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皇集乡联合中学高三化学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2019学年河南省商丘市皇集乡联合中学高三化学
上学期期末试卷含解析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5个小题,每小题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共60分。


1. 在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一定条件下进行如下反应:
NO(g)+CO(g)=1/2N2(g)+CO2 (g) ΔH=-373.2 kJ/mol。

如图曲线a表示该反应过程中,NO的转化率与反应时间的关系。

若改变起始条件,使反应过程按照曲线b进行,可采取的措施是
A.加催化剂 B.向密闭容器中加入氩气
C.降低温度 D.增大反应物中NO的浓度
参考答案:
C
【Ks5u解析】降低反应速率的一般做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减小反应物浓度,③对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减小压强,要提高NO的转化率,即让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可采用的做法有:①降低温度,②增大压强,③增大CO的浓度等, 综合以上的分析,选C。

2. 知阳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阳离子通过,阴离子交换膜只允许阴
离子通过。

右图是最简单的Cu—Zn原电池,下列有关说法中
不正确的是()
A.铜片做正极、锌片做负极
B.锌片上有氢气生成
C.铜片上的反应是:
D.离子交换膜可用阳离子交换膜,也可用阴离子变换膜
参考答案:
答案;B
3. T ℃时,在1 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 mol CO2和6 mol H2,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CO2(g)+3H2(g) CH3OH(g)+H2O(g) △H=-49.0 kJ·mol-1
测得H2和CH3OH(g)的浓度随时间变化如下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t0 ~t1时间内υ(H2)=3 /(t1 - t0)mol·(L·min)-1
B. t1时,若升高温度或再充入CO2气体,都可以提高H2的转化率
C.t0时,v(正)>v(逆)
D. T ℃时,平衡常数K = 1/27,CO2与H2的转化率相等
参考答案:
B
t0 ~ t1时间内υ(H2)=(6-3) /(t1 - t0)mol/(L·min) ,正确;t1时,平衡常数K = 1/27, CO2与H2的转化率为50%;t0时,平衡向正方向移动,故v (正)>v(逆);t1时,处于平衡状态,升高温度平衡要向逆方向移动,H2的转化率要减小,故B项错误。

4.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Cl2、SO2均能使品红溶液褪色,说明二者均有氧化性
B.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
C.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D.分别充满HCl、NH3的烧瓶倒置于水中后液面均迅速上升,说明二者均易溶于水
参考答案:

5. 将51.2g Cu完全溶于适量浓硝酸中,收集到氮的氧化物(含NO、N2O4、NO2)的混合物共0.9mol,这些气体恰好能被500ml 2mol/L NaOH溶液完全吸收,生成含NaNO3和NaNO2的盐溶液,其中NaNO3的物质的量为()
A.0.2mol B.0.4mol C.0.8mol D.0.9mol
参考答案:
A
【考点】化学方程式的有关计算;有关混合物反应的计算.
【专题】计算题.
【分析】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Cu(NO3)2,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每个Cu原子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HNO3→NaNO2,N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每个N原子得2个电子,由电子转移守恒可知,51.2gCu失去
的电子等于HNO3到NaNO2得到的电子,据此计算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由Na守
恒可知n(NaOH)=n(NaNO2)+n(NaNO3),据此计算NaNO3的物质的量.
【解答】解:用终态分析法容易看出只有两种元素的价态有变化,其一是Cu→Cu(NO3)
,Cu元素化合价由0价升高为+2价,每个Cu原子失2个电子;另一个是
2
HNO3→NaNO2,N元素由+5价降低为+3价,每个N原子得2个电子,51.2gCu共失电子为×2=1.6mol,HNO3到NaNO2共得到电子1.6mol,故产物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0.8mol,由Na守恒可知n(NaOH)=n(NaNO2)+n(NaNO3),所以n (NaNO3)=n(NaOH)﹣n(NaNO2)=0.5L×2mol/L﹣0.8mol=0.2mol.
故选:A.
【点评】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难度中等,用终态分析法判断失去的电子等于HNO3到NaNO2得到的电子是解题的关键.
6. 某白色固体可能由①NH4C1、②AlCl3、③NaCl、④AgNO3、⑤KOH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此固体投入水中得澄清溶液,该溶液可使酚酞变红,若向溶液中加稀硝酸至过量,有白色沉淀产生。

则对原固体判断不正确的是 ( )
A.肯定存在① B.至少存在②和⑤ C.无法确定是否有③ D.至少存在
①④⑤
参考答案:
B

7. 所谓合金,就是不同种金属(也包括一些非金属)在熔化状态下形成的一种熔合物,根据下列四种金属的熔沸点:其中不能形成合金的是()
A.Cu和Al
B.Fe和Cu
C.Fe和Na
D.Al和Na
参考答案:
C

