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内蒙古省级优课)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口增长模式》教学设计(湘教版)
【教材分析】
高中地理课程总目标是要求学生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理解人文地理环境的形成和特点,认识可持续发展的意义及主要途径。

而人类活动的直接表现之一就是人口的发展与变化,因此,人口问题是人与环境关系发展中的基本问题,是诸多社会问题的核心。

地理必修Ⅱ把人口与环境的关系放在第一章讲述,就是让学生理解人口问题在人与环境关系中的重要地位,可以说本章知识是地理必修Ⅱ的基础内容。

人口、环境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要素,人口与环境的关系也是人口地理的重要内容,人口与环境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关系构成了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课程标准将人口与环境的内容限定在与地理环境关系密切的范围内,即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分布地区、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容量和地域文化对人口的影响。

本节教材主要讲述人口增长及人口增长模式。

人口增长及人口增长模式是人口学的重要内容,通过本节的学习与探究让学生正确理解人口增长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同时为正确理解环境与人口容量、人口迁移打下良好的基础。

教材首先以“历史上的人口增长”轨迹图和两个活动介绍了世界人口增长史上的速度变化和引起人口增长的原因,然后讲述了三种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历史背景、基本特点、代表国家或地区以及导致人口增长模式转变的主导因素。

从教材的编排上看,本节教材选用的图表、活动较多。

强调学生的读图、析图和处理数据信息技能的培养,所以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图表等资料。

【学情分析】
达旗一中是一所旗县学校,学生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非常薄弱,并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学习欠缺积极性和主动性。

第一节的内容分为两节课来讲授。

对于人口数量的认识,学生由于熟悉而比较容易接受,对于其中的某些知识,学生凭生活经验和已有的数学知识可以理解,如对人口的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概念容易理解,人口增长原因也能很容易想到生产力发展、经济水平的提高、医疗技术的发展。

在教学中,应尽可能将教学目标内容设计转化为身边案例,通过案例探究、读图分析、思考练习,为学生创设一个思维活动、探讨知识的时间和空间,以获取和深化理解知识,提升能力。

【课标要求】
分析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
分析:把一件事物、一种现象、一个概念分成较简单的组成部分,找出这些部分的本质属性和彼此之间的联系。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了解人口增长的概念及影响人口增长的因素。

2.通过分析不同历史时期生产力发展状况,理解、掌握各个时期人口增长模式。

3.通过比较分析人口统计资料数据,培养学生分析、运用地理数据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通过案例分析,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和学习习惯。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激发学生探究关于人口增长与环境的关系的兴趣和动机。

教学重、难点:
分析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出生率、死亡率、自然增长率的高低及其影响因素。

【教学方法】探究教学、案例教学
【教学媒介】多媒体课件、板书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图片导入:2011年10月31日凌晨,成为象征性的全球第70亿名成员之一的婴儿在菲律宾降生世界70亿人口日。

第一节人口增长模式
一、人口增长
1.人口增长历程
(活动探究一)(大屏幕展示)“历史上的人口增长”图(课本P2图1-1)。

(师)请大家注意横轴和纵轴的含义,并对照课本相关内容思考下列问题:世界人口的变化经历了哪几个阶段?
(生)经历了旧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铜器时代、铁器时代、中世纪和现代六个阶段。

(师)(1)描述世界人口增长特点(数量、速度)。

(生)总体上,数量持续上升,有的时期人口增长速度很慢,有的时期人口增长速度很快。

(师)(2)世界人口增长呈“”形曲线。

(生)”J”形曲线
(师)思考下一个问题:(3)不同历史阶段人口增长有何特点?
(生)人口增长速度不均匀,有的时期增长很慢,有的时期增长很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