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电力公司通信组物资集中采购-光缆接头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江苏省电力公司物资招标采购
光缆接头盒
技术规范书
(编号:JSDL-****** )
二〇一二年二月
目录
I、货物需求 (2)
II、技术规范书 (3)
1 总则 (3)
1.1 引言 (3)
1.2 供方职责 (3)
2 引用标准 (3)
3 术语和定义 (3)
4 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3)
6质量保证 (10)
6.1 质量保证 (10)
7 技术资料及说明书 (11)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11)
I、货物需求所需ADSS光缆型号、需求见物料描述和物资需求计划表
II、技术规范书
1 总则
1.1 引言
提供设备的厂家,应获得ISO-9000资格认证书或具备等同质量认证证书,其产品技术指标应满足或高于本招标书技术规范。
1.1.1 本规范书提出了光缆接头盒的主要技术指标、包装、运输及贮存等要求。
1.1.2本规范书提出的是最低限度的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供方应提供符合本规范书和工业标准的优质产品。
1.1.3 如果供方没有以书面形式对本规范书的条文提出异议,则表示供方提供的光缆接头盒完全符合本规范书的要求;如有异议,应在报价书中以“对规范书的意见和同规范书的差异”为标题的专门章节中加以详细描述。
1.1.4本规范书所使用的标准如遇与供方所执行的标准不一致按较高的标准执行。
1.1.5本规范书经买、卖双方确认后作为订货合同的技术附件,与合同正文具有同等效力。
1.2 供方职责
供方的工作范围将包括下列内容,但不仅仅限于此内容。
1.2.1 提供光缆接头盒设计、使用说明书。
1.2.2 提供试验标准、试验数据,以便确认供货光缆接头盒能否满足所有的性能要求。
1.2.3 如标准、规范与本技术规范有明显的冲突,则供方应在制造设备前,用书面形式将冲突和解决办法告知需方,并经需方确认后,才能进行光缆接头盒制造。
1.2.4 在更换所用的准则、标准、规程或修改设备技术数据时,供方有责任接受需方的选择。
2 引用标准
本规范书提出的是以GB/T 、DL/T 、ITU-T、IEC和IEEE为基础最基本的技术要求,并未对一切技术细节作出规定,也未充分引述有关标准和规范的条文。
投标人应提供符合上述标准最新版本规定和本规范书要求、成熟的和优质的产品。
若投标人的产品包含有自己专用标准,应在建议书中具体说明,并附上相应的详细技术资料
3 术语和定义
无
4 主要技术指标及要求
4.1 接头盒的性能要求
光缆接头盒寿命应在25年以上。
4.1.1 OPGW接头盒
接头盒要求便于在输电线路杆塔上安装和维护,易于熔接操作,并具有密封防水,抗日晒,抗污染腐蚀的功能,外壳采用不锈钢材料或铝合金材料。
线缆进出端口数可供设计选择。
其他要求应符合YD/T 814.2-2004中的规定。
4.1.2 ADSS接头盒
接头盒应能适应杆塔型结构的安装,进缆口垂直向下。
在电磁场环境下具有抗老化能力、防散弹枪击、抗污染、耐极限温差大、密封防水、便于在杆(塔)上安装、可重复开启、扩容、维护和复接。
线缆进出端口数可供设计选择。
其他要求应符合YD/T 814.1-2004中的规定。
4.1.3 OPPC接头盒
分类
按接头盒的连接方式分类,可分为直通接续,分歧接续。
按接头盒的使用方法分类,可分为中间型和终端型。
按接头盒的安装方式分类,可分为悬挂式和支柱式。
分类代号见表13规定。
4.1.3.1 规格
OPPC接续盒规格见附录I。
4.1.3.2一般要求
a)应保证与接头盒连接的OPPC光学连续性的性能,以及具有本部分规定的连接强度及电气性能。
b)具有使光纤接头免受环境影响的性能。