8. 从海带中提取碘的实验过程中,涉及到下列操作,其中正确的是(考察每一个操作时,假设其它操作均正确)()
A.海带灼烧成灰 B.过滤得含I-溶液 C.放出碘的苯溶液 D.分离碘并回收苯
参考答案:
D

9. 将4 g铝铁合金粉末溶于足量盐酸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后向滤液中通入足量二氧化碳,再将沉淀滤出,经洗涤、干燥、灼烧后得到固体粉末的质量仍为4 g,原合金中铁的质量分数最接近( )
A.30% B.47% C.53% D.70%
参考答案:
B

10.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X、Y是金属元素,X焰色呈黄
色。

五种元素核电荷数之和为5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20。

W、Z最外层电子数相同,Z 的核电荷数是W的2倍。

工业上一般通过电解氧化物法获得Y单质。

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A.原子半径:X>Y>Q>W
B.Q和W可形成原子个数比为1:1和2:1的常见化合物
C.Q和Z所形成的分子空间构型为直线形
D.X、Y和W三种元素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
参考答案:
B
11. 向一定量的Cu、F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300mL 1mol/L的HCl溶液,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后无红色出现,若用过量的CO在高温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此混合物,固体的质量减少了
A.6.4g B.4.8g C.2.4g
D.1.6g
参考答案:
C

12. 能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数值的是()
A.1 mol金属钠含有的电子数
B.标准状况下,22.4 L苯所含的分子数
C.0.012 kg 12C所含的原子数
D.1 L 1 mol·L-1硫酸溶液所含的H+数
参考答案:
C

13. 下列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Na+、NH4+、CO32-、Br-B.Fe2+、H+、ClO-、Cl-
C.Al3+、Ca2+、HCO3-、SO42-D.Fe3+、Cu2+、NO3-、OH-
参考答案:
14.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错误的是
A.0.01 mol/L NH4Al(SO4)2溶液与0.02 mol/L Ba(OH)2溶液等体积混合: NH4++Al3++ 2SO42-+ 2Ba2++ 4OH- = 2BaSO4↓ + Al(OH)3↓ + NH3·H2O B.向足量的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HCO3)2溶液
2HCO3-+Ba2++2H++SO42-==== 2H2O+2CO2↑+BaSO4↓
C.向NaHSO4溶液中逐渐滴入Ba(OH)2溶液至沉淀完全
H++SO42-+Ba2++OH-=== BaSO4↓+H2O
D.向NaOH溶液中逐渐滴入Mg(HCO3)2溶液至沉淀完全
2OH-+Mg2+=== Mg(OH)2↓
参考答案:
D

15. 下列混合溶液中,各离子浓度的大小顺序不正确的是:
A、10mL0.1mol/L氨水与10mL0.1mol/L盐酸混合:
B、10mL1mol/LNH4Cl溶液与5mL2mol/LNaOH溶液混合:
C、溶液与溶液混合:
D、将pH=3的盐酸与pH=11的氨水等体积混合后:
c(NH4+)>c(Cl—)>c(OH-)>c(H+)
参考答案:
C
二、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16. (16分)
黄铁矿在高温时和氧气反应生成氧化铁和二氧化硫(假设矿石中的杂质不参与化学反应)。

某化学学习小组对黄铁矿样品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实验一】测定硫元素的含量
I.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夹持和加热装置省略)。

A中的试剂是双氧水,将m1g该黄铁矿样品放入硬质玻璃管D中。

从A向B中逐滴滴加液体,使气体发生装置不断地缓缓产生气体,高温灼烧硬质玻璃管中的黄铁矿样品至反应完全。

II.反应结束后,将E瓶中的溶液进行如下处理:
【实验二】测定铁元素的含量
III.测定铁元素含量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足量稀硫酸溶解硬质玻璃管D中的固体残渣;
②加还原剂使溶液中的Fe3+完全转化为Fe2+后,过滤、洗涤;
③将滤液稀释至250 ml;
④每次取稀释液25.00 ml,用已知物质的量浓度为c mol/L的酸性KMnO4溶液滴定,三次滴定实验所需KMnO4溶液体积的平均值为V ml。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仪器B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仪器C中装入的试剂是▲。

E瓶的作用是▲。

(2)II中加入H2O2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3)III的步骤③中,需要用到的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外,还必须要有▲;④中取稀释液25.00 ml需用的仪器是▲。

