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西周的兴亡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5课复习提纲
![人教版,七年级历史上册,1—5课复习提纲](https://img.taocdn.com/s3/m/7b201c0d10a6f524ccbf85da.png)
七上历史讲学稿课题1—5课课型复习执笔人审核人政史组讲学时间教师寄语原始居民、华夏之祖、夏商西周的兴亡、青铜文明重点及重点1、原始农耕时期的居民2、夏商西周的兴亡及教训3、青铜文明学习过程学生环节教师环节一、基础要点回顾:1、我们学过的原始居民根据距今远近依次是、、还有、、。
其中会使用天然火的是人;能人工取火的是人;最早种水稻的是居民,住着的房子;最早种植粟的是居民,住着的房子里。
2、生活在长江流域的有人、居民,其他的生活在黄河流域。
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在古猿向人类的进化中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3、山顶洞人比北京人有了哪些进步?(1)(2)(3)(4)4、由于的发展,原始社会末期私有财产和贫富分化出现了。
5、炎帝和黄帝是我国古老传说中流域著名的部落首领,在一战中大败蚩尤,炎黄部落结成联盟,形成日后的族。
6、被称为“人文初祖”的是,原因是他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教人们,发明。
他的妻子发明,属下发明,编出了等等。
7、传说继黄帝之后,我国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
他们都有高尚的品质,尧、;舜、;禹。
8、原始社会末期选举部落首领的制度是。
9、我国原始社会结束在统治时期。
10、禹死后,继承父位,称为夏朝的第二代国王,从此,代替,“”变成了“”。
11、把人当坐骑的暴君是,发明炮烙酷刑的是,与“防民之口,甚于防川”有关的是。
12、朝是我国青铜文化的灿烂时期。
世界上现存的最大的青铜器是。
朝时青铜器的种类更加丰富,大量用于祭祀。
13、商周时:(1)我国西南地区的平原,盛行“”文化,代表有、、等。
(2)后代称为“”的农作物,商周时齐备。
那时,农业上已知、和。
商朝时:(1)有烧制青瓷的。
(2)今天家禽家畜的主要品种那时都有了。
西周时:已用一定数量的农具进行农业生产。
14、、、和的繁荣,形成了我国、、灿烂的青铜文明。
二、简答题:1、完成下表:国名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暴君亡国之君夏商西周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内容:作用:3、解释(1)牧野之战:(2)国人暴动:4、简述商朝奴隶的悲惨生活:三、练习巩固:完成单元检测后记。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e4b1cf929ea81c758f5f61fb7360b4c2e3f2aad.png)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范文一【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夏、商、西周的建立及其更替的基本史实和西周分封制的简况。
2、过程与方法:小组合作探究,初步培养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的能力和初步理清历史发展线索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认识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认识我国是世界文明古国,激发爱国热情。
【重难点】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
难点:理解西周分封制;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历史的进步。
【课前预习】一、夏朝的兴衰1、夏朝建立者是,其统治的中心在和一带,定都,历时400年而亡。
2、夏朝的建立,标志着我国早期的产生,从此“公天下”变为“家天下”,制代替了禅让制。
3、夏朝的国家机构,是阶级压迫平民和奴隶的工具,因此它的性质是国家。
二、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4、商朝的建立时间是,建立者是。
5、商朝几经迁都,一直到迁都到殷,都城才稳定下来,后人又称商朝为朝。
6、前年,周军通过战役灭商,周武王建立周朝,定都,其灭亡时间是。
7、牧野之战交战双方是:8、重要大臣:9、夏朝亡国之君:,是历史上有名的暴君。
(看P18图:桀把人当坐骑)三、西周的分封制10、西周为巩固其统治,采取制度。
【合作探究】1、夏朝开始的“家天下”现象,后世在中外历史上曾广泛存在。
你能举出一两个例子吗?(P17动脑筋)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P20动脑筋)3、看P21地图:周初形势图,找出各诸侯国分布的地点。
4、看P21图:西周等级示意图(分封制),标出各级的身份(P22活动与探究2)【达标测评】一、选择题1.下列内容中,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 )?A.禹传位给伯益 B.禹传子家天下C.舜传位给禹D.启打败有扈氏?2.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商汤伐夏 B.牧野之战 C.盘庚迁都 D.武王伐纣?3.常言道:“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
初三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02090346777f5acfa1c7aa00b52acfc789eb9f76.png)
初三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试题答案及解析1.中华文明源源流长,廉政勤政中华之根。
(11分)材料一、夏桀说:“天之有日,犹吾之有民。
日有之哉?日亡吾亦亡矣。
”商纣说:“呜呼,我生有命有天!”“周幽王:烽火戏诸侯”(1)、请回答:夏商西周最后被推翻的共同原因是什么?(2分)材料二、五帝开创廉政先河,廉政文化传世后人。
秦政始皇统一六国,严刑竣法惩治腐恶-----先秦隋文大帝一统天下,经济繁荣思想领先。
贞观之治风清政廉,隋唐五代盖棺定论。
唐律立法反腐倡廉,唐诗瑰宝千年流传。
