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数学上册5.2间隔排列课件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PPT课件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1
学习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感受在直线 上间隔排列两种物体个数关系
2、经历探索与发觉规律过程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索学
习习惯
2/11
下列图中小兔与蘑菇排列有什么特点? 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3/11
小兔与蘑菇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 木桩与篱笆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 夹子与手帕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
5/11
1、 20-1=19(个) 答:一共有19个蘑菇。
2、 30+1=31(个) 答:一共需要31个夹子。
在两端
在两端
答: 最少有9个,最多有11个 6/11
右图齿轮牙齿 与 齿缝 排列有什么 特点?
有18个
有18个
这两种物体是一一 间隔排列
而且它们个数相等
排成一个圈两种 物体是间隔排列, 则它们个数相同
3-1=2(次) 6÷2=3(分钟) 6-1=5(次) 3×5=15(分钟) 答:要15分钟。
9/11
从一楼到5楼,需要216秒,那么从1 楼到七楼需要多少秒 ?
5-1=4(层) 216÷4=54(秒)
7-1=6(层) 54×6=324(秒)
答:从1楼到七楼需要324秒 。
10 行都有4盆,应该怎样摆?请 画出来。
11/11
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 每两个木桩中间有一段篱笆 每两个夹子中间有一块手帕
每组两种物体都是 一一间隔排列
4/11
发觉规律:每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 而且两端物体都是相同,则两端物体数量比 中间另一个物体多1.
用 表示排在两端物体, 用 表示排在两端物体, 上面规律能够表示为:
思索:1、20只小兔站成一排 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 一共有多少蘑菇? 2、把3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 在绳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7/11
一个圆形池塘周长为412米,在岸边每隔4 米栽一棵杨树,一共能栽多少棵杨树? 假如在每两棵杨树中间种3棵柳树,一共能 栽多少棵柳树?
412÷4=103(棵)答:一共能栽103棵杨树。
103×3=309(棵)
答:一共能栽 309棵柳树。
8/11
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6分钟,假如把它锯成6段, 要多少分钟?
学习目标
1、结合详细情境,感受在直线 上间隔排列两种物体个数关系
2、经历探索与发觉规律过程 3、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索学
习习惯
2/11
下列图中小兔与蘑菇排列有什么特点? 木桩与篱笆、夹子与手帕呢?
3/11
小兔与蘑菇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 木桩与篱笆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 夹子与手帕一个隔一个排成一行
5/11
1、 20-1=19(个) 答:一共有19个蘑菇。
2、 30+1=31(个) 答:一共需要31个夹子。
在两端
在两端
答: 最少有9个,最多有11个 6/11
右图齿轮牙齿 与 齿缝 排列有什么 特点?
有18个
有18个
这两种物体是一一 间隔排列
而且它们个数相等
排成一个圈两种 物体是间隔排列, 则它们个数相同
3-1=2(次) 6÷2=3(分钟) 6-1=5(次) 3×5=15(分钟) 答:要15分钟。
9/11
从一楼到5楼,需要216秒,那么从1 楼到七楼需要多少秒 ?
5-1=4(层) 216÷4=54(秒)
7-1=6(层) 54×6=324(秒)
答:从1楼到七楼需要324秒 。
10 行都有4盆,应该怎样摆?请 画出来。
11/11
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 每两个木桩中间有一段篱笆 每两个夹子中间有一块手帕
每组两种物体都是 一一间隔排列
4/11
发觉规律:每组两种物体都是一一间隔排列, 而且两端物体都是相同,则两端物体数量比 中间另一个物体多1.
用 表示排在两端物体, 用 表示排在两端物体, 上面规律能够表示为:
思索:1、20只小兔站成一排 每两只小兔中间有一个蘑菇, 一共有多少蘑菇? 2、把30块手帕像上面那样夹 在绳上,一共需要多少个夹子?
7/11
一个圆形池塘周长为412米,在岸边每隔4 米栽一棵杨树,一共能栽多少棵杨树? 假如在每两棵杨树中间种3棵柳树,一共能 栽多少棵柳树?
412÷4=103(棵)答:一共能栽103棵杨树。
103×3=309(棵)
答:一共能栽 309棵柳树。
8/11
把一根木头锯成3段要6分钟,假如把它锯成6段, 要多少分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