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2020学年(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2019-2020学年(五四制)九年级上学期化学期中考试试卷A卷
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核泄漏释放出放射性碘131。
碘131原子和碘127原子都属于碘元素,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 它们具有相同的质子数
B . 它们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
C . 它们的核电荷数不同
D . 碘131不能加入食盐中
2. (2分)下列过程中没有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A . 燃放礼花
B . 面包变质
C . 植物光合作用
D . 冰雪融化
3. (2分)属于纯净物的是()
A . 铅笔芯
B . 金刚石
C . 红糖
D . 天然气
4. (2分)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 碘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
B . 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
C . 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
D . 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
5. (2分)一定条件下,在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反应,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 x的值为22
B . 该反应为置换反
C . W由碳、氢两种元素组成
D . W中碳元素的质量分数为85%的
6. (2分)下列关于O2的说法不科学的是()
A . 常用带火星的木条来检验空气中的O2
B . 硫在O2里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C . 工业上将空气液化后再进行分离来制取O2
D . 加热KClO3制O2 ,可用MnO2作催化剂
7. (2分)下列是取出少量固体粉末并装入试管进行加热的过程,各步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取出固体粉末
B . 装入固体粉末
C . 点燃酒精灯
D . 加热固体粉末
8. (2分)下列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火星四射、产生黑色固体的是()
A . 木炭
B . 红磷
C . 硫粉
D . 铁丝
9. (2分)近期,我国多地出现长时间雾霾天气,改善空气质量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 . 分类回收垃圾,并露天焚烧
B . 直接焚烧秸秆
C . 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
D . 加快发展经济,对化工厂的废气监测不必太严格
10. (2分)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 . O2
B . TiO2
C . K2CO3
D . C6H12O6
11. (2分)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A . 测定溶液的pH
B . 稀释浓硫酸
C . 点燃酒精灯
D . 蒸发溶液
12. (2分)将一定质量的a、b、c、d四种物质放入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反应后各物质的质量如表.关于这四种物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物质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5.0 1.2 2.00.5
反应后质量/g待测 3.0 3.60.5
A . a是反应物,b、c是生成物
B . 反应后a的质量为3.4g
C . d可能是催化剂
D . b不一定是单质
13. (2分)乙酰水杨酸(化学式为C9H8O4)也叫阿司匹林,具有解热镇痛作用,下列关于乙酰水杨酸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由21个原子构成
B . 由碳、氢、氧三个元素组成
C . 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的质量比为27:2:16
D . 属于氧化物
14. (2分)下列有关分子、原子和离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A . 在化学反应中,分子不能再分
B . 分子、原子、离子都可以直接构成物质
C . 加碘食盐的主要成份是氯化钠,氯化钠是由氯化钠离子构成的
D . 物体有热胀冷缩现象,主要是因为物体中的粒子大小随温度的改变而改变
15. (2分)许多水果能散发出诱人的香味,人们能闻到香味的原因是---()
A . 分子的体积很小
B . 分子的质量很小
C . 分子是香的
D . 分子在不断地运动
16. (2分)下列符号中只表示微观意义的是()
A . H2
B . Fe
C . CO
D . 3H2O
17. (2分)规范的实验操作可以减少不必要的麻烦,避免一些危险和提高实验的成功率,下列实验操作规范的是()
A . 检查装置气密性
B . 倾倒二氧化碳气体
C . 木炭在氧气在燃烧
D . 稀释浓硫酸
18. (2分)关于“物质的量”说法正确的是()
A . CO的摩尔质量是28g
B . 1molCO2中约含6.02×1023个氧原子
C . 0.5molO2约含6.02×1023个氧
D . 18gH2O含有3mol原子
19. (2分)一氧化氮气体难溶于水,密度略大于空气。
常温下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红棕色的二氧化氮,实验室收集一氧化氮,宜采用的方法是()
A . 向上排空气法
B . 排水法
C . 向上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D . 向下排空气法或排水法
20. (2分)某种黑色粉末在不同条件下分别与氧气反应,生成甲、乙两种气体,此粉末是()
A . 氧化铜
B . 木炭粉
C . 二氧化锰
D . 四氧化三铁
二、填空题 (共2题;共3分)
21. (2分)请按要求写出化学方程式。
(1)单质碳和二氧化碳发生的化合反应________。
(2)浓硫酸在加热时可以和碳单质反应生成水和另外两种+4价元素的氧化物________。
22. (1分)在点燃条件下,4.0g C3H4与11.2g O2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8gCO2、3.6gH2O和x g CO。
写出该化学方程式________。
三、实验题 (共3题;共19分)
23. (4分)Ⅰ.如图是同学们做粗盐提纯的部分实验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粗盐提纯实验操作顺序为称量、________(填序号)以及称量、计算产率.
(2)过滤适合________混合物的分离.
(3)Ⅱ.某同学欲配制50g5%的氯化钠溶液,计算出所需氯化钠的质量和水的体积.用________称量氯化钠质量,倒入烧杯中,用规格为________mL的量筒量取所需水的体积,溶解,装瓶备用.
24. (7分)请根据下列装置,回答问题:
(1)写出标号①②的仪器名称:①________,②________。
(2)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可选用装置________(填写装置序号)能收集到较纯净的氧气,实验结束后回收二氧化锰的正确操作顺序是________填写选项序号)
a.烘干
b.溶解
c.过滤
d.洗涤
(3)检验收集的气体是氧气的方法________。
(4)用高锰酸钾制取O2 ,装置A还需做的一点改动是________。
(5)用装置F制取气体,在反应过程中,用弹簧夹夹住导气管上的橡皮管,过一会儿反应就会停止。
其原因是________。
25. (8分)请结合图示实验装置,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标号①的仪器名称: ________。
(2)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__(选填序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3)若B装置中固体为二氧化锰,分液漏斗中加入________可制氧气。
若用D装置收集氧气,当导管口有气泡________时才能将导管伸入集气瓶中。
(4)实验室可用B或C装置制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C相对于B装置的优点有________。
若用E装置收集二氧化碳,气体应从________端通入(选填“a”或“b”)。
四、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26. (5分)小明同学在家里的药箱中发现一瓶用来清洗伤口用的消毒液——“双氧水”,他联想到在化学课上曾用过氧化氢溶液制取过氧气,他将家中的“双氧水”拿到学校的实验室欲证明是否失效,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做了如下实验。
(1)实验过程
①在试管中加入5 mL “双氧水”,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未复燃,原因是:________。
②用酒精灯给上述试管加热,液体中有气泡产生,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中,发现木条仍未复燃,原因是:________。
③如图装置进行操作,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水槽中冰水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
(2)实验结论:________
(3)依据所做的实验,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可能有________等。
参考答案一、单选题 (共20题;共40分)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11-1、
12-1、
13-1、
14-1、
15-1、
16-1、
17-1、
18-1、
19-1、
20-1、
二、填空题 (共2题;共3分) 21-1、
21-2、
22-1、
三、实验题 (共3题;共19分) 23-1、
23-2、
23-3、
24-1、
24-2、
24-3、
24-4、
24-5、
25-1、
25-2、
25-3、
25-4、
四、科学探究题 (共1题;共5分)
26-1、
26-2、
2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