床经验,在可疑的出血位置进行局部填塞压迫,治疗后1个月的结果显示,患者并未再次出血,达到了良好的治愈效果。
这说明在鼻内镜技术无法正常发挥作用的情况下,结合相关临床经验十分必要。
4 结论
综上所述,经鼻内镜治疗隐蔽性鼻出血能够快速确定出血点,引导有效治疗,具有较高的治愈率,是一种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的治疗技术。
参考文献
[1] 李军,吴彦桥,邸斌,等.隐蔽性鼻出血常见出血部位及鼻内镜
治疗策略[J].临床误诊误治,2014,27(1):79-81.
[2] 杨晓红,吕操,钮燕,等.鼻内镜下隐蔽性鼻出血的治疗分析[J].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2014,20(6):540-541.
[3] 何碧仪.鼻内镜下射频与微波治疗隐蔽性鼻出血的疗效对比[J].
现代诊断与治疗,2015,26(21):4976-4977.
[4] 冀庆军.局部浸润麻醉对鼻内镜下双极电凝治疗隐蔽性鼻出血
的影响观察[J].医药前沿,2013,32(36):5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