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特色美味尝一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小班社会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特色美味尝一尝》
教案简介
教学目标
1.了解食物的名称与美味程度的认知;
2.了解食物的颜色、形状、口感、味道等特征;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
4.了解食物的分类,提高幼儿的归类能力。
教学重点
1.探究食物的颜色、形状、口感、味道等特征
2.探究食物的分类
教学难点
1.融合绘画教育与社会教育,让幼儿更容易理解食物的特点
2.培养幼儿的归类能力,让幼儿能通过观察食物的特点来将其归类
教学时间
约 40 分钟
教学内容
1.四种不同颜色的水果(如:红、黄、绿、紫);
2.四种不同形状的蔬菜(如:圆形、长条形、椭圆形、三角形);
3.四种不同口感的食物(如:脆、软、甜、咸);
4.四种不同味道的食物(如:酸、甜、咸、苦);
5.画画板和彩笔等。
教学步骤
步骤一:主题导入(约 5 分钟)
老师问:“各位小朋友,你们最喜欢什么食物呢?”老师用简单的词语引导幼儿表达对食物的喜爱程度,让幼儿们感受食物的重要性。
步骤二:颜色的认知(约 5 分钟)
老师拿出红色、黄色、绿色、紫色的水果,引导幼儿描述水果的颜色和美味程度。
比如红色的苹果很好吃、黄色的香蕉也非常好吃等等。
步骤三:形状的认知(约 5 分钟)
老师拿出圆形、长条形、椭圆形和三角形的蔬菜,引导幼儿描述蔬菜的形状和美味程度。
比如圆形的西红柿是甜的、长条形的黄瓜很嫩等等。
步骤四:口感的认知(约 5 分钟)
老师拿出脆的面包、软的蛋糕、甜的巧克力和咸的薯片等食物,引导幼儿描述它们的口感和美味程度。
比如脆的面包好吃、软的蛋糕好香等等。
步骤五:味道的认知(约 5 分钟)
老师拿出酸的柠檬、甜的蜜糖、咸的火腿和苦的苦瓜等食物,引导幼儿描述它们的味道和美味程度。
比如酸的柠檬有点儿酸、甜的蜜糖好好吃等等。
步骤六:食物分类(约 10 分钟)
老师提供各种食物的图片,让幼儿自己辨别它们的颜色、形状、口感、味道,并将不同的食物归类。
步骤七:画画板(约 5 分钟)
老师让幼儿画画板,并让他们在画画板上画出自己最喜欢的食物。
步骤八:小结与反思(约 5 分钟)
老师询问幼儿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有什么感受和收获,并纠正幼儿认知错误的地方,鼓励他们合理认知食物,同时也可以征询家长的建议和意见。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重点是让幼儿能够通过观察食物的颜色、形状、口感、味道等特点,对不同的食物进行归类,同时也可以让幼儿的绘画能力得到练习。
相对于传统的教学方法,本节课的特别之处在于老师通过融合绘画教育和社会教育的方式,让幼儿更容易理解食物的特点和分类,对幼儿的认知、归类、观察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在教学时,老师需要注重以下几点:
1.引导幼儿自由表述,鼓励幼儿自己思考、归纳,根据孩子们的知识背
景和认知水平,有针对性地引导幼儿进行思考和概括。
2.注意语言的简明易懂,这对幼儿非常重要。
可以使用简单、生动、有
趣的语言,让幼儿感受食物的美好。
3.老师需要格外留心幼儿的归类过程,帮助他们理解归类的概念,提高
幼儿的归类能力。
4.在教学结束时,老师要询问幼儿对不同食物的特征,确认孩子们的掌
握情况。
总的来说,本节课教学时间紧凑、内容扎实,以大量的生动描述加上幼儿自由归类,对于幼儿玩一类事物进行分类思考有合理指导。
同时课堂氛围轻松宜人,主要还是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愉悦地学习,为了让更多幼儿更好地学习,本节课需要继续不断完善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