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态度与旅游行为 (《旅游心理学 第二版》PPT课件)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社会判断理论
四、均衡理论
•均衡理论(balance theory)考 察的是态度构成要素之间的关系 ; •该理论强调人们希望三维体中的 要素是和谐的或者均衡的。
五、协调性理论
•协调性理论(congruity theory) 也是一种一致性理论,强调人与某 一对象相联系时对态度的影响。
第三节 态度与旅游决策
态度改变的原因至少有以下三个 : 1.态度的冲突 2.情况影响态度 3.创伤性经历
表6-1 汽车度假者的计划外决定
四、态度的重要性
第二节 态度理论
一、认知不和谐理论
•该理论的核心在于认知要素(cognitive elements)彼此不统一时的情况。
二、自我审视理论
•这种理论强调一致性,假设所作的 选择是独立的,人们通过购买或消 费行为推断自己对于对象的态度。
一、态度与旅游决策过程
二、态度与旅游偏爱
(一)态度的复杂性 (二)态度的强度与属性的突出点 (三)在旅游环境中寻求的利益
三、旅游偏爱的形成
•旅游者对态度对象突出性利益的知觉, 会导致旅游偏爱的形成和发展,而已形 成的旅游偏爱又会直接影响旅游者旅游 决策过程的意向。
•旅游目的地吸引力的计算公式: 吸引力=(个别利益的相对重要性)
(二)重复
(五)广告
(三)幽默
(六)激发冲动性决策
四、激发潜在动机
五、改变贮存的知识
(一)宣传者的权威性 (二)宣传的内容与组织
×(旅游目的地提供个别利益的可见能 力)
四、选择供选对象的方法
(一)选择供选对象的方法分类 (二)供选对象怎样成为可行的
对象
第四节 通过改变态度影响旅行 行为
一、改变旅游产品
(一)微笑服务与仪表 (二)营业地点和服务网点 (三)时间便利 (四)有形商品与设备
二、知觉的变化
三、促使行为改变
(一)反复接触新信息 (四)时机
第六章 态度与旅游行为
态度是理解旅游决策的关键性的心理 学概念。潜在的旅游者对任何一种旅游产 品或服务的态度,都能导致购买该旅游产 品或服务的心理倾向。
第一节 态 度
一、某些抽象事物、具体事物 或某些情况的心理倾向。
态度是由认知、情感、意向三 个成分组成的。
二、态度的功能
1.功利性功能 2.价值表现功能 3.自我防卫功能 4.认识功能
三、态度的特征
(一)态度的强度 态度的强度有以下三个层次: 1.容忍 2.认同 3.内在化
(二)态度的稳定性
促进态度稳定性的因素至少有以下 三个 :
1.态度的结构 2.态度的因果关系 3.态度的一致性
(三)态度的不稳定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