朱门酒臭奢侈糜烂,路有冻骨末朝阴暗。
-----隋唐(2)、请回答:在秦、汉、唐代各采取了哪些廉政措施?(6分)(3)、学有所思,综上所述对你有何启示?请您为我国当前的廉政建设献计献策?(3分)【答案】(1)末代君主的暴政(2分)(2)秦朝: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2分)汉朝: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设“13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富豪;(2分)唐代:对此修改法令,制定《唐律疏议》,严惩贪官污吏。
(2分)(3) 高度重视,明确目标,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强化教育,提高认识,筑牢党风廉政建设防线;强化对权力运行的监督,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等(3分) (属于开放性题目,符合题意,学生回答言之有理即可。
)【解析】第(1)问,主要考查学生对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原因准确识记,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获取有效信息。
结合材料,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夏、商、西周三个王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三个王朝的末代君主的暴政。
第(2)问,主要考查秦、汉、唐代各采取的廉政措施的相关史实,依据已学知识可知,秦朝的廉政措施是在中央设御史大夫,负责监察百官;汉朝的廉政措施是在中央设司隶校尉,在地方设“13州部”每个州部派刺史一人,负责监督地方官员,并抑制和打击地方富豪;唐代的廉政措施是对此修改法令,制定《唐律疏议》,严惩贪官污吏。
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
![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https://img.taocdn.com/s3/m/dd647d30c77da26924c5b037.png)
骊山烽火台遗址 (陕西西安临潼县城南)
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 褒姒(sì)。为博得她的欢 心,幽王派人无故点燃骊 (lí)山的烽火,示警有敌 人进犯。各地诸侯纷纷带兵 来到,准备与敌人厮杀,保 卫周王。褒姒看到他们到达 时气喘吁吁的样子,开心地 笑了。但是,从此周王却失 信于诸侯。历史上把这件事 称作“烽火戏诸侯”。后来, 犬戎真的来攻打,幽王点起 烽火,诸侯们再也不来援助。 镐京被攻破,幽王被杀,西 周灭亡。
了伯益,打败了反对他的有扈(Hù)
氏,还把有扈氏的俘虏变成了放养
牲畜的奴隶。
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大人世及(世袭)以为礼。 ——《礼记·礼运》
继承制变化
尧
舜
禹
启
禅让制
王位世袭制
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朝,主要统治地区在今河南西部、 山西南部一带
河南偃 (yǎn)师 二里头夏 朝宫殿基 址群发掘 现场
西亳位于今河南省偃师市,面积190公顷,遗址范围南 北1 700米,中部1 120米,城周围有夯筑土城墙。一般认为 偃师古商城,即汤所建西亳。
商朝前期, 曾经数次迁都。 约公元前1300年, 商王盘庚把都城 迁到殷(今河南 安阳西北)。从 此,商的都城 稳定下来。
盘庚迁殷后,商朝国力日渐强盛。鼎盛时期,商的势力 范围东至山东西部,西到陕西西部,南抵长江流域,北达河 北北部。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周王授予国君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国君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参加 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贡献珠宝和特产,服从周王调遣 出征作战。不承担这些义务的,将受到惩罚。
大盂(yú)鼎
大盂鼎高101.9厘米,口径77.8厘米。为康王时贵族盂 所作祭器。鼎造型雄浑,工艺精湛。内壁铸铭文19行291字, 记述康王命盂管理兵戎,并赐给香酒、命服、车马及1 700 余名奴隶之事。
第5课 西周的兴亡
![第5课 西周的兴亡](https://img.taocdn.com/s3/m/9ffd09c4a1c7aa00b52acb8b.png)
西周分封形势图
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诗·小雅·北山》
太保戈
礼乐征伐自天子出。
——《论语·季氏》
太保戈为召公所用兵器。召 公曾辅佐周王建国,西周初年, 被封在燕,因他官至太保,故名 太保戈。
诸侯的权利和义务
西周的结束
1、原因
2、时间
3、结束标志
天灾+人祸
西周第十二代王为周幽王。幽王 即位第二年,关中发生强烈地震,渭 水、泾水、洛水一度断流,造成大量
人员伤亡和巨大财产损失,加重了西
周的社会危机。 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 周幽王被杀,西周结束。
周幽王像
传说,周幽王宠爱美女 褒姒(sì)。为博得她的欢 心,幽王派人无故点燃骊 (lí)山的烽火,示警有敌 人进犯。各地诸侯纷纷带兵 来到,准备与敌人厮杀,保 卫周王。褒姒看到他们到达 时气喘吁吁的样子,开心地 笑了。但是,从此周王却失 信于诸侯。历史上把这件事 称作“烽火戏诸侯”。后来, 犬戎真的来攻打,幽王点起 烽火,诸侯们再也不来援助。 镐京被攻破,幽王被杀,西 周灭亡。
封建亲戚,以蕃屏周。
——《左传》
(西周初年)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姬 姓独居五十三人。周之子孙苟不狂惑者,莫不 为天下之显诸侯。
——《荀子》
注:古代的“封建”,政治名词,分封土地,建立国家。
北京一带称 燕蓟之地 (召公)
山西称为 三晋之地 (武王少子)
山东称为 齐鲁大地 (齐:姜尚) (鲁:周公)
约公元前1046年
4.你认为夏、商、西周灭亡的共同点有哪些?
答:统治者残暴统治; 人民困苦不堪,不断反抗。
回顾:
1、夏朝建立时间、建立者、继承者和 亡国之君? 2、商朝的建立时间、建立者、战役? 迁都时间、迁都者、势力范围?
