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
合集下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科核心素养与高阶思维
高阶思维,是指发生在较高认知水平层次上的心智活动和认知能力。
人们通常将布卢姆认知目标的记忆、领会、运用、分析、综合和评价六个层次的前三者指认为低阶思维,后三者指认为高阶思维。
这就形成了一种误会,即高阶思维是从低阶思维一步一步发展过来的。
如果是这样,至少在逻辑上,学科核心素养培养的“初级阶段”就可以脱离情境了。
这样的认识,于学科核心素养害莫大焉。
有人指出的中小学搞应试教育、大学搞素质教育的中国教育之怪现象,其逻辑或者在此。
再具体到年级的由低到高,内容的由浅到深,一仍旧贯。
学段的低高、知识的易难,不等于思维品质由低阶到高阶,也不等于学习情境由无到有、由简入繁。
怀特海敏锐同时也是尖锐地指出:“对这个问题有一种传统的回答,即人的大脑是一种工具,你首先要使它锋利,然后再使用它……这种说法……为迄今存在于教育理论中的最致命、最错误因而也是最危险的一种观点。
”“学好了再去做”,与“做中学”是两种截然不同的教育观念。
那种指望学生带着中小学学得的满脑袋学科知识,到大学去做发展素养的“启动资金”的念想,完全有悖教育规律和教育价值。
殊不知,脱离了情境教学和情境学习,习得的知识必然是惰性的,那些装满“储蓄罐”的“启动资金”,只能是“死钱”,无法“兑换”和“投资”。
广为诟病的“高分低能”,即指此疾。
“低能”,就是指低阶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