(4)假设在整个实验过程中硫元素和铁元素没有损失,则该黄铁矿样品中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1和m2的代数式表示);该黄铁矿中铁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用含m1、c、V的代数式表示)
参考答案:
(16分)
(1)2H2O22H2O + O2↑(2分)浓硫酸(2分) 吸收反应产生的SO2 (或将反应产生的SO2全部转化为SO32-)(2分)
(2)SO32- + H2O2 = SO42- + H2O (2分)
(3)胶头滴管 250ml 容量瓶(答出“量筒”者不扣分不加分,容量瓶未答出“250ml”不得分)(2分) 酸式滴定管(答“移液管”也给分)(2分)
(4)32m2/233m1×100%(2分) 2.8cV/m1×100%(2分)

三、综合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30分)
17. (16分)已知反应①:
化合物Ⅱ可由化合物Ⅲ合成:
(1)化合物Ⅰ的分子式为。

反应①的反应类型为。

(2)过量的化合物Ⅰ与HOOCCH2CH2COOH发生酯化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注明条件)。

(3)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

--化合物Ⅲ可与NaOH乙醇溶液共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4)化合物Ⅰ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生成化合物Ⅳ(分子式为C9H10O),化合物Ⅳ的一种同分异构体Ⅴ能发生银镜反应,Ⅴ的核磁共振氢谱除苯环峰外还有三组峰,峰面积之比为为2:2:1,Ⅴ的结构简式为
参考答案:
(1)C9H12O(2分)取代反应(2分)
(2)(3分)
(3)CH3CH2CH2Br (2分)
(2分)
(4)(2分)(5)(3分)
18. [化学——选修化学与技术](15分)
现代炼锌的方法可分为火法和湿法两大类,镉是生产硫酸锌的副产品,属于高毒性金属,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⑴火法炼锌是将闪锌矿(主要含ZnS)通过浮选、焙烧使它转化为氧化锌,再把氧化
锌和焦炭混合,在鼓风炉中加热至1373-1573K,使锌蒸馏出来。

主要反应为:
2ZnS +3O22ZnO+2SO2;鼓风炉中:2C +O22CO
ZnO+CO Zn + CO2
从火法炼锌蒸馏后的残渣中含多种金属单质及In2O3,可用硫酸提取铟,某研究机构对此研究数据如下。

实验中涉及的酸度(每升溶液中含硫酸的质量)与铟的浸出率如下图1;硫酸溶液的体积与固体的体积比如图2。

①当酸度为196时,其物质的量浓度为。

②从节约原料和浸出率考虑,适宜的酸度和液固比分别为:_______、_______。

⑵湿法炼锌的主要工艺流程为:
①从保护环境和充分利用原料角度,如何处理或利用烟
气。

②除去酸浸出液中的铁,可用H2O2氧化,再调节pH使之形成Fe(OH)3沉淀,写出
H2O2氧化Fe2+的离子方程式。

③酸浸出液还含有Cd2+,为了防止镉污染并回收镉,根据它们性质的差异,可用氢氧
化钠溶液分离,已知Zn(OH)2和氢氧化铝一样也具有两性,试写出分离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⑴①2 mol·L-1(3分)② 180(2分)6∶1(2分)
⑵①将烟道气净化,用于生产硫酸等(2分)②2Fe2+ +H2O2 +2H+ = 2Fe3+ +2H2O(2分)
③Cd2+ + 2OH-=Cd(OH)2↓(2分),Zn2++4OH-=ZnO22-+2H2O[或Zn2++4OH-= Zn(OH)42-](2分)。

19. 为回收利用废钒催化剂(含有V2O5、VOSO4及不溶性残渣),科研人员最新研制了一种离子交换法回收钒的新工艺,主要流程如下:
部分含钒物质在水中的溶解性如下:
(1)工业由V2O5冶炼金属钒常用铝热剂法,该反应的氧化剂为_____________。

(2)滤液中含钒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

(3)该工艺中反应③的沉淀率(又称沉钒率)是回收钒的关键之一,该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沉钒率的高低除受溶液pH影响外,还需要控制氯化铵系数(NH4Cl 加入质量与料液中V2O5的质量比)和温度。

根据下图判断最佳控制氯化铵系数和温度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4)用硫酸酸化的H2C2O4溶液滴定(VO2)2SO4溶液,以测定反应②后溶液中含钒量,反应方程式为:2VO2++H2C2O4+2H+ = 2VO n+ + 2CO2↑+ mH2O,其中n、m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全钒液流电池的电解质溶液为VOSO4溶液,电池的工作原理为:
电池放电时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

参考答案:
(1)V2O5(1分)
(2)VOSO4(2分)
(3)NH4++VO3- == NH4VO3↓(2分);4(2分);80(2分)
(4)2(2分);2(2分)
(5)VO2++ 2H++e-== VO2++H2O(2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