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
![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0090c77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cd119f6.png)
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本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是小学历史课程的一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国古代三个朝代的起源、发展和衰落。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简洁的文字,帮助学生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重要事件和文化遗产。
本课内容丰富,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方面,对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古代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中国古代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然而,对于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兴亡原因和具体过程,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教材、观看插图等方式,深入理解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掌握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起源、发展和衰落过程,了解其主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文献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能够认识到历史的发展有其内在规律,了解历史事件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培养对历史的尊重和热爱。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起源、发展和衰落过程,其主要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2.教学难点:对于夏、商、西周三个朝代兴亡原因的理解,以及对历史事件之间联系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1.讲授法:教师通过讲解,引导学生了解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历史背景和事件发展。
2.读书指导法:教师引导学生阅读教材,通过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深入理解历史事件和文化成就。
3.图像展示法:教师利用插图等图像资料,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历史背景和事件发展。
六. 教学准备1.教材:2024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
2.课件:教师根据教材内容制作的课件。
3.图像资料:与本课内容相关的插图等图像资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简要介绍夏、商、西周三个朝代的起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入课堂学习。
夏商周的兴亡
![夏商周的兴亡](https://img.taocdn.com/s3/m/c356058189eb172ded63b7c6.png)
3、商朝灭亡: 纣
2、盘庚迁殷——商朝成为当时的世界大国 殷墟(今河南安阳)纪念馆
建立者: 汤 时间: 公元前1600年
1、残暴统治 2、政治腐败
3、残害忠良 4、赋税沉重
5、连年征战
6、荒淫无度
7、贪财好利 8、贪图享乐
《荀子·非相篇》说帝辛“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 劲,百人之敌也。” 《史记·殷本记》也说“帝纣资辨捷疾, 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
夏桀:“天之 有日,犹我之 有民。日有之 哉?日亡吾亦 亡矣。”
“时日曷丧, 予及汝亡。”
夏桀
夏
(残暴荒淫无
朝
度百姓怨恨到
了极点)
夏被推翻!!
“宁愿和他一起灭亡“!
你这太阳什么 时候灭亡啊?
公元前1600年进 攻夏朝
汤
商朝
商部落 (日益强大)
建立
二、商朝 (前1600年-前1046年)
1、商汤灭夏:公元前1600年, 商朝建立
3、夏朝国家机器的作用是什么?
奴隶主阶级压迫奴隶和平民的工具
4、一个国家都有其统治范围,那么夏朝的统治范围又有多大呢? 夏朝的统治中心区域,在今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一带
想一想:世袭制代替禅让制是历 史的进步还是倒退?这一演变和 公有制向私有制的转化有什么联 系?
(2()1因)果是关历系史。的这进一步演。变王是位公世有袭制制向是私 有制以转私化有的制产的物奴,隶是占生有产制力为发基展础,建物立质起财 富增来多的的政结治果上。层生建产筑力,发这展种快制,度社有会利物于质 财富社不会断生增产加力,的导发致展了,公社有会制物的质结财束富和增私 有制多的了产,生当,然进是一历步史导的致进了步禅。让制的终结 和王位世袭制的产生。
历史川教版初一上(七年级上)第5课 西周的兴亡教案详案
![历史川教版初一上(七年级上)第5课 西周的兴亡教案详案](https://img.taocdn.com/s3/m/caf32ec158f5f61fb7366625.png)
第5课西周的兴亡【课标要求】了解周代的更替,能说出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以及西周结束时的国王、时间;记住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并初步理解实施的意义。
【教学目标】识记与理解:记住西周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了解分封制的基本内容并初步理解分封制实施的意义。