c)提供光纤接头的安放和余留光纤存储的功能。
d)提供光电隔离,两次熔接的接头盒还提供光纤预埋,附带绝缘器件的接头盒提供高压隔离的性能。
e)必要时提供电气连接功能。
结构
光缆接头盒一般应由盒体、内部构件、密封元件、光纤接头保护件、含电气连接部分的应包含电气连接部分、有绝缘要求的还应包含绝缘器件(不排除绝缘器件和盒体制作成一体件的情况)、均压环(110kV以上电压等级需配备)、预埋光纤及填充材料几部分组成。
a)盒体
当需要时,盒体上可安装气门嘴,用于接头盒箱体内密封检查时充气及测量气压。
b)内部构件
光缆接头盒内部构件应包括以下部分。
支撑架:是内部构件的主体,用以内部结构的支撑;
2) 光纤安放装置:用于有顺序地存放光纤接头(及其光纤固定接头保护组件)和余留光纤,余留光纤的长度不小于1.6m,余留光纤盘放的曲率半径应不小于30mm,并有为重新接续提供容易识别纤号的标记和方便操作的空间,装置的结构可采用横向滑动式、绕活页转动式、提起式或展开式等;
c)密封元件
密封元件用于光缆接头盒本身及光缆接头盒与OPPC或其它光缆之间的密封,必要时提供导热导电性能。
机械密封:使用胶粘剂、硫化橡胶部件、非硫化自粘橡胶、糊胶封装混合物等通过机械方式密封。
d)光纤固定接头保护件
光纤固定接头的保护可以采用热缩式或非热缩式。
e)电气连接件
可通过其他电气连接器件连接的方式,亦可采用含电气连接器件的方式。
f)绝缘器件
按电压等级及防污等级选择绝缘器件,可以采用复合绝缘子或瓷质绝缘子,预埋光纤的绝缘器件可为中空的复合绝缘子或用瓷质套管代替。
g)预埋光纤
光纤用于绝缘器件内,连续,需要可靠固定及密封,预埋光纤的绝缘器件可以和盒体做成一体件,其绝缘器件可采用复合绝缘子形式。
h)填充材料
填充材料用于绝缘器件内,包裹及固定预埋光纤,相互之间性能稳定无反应,提供内绝缘性能。
i)均压环
均压环用于110kV以上电压等级,为改善绝缘器件的电压分布,提供防护作用。
材料
接头盒所有零件采用的材料,其物理、化学性能应稳定,各种材料之间必须相容,并与其可能接触的光缆材料和外线设备所有的其它材料相容。
a)接头盒盒体外壳、底座及紧固件
盒体外壳采用铸铝合金材料或不锈钢材料制造,其性能按有关标准规定;
底座为热镀锌钢件,其镀锌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紧固件应采用不锈钢材料,其性能应符合相应标准的规定。
b)接头盒存纤盘主体,采用ABS或聚丙烯塑料制造。
其性能应符合YD/T 814.1-2004中附录的规定。
c)密封元件
材料的性能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d)光纤固定接头保护件采用的材料及填充物的热软化温度
应不小于80℃,根据要求应能在5.2要求的环境温度下长期使用。
e)电气连接件
所有电气材料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f)光纤
按需求可选用单模或多模光纤,可采用单芯软光缆、玻璃芯/塑料包层光纤或带状光纤(所选用光纤和光缆均需有保护绝缘层)。
光纤的性能应符合GB/T 15972.1~5的有关规定,单模光纤性能应符合GB/T 9771.1~5的有关规定,所采用的光纤或光缆都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光纤的颜色应符合GB 6995.2-1986的规定。
g)绝缘器件
所用绝缘器件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h)填充材料
所有填充材料应符合有关产品标准的规定。
性能稳定可靠,绝缘性能良好。
i)材料的环保要求
全部材料应对人体健康和其它外线设备无副作用。
外观
盒体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伤痕、沙眼、缩松,存纤盘表面也应光洁、平整、无气泡、飞边、毛刺,复合绝缘器件及瓷质绝缘器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4.2光纤接头保护
