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心理应对方式探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职学生心理应对方式探究
当前,对大学生抑郁情绪产生及影响因素的研究逐渐受到了学术界的重视。
国内外学者大多研究抑郁与其影响因素两者之间的关系,且研究的被试多选自特别的大学生人群,如贫困大学生、问题学生、抑郁症患者等。
作为占大学生总人数大于50%的高职学生这个特别群体来说,其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
不过,相关高职学生应对方式的研究很少,无法准确地揭示我国高职学生应对方式的特点。
基于此,本研究从认知、情绪与行为关系的角度出发,研究自我概念和应对方式对抑郁的影响,以期制定出高职学生心理辅导的策略。
一、研究过程
(一)研究对象
本研究采纳随机抽样法,选择重庆某高职院校的在校高职学生作为被试。
其中,男生90人,女生140人。
(二)研究工具
1.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
该量表由美国田纳西州心理学家H.Fitts于1965年编制,台湾林邦杰在1978年修订第三版,有很好的信效度,α系数为0.86。
九个因子的累积贡献率为88.33%,各因子的因素负荷量介于0.753-0.997之间,表明田纳西自我概念量表具有较高的结构效度。
2.简易应对方式问卷
该问卷由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两个维度(重量表)组成,包括20个条目。
积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12组成,重点反映了积极应对的特点;消极应对维度由条目13-20组成,重点反映了消极应对的特点。
该问卷的重测系数为0.89,α系数为0.90;积极应对量表的α系数为0.89,消极应对量表的α系数为0.78。
3.自评抑郁量表
该量表由WilliamW.K.Zung于1965年编制,用于衡量抑郁状态的轻
重水准。
SDS由20个陈述句和相对应问题条目组成。
每一条目相当于
一个相关症状,按1-4级评分。
量表的分半信度为0.73。
(三)测验实施
本研究以某高职院校的班级为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在集中时间内实行
团体施测,测验以不记名方式实行,答题前采纳统一的指导语,被试
完成问卷后,当场回收问卷。
(四)数据处理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使用SPSS11.5统计分析软件实行处理。
二、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高职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抑郁的人口学变量数据分析
为研究自我概念、应对方式与抑郁之间在性别和专业上的差别,以自
我概念、应对方式和抑郁共12个因子为因变量,以性别、专业为自变量,实行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结果见表1和表2。
研究结果表明,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和自我中意这三个因子在性别上差异显著,其他因
子在性别上差异不显著(α=0.05)。
自我批判、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
这三个因子在专业上不存有显著差异,其他因子在专业上差异显著
(α=0.05)。
(二)高职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和抑郁共11个因子的相关分析
为研究自我概念各因子、应对方式各因子与抑郁的关系,实行了皮尔
逊相关检验。
对自我概念中的六个因子(生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
自我、家庭自我、社会自我和自我批判)做因子分析,结果显示,生
理自我、道德自我、心理自我、家庭自我和社会自我之间共线性非常强,将共同因子取名为自我理解因子。
分析结果见表3。
研究结果表明,
自我理解和积极应对显著正相关,消极应对和抑郁之间显著正相关,
自我批判和消极应对显著正相关,积极应对和抑郁显著负相关。
(三)高职学生自我概念、应对方式和抑郁三者之间的回归分析
1.自我概念与应付方式的关系
以自我理解因子为自变量,以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为因变量,分别对自我理解因子和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式做回归分析,结
果见表4和表5。
研究结果表明,自我理解因子对积极应对和消极应对都有影响,自我理解因子对积极应对能够解释12.2%的变异,对消极应对能够解释17.3%的变异。
以自我批判为自变量,以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为因变量,分别对自我批判和积极应对方式、消极应对方
式做回归分析,结果见表6和表7。
研究结果表明,自我批判因子对积极应对影响不显著,对消极应对影响较大,能够解释6.9%的变异。
2.自我概念与抑郁总分的关系
以自我理解和自我批判为自变量,以抑郁总分为因变量,分别对自我
理解因子、自我批判因子和抑郁总分做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见表8。
研究结果表明,自我理解因子对抑郁总分有较大的影响,自我批判因子
对抑郁总分的影响不大,自我理解因子对抑郁总分能够解释34.1%的变异。
3.应对方式与抑郁总分的关系
以应对方式为自变量,以抑郁总分为因变量,对应对方式和抑郁总分
做回归分析,结果见表9。
研究结果表明,积极应对方式和消极应对方式对抑郁总分都有影响,其中积极应对能够解释17.0%的变异,消极应对能够解释8.9%的变异。
4.抑郁总分与自我理解因子、应对方式的关系
以应对方式和自我理解因子为自变量,以抑郁总分为因变量,分别对
自我理解因子、应对方式和抑郁总分做回归分析,研究结果见表10。
研究结果表明,偏系数R2为0.410,自我理解因子、积极应对因子和
消极应对因子对抑郁总分有较大的影响,能够解释40.0%的变异。
三、结论与讨论
(一)高职学生在自我概念方面存有男女差异
高职院校男生和女生对于自我的观察角度是不同的,男生更加注重于
自我将来的进展如何,而女生更多地侧重于如何提升内在的自我。
研
究显示,男生和女生在应对和抑郁两方面没有显著差异,这说明现代
社会对于性别差异的刻板印象已经大大减少,不再认为只有男生才能
承担社会责任。
大学阶段是培养高职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时期,高职院校的教育环境对于高职学生应对方式的形成是很重要的。
(二)文科学生和理科学生在应对方式上不存有差异,在自我概念和
抑郁两方面有显著差异
文科专业的高职学生在专业学习方面,情感的机能作用发挥得更多一些,理性思维在他们的思维中少一些,所以,他们中一些人的行为更
容易受情绪的影响,产生抑郁等消极情绪。
而理科专业学生在生活中
的思维和行为更加严谨,他们在自我概念方面也会表现出很大的不同。
(三)自我理解高的高职学生较少表现出抑郁倾向,自我理解低的高
职学生较多表现出抑郁倾向
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自我理解高的高职学生能够保持适
当的自我概念水平,能够适当地操纵自我,有利于个体形成统一的自我,形成适合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以适合社会的各种变化。
自我
理解低的高职学生不能找到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有时甚至陷于困境,不知道自己存有的意义是什么,从而产生抑郁等消极情绪,严峻者甚
至产生自杀倾向。
大学时期是高职学生自我概念形成的过程,形成统
一的自我概念对于高职学生来说意义重大,能够使他们更加了解自己,适合社会的进展。
所以,高职院校的教师要协助高职学生建立积极的
自我概念,减少高职学生自杀事件的发生。
(四)自我理解高的学生易采取较积极的应对策略,自我批判得分高的高职学生倾向于采取消极的应对策略
自我理解高的高职学生在面对困境和挫折时,能够表现得更加理智,也能采取积极的应对方式,主动地去面对事实,解决问题。
自我理解低和自我批判高的高职学生对于自我的定义多趋于负面,在面对困难时他们常常觉得自己不能解决,对自己没有信心,往往采取回避、推脱等消极应对方式。
高职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会碰到学业、恋爱、人际关系、专升本和就业等问题,高职院校应该增强引导与训练高职学生对各种社会生活事件的准确应对方式,以能够更好地适合现实环境,进展自己、健康成长。
高职学生心理应对方式探究。