能力与方法:通过学生对“姜太公钓鱼”、“牧野之战”、“烽火戏诸侯”故事的讲解,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通过帮助学生对武王伐纣性质及胜利原因的分析,初步培养学生总结历史现象发现规律的能力;通过对夏商灭亡原因的概括,培养和提高学生的概括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商亡以及西周的瓦解,认识人心向背对战争胜负、政权存亡的影响。
通过周武王与周幽王的对比,加深对人身价值的认识。
【重点难点】一、重点:西周建立;分封制二、难点:西周的分封制【教法学法】教师教法:讲述法、读书指导法、归纳法、启发引导法等;学生学法:阅读、收集、整理资料;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授课时数】1课时。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研读课标与教材;撰写教案;学生准备:查阅有关商纣王、周武王、周幽王的历史记载和“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烽火戏诸侯”两个历史故事并准备在课上讲述。
【教学过程】【导入】师:上课之前大家先欣赏几幅图片,这张图片上是谁?我们上节课讲过,商朝的最后一个王:商纣王。
他旁边的这两位美女我们都很熟悉,她们扮演过同一个人物,就是商纣王宠爱的妃子:妲己。
师:她们演过的电视剧就叫《封神榜》,很多同学都看过,它改编自《封神演义》一书,其中记载,商纣王被妲己所迷惑,荒淫无道,宠信奸臣,使朝政腐坏,丞相比干身为纣王的叔父,经常劝谏纣王,但被妲己等人视为眼中钉,妲己设法使比干掏心死去。
我们通常说妲己非常狠毒,周王昏庸。
师:在商纣王吃喝玩乐导致商朝衰落的同时,一个部族正在强大起来,其中有两个重要人物,有没有人知道他们是谁?(PPT第二张)师:就是周文王和姜太公,周文王是周族一个很得民心的王,有一本很有名的书叫《周易》,传说就是周文王写出这本书的。
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点练习三十九
![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点练习三十九](https://img.taocdn.com/s3/m/b9615e0465ce0508763213ce.png)
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点练习三十九➢第1题【单选题】夏、商、西周三朝灭亡的共同原因是( )A、建国者没有打好基础B、不注意与周边少数民族的关系C、最后一个国君昏庸暴虐D、内部发生严重的叛乱【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史书记载,西周建立后:“封建亲戚,以番屏周”,“兼制天下,立七十一国”。
这反映出西周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世袭制B、郡县制C、分封制D、宗法制【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商朝被后世称为殷朝,下列事件中,与此有关的是( )A、商汤伐夏B、牧野之战C、盘庚迁都D、武王伐纣【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夏朝建立于约公元前2070年,公元前2070年是( )A、公元前20世纪前期B、公元前20世纪后期C、公元前21世纪前期D、公元前21世纪后期【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帝王世代沿袭的王位世袭制在中国延续了近四千年,父子相传、兄终弟及……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
这种制度开始于( )A、舜传位于禹B、禹传子,家天下C、秦始皇统一六国D、汉武帝大一统【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我国历史上第一个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周朝D、秦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齐桓公首先称霸有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在于( )A、以尊王攘夷为号召B、管仲改革,壮大了齐国的力量C、齐桓公本人的威信和能力D、齐国经济富庶【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下列有关中国古代朝代、历史时期兴替呈现正确的是( )①夏→商②西周→东周③战国→春秋④商→东周⑤商→西周A、①②③B、①②⑤C、②③④D、③④⑤【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图1为我国古代朝代更替示意图的片断摘录。
图1中①②③代表的朝代分别是( )A、商朝、秦朝、三国B、秦朝、隋朝、唐朝C、商朝、秦朝、隋朝D、隋朝、宋朝、明朝【答案】:【解析】:➢第10题【单选题】武王伐纣之后,西周建立,西周的都城在( )A、阳城B、亳C、镐京D、洛邑【答案】:【解析】:➢第11题【单选题】见下图,这是位于河南安阳的殷墟遗址,在这里发现了大量甲骨和青铜器,这里曾是下列哪个朝代的都城(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解析】:➢第12题【单选题】西周时期,周王对墓葬用品的规定严格,如:用鼎制度就明确规定为“天子九鼎,诸侯七鼎,大夫五鼎,元士三鼎或一鼎”。
初一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一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试题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f31a6226d3240c844769eae009581b6bd9bddf.png)
初一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试题答案及解析1.原始社会结束,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是A.逐鹿之战B.夏朝的建立C.禅让制的实施D.华夏族的形成【答案】B【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夏朝,定都阳城,夏朝有城堡和大型宫殿,组建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建立起国家政权机构,是奴隶社会开始的标志。
故选B项。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2.标志着我国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是()A.禹传位给伯益B.舜传位给禹C.禹传位给启D.启打败有扈氏【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世袭制代替禅让制的标志。