光纤应加以保护,经保护的光纤接头应能免遭潮气的侵蚀,不应增加保护前的光纤接头衰减,其机械性能和环境性能应符合IEC 61073-1和YD/T 1024-1999中的规定。
4.3光学性能
a)接头盒安装前后的光学衰减性能
光缆接头盒内的余留光纤盘绕在光纤安放装置内,在光缆接头盒安装使用的操作中,光纤接头应无明显附加衰减。
无明显附加衰减的定义按GB/T 13993.2-2002的规定。
衰减变化用传输功率监测法监测,其测量值的绝对值不超过0.03dB时,判为无明显附加衰减,允许衰减有某数值变化时,其允许值已包括0.03dB b)接头盒内预埋光纤的畅通性能
光缆接头盒内预埋光纤应在预埋之后进行光畅通的测试,预埋前后的光纤衰减不应有明显变化。
4.3密封性能
光缆接头盒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封装完毕后,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为100kPa±5kPa,稳定观察24h 气压表指示应无变化。
4.4再封装性能
光缆接头盒按规定的操作程序重复3次封装后进行试验。
光缆接头盒内充气压力为100kPa±5kPa,稳定观察24h气压表指示应无变化。
4.5电气性能
a)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接头盒(含有绝缘器件的接头盒)的耐压性能应能满足DL/T 1048的要求。
b)绝缘电阻
预埋光纤的接头盒与引入光缆之间的绝缘电阻应不低于10000MΩ,一次接续的接头盒(才用中空的绝缘器件)与引入光缆之间的绝缘电阻不小于10000MΩ/500V(DC),复合绝缘子或瓷质绝缘子均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c)温升电阻试验
对于含电气连接器件的接头盒,应进行温升电阻试验。
d)干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
对于含有绝缘器件的接头盒,其干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的方法及结果判定依据GB/T 19519。
e)陡波冲击电压试验
对于含有绝缘器件的接头盒,其陡波冲击电压试验的方法及结果判定依据GB/T 19519。
f)湿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对于含有绝缘器件的接头盒,其湿工频耐受电压试验的方法及结果判定依据GB/T 19519。
4.6机械性能
a)总则
经下列各项试验后,接头盒盒体及盒内各部分应无变化。
下列各试验均应在接头盒内充入
60kPa±5kPa气压,试验后稳定观察24h气压表指示应无变化,壳体及其连接构件应无裂纹,无损坏和明显变形,所引起的光纤附加损耗不大于0.01dB。
b)拉伸
OPPC与接头盒间应能承受不小于1600N的轴向拉伸力,引导光缆与接头盒间应能承受不小于800N 的轴向拉伸力。
c)弯曲
接头盒与光缆结合处应能承受弯曲张力负荷为150N、弯曲角度为±45℃的10个循环的弯曲。
d)扭转
接头盒应能承受扭距不小于50N·m,扭转角度±90℃,共10次循环的扭转。
e)轴向压力
必要时,光缆接头盒与光缆接合处应能承受100N的轴向压力。
4.7环境性能
a)温度循环
接头盒温度循环试验按最低温度-40℃最高温度+65℃,循环次数应不少于3次。
接头盒内充气压力为60kPa±5kPa,试验后气压下降幅值应不超过5kPa。
b)持续高温
接头盒应能经受持续高温的试验,试验温度的标称值为表1规定的最高温度,偏差为±2℃,充气压力为60kPa±5kPa,保持时间为100h,试验后气压下降幅值应不超过3kPa。
c)振动
接头盒应能承受频率为10Hz、振幅为±3mm、振动次数为 106次的振动。