所谓世袭制指的是王位传子或者传给家族的兄弟。
禹死后,他的儿子启继承了王位,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
故本题答案选C 。
【考点】冀人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的兴亡3.“暴君亡国,明君兴政”。
参照这一标准,下列四人中与其他三人明显不同的一位是A.商汤B.商纣王C.周文王D.周武王【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暴君亡国,明君兴政”的认识。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商纣王是商朝的暴君,商汤、周文王、周武王都是有作为的君主。
故选B。
【考点】人教新课标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夏、商、西周的兴亡4.(判断题,正确的填写A,错误的填写B)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标志着禅让制的出现。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夏朝世袭制取代禅让制的相关内容。
禹死后,启继承父位成为夏朝第二代国王,“公天下”变成了“家天下”,从此,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考点】北师大版七年级上册·国家的产生和社会变革·夏商周的更迭·“家天下”的夏朝·王位世袭制5.被后代称作殷的朝代是()A.夏B.商C.西周D.东周【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商有关知识的识记。
六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
![六年级历史上册 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案 鲁教版五四制](https://img.taocdn.com/s3/m/a1667614524de518974b7db7.png)
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学习目标]:了解夏、商、西周更替的根本史实,学会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观察历史进程、分析历史事件,锻炼初步理清历史开展线索的能力。
学习西周统治者为稳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为进一步了解我国夏、商、西周奴隶制经济、文化的开展奠定根底。
[教学重点]:夏朝的建立;西周分封制;[教学难点]:西周分封制;[教学方法]:运用多媒体课件,给学生以直观的感受;采用活动法教学,将常规课活动化;通过小组合作、年代尺、历史短剧、辩论等形式,激发兴趣,加深对知识的了解,让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学习过程及指导]:一、导入新课:观看flash动画──“大禹治水〞导入:师:大禹因治水而威望大增,他凭借日益增长的威望和权力,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夏朝。
夏朝经历了多少年?夏朝以后紧接着哪个朝代?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
二、学习新课1.夏朝的兴衰〔1〕夏朝的建立首先请同学观看多媒体屏幕上?夏朝统治区域示意图?并阅读课后自由阅读卡,为学生设疑:这些历史资料说明了什么?〔夏朝已是早期国家了〕,并由此让学生总结出夏朝奴隶制国家的建立和特点。
然后提出问题: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开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请同学分组讨论,得出结论。
〔2〕末代暴君夏桀首先多媒体展示?夏桀把人当坐骑?插图,引起学生注意,然后阅读教材,请同学讨论:夏桀比得上禹吗?表现在哪里?这样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能体会到夏朝的灭亡,并由此因此本节第二个内容――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
2.商汤灭夏和武王伐纣〔1〕提出问题:商汤为什么能灭夏?学生在讨论中得出结论,自然记忆夏的灭亡和商的建立 .〔2〕指导学生讨论:后世为什么把商朝又成为殷朝?当时商王盘庚为什么要迁都?引出商王盘庚迁都的内容。
在讨论中加深印象。
〔3〕多媒体展示?商都城示意图?,请同学指出商的统治区域,设问这样的一个大国是怎样灭亡的呢?过渡到暴君商纣。
夏商西周的兴亡(精选3篇)
![夏商西周的兴亡(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c8a5c0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bf9a956.png)
夏商西周的兴亡(精选3篇)夏商西周的兴亡篇1其次单元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5—11课)[学问与力量]以教材中课文消失的基本人物、大事、时间和提示为对同学应把握学问的要求;其他只要求一般了解。
[过程与方法]1、以多种角度来训练同学的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力量;2、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材料综合起来的思维力量及独创、灵敏是思维品质的培育;3、口头表达力量的熬炼。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正确熟悉人类历史的起源;2、了解国家兴衰、个人成就、个人成败的缘由。
[重点] 我国的夏、商、西周主要制度、兴衰过程。
[难点]历史人物的作用与人民是制造历史的动力相互关系。
[课时]7课时[课型]新授课、活动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的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觉图第五课夏、商、西周的兴亡[教学目标]一、学问与力量(一)学问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的脉络,对每个朝代的建立时间、建立者、灭亡时间、亡国者等有一个基本的熟悉,把握西周分封制。
(二)力量目标学习本课培育同学查阅资料,识别历史地图,合作的力量。
通过引导同学学习和把握基础学问,分析得出结论:夏、商统治者的统治态度直接影响着国家的存亡。
培育同学综合分析和概括、归纳的力量。
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分组,熬炼同学的合作力量;通过搜集整理资料、制作示意图、编写和表演历史剧、讲故事的过程,培育同学主动学习的习惯;通过抒发感想,开发同学的发散性思维;通过制作比较表、分组争论等方法,引导同学进行探究性学习;多媒体帮助教学手段的运用,提高同学的学习爱好,增加课堂容量。
[度价值观]通过夏、商、西周历史的学习,熟悉到国家统治者的残暴统治激起人民的抵抗,最终推翻其统治,人民群众有权利通过肯定的形式和手段达到目的,树立民族责任感和法律意识。
[重点] 我国的原始人类[难点] 通过奴隶制国家与原始社会对比,分析奴隶制度的进步性。
[课时]1课时[课型]新授课[方式与方法]综合启发式教学[教具]地图册、我国夏、商、西周相关多媒体、考古新发觉图[教学思路]课前导学1据同学的特点、力量、基础水平合理分组;同学以组为单位,查阅书籍、杂志、网站,搜集有关夏、商、西周的文字、图片、及视频资料。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夏、商、西周的兴亡新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e386f70d647d27284b735135.png)
夏、商、西周的兴亡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讨论,让学生初步理解、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使学生首先认识到,奴隶社会取代原始社会是人类历史上一次重大的社会变革,具有进步性;又认识到奴隶主阶级对奴隶阶级压迫、剥削的残酷性。
其次,认识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举世闻名的文明古国。
2、知识目标了解夏、商、西周的更替;说出西周分封制的主要内容;认识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取胜的原因。
二、教材分析重点:本课的重点有二。
其一是夏朝的建立。
首先,因为夏朝是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国家,这也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生产关系方面的重大变革。
其次,因为夏王朝的建立,说明我国是世界上最早进入奴隶社会的国家之一,是世界著名的文明古国。
其二是西周的分封制。
言其为重点,主要在于二者都是西周的重要制度,起到拓展疆域、巩固统治的作用,对后世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难点:认识奴隶社会的进步性和残酷性。
三、教学建议1、教法运用讲授法、阅读指导法、提问启发式2、学习导航1.指导学生通过对课文的阅读和理解,概括提炼并列举出本课的基本知识要点,明确本课要了解的主要知识。
本课的基础知识(供参考):夏朝建立及统治中心地区、夏桀的暴政、商朝的疆域、盘庚迁殷、暴君商纣、武王伐纣、分封制、西周灭亡。
要求学生通过自己的理解,进行简略表述。
2.通过组织学生对本课“我国从原始社会的氏族、部落发展到奴隶制国家,是社会的进步还是倒退?说说你的看法”。
“商汤灭夏和武王代纣为什么会取得胜利?”两题的讨论,指导学生将前课中尧、舜、禹禅让的传说、原始社会的终结,与本课奴隶制国家的建立有机地联系起来,进行比较,得出奴隶社会比原始社会进步的认识;指导学生总结出奢糜残暴是夏桀、商纣的共同之点,认识到人心所向是商汤灭夏、武王伐纣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
四、板书结构设计:一、夏朝1、建立时间:公元前2070年2、都城:阳城3、建立人:禹4、地位---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奴隶制国家5、禹死后,传位给启,从此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
第5课 西周的兴亡
![第5课 西周的兴亡](https://img.taocdn.com/s3/m/a383f1da33d4b14e85246816.png)
第5课西周的兴亡教师寄语:学问是苦根上长出的甜果学习目标:1.记住西周建立时间、建立者、都城,以及西周统治者为巩固统治实行的分封制的简况。
2.培养总结历史现象,初步评价历史现象的能力。
3.认识民心向背对政权的影响,树立正确人生价值取向的认识。
重点难点重点:西周的分封制难点:西周的分封制课前热身:基本要求:阅读课本正文,勾划知识要点,完成下面填空。
1.西周的兴亡:建立:周武王推翻了商纣王的统治,建立了周,周朝前期都城在(今陕西西安),历史上称为西周。
2.西周的分封制:目的:,(含义)内容:周王让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后代,在各地建立封国。
重要封国: 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3.西周结束:公元前771年,犬戎族攻破镐京,被杀,西周结束。
一.课堂探究:基本要求:首先自主解决,探索答案;然后小组合作探究,共同完成;再后展示成就,师生共同点评。
探究一:西周实行分封制的目的是什么?它的含义(内容)是什么?根据周王的授予诸侯国君享有哪些权利和义务?如何看待西周的分封制?探究二: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这些称呼是怎样来的?与西周的什么制度有关?探究三:从夏、商、周的灭亡中,说说你得到的启示。
二.课堂小结:(归纳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知识要点:一个王朝(西周)、两个人物(周武王、周幽王)、三个重要“一”(一场战役:牧野之战;一个都城:镐京;一个制度:分封制)2、齐读基础知识三.课堂大练兵:(做一做,相信你会有很多收获!)(一)单选题。
1.西周前期都城在()A.牧野B.镐京C.殷D.洛邑2.西周的诸侯是通过()方式产生的A.奴隶制B.世袭制C.禅让制D.分封制3.西周实行分封制的主要目的是()A.分割诸侯的兵力B.保证国家的兵C.巩固奴隶主政权D.巩固原商朝地区4.“临阵倒戈”和“烽火戏诸侯”这两个个故事有关的历史人物分别是()A. 夏桀和商汤B.商纣王和周幽王C.周武王和商纣王D. 周幽王和夏桀5. 很多同学都读过《封神演义》,知道许多精彩的传说故事。
精选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点练习一百
![精选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 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点练习一百](https://img.taocdn.com/s3/m/b3bdd3486137ee06eef91845.png)
精选2019-2020年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第5课夏、商、西周的兴亡知识点练习一百第1题【单选题】歌曲《国家》中唱到“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