充气压力为60kPa±5kPa,试验后气压应无变化,浸入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溢出。
5 试验
5.1 OPPC接头盒试验
5.1.1外观检查
采用目测方法,盒体表面应平整、光洁、无毛刺、伤痕、沙眼、缩松,存纤盘表面也应光洁、平整、无气泡、飞边、毛刺,复合绝缘器件及瓷质绝缘器件应符合有关标准规定。
5.1.2光学性能试验
接头盒安装前后的光学衰减性能试验
按照YD/T 629.1-1993中规定的试验条件、仪器设备及方法,采用监测法监测光缆接头盒按规程进行安装操作前后衰减的变化情况。
光纤接头应无明显附加衰减。
5.1.3 接头盒内预埋光纤的畅通性能试验
预埋光纤可按其长短使用不同的光畅通测试,试验方法参考YD/T 629.1-1993,预埋前后的光纤衰减不应有明显变化。
5.1.4密封性能和再封装性能试验
检查光缆接头盒的封装性能时,按规定的操作程序封装,检查光缆接头盒的再封装性能时,重复封装3次。
在已接续的接头盒内充入100kPa±5kPa的气体,稳定观察24h后气压表指示无变化。
5.1.5电气性能试验
5.1.5.1 工频干耐受电压试验
依据DL/T 1048的要求,对接头盒施加相应的工频干耐受电压,耐压时间一分钟应不击穿,且无飞弧现象。
5.1.5.2 绝缘电阻试验
用高阻计测量光纤复合相线与引入光缆间的绝缘电阻,其结果符合相关的规定
5.1.5.3温升电阻试验
对于含电气连接器件的接头盒,应进行温升电阻试验。
5.1.5.4干雷电冲击耐受电压试验
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依据GB/T 19519。
5.1.5.6陡波冲击电压试验
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依据GB/T 19519。
5.1.5.7湿工频耐受电压试验
试验方法及结果判定依据GB/T 19519。
5.1.6机械性能试验
5.1.
6.1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应符合GB/T 7424.2-2002的规定。
5.1.
6.2拉伸试验
接头盒的拉伸试验,按GB/T 7424.2-2002中E1拉伸性能的规定在光缆拉力机上进行。
对于OPPC 从两端进出的接头盒,先将接头盒放在拉力机的中央部位,再将两根OPPC分别向两个相反的方向绕过滑轮夹持在两边的卡盘上;对于OPPC从一端进出的接头盒和有引导光缆的接头盒,应先将接头盒固定,再将OPPC向另一方向夹持在卡盘上,接头盒与OPPC连接处500mm以上,拉伸速度为10mm/min,最大
拉力为1600N(引导光缆端为800N),维持1min,壳体及其连接构件应无裂纹,无损坏和明显变形,所引起的光纤附加损耗不大于0.01dB。
5.1.
6.3 弯曲试验
将接头盒固定在一个光滑、平坦的水平面上,在距接头盒端部150mm长度处的缆上施加一个
9.2.3.12 3)规定的力使光缆偏转45°,在偏转位置保持1min后,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再向相反方向进行同样的操作,保持1min,完成一次循环,共10次弯曲循环。
对安装在接头盒上的每根缆都应进行弯曲试验,壳体及其连接构件应无裂纹,无损坏和明显变形,所引起的光纤附加损耗不大于0.01dB。
5.1.
6.4扭转试验
将接头盒用夹具夹牢,用旋转夹头将距离接头盒出缆口500mm处的一根光缆夹持牢固,做好缆的扭转起始位置标记后,按9.2.3.12 4)中的规定对OPPC进行扭转,先扭转90°,在该位置保持1min然后回到原始位置,在相反方向重复同样的操作,完成一次循环,共扭转10次循环,施加的最大扭矩应不小于50N•m。
对安装在接头盒上的每根缆都应进行扭转试验,所有光纤接头附加损耗不大于0.01dB,壳体及其连接构件应无裂纹,无损坏和明显变形,所引起的光纤附加损耗不大于0.01dB。
5.1.