我国早期国家产生的标志是( )A、黄炎部落在涿鹿打败蚩尤B、制定历法,称“夏历”C、夏王朝的建立D、禅让制的实行【答案】:【解析】:第2题【单选题】某同学参加《开心辞典》时遇到这样一个题目:在百度里键入“公元前2070年”“禹”“王位世袭制”,点击搜索将会出现( )A、夏朝B、商朝C、周朝D、汉朝【答案】:【解析】:第3题【单选题】下列事件中导致西周灭亡的是( )A、牧野之战B、盘庚迁殷C、周初分封D、犬戎进攻西周【答案】:【解析】:第4题【单选题】公元前2070年,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建立了,这个王朝的第一代国王是( )A、黄帝B、炎帝C、禹D、舜【答案】:【解析】:第5题【单选题】一同学学习《潍坊历史与文化》时,总结了四句顺口溜:太康失国,少康复国。
桀失其国,无人复国。
顺口溜指的朝代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秦朝【答案】:【解析】:第6题【单选题】既当过部落联盟首领,又成为国王的是( )A、尧B、舜C、禹D、炎帝【答案】:【解析】:第7题【单选题】长篇小说《封神演义》中的故事传说大约发生在( )A、黄帝时B、夏朝时C、商末周初D、春秋战国【答案】:【解析】:第8题【单选题】“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国是千万家…”你知道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国家是( )A、夏朝B、商朝C、西周D、东周【答案】:【解析】:第9题【单选题】下列帝王都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暴君,其中最早的是( )A、隋炀帝B、秦始皇C、夏桀D、商纣【答案】:【解析】:第10题【判断题】人们常称北京一带为燕蓟之地、山东为齐鲁大地、山西为三晋之地主要源于世袭制。
A、正确B、错误【答案】:【解析】:第11题【问答题】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br data-filtered="filtered">材料一于是封功臣谋士,而师尚父(姜尚,即姜子牙)为首封,封尚父于营丘,日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导入:(播放封神榜主题曲)同学们知道这是哪一部电视的主题曲吗?这部电视剧主要是反映哪两个朝代的更迭。
生:封神榜。
师:不错,是《封神榜》,这是主要讲述的是商朝的灭亡和西周建立的一部神话剧。
(商朝形势略图)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夏朝和商朝的相关内容,商朝经过盘庚迁殷之后,扭转了商朝一度混乱的局面,使商朝进入了政治、经济、文化发展的新时期,是商朝中兴的开始,然而经过两百多年的发展之后,到了商王纣时期,阶级矛盾、社会矛盾进一步激化,最终使商朝走向了灭亡。
正在商朝走向灭亡的时候,处在泾水和渭水流域的商朝的属国周国却不断强大起来,并最终成为了商朝的掘墓人,建立了我国第三个奴隶制王朝西周。
那他是如何灭亡商朝建立西周的呢?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内容。
一、西周的建立1、武王伐纣师:周族原来是一个生活在泾水和渭水流域的一个部族,他的始祖名弃,弃善于经营农业,被尊为农神。
发展到周文王姬昌时期,已经成为一个势力不小的奴隶制国家,是商的属国,姬昌也被商受封为西伯,他就是封神榜里的西伯侯。
提到西伯侯这个人,我们就不得不说另外一个人了,那就是辅佐西伯侯的姜子牙姜太公,关于这个姜太公有个成语叫“姜太公钓鱼,愿者上钩”,有没有同学能给我们讲一下这个成语故事?生:。
师:很好,正是因为周文王礼贤下士任用姜子牙等一批贤人治理国家,勤于政事,关心农业生产,才使周国不断强大起来。
到了周武王时期继续文王的治国方略,使国力更为强盛,这个时候周国已经完全有能力取商朝而代之,于是周武王开始了全面的讨伐商朝的战争,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武王伐纣”。
在武王伐纣的一系列战争中最关键的也是决定双方存亡是哪一场战争?生:牧野之战。
师:很好。
关于牧野之战请同学们阅读书本第26页,找出牧野之战的时间、地点、交战双方、大体过程和结果。
好,牧野之战是什么时候在什么地点发生的?生:约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发生的。
师:交战的双方是谁?生:周武王和商纣王。
师:仅仅是周武王和周国的军队吗?是周武王联合了西方南方各部族共同来讨伐商纣王。
哪位同学能给我们说说牧野之战的过程和结果呢?生:约公元前1046年周王趁商朝主力东征的有利时机,率领联合西方和南方的各部族组成的讨纣大军渡过黄河,浩浩荡荡地来到纣王行宫附近的牧野,并在牧野与纣王展开了决战,商王。
师:同学们看的都比较仔细,这场战争是在约公元前1046年在牧野这个地方发生的,所以被称为牧野之战。
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约字,这表明牧野之战爆发的时间有一个不确定性,这只是考古学家估定的年代,包括我们之前学到的夏朝、商朝建立的时间我们都加上了一个约字,注意答题的时候这个约字不能省。
交战的双方分别是周武王与西方南方各部族组成的讨纣联军对抗商纣王。
战争的结果是商纣王惨败,在牧野自焚而死,战争以周武王一方的胜利而告终,好请同学们思考一下为什么周武王能获得牧野之战的胜利呢?生:商纣王倒行逆施,失去了民心,周武王讨伐他,顺应了民心,获得了人民的支持。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到了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民心,商纣王倒行逆施,为人残暴,失去了人民的支持,因此周武王讨伐商纣王顺应了民心,得到了人民的支持,推动了历史的发展,这说明周武王领导的这场牧野之战是一场正义的战争。
这不仅是这场战争胜利的原因,也是这场战争给我们最大的启示“得民心者得天下”。
好还有其他原因吗?生:周国国力强盛。
生:任用姜子牙等贤人。
师:不错,周文王和周武王任人唯贤,经过他们苦心经营之后,国力强盛,完全有对抗商朝的能力。
还有其他意见吗?生:周武王联合了西方南方各部族。
师:很好,周武王做足了充分的准备,联合了西方南方各部族,组成了讨纣大军,壮大了实力。
牧野之战后西周建立。
2、西周的建立师:请问同学们西周的建立者是谁?生:周武王。
师:是周武王姬发。
他是周文王的次子。
西周建立的时间是哪一年?生:约公元前1046年。
师:请同学们把这个时间划下来,约公元前1046年是非常关键的一年,刚才我们说的牧野之战就是这一年发生的,而商朝也是在这一年灭亡的,这个时间同学们一定要记牢。
西周的都城在哪里?生:镐京。
师:同学们拿出草稿本把这个镐字写一遍。
同学们知道周武王建立的王朝为什么叫西周而不叫周吗?原因就是跟这个首都镐京有关。
因为周的历史分为两段,前一段历史的都城镐京在西面,所以我们称之为西周。
镐京在今天的陕西西安西部。
同学们我们这学期学到过的还有哪些遗址也在西安的啊?第2课原始农耕文化的遗存中讲到的半坡遗址也在陕西西安,第3课远古的传说中提到的黄帝陵也在西安。
西安凝结着中国古代文化的精髓,被称为十三朝古都,有时间的话同学们可以自己去看一下,感受一下古代文明。
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中国研究院考古研究所就开始沿着陕西沣河进行考古调查工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终于发现了丰镐遗址,这个丰指的是周文王时期的都城丰京,镐指的是周武王时期的都城镐京,两处遗址合称为丰镐遗址。
同学们看一下这左边这幅图就是丰镐遗址出土的存放在车马坑里的密集的车轮,从这些车轮我们就可以看出,西周的制车技术已达到很高的水平。
右边这幅是丰镐遗址出土的玉戈,是一种仪仗器,它的造型复杂精细,说明西周的玉器制造的水平也是比较高超的。
好这就是我们说的武王伐纣和西周的建立。
二、分封制师:周武王建立了西周,历史翻开了新的一页,面对西周辽阔的疆域,周武王在政治上采取了什么措施来加强统治呢?很好,周武王采纳了周公旦的意见,实行分封制。
生:分封制。
师:关于分封制我们要了解以下方面的内容:第一,分封的定义。
第二,分封的目地。
第三,分封的对象。
第四,主要的封国。
第五,国君的权力。
第六,国君的义务。
下面我们就把在坐的同学分为六组,按次序来每一个小组负责一个问题。
现在请同学们带着各自的问题先花两分钟时间把分封制的内容快速地阅读一下。
分封的定义好,第一组同学有没有人知道什么叫分封制?生:周王把土地封给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让他们在各地建立封国,这一制度在历史被称为分封制。
师:好,这位同学给了我们一个关于分封制的一个初步的印象。
到底什么叫分封制呢?大家听我来说,稍微做下笔记。
周王把国都镐京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同学们注意一下这个字读畿(ji),大家下去可以查一下字典,这个字就是指都城附近的地区的意思。
周王把都城及其附近的地区划为王畿,由周王直接统治,王畿之外的土地分封给各个诸侯,建立诸侯国,镇守疆土保卫王室,这就是分封制的含义。
同学们记好了没有。
分封的目地那周王为什么要实行分封制呢?周王想通过分封诸侯国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的?第二组的同学谁知道答案?生:巩固西周统治。
师:很好,周武王灭亡了商朝,建立了统治区域比商朝更大的西周,面对如此大的国家,仅凭周王一人之力根本无法实行直接有效的统治,因此为了加强对全国的控制,巩固统治,周王决定采用分封的办法,把土地分给诸侯,由诸侯代替他管理地方,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这就是周王实行分封制的目地,巩固统治,实现对地方的有效控制。
分封的对象那么到底哪些人才有资格接受周王的分封成为诸侯呢?也就是说周王分封的对象主要指哪些人?第三组的同学谁准备好啦?生:主要是周王自己的子弟亲戚、功臣和一些古帝王的后代。
师:很好,有资格接受周王分封的主要有三类人,第一类是周王自己的子弟和亲戚,主要指的是姬姓子弟,比如说周武王的弟弟周公旦,这一类人在分封的诸侯中数量最多,而且通常也是被分封到比较富庶的黄河中下游地区,同学们把书翻到28页的读读栏目,《荀子》中有这样一句话:兼制天下,立71国,姬姓独居53。
这也说明了分封的诸侯里面大多数都是姬姓王族,不仅是周朝,我们后来的好多王朝都是通过分封同姓王族来加强统治的。
第二类是功臣,比如像姜太公姜子牙,太公望。
第三类是古帝王的后代,(比如说商纣王的兄弟微子启等等)。
这是分封的对象。
主要封国那西周建立的主要的封国有哪些?他们分布在何处?(地图册第10页)请第三组的同学结合下面这一幅的西周分封形式图来完成一下这题。
生:主要封国有齐国、鲁国、卫国、晋国、宋国、燕国。
师:主要有齐国、鲁国、卫国、晋国、宋国、燕国、等等。
有些国名甚至到我们现在还在被沿用,比如说齐国和鲁国指的主要是今天的哪个地方啊?是孔子的故乡,今天的山东一带,所以我们今天还称山东地区为齐鲁大地,追根溯源就是周朝分封的齐国和鲁国。
再比如说北方的燕国在今天的哪个地区?是今天的北京一带,所以我们今天常称北京为燕蓟一带,就是源于燕国。
我国的考古工作者就曾今在北京发现了燕国古都的遗址,遗址中有很大的一片陵墓区,很多考古学家认为这可能是第一代燕国国君的墓葬。
还有我们今天说的三晋之地主要指的是哪里?是今天的山西一带,因为在周朝是被分封为晋国,所以我们今天还称山西一带为三晋之地。
国君的权力周王在地方上建立了这些诸侯国,这些诸侯国我们也可以把他叫做封国,因为这是分封得来的国家,所以叫封国。
那么这些封国的国君有哪些独立的权力呢?第五组的同学准备好了吗?生:国君享有统治和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的权力。
师:很好,这位同学说到了封国的国君政治方面的权力,他能自主管理所辖区域的土地和人民。
其他同学还有补充吗?生:征收赋税。
师:很好,封国的国君在经济上也有很大的权力,他能够自主征收所辖区域赋税,也就是说他领地内农民和奴隶的劳动成果都要上交给国君,归国君所有。
除了在政治经济方面的独立性,封国的国君还能在封国内建立自己的军队,在军事上也有很大的独立性。
可见,封国的国君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都有很大的权力,封国的独立性是很强的。
国君的义务好,我们说没有无义务的权力,既然享有权力,那他必然也要履行义务,那封国的国君哪些必须要履行的义务呢?生:他们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
师:好不错,诸侯国的国君主要有四项义务。
同学们注意在书上做上标注。
第一,他们必须拥戴周王为共同的天子,定期朝见周王。
第二,参加周王主持的重要典礼仪式。
第三,必须定期向周王贡献财宝和特产,也就是纳贡交税。
第四,服从周王调遣作战。
因为当时在西周的周边还存在很多少数民族,像东方的夷西方的戎南方的蛮北方的狄,尤其是西北的犬戎对西周的威胁十分之大,一旦西周与这些少数民族发生战争,各诸侯国必须派遣军队随周王出征。
这就是封国国君的权力与义务。
西周通过这种分封制造成了社会的一个分层,形成了一个森严的金字塔的等级制度。
处在金字塔最顶层的是周王,周王把王畿之外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了诸侯,让这些诸侯去管理他们的诸侯国,形成了第二个等级,这些诸侯用同样的办法将自己的土地和人民分封给了卿大夫,形成了第三个等级,卿大夫又拿出自己土地和人民的一部分分封给士,形成了第四个等级,士以下就不再分封了,处于社会最底层的就是平民和奴隶。
通过这种层层分封的制度,西周就建立起一套从周天子到诸侯到卿大夫到士到平民和奴隶的森严的等级制度,那请问同学们哪几个阶级是统治阶级,哪几个阶级是被统治阶级?生:周王、诸侯、卿大夫、士是统治阶级,平民和奴隶是被统治阶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