6.5轴向压缩试验
轴向压缩试验按IEC 61073-1的4.5.7规定的方法进行,将接头盒盒体静置,把接头盒盒体一端缆靠近连接处的部位夹紧,在接头盒盒体的另一端施加100N的轴向压力,保持1min,壳体及其连接构件应无裂纹,无损坏和明显变形,所引起的光纤附加损耗不大于0.01dB。
5.1.7环境性能试验
试验条件
试验条件应满足GB/T 7424.2-2002的规定。
5.1.8 温度循环试验
试验制备应符合GB/T 7424.2-2002的规定,接头盒温度循环试验按GB/T7424.2-2002中F1循环的规定进行。
温控箱的容积至少应大于被测试样的3倍,调温范围应与试验要求范围相适应,在调定温度下,试样放置范围内的温度变化应在±2℃以内。
在室温下,将试样置入温控箱,以1℃/min的升降温速率升温至高温,在高温下恒温2h,接着降温至室温,在室温下恒温2h,然后降温至低温,在低温下恒温2h,再升温至室温,在室温下放置2h,如此构成一个循环,共做3次循环。
检查接头盒的气压变化,试验后气压下降幅值应不超过5kPa。
5.1.8.1 持续高温试验
在室温下,将试样置入温控箱,以1℃/min的升降温速率升温至高温,在高温下恒温100h,然后将箱内温度降至室温,试样在室温下恢复2h后,检查接头盒的气压变化,试验后气压下降幅值应不超过5kPa。
5.1.9振动试验
按照GB/T 2423.10进行振动试验。
接头盒水平固定在振动试验台,两端距接头盒出缆口处100×D (D为光缆直径,单位为mm)的光缆固定于稳固的支架上进行试验,试验后气压应无变化,浸入常温的清水容器中稳定观察15min应无气泡溢出。
5.2 其他光缆接头盒
光缆接头盒技术参数表
注:1. 上表中光缆参数对应气象条件为:10℃无风安装;10mm覆冰,温度-5℃,风速10m/s;无覆冰,温度-5℃,风速30m/s。
当工程设计气象条件与此不同时,项目单位应按照设计气象条件填写标准参数值。
2. “-”:此项项目单位可以不填写,以“投标人填写”的参数进行评价。
6质量保证
6.1 质量保证
6.1.1 供方应保证制造过程中的所有工艺、材料、试验等均应符合本规范书的规定。
6.1.2光缆接头盒应符合引进国的技术标准或IEC标准,当标准与本规范书有矛盾时,供方应将处理意见书面通知需方,由买供双方协商解决。
假若供方有更优越或更为经济的设计和材料,足以使供方的产品更为安全、可靠、灵活、适应时,供方可提出并经需方的认可,然而必须遵循现行的国家工业标准,并且有成熟的设计和工艺要求以及实际使用经验。
6.1.3供方保证所提供的光缆接头盒在各个方面符合招标文件规定的质量、规格和性能。
在二年的质量保证期内,由于设计、制造和材料等缺陷而造成所供光缆接头盒的任何破坏、缺陷故障,当供方收到需方的书面通知后,免费负责修理或更换有缺陷的光缆接头盒,以达到技术规范书的要求。
7 技术资料及说明书
7.1 供方应在报价书中提供与本规范书有关的样本,以备需方查核,样本中应包括各种额定值数据及使用说明等必需的资料。
7.2供方提供的数据
7.2.1供方应提供足以证明光缆接头盒性能的技术数据和信息,并对其可靠性和一致性负责,供方所提供的资料和数据将成为合同一部份。
任何数据的更改都须经需方同意。
7.2.2如需方要求供方提供有关技术数据时,供方应按需方的要求提供这些资料和技术数据。
7.2.3供方应提供供货记录。
7.2.4供方应提供获取ISO-9000资格证书或产品质量合格证书。
8 包装运输和贮存
8.1 光缆接头盒制造完成并通过试验后,应及时包装,否则应得到切实的防护,确保其不受污损。
8.2 光缆接头盒经妥善包装或装箱后,在运输过程中尚应采取其它防护措施,以免散失损坏或被盗。
8.3 包装箱应能确保各零部件在运输过程中不致遭到损坏、丢失、变形、受潮和腐蚀。
8.4 出厂的设备应附有产品合格证书、使用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